港臺許多武打片都以少林五祖、洪熙官、方世玉為主角,圍繞清朝火燒少林寺、英雄們反清復明事件而展開。這也讓觀眾們好奇,少林五祖、洪熙官、方世玉這些人真有其人嗎,他們到底是什麼年代的人物,生平事跡真像影視劇中演的那麼精彩嗎?
其實仔細觀察對比各個影視劇就可以發現,劇中人物所生活的年代都是相互矛盾。
在邵氏《少林寺》、《少林五祖》中,洪熙官、方世玉和少林五祖同在少林寺練武,在清朝火燒少林寺時,他們分別突圍,前往紅花亭聚義,建立天地會。而在李連杰版《新少林五祖》中,少林五祖還是幾個小屁孩,洪熙官卻比他們長一輩,而這時的天地會已成立,總舵主為陳近南,更搞笑的是少林五祖之一的方大洪竟然是方世玉的兒子。
而在李連杰的另一個電影《方世玉》中,方世玉竟然是陳家洛的義子,洪熙官是他的師叔。按照金庸小說的設定,陳家洛是乾隆時人,那此處的方世玉自然也是乾隆時人,更不可能和百年前的少林五祖是同一時代了。
而在另一部電視劇《南少林三十六房》中,方世玉竟然生活於雍正時期,還和呂四娘產生感情。
而火燒少林寺的主角,有的影片說是康熙,有的則改為雍正。
可見,在各個編劇心中,也並未視少林五祖、洪熙官、方世玉這些人為真實歷史人物,更未將火燒少林寺作為真實歷史事件,想怎麼編就怎麼編。
那麼,這些人是否真有其人?小編來做一下考證。
首先來討論下少林五祖和南少林寺。少林五祖並不見於任何史書、甚至是野史,而是來源於天地會內部文件會簿。
會簿中記載,少林寺僧人幫助康熙打敗西魯國,康熙受奸臣挑唆,放火燒寺,少林寺只有五人逃出升天,後來與陳近南、萬雲龍建立天地會,是為少林五祖。
而關於少林寺在哪裡也並不確定,會簿中寫的是甘肅少林寺,而在影視劇中,則是說康熙火燒北少林、也有說是福建南少林的。
而福建是否有南少林,南少林到底在福建哪裡,在史學界仍存在爭議。
按照流傳最廣的說法,南少林在莆田,但也有說在福清、泉州。而一些專家考證,康熙也沒有燒過南少林。
而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天地會可能也不像會簿中所說,由少林五祖、陳近南等人成立於康熙十三年,而是在乾隆二十六年,由洪二和尚鄭開所創立。而且開地會最早的宗旨也不是為了反清復明,而是為了打架時相互幫助,不受人欺負。
可見,少林五祖的故事只是天地會後來為了反清復明的需要杜撰的,天地會編造了少林五祖事跡,而非少林五祖建立了天地會。
由此推論,少林五祖是傳說中的人物,歷史上並不存在。
而近代有的學者都認為,少林五祖是鄭成功手下將領,金庸小說也這樣寫,但缺乏有力證據。
洪熙官也無可靠的史料記載,但有本《南少林流派拳譜》記載洪熙官是清朝順治時人,為明朝抗清將領蔡九儀的弟子,時至今日,仍有洪拳流傳,在廣東中山小欖鎮保存有洪熙官的墓。可見洪熙官歷史上應該實有其人。至於影視中洪熙官的事跡,應該大半是虛構的。
那麼,方世玉有真人嗎?清朝乾隆年間有一本小說《聖朝鼎盛萬年青》中記載了方世玉的事跡。不過在書中只是個黑社會少年,為非作歹,和影視劇中所塑造的反清復明的英雄、廣東十大傑出青年簡直天壤之別。有的與洪熙官有關的史料說方世玉曾和洪熙官一起練武。兩人一個是順治年間的,一個乾隆年間,相差一百多年,顯然不太可能。從資料相互牴觸來看,方世玉可能是個杜撰的人物。
以上言論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