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崇文的二十年

2021-03-02 貓兒胡同

永外安樂林地區改造已經開始,很多老街坊都搬走了。不久前收到網友發來這篇稿子,在此編輯後發送。為閱讀方便,略微修改了分段和標點。

我和崇文的二十年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打一出生就沒動過窩兒的崇文孩子,總想跟別人講講我們崇文,特別是在七年前崇文被摘牌以後,崇文這兩個字就成了我心裡最軟的兩個字眼兒。

直到現在,在外頭只要別人問我「你哪兒的」,我依然不帶吐核兒的告訴他,哥們兒崇文的。寄信填表兒寫個地址,我都寫崇文區。

80年代末的前門大街。東邊崇文,西邊宣武。

趕上那人跟我說,現在哪兒還有崇文啊,早改東城了——我都絕對會正然告訴他,崇文不是東城。不僅僅是我,我身邊挺多崇文孩子都是這樣。合區這些年,我們一刻都沒停過在緬懷著自己的崇文。

而就算對人家東城孩子來說,崇文也依然是南邊兒那個小且透著窮氣的區。聊天的時候,他們口中依然是「你們崇文」,而在我們嘴裡,也還是「他們東城」。

也有人跟我說,幾個區裡就屬崇文窮,有什麼好的。我也不起急,畢竟「窮崇文破宣武」這話是太深入人心了。但是,我肯定會像警告一樣告訴他,我們家是崇文。

得,那咱就聊聊崇文吧。

崇文雖然就那麼點兒地兒,但是真要聊起來,那還真是不知道打哪兒說起,而且一說還就真摟不住了。那咱就聊到哪兒算哪兒,想起哪兒說哪兒吧。

我是天壇醫院生的。家跟永外。打1954年從城裡南橫街的蔡家樓胡同搬過來,我們家幾代人在這兒住了六十多年。現在提起永外這倆字兒,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正在改造的望壇棚戶區。

80年代末,住在崇文區的老三輪車工宋元福一家的午餐。

但是在當年,永外這倆字兒在崇文可是響噹噹的,城裡的都怕我們永外的。那會兒崇文孩子只要是混的,盤道兒都說自己是永外的。出去茬架只要說自己是永外的,那人家看你眼神兒都不一樣。人家好孩子聽你是永外的都躲你遠遠的。

當時的崇文別地兒的孩子看我們永外,都是在陌生中帶著一絲畏懼。因為永外這地兒沒少出玩兒的好的老炮兒,那會兒我們胡同27號院就有一個說是「九龍一鳳」那一鳳。那會兒都說永外的打架手兒黑真敢拿刀攮,永外誰誰那是蹲了二十年大刑回來的。

至少在我小時候,永外還有百十號人追著滿街打的。

但是外人傳終歸是外人傳,永外的老百姓都是淳樸善良,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一樣,那可能就是比城裡窮點兒。

就拿這會兒說,眼下最要緊的事就是買大白菜。搪爐子叫煤那在九月天兒一涼就得幹了。而冬天倆絕對不能少的,除了蜂窩煤,就是大白菜。

90年代初的左安門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我們胡同副食店就在我們家東頭兒,對過兒是菜站。每年立冬之後的半個月裡,是冬儲大白菜集中供應的日子。在這半個月裡,每家兒每戶兒都得買足一冬幾百斤的大白菜,為了買著好菜那整宿的排隊。當時是運輸十二場帶鬥兒的大解放把菜從白盆窯拉過來,因為我們院兒臨街,就把菜都堆我們院兒後山牆下。

於是到了晚上我們就拿著小碗挖菜心兒去——現在想想這也挺樂兒的。

白菜買回家,怎麼存也是學問。當時我大姑父在胡同南頭兒挖了個菜窖。如果要堆院兒裡,那得把白菜碼好了,用報紙包上,苫一層蓆子再該一個破棉被,隔三差五還得倒。白菜不能捂了,捂了燒心。也不能凍了,凍了連幫子帶葉兒一層層往下掉。那時候攏火跟倒騰白菜是男孩子必須得會的。

左安門的菜市場裡。

不過大多數時候,冬天還是得泡冰場。永外的孩子大都在護城河——夏天遊泳也在護城河——不會滑冰的用椅子焊個角鐵做個冰車,那時候冰鞋也基本都是從花市信託買。印象裡花市信託在花市書店對過兒,挨著花市電影院跟錦芳。

