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比《八佰》高,比肩《拯救大兵瑞恩》,戰爭史詩片韓國最敢拍

2020-08-29 這胖子愛看電影


這胖子愛看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近來國內難得一見的戰爭史詩片《八佰》不斷刷新票房,堪稱內地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但隨著觀眾數量的增加,影片的網絡評分卻不斷下滑,目前保持在7.8分左右,雖然已經算高分,但作為內地近幾年來的標杆級戰爭片,與國際同類型大片依然有一些差距。

先談《八佰》的優點。視角獨特,把一場註定失敗的戰鬥,塑造成為國民精神的復甦與勝利,行動上的撤退與精神上的進步,形成了國內戰爭片最具衝突性的敘事矛盾。

其次,雖然受到了歷史性的限制,但導演管虎依然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做出了全新的解讀和闡釋,對於主題的潤色也較為自然,這在內地影片中實屬罕見,體現了探索創新的勇氣。

另外,《八佰》的硬體配置極為豪華,從演員陣容到場景布置,攝影燈光配置,都屬於頂級行列。影片對於戰爭場面的掌控已經邁入世界一流水平。

雖然足夠出色,但中國戰爭片走到今天卻付出了太多艱辛。相比較於國際上同類型大片,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差距。

不如永恆經典,提名奧斯卡的《拯救大兵瑞恩》,以及近年來的《敦刻爾克》,最新的《1917》,無論從場面調度,主題深度,人性觀察來看,《八佰》都還有可以進步的地方。

不僅是西方電影,就連韓國戰爭史詩片都可看作高山,等待內地影片去跨越。2004年,一部《太極旗飄揚》橫空出世,將韓國商業大片帶入到了世界範圍的視野內。影片不僅刷新了韓國本土票房,而且將版權賣到了世界其他國家,得到了更多的認可。

影片導演姜帝圭的作品屈指可數,卻部部經典,被譽為韓國商業大片的教父級人物之一。一部《生死諜變》將韓國電影帶入商業片時代。當時驚人的3500萬美元的票房救活了韓國的間諜片題材,也成為韓國電影市場化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標杆作品。

《生死諜變》之後,他一直在策劃其他電影,直至2004年,他才拿出了《太極旗飄揚》,姜帝圭由此走入國際舞臺。

同樣受制與歷史,姜帝圭表示,「我想通過這部電影展現戰爭的殘酷與傷害」。同時,「我們把虛構的人物投入到真實的歷史背景中,這個人物就必須變得似假還真,因此我在人物的創造上很為難」。

為了還原歷史,讓影片具有歷史認同感,導演姜帝圭親手打造了劇本,而且後期幾經修改,並考證了當時的歷史和戰爭,還邀請了軍事專家、大學歷史教授等組成顧問團,對影片的背景和細節精雕細琢。整個準備周期長達6個月,這對於一部大片來說極為罕見,也拉高了影片的最終成本。

毫無疑問,《太極旗飄揚》的主題落腳點在南北關係上。影片借用「兄弟情」來隱喻這一關係。男主角邀請了韓國兩位頂級巨星張東健與元彬。這一組合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導演姜帝圭表示,「這部電影不是記錄片,在華麗的戰爭之外,兩個兄弟的情感線才是最重要的基準。」

的確,片中兄弟情從親密無間,到相互叛離,因為戰爭而異化的愛情和親情,最終慘烈碰撞,各屬一方的兄弟,不得不在戰場上相互廝殺。

時隔多年後,南北關係緩和,年邁的弟弟才能重新回到以前的戰場,面對黃土,叩拜早已離去的哥哥。

《太極旗飄揚》的反戰主題通過一對兄弟情得到了感人至深的呈現,足夠打動大多數韓國影迷,而親情部分的呈現也能夠共情世界範圍內,遭受過戰爭創傷的其他影迷。

影片表達主題的方式並非有多高級,而是細膩且真實,沒有受制於歷史,反而借用歷史過往的深度,將情感氛圍推向了更高的程度。

兩相對比,《八佰》的人物角色更為複雜,以群戲的方式呈現,並沒有特定的男主角,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利有弊。雖然能夠更為全面的表現軍人對戰爭的態度,視角也更為廣泛。但卻容易失去焦點,且少了一些情感力度,遠遠不及《太極旗飄揚》中兄弟情的刻骨銘心與弧光轉折。

另外,《太極旗飄揚》的戰爭場面即便放到今天來看,依然不過時,甚至有比肩《拯救大兵瑞恩》最為經典的登陸場面。

姜帝圭很仔細地表示,「《太極旗飄揚》的劇情推進是按照軌跡來走的,每場戰爭的類型都不同,因此比起其他同類型戰爭電影來說,它在戰爭構建的立體性與戰爭引起的結果方面會有很多多樣性。」

從開場的局部戰,到中期的小範圍封閉戰,甚至是埋伏戰,反擊戰,以及最後「難分你我」的大規模衝突戰,影片不斷變換戰爭場面的類型元素,避免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被一場又一場宏大的戰爭場面弄到麻木狀態,失去了對戰爭的反應。

