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妹對話劉慈欣:《三體》電影處境險惡

2021-02-08 MOOC

網際網路創造的虛擬世界,是我們的平行世界之外的第一個異度空間世界,當然,以後我們還要進入其它的新世界,比如進入太空,進入太陽系。然而,在我們舊世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是否在新世界都要重新發生?


本文來自鈦媒體特色欄目「鈦妹有毒」,由鈦媒體當家花旦們對話行業大佬,從女性視角毒辣看待行業沉浮。


鈦妹註:初次看到大劉老師時,會覺得跟想像中幾乎一模一樣,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無論多麼高大上的場合,他的樸素大叔氣質、穿著,都顯得特別的獨樹一幟,幾乎一眼就可以認出來,不過那一開口即讓人陷入沉思的氣場,才會讓人不自覺地意識到,wow,這就是劉慈欣,那部幾乎在科技圈,尤其是網際網路圈流傳甚廣的《三體》小說作者。


前些天的未來科技大會的「巔峰對話」上,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對話劉慈欣,談到了網際網路以及《三體》裡被那些網際網路競爭者們濫用到商業法則中的「降維攻擊論」,很有些意思。當網際網路領袖大佬們在理解「降維理論」,就是要把對手拉到更低級別,然後滅了他時,劉慈欣其實想表達的時什麼?《三體》拍成的電影會是什麼樣?以下是這場「巔峰」對話實錄,鈦媒體作了精簡和編輯:

網際網路是人類歷史第一個異度空間,降維論的初衷是先升級再降級


趙何娟:大家都知道大劉老師的《三體》裡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降維理論,這是一種毀滅文明,讓人類文明指數降低的攻擊手法。但是這種理念被堂而皇之的搬上了中國網際網路,成為光明正大的商業競爭法則,且備受推崇。當黑暗森林法則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常態,因為他能夠更快速和短期內實現成功,但這種讓商業文明倒退的方式,符合大劉老師您的預期,或者說這是您寫此書所願意倡導的嗎?


劉慈欣:科幻小說一個很有趣的特徵,他的經濟觀念非常薄弱,某一個科學家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擁有一個實驗室,裡面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助手,做一些很神奇的科學實驗,包括歐美俄國前蘇聯的科幻小說都有這樣的情形,但從來不會去追究這樣大一個實驗室由誰來建的,類似這種設施規模大的驚人,這些錢是從哪來的,它的效應是什麼?


科幻作者對這種經濟規律很忽視,我寫作三體的理論很少考慮經濟的因素,我寫降維理論的初衷,想考慮下宇宙中最偉大的武器是什麼,想到最偉大的武器就是宇宙規律,宇宙規律可以改變光速,可以改變人類常數,這種最有視覺震撼力的是改變宇宙的維度,由三維降為二維。


但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經常所談的規律,卻是「我的層次很低,我把你拉到同樣的層次來消滅你這麼一個策略」,這個策略是不是正常的一個策略呢,這很難回答,但是這肯定是一個階段性的策略。


網際網路經濟是一個新興的經濟,但還處於比較野蠻的階段,現在野蠻爭霸的時代已經過去,理性和規則的因素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經濟也是這樣,網際網路創造的虛擬世界,是我們的平行世界之外的第一個異度空間世界,以前的大航海時代也發現有許多新的疆域,但那還是現實地球世界。


當然,以後我們還要進入其它的新世界,比如進入太空,進入太陽系。


然而,在我們舊世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是否在新世界都要重新發生呢?這樣是一個很殘酷的事情,二次世界大戰是否要在太陽系的疆域裡爆發?