小時候我也沒少跟龍潭湖滑冰,跟龍潭湖遊泳池遊泳。我姥爺家在東四塊玉,離著龍潭湖也近。我姥爺好鳥兒,沒事兒淨上龍潭湖的鳥市兒。

大點兒跟同學一塊兒,就是各個冰場串了。那會兒我們騎車上北海後海滑冰,都從來不走前門大街。過了天橋走西草市,過東珠市口進冰窖斜街,西湖營一上坡,下坡一出溜兒就是青雲胡同。走南深溝、北深溝,出口過西打磨廠的穿堂門,穿崇文門西河沿,到街面兒上也就出了崇文。

這麼跟您說吧,崇文的每條胡同,我都門兒清門兒清的。

1988年的西花市地區。現在這裡已是高樓林立。

我們同學也都分散在崇文各處,有住前門的,住花市的,住光明樓的,住天壇那片簡易樓的,住金魚池的,住白橋的。我是在十一中上了六年。

那會兒我老羨慕九十六中的,他們學校在五老胡同,能守著崇文門菜市場。五老胡同那邊沒拆的時候,一個個兒小院兒都精緻著呢。

崇文這邊兒挺少有氣派的大院子,我知道的就是水道子胡同的崇文區黨校那大院。像五老胡同,挺多都是狹長的小院兒,有些進院兒還帶迴廊。崇文的好房都集中在兩廣路北邊,越往南房越破。

得,又扯遠了。要往兩廣路說,就得提一句安化樓,這當年是崇文的地標啊。當年安化樓上頭可有防空警報,不遠兒龍潭湖裡有空軍的雷達站。安化樓對過兒有個225中學,崇文孩子叫板兒五。

安化樓現在還在。這張照片大概是70年代的。

那學校不大,出操都得上廣渠門大街上來,可也是崇文有名的流氓窯子。那會兒我們老說,「天壇野,板兒三狂,板兒五都是大流氓。」

天壇指的是西四塊玉的天壇中學,板兒三是奮章胡同的223中學。崇文的好學校屈指可數,市重點就一個二十六中。

說這話就到幸福大街了。

老的崇文區法院、崇文區兒童醫院、崇文區委、崇文分局、崇文區工人俱樂部都在這條街上。在崇文區委對過兒還有個四十九中,一牆之隔是201中學。倆人兒合併了以後,我們就給起了個名兒叫「二百五中學」。其實現在想想都挺逗樂兒的。

幸福大街南口的天壇飯店,建成於1989年。

說了半天,其實崇文也就這麼大,但能回憶的事兒太多太多。

我的崇文,是拿小碗兒上副食店打的黃醬,是胡同口那幫倍兒能逗的老街坊,是龍潭湖遊泳池,是錦芳的奶油炸糕,是那間永遠都有點兒潮氣味兒的小屋。最後我得提一句,我從小兒就愛吃錦芳的奶油炸糕。

這大約是在90年代至00年代的錦芳,位於崇文門外大街路邊。

只要兜兒裡有倆子兒,就從家坐106到磁器口——那時候106還走永定門大街呢,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家老頭兒抱著我在永定門橋頭看106拐彎——磁器口路口東南角有個稻香村,那會兒錦芳一份兒奶油炸糕再來倆炸串,那就跟過年似的。那會兒就義利那蠟紙包的乳白麵包抹點兒芝麻醬灑點兒白糖一吃,都覺得倍兒美。

這些,就是我的崇文。

所以,你記得你的崇文嗎?你記得磁器口的錦馨豆汁店嗎?你記得花市上幾條胡同裡內些精緻齊整的老院子嗎?你記得東珠市口的小窄馬路和裡頭穿的23路車嗎?你記得天壇根兒逮過的蛐蛐嗎?你記得熱鬧一路的鮮魚口嗎?你記得沒改造的前門大街嗎?對沒錯,這就是崇文。

我還要說崇文門菜市場,我還要說花市書店,我還要說天橋。關於崇文我有說不完的話,因為我生在這兒長在這兒。

崇文門菜市場。90年代。

我一會走道兒,就滿胡同躥,我一懂事兒,就知道這塊地界叫崇文。東西拆了名還在,就算名沒了,但在骨子裡紮下根的東西到什麼時候都變不了。我是崇文的孩子,是南城的孩子,我們永遠都是北京的孩子。

