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四十位退休長者雲合奏,玩轉十幾種樂器

2020-12-28 大洋網

受疫情影響,「雲合奏」成為音樂表演的一種新形式。近日,廣州歡樂樂社41位業餘音樂愛好者跨屏合作,用手機進行拍攝錄製,合成了振奮人心的雲合奏《我和我的祖國》。合奏視頻播出後,在某網絡平臺上三天點擊量達到6萬,還成為不少退休長者朋友圈裡的熱門推薦。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時尚的雲合奏,參與者絕大多數是退休長者。他們在廣州市二中校友黃海音老師的策劃下,經過一個多月時間排練和合成出來這個作品。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見到了幾位主要成員。從當初只有管弦樂發展到民樂加入,從純音樂發展到歌隊加入,這幾十位長者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們希望通過雲合奏,給自己的退休生活增添樂趣,也增加更多的正能量。



第一次觸「雲」,長者們興奮不已

記者在網上刷屏的「雲合奏」視頻中看到,來自廣州、深圳、香港、紐約、巴黎等地方的41位成員,在各自家中通過網絡視頻深情演奏民族管弦樂《我和我的祖國》,通過網絡完美地展現。

儘管沒有指揮棒的揮動,但是在全體成員的努力下,優美的旋律仍然流淌出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這個全民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這首曲子無疑有一種特別的力量,溫暖、直指人心。

特別是,視頻裡眾多退休長者在網上同屏,隔空奏響這首歌曲的畫面更令人動容。他們眼神裡流露出的堅定決心,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共鳴。

黃指揮向記者介紹到,本來今年年底11月是樂社成立五周年,大家希望做一場現場音樂會,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無法辦成。一個偶然的機會,黃指揮看到雲演奏很火,才想起來帶大家做一次,第一次合作的曲目是《歡樂頌》。

「剛開始做《歡樂頌》其實是實驗性的,沒有合唱,純粹玩而已。沒想到3天就有6萬點擊量」!。在獲得了大家認同的激勵下,樂隊成員再接再厲,還把歌隊也邀請過來加入,又錄製了一次合唱版《歡樂頌》。

這第一次觸「雲」讓大家感受到了樂趣,欲罷不能,於是黃指揮又從「女子十二樂坊」中獲得靈感,在管弦樂、歌唱基礎上又加入了民樂,歌手還分領唱、獨唱、合唱等。於是, 41位成員傾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國》,這首合奏無論是樂器種類、合奏形式和內容都豐富了許多。

「我們大家都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來演奏,但是我們能以音樂為載體分享共同演奏的喜悅,同時也分享戰疫的決心。」樂隊成員崔耀池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大家每天都在關注最新的報導,看到全國人民都在馳援武漢,尤其是醫護人員等工作者奮戰在一線的感人事跡,也非常想做些什麼。更希望在全社會倡導愛國主義與家國情懷,傳遞正能量,激勵人們團結一心與疫情作鬥爭。


「雲合奏「時尚卻不簡單  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

記者了解到,廣州歡樂樂社是在2015年底由廣州二中幾個熱愛音樂的退休校友組成的小樂隊,由於採用分聲部演奏而不是大齊奏的形式,受到大家的支持和歡迎,至今發展到現有男女三十多人的樂隊,成員中絕大部分是六、七十歲的退休人員,也包括了其他學校和單位的樂友加入。樂器有管弦樂隊的長笛、短笛、雙簧管、黑管、小號、圓號、長號、小提琴、大提琴等,民族樂隊的揚琴、柳琴、古箏、笛子二胡等,還有電子琴、電子鼓等。疫情之前,他們每周都活動一次,活動地點在二中校友黃海音老師的家中。

不過,疫情之下的時尚玩法「雲合奏」,對於年過半百的長者們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純粹「玩」的事情。黃指揮告訴記者,當初有做雲合奏想法時,其實他非常猶豫。因為和現場排練演奏相比,雲合奏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要多很多,困難也是重重。「我擔心夥伴們不願意做,但是沒想到的是,我一提出來大家就積極響應,還表示不怕失敗,這才讓我心裡有了底」。

