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胖子愛看電影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近來國內難得一見的戰爭史詩片《八佰》不斷刷新票房,堪稱內地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但隨著觀眾數量的增加,影片的網絡評分卻不斷下滑,目前保持在7.8分左右,雖然已經算高分,但作為內地近幾年來的標杆級戰爭片,與國際同類型大片依然有一些差距。
先談《八佰》的優點。視角獨特,把一場註定失敗的戰鬥,塑造成為國民精神的復甦與勝利,行動上的撤退與精神上的進步,形成了國內戰爭片最具衝突性的敘事矛盾。
其次,雖然受到了歷史性的限制,但導演管虎依然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做出了全新的解讀和闡釋,對於主題的潤色也較為自然,這在內地影片中實屬罕見,體現了探索創新的勇氣。
另外,《八佰》的硬體配置極為豪華,從演員陣容到場景布置,攝影燈光配置,都屬於頂級行列。影片對於戰爭場面的掌控已經邁入世界一流水平。
雖然足夠出色,但中國戰爭片走到今天卻付出了太多艱辛。相比較於國際上同類型大片,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差距。
不如永恆經典,提名奧斯卡的《拯救大兵瑞恩》,以及近年來的《敦刻爾克》,最新的《1917》,無論從場面調度,主題深度,人性觀察來看,《八佰》都還有可以進步的地方。
不僅是西方電影,就連韓國戰爭史詩片都可看作高山,等待內地影片去跨越。2004年,一部《太極旗飄揚》橫空出世,將韓國商業大片帶入到了世界範圍的視野內。影片不僅刷新了韓國本土票房,而且將版權賣到了世界其他國家,得到了更多的認可。
影片導演姜帝圭的作品屈指可數,卻部部經典,被譽為韓國商業大片的教父級人物之一。一部《生死諜變》將韓國電影帶入商業片時代。當時驚人的3500萬美元的票房救活了韓國的間諜片題材,也成為韓國電影市場化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標杆作品。
《生死諜變》之後,他一直在策劃其他電影,直至2004年,他才拿出了《太極旗飄揚》,姜帝圭由此走入國際舞臺。
同樣受制與歷史,姜帝圭表示,「我想通過這部電影展現戰爭的殘酷與傷害」。同時,「我們把虛構的人物投入到真實的歷史背景中,這個人物就必須變得似假還真,因此我在人物的創造上很為難」。
為了還原歷史,讓影片具有歷史認同感,導演姜帝圭親手打造了劇本,而且後期幾經修改,並考證了當時的歷史和戰爭,還邀請了軍事專家、大學歷史教授等組成顧問團,對影片的背景和細節精雕細琢。整個準備周期長達6個月,這對於一部大片來說極為罕見,也拉高了影片的最終成本。
毫無疑問,《太極旗飄揚》的主題落腳點在南北關係上。影片借用「兄弟情」來隱喻這一關係。男主角邀請了韓國兩位頂級巨星張東健與元彬。這一組合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導演姜帝圭表示,「這部電影不是記錄片,在華麗的戰爭之外,兩個兄弟的情感線才是最重要的基準。」
的確,片中兄弟情從親密無間,到相互叛離,因為戰爭而異化的愛情和親情,最終慘烈碰撞,各屬一方的兄弟,不得不在戰場上相互廝殺。
時隔多年後,南北關係緩和,年邁的弟弟才能重新回到以前的戰場,面對黃土,叩拜早已離去的哥哥。
《太極旗飄揚》的反戰主題通過一對兄弟情得到了感人至深的呈現,足夠打動大多數韓國影迷,而親情部分的呈現也能夠共情世界範圍內,遭受過戰爭創傷的其他影迷。
影片表達主題的方式並非有多高級,而是細膩且真實,沒有受制於歷史,反而借用歷史過往的深度,將情感氛圍推向了更高的程度。
兩相對比,《八佰》的人物角色更為複雜,以群戲的方式呈現,並沒有特定的男主角,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利有弊。雖然能夠更為全面的表現軍人對戰爭的態度,視角也更為廣泛。但卻容易失去焦點,且少了一些情感力度,遠遠不及《太極旗飄揚》中兄弟情的刻骨銘心與弧光轉折。
另外,《太極旗飄揚》的戰爭場面即便放到今天來看,依然不過時,甚至有比肩《拯救大兵瑞恩》最為經典的登陸場面。
姜帝圭很仔細地表示,「《太極旗飄揚》的劇情推進是按照軌跡來走的,每場戰爭的類型都不同,因此比起其他同類型戰爭電影來說,它在戰爭構建的立體性與戰爭引起的結果方面會有很多多樣性。」
從開場的局部戰,到中期的小範圍封閉戰,甚至是埋伏戰,反擊戰,以及最後「難分你我」的大規模衝突戰,影片不斷變換戰爭場面的類型元素,避免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被一場又一場宏大的戰爭場面弄到麻木狀態,失去了對戰爭的反應。
《拯救大兵瑞恩》極度追求真實性,而姜帝圭覺得完全真實會與大眾的觀感產生距離,所以他選擇了一種兼顧虛構的真實狀態,通過這種客觀視線與主觀視線的共有而讓觀眾在產生一定距離的同時,能夠積蓄更多的情感。
所以,《太極旗飄揚》的戰爭場面保持了真實的血腥感和慘烈性,這令影片在好萊塢定級為R級。「用最直接的畫面才能刺激觀眾的神經」,姜帝圭需要這種銳利感,褪去歷史的鏽斑,讓觀眾反思歷史,對戰爭報以警惕態度。
畢竟這是姜帝圭多年磨一劍的作品,所以這一劍必須能夠「刺入」觀眾的心臟。影片上映後,收穫了世界性讚譽,至今在內地影片網站上保持著8.3的高分,得分力壓《 八佰》,經受住了時間的洗滌。
姜帝圭本人對《太極旗飄揚》也表示「相當滿足」,「這部電影完整到無法再進行剪輯了,所有的場面都是我的心血」,戰爭前關於兄弟的日常畫面以及兄弟進入戰爭後的情感變化都是自我滿足的場景。
毋庸置疑,《八佰》是內地戰爭片的新標杆,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鑑外國的經典同類型影片,我們依然有進步的空間。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