今年望壇棚改把我們家拆到了團河。但我希望,多少年以後,住址換成了團河,戶口變成了大興,我的孩子依然能知道,家是永外,那塊兒地兒叫——

崇文。

歡迎其他朋友發來文章,只要是符合本號定位的,我都願意為您展現出來。

本文配圖來自《百年崇文圖鑑》一書。

相關焦點

  • 舊影 | 那些年,崇文還沒消失,宣武也還叫宣武
    當年合區的時候,很多宣武人都抱怨,說不知道以後怎麼和人解釋自己出生於「西城區宣武醫院」。▲老牛街,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輸入胡同(原名「熟肉胡同」)的清真小吃,那真是絕了。▲虎坊橋路口的晉陽飯莊,以前他們的貴賓廳就在現在的紀曉嵐故居裡,我小時候還真有幸在紀大人家吃過香酥鴨。
  • 天降崇文學區 別急著去高位接盤
    這個時候,有一所新的公辦學校,來分擔這裡的生源壓力,就顯得很有必要。正好,這個地方,有一所現成的「崇文實驗學校」,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崇文實驗學校,是杭州第一梯隊的優質民辦小學。可是公民同招之後,民辦小學是否能繼續保持自己的領先性,這挑戰太大了。一所學校靠什麼成就,優秀的師資和生源,缺一不可。民辦學校為什麼能冒頭,篩選過的生源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當
  • 崇文實小:當崇雅藝術走進師生心靈
    2020年  社團活動成果展示暨校園藝術節  社團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宜賓市崇文實驗小學圍繞「立德樹人」的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五育並舉,讓孩子的美好人生在崇文啟航。  學期即將結束,為展示各社團的豐碩成果,展示學校德、體、美育成果,12月23日下午,宜賓市崇文實驗小學社團活動成果展示暨校園藝術節在立雅堂隆重舉行,學校校長、書記卿雲松、副書記黃黎明、副校長戴莉、副校長彭小琴、德育主任唐孟參與了此次活動,充分體現學校對藝術社團工作的重視。
  • 煙臺福山「亞平科技館」在崇文中學揭牌
    、崇文中學在校師生共15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周紅梅和李天興分别致辭和講話。周紅梅在致辭中勉勵孩子們要充分利用科技館的資源,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究,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學科學、愛科學的濃厚氛圍,長大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2021年主題:憑信仰望 一路同行
    2021年1月4日,北京崇文門堂通過公眾號推出了新一年的年度主題「憑信仰望 一路同行」。在此,崇文門堂回顧了2020這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說這一年每一個人都經歷了不平常的日子和艱難的時刻,而在這艱難日子裡,崇文堂的弟兄姐妹與全國人民一同對抗疫情,為主做了美好的見證。
  • 梁曉聲《崇文書店》閱讀練習及答案
    崇文書店梁曉聲孫趕超開車來到新區,後備廂裝了一個大果籃,說要把周秉昆拉到市立一院去。邵敬文感冒後轉成肺炎,住院了。「你外甥女周玥不知從哪兒聽說到的。因為老邵是你朋友,她覺得應該告訴你,特意讓我開她這輛寶馬車來接你。」
  • 崇文:她捧著東南財閥繼承人帝少:我老公只是個窮小子,大家沉默
    每一個蘿蔔和青菜都有自己的愛,我編了幾本搜羅,一起來的小說,讓我們看看:她手裡拿著東南財閥繼承人帝少:我老公只是個可憐的男孩,大家沉默(點擊卡片閱讀整本小說)【精彩片段】就連蘇錦秀和厲新誠也在一年前證明了他們的婚姻。他們剛結婚時,厲新誠的父親還健在,但由於身患重病,他擔心張翠花會耽誤厲新誠的終身大事,並拿出200元積蓄和100斤糧食幫助厲新誠從蘇家招募蘇織錦。
  • 惠陽良井霞角村詩禮傳家育民風 崇文重教澤鄉梓
    這是良井霞角村傳承和發揚崇文重教精神的一個具體體現。 客家文化最精髓、最突出的特徵之一是崇文重教。良井霞角村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省級古村落,村裡的楊氏家族於明末清初從梅州輾轉遷徙而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楊氏家族尊重文化、尊重教育的傳統從來沒有改變過,並延續著先祖「詩禮傳家」的家風和「詩書不可不讀」的家訓。
  • 金輝崇文府|中國大地原點,一方鍾靈毓秀之地
    承載著國家繁榮發展的基礎聞名中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位於大西安西鹹新區涇河新城區域內是國家地理坐標——經緯度的起算點地理之心,國之基點在我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該原點建立於1978年12月,佔地3.92公頃由主體建築、中心標誌、測量儀器臺和攝影亭等組成建築主體為七層圓頂塔式結構,高25.8米原點中心位於塔樓地下室花崗巖標石頂面以鑲嵌的球體瑪瑙做標誌