我們或許能從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得到一些答案。


如果用降維攻擊來比喻商業戰爭,我其實最初想這個理論,是想說人類文明是先升級再降級,就是先從三維升級到四維,再從四維向下攻擊到第三維。人類的文明最終能升級到十一維。不過很遺憾,我最終困頓於自己的想像力不夠,人類的想像力都不夠,我已無法想像人類升級文明之後的世界是怎樣的,所以就只能直接降維了。但降維是向下攻擊,不是「我的層次很低,我把你拉到同樣的層次來消滅你這麼一個策略」。


文學的作者很大的目的在追求一個很好的故事,而它所代表的哲學意義、社會學意義是這個故事本身所蘊含的,前提是一個有好看的故事,我的降維理論就是這樣。


《三體》被拍成電影處境比較險惡


趙何娟:不知道大劉老師有沒有一些新的正在構思的作品?


劉慈欣:作為一個作者認真去構思創作一個小說的話,一輩子寫不出幾本書來,有的人一輩子就寫出一本來。《三體》寫完之後的兩年,第一年我寫了一部分,結果寫到後面自己不滿意,就廢掉了;第二年我又重新開始寫,寫了一部分之後,又不滿意,又廢掉了;這一年我還在寫,能不能寫到滿意,我也不知道。


趙何娟:那你有什麼樣的標準來判斷這個東西能不能再繼續寫?


劉慈欣:這個很好判斷,你寫出的小說故事,你自己感到興奮震撼,最可怕的事情是,半夜醒來,一下子就對自己的故事失去信心了,這個真是噩夢般的經歷。


周圍的一切都在飛速變化,用三體中的一句話來說,「奇蹟跟隨著奇蹟」,我們的奇蹟在周圍不斷發生。


趙何娟:中國的科幻電影可以用貧瘠來形容,無論是創意、製作還是產業鏈條都很貧瘠。但聽說已有電影公司正在把您的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如果您的小說搬上銀屏的話,您對這部中國原創電影製作的期待是什麼?您最希望哪個導演來導,誰來當男女主角?


劉慈欣:我對國內的影視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大成本的影視製作是很難的,我們對中國的科幻電影應該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關鍵是有一個好的開始慢慢趕上差距,《三體》的電影製作可以用兩個字形容,險惡。國內的影迷對他很期待。成功或者失敗,風險都很大。


大製作電影有一個成功方法是不溫不火,沒有賺錢沒有賠錢,但這條路在《三體》這是被堵死的。《三體》的電影要麼是非常成功,要麼是被人罵死。對成功的 希望和失敗的可能,要有一個客觀的估計。所以在我的預期中,《三體》這個項目所面臨的其實十分險惡。


關於女主人公的問題,三體的小說中有很多形象像科學家,在以前的傳統電影中很少出現,目前我想不起來曾經創造過這種角色的演員,使美國科幻電影起飛的不是當時美國的主流導演,他們都是一些很非主流的邊緣的,有很深的科幻情懷,但位置很邊緣,直到他們創造了科幻電影的輝煌之後,科幻電影才變成主流。


我目前對中國科幻電影不抱什麼希望,但希望能有一個很好的開端。


科技被科幻催生,但最終也會被科技所消滅


趙何娟:現在的矽谷正在發生很多事,比如我們現在創造的機器人未來都會進化到自我意識機器人的階段,這是跟人類的大腦差不多的智慧機器人產品。如今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以及類似谷歌的可穿戴設備,谷歌眼鏡等的出現,很多過去的科幻都在變成現實。這些越來越前沿技術和產品的出現,會限制我們對科幻作品的想像嗎?還是說會打開另一扇窗?同時,尖端科技也會伴隨越來越多的社會倫理問題,在美國的科幻界也產生過類似問題,作品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會反映到社會倫理的考驗上,劉老師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劉慈欣:科學發展對科幻有很大影響。美國科幻就是在登月成功之後才慢慢衰落的,在登月之前美國曾經拍過一部科幻電影,好像名字就叫《登月》,最大的特點就是技術細節特別的精細,場面也都不錯。但就因為登月實現了,現在完全被人遺忘 了。