記者了解到,要完成一次雲合奏,首先需要領隊編出總樂譜、分樂譜,以及有節拍的底音,然後根據成員情況和水平,分配演奏任務,包括從頭到尾各種樂器的加入和配合等等。而作為隊員們來說,要完全靠自覺、專心地在家練習。練習成功後還要拍攝視頻,發送給編輯者。

小提琴手李大明告訴記者,團隊平時演出都有統一的指揮,而此次各自錄製曲子,想要分毫不差地踩在一個節奏上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很多同學都錄了十幾遍,由於演奏和拍攝視頻都需要協調許多技術細節,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微信和郵件溝通,反覆錄製和反覆傳送視頻,再經過精心編輯,最後才把這段完整的作品呈現給大家。」

說起自己練習的過程,二胡手郭曼妮忍俊不禁。「我戴著耳機也聽不準節拍,總是搶拍子,一一踏錯節奏就要重新拍,我先生給我拍視頻,都拍得有意見了」。還有不少學員,好不容易演奏完美了,又發現拍的視頻不符合要求。「有好幾個隊員的視頻被我打回去好幾次,我都實在不忍心了,但是他們還是一點意見都沒有,有小小問題都要重新演奏和拍攝,讓我特別感動「,黃指揮一說起他的隊員們,就愛心滿滿。

和現場集中排練相比,雲合奏更需要自覺,要靠自己在家裡反覆體會和練習。但是廣州歡樂樂社得這群長者們絲毫沒有懈怠,這和他們這個團隊日常的凝聚力強大有很大關係。


從校友到團友,凝聚力強大

儘管是自發組織的樂隊,但是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卻十分強大。按他們的話說,「大家很團結,從來都沒有計較,沒有矛盾,齊心合力,一起開心和提高自己「。

缺樂器,去買;缺設備,想辦法借,就連每次排練必須要用的譜架、凳子等,都會有人自動置備,從七八個人增加到近40人,從一開始小提琴手只有兩三位,到現在有九位小提琴手,還成就一個從管弦樂到民樂甚至還有歌隊的團隊,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為充實退休生活,提高團隊魅力而努力。

樂手們上午九點到黃老師家排練,都要擠公交,很多人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最遠的甚至從從化趕來,要花兩個多小時才到達,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儘量爭取按時參加排練。

團隊中有一位樂手,是位70多歲的血友病患者。在一次音樂會排練中,自己用殘疾車,搬了兩次把架子鼓運到黃指揮家裡,參加排練。現在這位樂手已經去世了,但是團隊裡每一位成員都把他記在了心裡。

近5年的時間,廣州歡樂樂社排練了三十多首樂曲,並在社區,老人節,二中校友《春之韻》新春聯歡會,文化公園中心臺等演出。他們的退休生活,時尚好玩,更有意義!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楊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楊欣(表演圖片資料由採訪對象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楊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蘇贊