  • 新世界百貨崇文店開啟22周年慶「60小時不打烊」活動
    11月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新世界百貨崇文店周年慶再度襲來,其中,倍受消費者喜愛的「60小時不打烊」活動,繼續領跑北京實體百貨11月周年慶大戰。新世界百貨崇文門店1998年開業以來,一直走在北京百貨行業的前列,樹立創新、前瞻、高效的都市時尚生活新典範。首創「60小時不打烊」的店慶營銷模式,通過線下活動,線上話題引爆,成為了北京市民消費生活的重要組成。
  • 崇文齋書法博士作品欣賞(06)——黃秀貞
    崇文齋書法博士作品欣賞(06)——黃秀貞書法作品欣賞黃秀貞
  • 南京崇文金城小區業主群炸了
    12日晚上,南京建鄴區崇文金城小區發生一起高空拋物事件,一臺電風扇從二十多層高空墜落,砸在小區樓下休閒區域瞬間粉碎,幸好沒有砸到人。事發後,小區物業排查了兩個多小時,找到高空拋物者並報警處理,她是一名租住在這裡的老太太,因與家人發生爭執情緒失控一氣之下扔下一臺電風扇。
  • 食在崇文 | 12天食譜 · 拜倒在一隻土雞的爪下
    本篇系崇文段子手2009年10月8日的舊作;一晃十載光陰,尤能憶起當初場景。
  • 愛的音符 奏響校園舞曲——崇文街小學老師嶽曉麗
    今天,《四有好老師》系列報導,一起認識崇文街小學音樂老師嶽曉麗。1993年,剛剛畢業的嶽曉麗分配到了興縣農業局,本以為生活就這麼安定下來,可工作不到一個月,父親的一句話,讓她與音樂教學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四有好老師 嶽曉麗:有一天中午我父親下班回來說他的一個學生,急需要一名音樂教師,我父親就說,學的就是音樂,學以致用,應該是最合適的。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學生,喜歡孩子。
  • [張信哲+致青春] 二十年以前-我和阿哲的那些年(中)
    93年的《心事》,封面上的他是那麼青澀;95年的《寬容》,他在藍天下張開臂膀,彷佛一下子長大了好多;96年的《等待》,他在漫天飄散的雪花裡眼神迷離;97年的《摯愛》,他是如此地消瘦和懷舊;98年的《到處留情》,他扮起港版玩鬧無釐頭,一人分飾幾角;99年的《回來》,他儼然新宿90後的無所謂模樣;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 專訪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何慧玲-校長新聲-中國教育在線
    「讓每一個兒童書寫大寫的我」是我參加工作就立下的教育誓言,我一直致力於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勾勒了一個更充分、更公平、更優質的教育夢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發展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燦爛的笑容,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個老師的幸福和快樂。
  • 我重新看了二十年前的電視劇,笑點和淚點全變了
    貴妃氣醒:誰要騎我???去掉童年濾鏡,我最近重新看了一遍二十年前(大致數字)的老電視劇。發現人到中年後的淚點和high點,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二十年前:瓊瑤阿姨真是修辭大師。刺蝟,好比喻!依萍真可憐,為了愛情把自己身上的刺都拔光了,換了我也得萬念俱灰。啊!要跳江了!慘不忍睹!換臺!二十年後:跳啊!黃浦江在等著你啊!我螺螄粉都嗦完了怎麼還不跳?利索點兒!你要找刺?本容嬤嬤來給你紮上!
  • 《天下足球》二十年,屬於你我青春的二十年
    若如今的你們還是二十多歲,那每個人都能講出一段周一下課後狂奔回家趕作業,只為準時打開電視的經歷;又或是伴隨著飯香和爺爺奶奶扇子送來的徐徐清風,傾聽著那些當時還似懂非懂的足球故事。若如今的你們已到人生中年,那回溯過往20年間的足球記憶,大多數人都會有兩個相同的記憶點:在哪一個比賽日的夜晚與誰把酒與共;在哪一期的《天下足球》為英雄送別。
  • 君崇文:婚禮當晚,他被下了藥,在她唇上低語「求你,幫我」
    君崇文:婚禮當晚,他被下了藥,在她唇上低語「求你,幫我」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文章,是小編向大家推薦小說的時候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網絡小說打發無聊的時光,我相信許多老書蟲會遇到圖書短缺的問題,所以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本書
  • 崇文門外東興隆街52號,解析同仁堂博物館,它和北京城是髮小兒
    一部京味兒電視劇讓不少人了解了老北京醫藥世家,雖然電視劇裡那家人姓白,但是老北京人都知道實際上它講的就是京城老字號同仁堂樂家的事兒在崇文門外大街,新世界東邊的東興隆街裡有一大四合院,在周圍一圈兒的商廈高樓之間格外的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