《拯救大兵瑞恩》極度追求真實性,而姜帝圭覺得完全真實會與大眾的觀感產生距離,所以他選擇了一種兼顧虛構的真實狀態,通過這種客觀視線與主觀視線的共有而讓觀眾在產生一定距離的同時,能夠積蓄更多的情感。

所以,《太極旗飄揚》的戰爭場面保持了真實的血腥感和慘烈性,這令影片在好萊塢定級為R級。「用最直接的畫面才能刺激觀眾的神經」,姜帝圭需要這種銳利感,褪去歷史的鏽斑,讓觀眾反思歷史,對戰爭報以警惕態度。

畢竟這是姜帝圭多年磨一劍的作品,所以這一劍必須能夠「刺入」觀眾的心臟。影片上映後,收穫了世界性讚譽,至今在內地影片網站上保持著8.3的高分,得分力壓《 八佰》,經受住了時間的洗滌。

姜帝圭本人對《太極旗飄揚》也表示「相當滿足」,「這部電影完整到無法再進行剪輯了,所有的場面都是我的心血」,戰爭前關於兄弟的日常畫面以及兄弟進入戰爭後的情感變化都是自我滿足的場景。

毋庸置疑,《八佰》是內地戰爭片的新標杆,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外國的經典同類型影片,我們依然有進步的空間。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