相關焦點

  • 50位國內外華人音樂家雲合奏 助香港加油戰勝新冠疫情
    50位國內外華人音樂家雲合奏 助香港加油戰勝新冠疫情 >李 志 雄 香港演藝製作中心主席 經過大家的努力,「雲合奏」《獅子山下》終於與大家見面了,並獲得廣大朋友的一致好評。
  • 陳亞宋:「玩轉」11種薌劇樂器的奇人
    漳州新聞網訊(記 者 莊文劍 通訊員 莊偉傑 文/圖)二胡、月琴、三弦、大廣弦、嗩吶、橫笛、蘆管、臺灣笛、堂鼓、通鼓、快板……這些薌劇樂器,一個人會演奏其中的兩三種,就很不容易了,可南靖縣雲水謠的歌仔戲老藝人陳亞宋,精通11種樂器,並能獨自同時演奏多種。
  • 中伊藝術家雲合奏揚琴曲為抗疫加油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伊朗中國友好協會共同錄製的《以琴架橋—中伊藝術家雲合奏為抗疫加油》公益音樂視頻於今日正式上線。兩國藝術家以揚琴雲合奏的方式,向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伊兩國人民傳遞友誼,表達祝福。
  • 會呼麥會編曲還會十幾種樂器
    《明日之子》這次是一個選拔樂隊的節目,所以參加這檔節目的選手一般都會那麼幾樣樂器,很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樂器全都在節目裡亮相了,而這個時候我就要驚嘆一下節目裡的選手哈拉木吉了,跟神仙一樣
  • 厲害了這電子鼓,10分鐘玩轉打擊樂器不是夢
    大多數人對鋼琴,吉他,小提琴這些樂器都有所了解,而一談起電子鼓,似乎與演唱會,樂隊等畫上了等號。而事實上,電子鼓這款樂器並不高深莫測,只是你缺乏認識它的機會。給一首歌的時間,為你安利一款老厲害的電子鼓。這款樂器是音樂貓智能電子鼓根據LED屏幕上的落點提示敲擊相應鼓墊就可以完成演奏。
  • 山東省濰坊市:激髮長者力量 彰顯價值擔當
    近年來,山東省濰坊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老幹部工作始終,打造「本色家園·長者先鋒」工作品牌,以縱深推進「長者有為·時代先鋒」工程為抓手,將老同志組織起來,發揮長者優勢,在市域社會治理中傳遞好聲音,引領新風尚,激發正能量,發揮好作用。
  • 火影裡有五個音樂家,前三位是樂器大師,後兩個的歌唱的好
    火影忍者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熱血動漫佳作,它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火影的故事經歷了十幾年的沉澱,最初看火影的那些人也從懵懵懂懂的孩子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大人了,他們也像火影裡的人一樣一直在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和遠方。相信有不少火影迷都是喜歡音樂的吧?
  • 山東高密:年高德劭,霞滿鳳城,致敬長者先鋒!——高密市2020年度...
    濰坊市委老幹部局副局長、市老年大學校長宋正樹,高密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業宗等領導出席頒獎典禮並與「最美長者先鋒」合影。本次頒獎典禮共為12名長者先鋒典型、2個集體典型、2個工作模式頒獎。各鎮(街、區)黨(工)委組織委員,各鎮(街、區)、市直部門(單位)離退休幹部黨組織書記以及2020年度「最美長者先鋒」人選100餘人參加頒獎典禮。
  • 「赤腳醫生」碰上「長者之家」,這樣的緣分妙不可言……
    今天的主角是有著40多年經歷的「赤腳醫生」沈國英,20歲出頭的她從小就在永聯村走巷串戶,守護著6千村民的健康,退休後依然閒不住,來到永聯村長者照護之家當志願者,繼續當大家的健康「  然而兩個人的緣分並不止於此,去年孫翠娟患了腦梗,住到了吳介巷長者照護之家,退休後的沈醫生也在這裡工作,兩人遇見的時候,孫翠娟難掩內心的激動,緊緊攥著沈醫生的手,「你也在這裡呀,太好了!沒想到進了養老院,還是你來照顧我。」回憶起兩人的重逢,沈醫生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自然且純粹。
  • 服務長者 「老友記」上線
    近日,廣州日報打造的養老服務垂直領域平臺「花城老友記」正式上線,將針對疫情期間的這些長者需求聯動社會資源,為全城長者街坊送上居家「福利包」——開設免費開放的線上老人大學以及居家健康講堂。「花城老友記」將通過微信公眾號、廣州市區融媒體中心客戶端新花城APP、廣州日報APP等構建全媒體矩陣,聯動各個行業協會、政府部門以及公益機構,連接全市多個社區,為長者群體提供養老服務申請、長者資訊及活動。