這很生動的反映了科技對科幻電影的影響,科技被科幻催生,但最終也會被科技所消滅。


當我們周圍都是科幻的時候,那我們就沒有科幻了,當我們身邊都是高科技的時候,那我們就沒有高科技了。


科幻作品面臨的最本質的危機是科技沒有神秘感了。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緩解:第一,需要我們作家自己的想像力,讓我們預想未來的發展再進一步,能夠比現在的奇蹟更像奇蹟,比已有的震撼更加震撼;


第二個方面,從人類發展的背景的大的方面,把網際網路這種越來越窄的技術向外看,向太空看,網際網路這種技術很可能是非零悖論的一個解釋,很可能最後所有的文明都進入了虛擬空間,大家都看不到真正的實體都沒有了,這是一個危機,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星空的深處,那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的世界,這就是我的看法。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社會倫理和科幻的關係。我本人覺得科幻還是一個比較陽光的東西,他的精神內核是人類對新世界的嚮往,新生活的嚮往,對宇宙的嚮往,科幻作品在反映現實的同時,應該把自己的目光投向與人類的未來關係極大的地方,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我認為這也是科幻作品的靈魂。


關於科學技術的正面負面效應,在現在科技誕生之初就有這樣的爭論,以樂觀主義為代表的伏爾泰,以悲觀主義為代表的盧梭,這是一個很鮮明的對立面。對於科學技術要不要發展,很簡單,通過對糧食的評價就能夠看出來,糧食是一個好的東西,但他的負面作用也很大,相當多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就是因為他吃的糧食有問題,但不是糧食是活不了的,如果離開糧食人類大概一星期就會崩潰,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要時時警惕,尤其是技術帶來的負面作用。


趙何娟: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業者正在進入這個大時代,科幻對他們能有些什麼啟示?


劉慈欣:對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創造力是比黃金還珍貴的東西,真正的創意可遇不可求,但是我們只能努力開拓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的思維不受眼前的某些東西的阻礙,從而儘可能的廣闊,這是我一個外行對創業的建議。(本文首發鈦媒體)


來源:鈦媒體

【特別聲明】本公號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與我聯繫,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了解在線教育,

把握MOOC國際發展前沿,請關注:

微信號:openonline

公號名稱:MOOC



相關焦點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並期待電影《三體》 丹尼爾表示哈利波特有望重啟
    《阿麗塔:戰鬥天使》內地上映在即,影片監製、編劇詹姆斯·卡梅隆借著這股東風來京宣傳,對於拍攝科幻電影的宗師級別人物,不可避免要撞上橫掃全國的《流浪地球》的熱度。這不,主辦方請來了劉慈欣與卡梅隆搭臺,可以說是「宇宙級」會面了。詹姆斯·卡梅隆就表示自己讀過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感到非常震撼。並笑稱:如果《三體》在美國的銷量猛增,一定是自己推薦的功勞。
  • 今夜鬼節,鈦妹悄悄發布了一個「鬼」
    >萬聖節前夜,聽說鈦妹要悄悄宣告一個事情.劉慈欣在《三體》中寫道: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這句話有幾分悲壯,卻也是幻想家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情況。雖然,在中國的文化中,並沒有探索未知的傳統,科幻在中國也有著無數的擁躉者,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科幻作者,他們對未知的科學世界保持著好奇心,這種好奇心,支撐他們越走越遠。
  • 最強科幻小說《三體》劇版官宣,劉慈欣親自操刀編劇!你期待嗎?
    》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系列作品。《三體》有著超高的名氣,就算是沒有讀過的人都聽過。2015年起,劉慈欣開始創作《三體》三部曲,分別是《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2019年,卡梅隆來北京為電影做宣傳,與劉慈欣進行了對話,他說,希望《三體》可以拍成電影。
  • 這就是劉慈欣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王壬/圖)剛獲得「雨果獎」的原著作者劉慈欣,用使用了多年的一個ID評論:「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在時下最火的知識類社交網站「知乎」上,網友們變換角度誇讚《waterdrop》(《水滴》)。
  • 終於拍出8.7分的《三體》,劉慈欣:這是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三體」迷們希望早日能看到《三體》電影化。然而《三體》電影自2015年開拍以來,遲遲無法上映,讓「三體」迷頗為失望。可此時另一部根據《三體》改編的電影《水滴》橫空出世了。
  • 劉慈欣:我不知道《三體》電影誰是導演誰是編劇
    今天下午,中國電影的「老大哥」中影股份召開電影項目推介會,發布了24個原創電影項目,這些電影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劉慈欣的3部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級星紀元》。再加上此前已經進入電影創作流程的《三體》和《鄉村教師》,劉慈欣共有5部作品在不久的將來都要被搬上銀幕。活動結束後,娛樂資本論(微信公號:yulezibenlun)對劉慈欣進行了專訪。讓小娛深感意外的是,劉慈欣《三體》的電影改編權早在4、5年前就以較低的價格銷售出去了,並且《三體》電影立項至今,劉慈欣並沒有參與其中。
  • 美國人要拍《三體》?編劇能力被質疑,劉慈欣卻這樣說
    但在早些日子,《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卻嚴詞闢謠,否認了這一消息。就連「大劉」劉慈欣在去年對話導演卡梅隆的時候都自嘲自己的作品「版權有人買,作品沒人拍。」導演卡梅隆對話劉慈欣三體》的頻遭挫折,除了出品團隊經常出「么蛾子」之外,電影工業化不成熟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 劉慈欣訪談錄(中):《三體》有續集嗎?電影進展如何?
    劉慈欣:劇本策劃,特效的概念設計。李召:可以透露《三體》電影大致進展?劉慈欣:《三體》電影,我沒法透漏,您只能問製片方了。我只是三體的一個工作人員,他們有統一的對媒體發言的人,我們是不能隨便亂說的。《三體》不是那麼黑白分明,而且偏離主流價值觀。所以《三體》翻譯成英文拿到好萊塢,沒人感興趣。人家一看提要就覺得不行。最開始找過李安,幾乎所有大導演都給了,但人家首先考慮的商業,要考慮買不買座?《三體》違反了高成本電影的基本原則。《三體》電影遇到的問題比想像的多李召:目前《三體》電影進展怎麼樣?
  • Netflix拍《三體》靠譜嗎?|三體|netflix|萊恩·詹森|劉慈欣|...
    《三體》作者劉慈欣將擔任Netflix版《三體》的顧問。| 圖片來源:劉慈欣此前最成功的劉慈欣IP影視化作品是《流浪地球》,2019年春節檔上映,創造了45億的票房紀錄。但《流浪地球》只能算劉慈欣眾多作品中的小短篇,市場和觀眾真正期待的改編還是《三體》。在內地市場,由於《三體》版權落在了不專業的團隊手中,一直以來,《三體》的影視化都頗為艱難。
  • 科幻巨製《三體》,好萊塢也無法拍攝?劉慈欣終於給出了答案