相關焦點

  • 《拯救大兵瑞恩》20周年
    拍攝《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我就確定要拍攝一部有所突破的戰爭片。之前我拍的《奪寶奇兵》系列也有納粹,但這個系列並沒有展現真實的戰爭場面,之前的《辛德拉的名單》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我要把《拯救大兵瑞恩》這種奧馬哈搶灘登陸戰拍得接近於真實場景,就好像是一部當時拍攝的彩色紀錄片一樣。」
  • 與《拯救大兵瑞恩》同年上映,它堪稱最不戰爭片的偉大二戰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另一部則是顯影君今天要重點聊聊的片子:泰倫斯·馬力克的《細細的紅線》(以下簡稱《紅線》)。儘管與《拯救大兵瑞恩》同屬二戰電影,但兩部片事實上大不相同,它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處理戰爭,展現了戰爭的多元側面。兩部電影各自的氣質都反映了攝影機後面那個發號施令的人。
  • 中國版《拯救大兵瑞恩》,真的敢拍出來?
    史匹柏拍過一部《拯救大兵瑞恩》,幾乎家喻戶曉。 直到今天依舊保持著豆瓣9.0的高分,常年霸佔豆瓣TOP前100。  電影的主人公瑞恩,在二戰期間被困在了敵人後方,然而他的三個兄弟已經全部在戰爭中死亡。為了救他,軍方派出專門的救援小分隊,不惜以八個人換一個人。
  • 重溫史匹柏的《拯救大兵瑞恩》,依然感觸頗多
    那麼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由史匹柏老師執導的《拯救大兵瑞恩》。就像這部《拯救大兵瑞恩》,雖然與奧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它在2014年12月17日入選美國「國寶影片」名單,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對於戰爭場面的還原度高,更是因為史匹柏在電影裡將眾多主題表達地淋漓盡致,其中不乏和平、人性和情感。
  •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的二戰電影之一,你真的看懂了嗎?
    《拯救大兵瑞恩》被譽為史上最好的戰爭片,也是著名導演史匹柏五部最負盛名的電影之一。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獲得了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它窮盡了一切藝術表現手法去突出戰爭的殘忍,從而喚醒人類最深處的覺悟,去思考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無盡苦難和摧殘。
  • 電影 | 《拯救大兵瑞恩》,最悲傷的二戰史詩
    《拯救大兵瑞恩》電影海報
  • 佳片 |《拯救大兵瑞恩》:一個與八個,戰爭與人性
    《拯救大兵瑞恩》無疑屬於後者。戰火中真正的英雄,拯救的是我們的心。點擊圖片 觀看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講的是8個人冒險救1個人的故事。(《辛德勒的名單》1993、《拯救大兵瑞恩》1998)《拯救大兵瑞恩》收穫讚譽無數,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優秀的戰爭片之一,是戰爭片中的裡程碑。2014年,影片入選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 歷經波折的《八佰》第二輪點映
    而這樣的擔子,可以說是《八佰》從第一天籌備起就不得不背負的。這一方面源於影片題材的嚴肅性,另一方面則源於戰爭片這一類型——拍電影難,拍戰爭電影,難上加難。在戰爭電影中構建一個可信的戰爭世界,恐怕是電影行業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因為這將是對電影工業水準全方位的考驗。
  • 歷經波折的《八佰》第二輪點映開啟,繼續燃爆
    而這樣的擔子,可以說是《八佰》從第一天籌備起就不得不背負的。這一方面源於影片題材的嚴肅性,另一方面則源於戰爭片這一類型——拍電影難,拍戰爭電影,難上加難。在戰爭電影中構建一個可信的戰爭世界,恐怕是電影行業中最具挑戰性的工作之一,因為這將是對電影工業水準全方位的考驗。
  • 歷經波折的《八佰》今日點映,但願不負眾望
    恰又時值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這部《八佰》,可以說被寄予了太多期待,不容有失。而這樣的擔子,可以說是《八佰》從第一天籌備起就不得不背負的。這一方面源於影片題材的嚴肅性,另一方面則源於戰爭片這一類型——拍電影難,拍戰爭電影,難上加難。
  • 歷經波折的《八佰》今日點映,但願不負眾望
    ,拍戰爭電影,難上加難。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攝方式成了繞不過去的一個標杆。拯救大兵瑞恩》裡虛構的法國小鎮,看似一片雜亂無章的廢墟,其實來自於美術指導湯姆·桑德斯的精確設計。拯救大兵瑞恩》的小鎮布景一樣,《八佰》劇組也需要考慮布景如何配合調度、打光、攝影等命題,這座「危樓」最終為燈光需求打了300多個洞。
  • 《拯救大兵瑞恩》:八個換一個,值不值?
    整部電影的臺詞少的可憐,導演沒有設計跌宕起伏的劇情,來論證拯救大兵瑞恩的意義;也沒有過多的渲染瑞恩的個人價值;他所做的只是呈現整個營救過程的艱難,刻畫戰爭的殘酷。然而,在電影之外,人們對於拯救大兵瑞恩這樣軍事行動展開了更多的價值討論。有人認為,這是電車悖論【電車悖論:假如,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司機看見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人。
  • 《拯救大兵瑞恩》:為何被無數影迷奉為「影史最偉大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的偉大正在於它不僅在用全新的方式觀察戰爭,也用前所未有的角度無限接近從前少有被觸及的、戰爭中人性的晦暗地帶;也正因如此,《拯救大兵瑞恩》不僅在視聽上啟發了此後二十多年裡世界範圍內的大量戰爭片,也在延續著《十二怒漢》、《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殺死一隻知更鳥》等片的精神,個體價值與理想主義的火焰,竟也能用一種令人戰慄的死亡美學來點燃。
  • 拯救大兵瑞恩
    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其實是戰爭的殘酷。電影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諾曼第登陸的一場,以登陸士兵的第一視角,更好的讓人看到戰爭的殘酷和真實性,整個電影花大篇幅來拍攝戰鬥的畫面,其血腥殘酷場面讓我更慶幸我現在所處的現狀是和平的。
  • 豆瓣評分9.0,《拯救大兵瑞恩》為何被奉為「影史最偉大戰爭片」?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這部豆瓣評分9.0,1998年7月上映的戰爭電影從上映之後便好評如潮,成為不少影迷和不少導演心中的戰爭神作。
  • 《拯救大兵瑞恩》:戰爭電影存在的意義
    第一次看到《拯救大兵瑞恩》的片段還是在Fade to black的mv中,一位老人跪倒潔白的墓碑前,眼神中是無盡的悲傷。他曾經參加了代號為「霸王行動」的搶灘登陸——諾曼第登陸,他的許多戰友犧牲在了那次二戰中最偉大的戰役之中。隨著鏡頭的推進,我們隨著老人的回憶再次回到了1944年6月6日。在下水之前,一名狙擊兵親吻了自己的十字架。
  • 《拯救大兵瑞恩》,史詩級巨獻的經典,卻在奧斯卡敗了美國麗人
    很難想像這樣一部堪稱戰勝片史詩級巨獻的經典 卻在98年的奧斯卡中敗給了美國麗人。 面對成百上千的十字架,觸摸每個名字,每個人都會想到這曾經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思考人性的電影。老瑞恩悲情的眼神中不停地回放著曾經發生過的那一幕幕殘酷真實而又感人的場景。
  • 世界戰爭電影的裡程碑《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拯救小組的任務就落在了剛剛完成登陸任務的 約翰·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飾演)身上,而米勒上尉和他的部隊剛剛經歷過奧馬哈海灘登陸戰的慘烈激戰,傷亡很大,此時米勒已經顧不上閒暇歇息,而必須組建一支小隊即刻出發開始拯救任務,他匆匆地挑選了幾位身邊較為優秀的士兵,然後又臨時從別的部隊徵召了幾名專業兵種,在別的部隊還在原地休整的時候,米勒的八人小隊又開始踏上長驅直入敵方佔領地帶,在茫茫未知的廣闊地域中尋找一名叫瑞恩的士兵的徵途
  • 史匹柏經典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時隔21年依然無法超越
    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拯救大兵瑞恩》史匹柏那時候已經是享譽世界的大導演,但他還沒有拍過戰爭題材的電影,之前的《辛德勒名單》雖然背景也是二戰,但主要講的是集中營裡的救贖故事,一個一流的導演,去嘗試從未涉足過的類型,這樣的狀態是最容易做出突破的,史匹柏通過《拯救大兵瑞恩》對這一類型做出了極大的創新,可以說,後面的戰爭片,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這部電影的影響咱們最熟悉的就是馮小剛導演的
  • 戰爭中的人性光輝——《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作為97年拍攝的影片,在23年後的2020年來看,無論是拍攝手法、人物刻畫、故事情節各個方面,都是拍的相當好的,不愧是被二戰老兵稱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這部影片不僅僅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更多的是普通士兵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