  • 長者如何防治耳背?​中山一院專家推薦的這個方法很重要……
    近期,經過層層篩查,30位長者收到一份充滿愛心的佳節禮物——助聽器,由此宣布了「聆聽幸福,守護愛」關愛長者聽力健康計劃
  • 淥田人|蔡和平師生在央視用13種樂器演奏《世界和平》榮獲一等獎
    ————品牌推廣————    本期《厲害了攸縣人》是淥田人,前段時間器樂王子蔡和平與學生劉雨菲參加2020年中央電視臺網大型系列活動《愛在天地間「喜迎中秋歡度國慶」全國電視頒獎盛典晚會》用13種樂器演奏原創作品
  • 探訪廈門長庚護理院:臺式養老讓長者「經營生活」
    這一獨特的命名方式,體現的是這家養老院從臺灣帶來的人性化、注重細節注重長者「身、心、靈照護」的養老經驗。  來自臺灣的護理部副主任駱淑惠近日受訪時告訴中新社記者,用水果起名,是因為長者往往難以記住由數字和字母組成的房間號,而水果名簡單易記,長者不易遺忘。
  • 螢屏四十載,今六十宣布退休,喜劇女王宋丹丹從此息影了?
    孫茜曬宋丹丹表演講座照片,並配文:今天是丹丹姐生日,也是她正式退休的一天!也是宣布正式退休了,也算是跟喜愛她的觀眾朋友們告個別了。同時,退休講座表演上孫茜還透露,宋丹丹此後會是返聘藝術家。看來丹丹老師對舞臺還是非常熱愛與諸多的不捨得,雖然宣布退休,但是也不會完全息影的了。
  • 一把小錘教你玩轉這款迷你樂器卡林巴
    一把小錘教你玩轉這款迷你樂器卡林巴卡林巴可謂是眼下樂器屆的「當紅炸子雞」,明明只是手掌般大小的迷你木盒子,卻能演繹出各種風格的歌曲,「小小身材大大能量」說的就是它了。迷你樂器卡林巴突然爆火,但人們對它的了解還比較有限,拿到琴無從下手甚至連調音也不會的人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請專業人士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樂器頂流」,順便教給大家卡林巴調音的小技巧。
  • 從椿萱茂和園社群主理人招募看長者全新生活方式
    「當我退休了,我會……」這句話,經常出現在每個忙碌的當代人口中,我們因為當下的無奈,而把很多嚮往的事寄託給了退休以後,對那時候的生活充滿了各種想像與期待。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退休之後,我們才真正擁有了時間。
  • 遊戲基礎知識——長者
    此長者非彼長者……本文將會對遊戲中的各類長者進行盤點,一起來看看,「長者」這樣的角色形象在遊戲中是如何演繹的。(注意,本文討論的是設定上的長者,而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比如蕾米莉亞雖然有幾百歲但是我們並不會把她列入長者的行列)一、遊戲中的長者形象元素伴隨著「長者」的形象,經常會有這樣的一些元素同時出現。
  • ​外媒給西洋樂器難度排名,你學的樂器上榜了嗎?
    如果能給樂器的難度分級,你學的樂器到底有多難?學樂器有兩大坎,第一是入門,第二是進階。不同樂器的音域,演奏方法,音色等諸多方面都有不同,這就造成了在樂器入門階段學習難度有所差異。關於難易程度這個話題,不止我們關心,國外也十分在意。外國音樂媒體consordini就給出了10種難學的西洋樂器榜單,你學的樂器在其中嗎?
  • 非典型性男神聯盟 四十歲這麼香
    看了《機智的醫生生活》覺得四十歲的這個親密聯盟實在太愛了,笑點與淚點齊飛,誰能想到有一天會拋開鮮肉,每周就盼著這四個四十的男人和一個女人。1.曹政奭傲嬌男神,吃定他的演技。他的演技可以給人又生活又drama的感覺,一抿嘴,一微笑,有種軟萌傲嬌的感覺
  • 宋丹丹正式退休也能成熱點,普通老百姓退休誰人知?
    今天(8月24日)著名演員宋丹丹從中國人藝正式退休,成了今日頭條的熱搜。宋丹丹創造的藝術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她演出過的小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今天,宋丹丹雖然宣布退休了,但我相信她不會離開舞臺,她還會為我們廣大觀眾演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的。我們每個普通人到了退休年齡也有退休的一天。過去退休叫光榮退休。四十年前,我父親從單位退休,單位派車敲鑼打鼓把他和行李送到我老家,很是隆重。前十幾年,單位老同志退休,還要開個歡送會。這兩年退休,這些個形式也取消了,接通知直接去人事辦手續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