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戰爭電影《八佰》一經上映,立即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2020年全球首部連續十天票房過億的電影,《八佰》的票房一路高歌猛進,在第十一天的時候一舉突破二十億。
雖然票房很好,但是這部電影還是被很多人罵,受到很多詬病。單從電影本身來看,這部電影確實在戰爭片領域創了新高,但卻不能成為史詩級戰爭片。
電影基本上是分段進行的。
一
歐豪飾演的端午,是電影前半段的主角。
歐豪所在湖北兵團被派到上海參加戰鬥,但是他們面對日軍毫無抵抗之力,被單方面屠殺。歐豪等人被打散,被謝晉元士兵找到帶到四行倉庫。
歐豪沒打過仗,面對戰爭的殘酷,讓他害怕到了極點。第一場戰鬥後,歐豪意外發現水路能通往對岸租界。晚上,他和老算盤企圖遊過蘇州河前往租界。卻發現日軍從水路偷襲。經歷過思想掙扎,最終歐豪還是放棄逃跑,大聲叫喊有日軍偷襲,避免了守軍的全軍覆沒。
第三次戰役是本片最激烈、最壯烈也最精彩的部分。在這場戰役當中,很多前面出現的人,轉眼就倒在槍林彈雨中,在鄭愷等軍人抱著炸藥跳樓炸死日軍的時候,這場戰鬥的殘酷和壯烈達到了頂點。
戰鬥結束後,歐豪也已經成為一名合格士兵。這時,電影塑造的英雄已經誕生,影片的上半段也結束。
二
電影的下半場,主角由歐豪換成杜淳飾演的守軍將領謝晉元。
下半場主要有三場戲。
第一場是唐藝昕冒死送旗;第二場是典型的特派員黃曉明講政治;第三場就是守軍撤退。
1.唐藝昕送到旗幟後,守軍選擇在白天升旗,結果引來日軍戰機轟炸,雖然最終護住了旗幟,卻犧牲很多士兵,包括英雄歐豪。這讓人不解,為什麼非要白天升起?上海已經淪陷,所謂的意義難道比戰士的生命更重要嗎?
2.作為典型的特派員,黃曉明說:戰爭的背後從來都是政治,這場戰鬥就是向西方列強表演的一場戲。讓他們堅守四行倉庫,目的是為了爭取外國的支持。為了向列強裝可憐,上層官員消極抗戰,卻讓前線戰士白白犧牲。展示了某黨為了政治目的不擇手段和無能表現。
3.最後守軍撤退,李晨,姜武和王千源等選擇留下抗擊日軍。接下來電影應該重點表現姜武、王千源、李晨等等因為這場戰爭而崛起的英雄們,明知是以卵擊石,卻仍慷慨赴死的悲歌。這樣難道不更加現實和壯烈麼!
然而電影的重點是守軍光明正大的逃跑,被日軍瘋狂射殺。把一場潰敗屠殺拍得史詩般壯烈,而留下堅守的英雄卻一個鏡頭都沒有。
這是電影最大的爭議點,即使從藝術的角度,也讓人捉摸不透。
三
除了戰爭的慘烈,影片也有一些輕鬆的地方。
影片的搞笑擔當還屬王千源和姜武,在搞笑之餘也有著悲愴。
比如這場關於女人的對話:
姜武問王千源:「你不會沒碰過女人吧?」
王千源笑著問道:「你告訴我啥感覺。」
姜武說:「告訴你可以,你得把一包煙都給我。」
王千源把煙裝好說:「這可是我的命。」
決戰前,隔著電梯柵欄,姜武對王千源說:「我告訴你那是什麼感覺」。
「一看見啊,腦子就迷糊了,雙手一摸上,覺得滿手都是香的,身體控制不住地哆嗦。」
聽完,羊拐深吸一口氣嘆道:「真好啊,下輩子一定好好享受。」
或許是知道命不久矣,姜武也想再回味一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告訴王千源。聽到王千源的回答,卻更讓人胸口發悶,悲愴、傷感一擁而至。面對死亡的無奈、平靜和對生活的嚮往,讓人淚珠湧動。
還有一場是當唐藝昕進入四行倉庫,脫下衣服拿出旗子,這個「取旗」的過程,小湖北一直站在身旁,他規規矩矩接過旗幟,比他稍大一點的小七月遠遠的看著。
小湖北回去時,小七月輕輕的問:「她香嗎?」
小湖北羞澀地笑了笑,道:「香!」
兩個小男孩的對話,毫無淫邪之意,反而顯得十分神聖。不久,小七月就犧牲了,心中帶著他沒聞過的女人香。這也讓人無比的傷感。
這兩個場景,讓英雄形象更為生動飽滿,不用一槍一彈卻讓觀眾難過的想哭。
結語:
《八佰》向我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向我們展示了革命先輩的慷慨悲壯,是一部高水平的戰爭片,卻難成史詩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