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籍《幼學瓊林》裡說:「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人生偶以夫婦。陰陽和而後雨澤降,夫婦和而後家道成。」明代古籍《增廣賢文》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話。」
都是在說婚姻是人生的必要過程。而夫妻之結合,未必都是幸福的,於是古人又有:「一日夫妻百日恩」、「十世修來同船渡,百世修來共枕眠」等佳句規勸夫妻珍惜眼前人。(《增廣賢文》裡是:「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義妖傳》裡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這裡的「一、十、百」都是概數,極言多或者極言少。比如「一日夫妻百日恩」就是說夫妻哪怕在一起的時間很短,也要感念舊情,永結同心,永念舊恩。即便是分手了,也要做到「君子斷交,不出惡聲」,切不可惡語相加,互相揭短。
「十世修來同船渡,百世修來共枕眠」是說一世的夫妻,需要很多世的緣分積累。「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十世的緣分積累,才換來今生一起同乘一船渡河,至於能在茫茫人海裡牽手成為夫妻,則需要「百世修緣」。
上述俗語,在歷史上什麼時間出現的,已經很難考證了,只是從一些小說和格言書裡面可見一斑,其出現的時間肯定比這些書出現的早。「一日夫妻百日恩」在《金瓶梅詞話》和《聊齋志異》裡都出現過。
「一日夫妻百日恩」裡的「日」在這裡的意思,就是一段時間的意思,並不是說具體多少天數。也就是說夫妻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就培養了感情,結下了永久的恩情。也許大家讀後,覺得這些俗語似乎要把夫妻「綁」在一起似的,極言一旦結婚,無論如何都不能分手!我們看看古人在什麼場合用「一日夫妻百日恩」。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是模仿《金瓶梅詞話》的,《紅樓夢》裡的女子是「千紅一哭」,也就是沒有一個女子的結局是好的。而《金瓶梅詞話》裡則是沒有一對夫妻結局是好的,夫妻都以離散、成仇結局。該書第73回:
楊姑娘道:「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隨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個熱突突人兒(指李瓶兒),指頭兒似的少了一個,有個(主要指西門慶)不想不疼不題念的!」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在這裡用在了夫妻生離死別的場合。李瓶兒嫁給西門後,先西門而死。西門在玉樓的壽宴上,感慨流年易逝、物是人非,掉了幾滴清淚。金蓮知道後,醋意大起,楊姑娘就說了這番話。
《聊齋志異-張鴻漸》:小生(張鴻漸)離家三年,念妻孥不去心,能(用你的法術)攜我一歸乎?」女(狐狸精)似不悅……。張謝曰:「卿何出此言。諺云:『一日夫妻,百日恩義。』後日歸念卿時,亦猶今日之念彼也。設得新忘故,卿何取焉?」女乃笑曰:「妾有褊心:於妾,願君之不忘;於人,願君之忘之也。」
上面的意思是,張鴻漸是有妻室的,離家三年,跟狐狸精「非法」同居了三年,忽然良心發現,想回家看看。狐狸精卻不樂意幫他回家,還說希望他把他原配妻子忘掉。張鴻漸在這樣的場合用「一日夫妻百日恩」,顯然是比較勉強的。
所以,在古代「一日夫妻百日恩」所使用的場合,是有講究的,大多是夫妻關係已經出現了問題,不是成仇,就是生離死別,才用這句話規勸或者安慰夫妻中的一方的,並不是用來形容一對恩愛完好的夫妻的。
「恨不相逢未嫁時」前面一句才是精華,已婚男女越早知道越好
才女出上聯:「日日夜夜,來來往往」,書生的下聯讓才女羞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