    國產科幻巨製《流浪地球》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原著作者——劉慈欣,最受歡迎的作品《三體》卻遲遲沒有上映的跡象。原因眾所周知:國內科幻電影技術暫時達不到,無法拍攝;或者你根本不敢拍。如果要拍《三體》電影,那宏偉的場面將是《流浪地球》的10倍,100倍以上。例如,書中描述的「三體」文明之星如何表達違背現有物理學所有常識和不可思議的星系?更不用說三體文明的強大技術,都遠遠超過人類能理解的範疇。
  • 【科幻資訊】《三體》大電影將拍6部曲 監製劉慈欣導演張番番回應質疑
    原著作者劉慈欣將擔綱影片監製,《密室之不可靠岸》導演張番番執導。時光網記者採訪幾位主創,請他們談談如何面對質疑。 時光網訊 《三體》大電影終於正式起航。11月27日下午,影片製作方遊族影業CEO孔二狗,《三體》作者劉慈欣,導演張番番等主創召開新聞發布會,直面來自媒體和讀者們質疑。
  • 國內拍不出《三體》,為什麼不能給好萊塢拍?劉慈欣說出了真相
    國內拍不出《三體》,為什麼不能給好萊塢拍?劉慈欣終於說出了真相劉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於去年拍攝並發行。其壯麗的景象令人震驚,很多人二刷三刷仍然意猶未盡。上映後更是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家,而劉慈欣最讓人追捧的作品《三體》。雖然早在2014年,就傳出要拍電影的消息,但如今遲遲不見蹤影。
  • 劉慈欣吐真言:《三體》電影緣何久孕難產
    票房突破20億元的《復聯4》,最終票房是否會超越春節檔公映的《流浪地球》,已成為近期電影市場上的熱門話題。讓2019年打上「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標籤的《流浪地球》,最終以46.54億元票房刷新了國內科幻電影紀錄,而「一母同胞」的電影《三體》卻面臨著無限期擱置儘管《流浪地球》珠玉在前,但對硬科幻題材的項目投資,國內影視投資方仍持保守態度。
  • 通過白宮催更《三體》,還親自出演劉慈欣的電影
    後來兩人一同出席活動的時候,歐巴馬還主動提出想見一見劉慈欣。原來,歐巴馬在讀了《三體1》和《三體2》之後,就痴迷於劉慈欣的作品,一心等著《三體3》的出版,結果卻一直沒有消息。正等得心急,發現《三體3》的中文版本已經出了之後,歐巴馬就立刻迫不及待地想看英文版,於是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 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
    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作品《三體》獲得雨果獎後,劉慈欣在採訪中被問:你要拍成電影嗎
  •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將被Netflix改編成電視劇
    美國視頻播放類巨頭Netflix(網飛)周二宣布,中國廣受好評的《三體》三部曲將被改編成英文電視劇。豪華編劇團隊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講述關於人類第一次與外星文明接觸的故事劉慈欣表態劉慈欣推文稱:&34;《三體》三部曲的成就三部曲由三部小說《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和《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2006年在中國首次連載,被《紐約時報》稱讚在國際範圍內推廣中國科幻小說。
  • 《三體》:劉慈欣,我祈求電影的問世,觀眾卻擔憂重重
    《三體》:劉慈欣,我祈求電影的問世,觀眾卻擔憂重重剛剛聽說,三體的電視劇已經殺青了,這個消息,對於真正喜歡三體的人來說,不是個好消息,星辰大海一般厚重的題材,容不得隨意打造成影視劇,觀眾盼望著看到影視劇,又怕看到粗製濫造的影視劇,這樣,反而摧毀了這個題材
  • 劉慈欣、Netflix聯手!《三體》系列將拍攝劇集
    終於可以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部上映的《三體》了。」在Netflix(網飛)將拍攝《三體》英文系列劇集消息傳出後,有《三體》書作粉絲感嘆道。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9月1日,Netflix宣布將拍攝劇版《三體》,《權利的遊戲》主創人員參與製作,小說作者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 好萊塢導演卡梅隆想拍《三體》電影,劉慈欣:我覺得你們拍不出來
    之前,為了宣傳電影《阿麗塔》,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來到國內出席活動,當時《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也參加了。活動期間,卡梅隆多次暗示劉慈欣把《三體》的電影版權交給自己,並且很有信心將他拍成6部。當時卡梅隆非常得意地說:「我知道《三體》有很多的粉絲,但如果在美國這本書銷售量猛增的話,那可能就是因為我把它推薦給了大家。」
  • 《三體》是中國版《星際穿越》?劉慈欣:二者有相通
    日前,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在國際上摘得雨果獎。本次獲長篇小說類雨果獎的是英文版《三體》系列的第一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