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胡歌主演的《獵場》熱播。周圍不少朋友們開始了追劇模式。鄭秋冬(胡歌飾)的獵頭夢想來自於他獄中的大哥劉量體(孫紅雷飾)的啟蒙。這位「在頂級獵頭公司做了13年CEO」的劉大哥告訴了鄭秋冬,「獵頭有五大之說,光輝、海思、億康達、史賓沙和羅盛,他們體現了人力資源的高與貴……」這一番話點燃了秋冬心中的志向。
獵頭行業的五大巨頭
全球獵頭公司裡,有五家公司常年佔據營業額前五位,他們是光輝國際(Korn/Ferry),海德思哲(Heidrick&Struggles),史賓沙(Spencer Stuart),億康先達(EgonZehnder),羅盛(Russell Reynolds),俗稱「五大」。
(這裡的行業八卦是,羅勝最富,光輝最窮,億康最閒,海德最累,史濱莎最光鮮。聲明:小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五大」均創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們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你或許不知道 Spencer Stuart曾經是Heidrick&Struggles的員工,EgonZehnder也曾經是Spencer Stuart在歐洲的一個僱員。光輝國際和海德思哲在199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他三家一直保持私人合夥制形式。
「五大」的誕生史
(按成立先後排序)
海德思哲(Heidrick&Struggles):成立於1953年,總部位於芝加哥,是全球最大的提供企業領袖搜尋和企業領導諮詢服務的專業公司之一。海德思哲於1999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目前擁有自己強大的知識庫和全球人才知識網絡。
億康先達(EgonZehnder) :於1964年成立於瑞士蘇黎世,是全球領先的專業管理諮詢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包括高管尋訪、董事會諮詢和領導力戰略服務。
史賓沙(Spencer Stuart) :成立於1965年芝加哥,是全球領先的高管尋聘和領導力顧問公司之一。公司在高級領導人才招聘方面為企業提供指導和建議,客戶來自各個行業,包括:全球最大的公司、中型企業、創業型企業和非贏利性組織等。
羅盛(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成立於1969年,在南北美洲、歐洲和亞太地區設有43個辦事處,在全球擁有300名經驗豐富的顧問,在CEO、董事會成員以及其他相當高管理層人員的評估、招聘以及繼任解決方案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光輝國際(Korn/Ferry International) :1969年成立於美國,並於1999年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是一家提供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並且專注於高管搜尋的公司。目前,光輝國際是五大國際獵頭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光輝國際涉及的行業,包括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保險業,工業製造業,消費品行業,醫療衛生行業,教育文化娛樂及政府和公益事業。
「五大」的的業務定位
乍一看,「五大」沒什麼區別:
第一,他們定位基本一致,以尋聘董事、高管為主,職位年薪在25萬美元以上。
第二,他們的業務範疇也非常相似,基本覆蓋了主要行業(消費品、工業、金融,通訊和高科技、生命科學及醫療)和職能(財務、市場、人力資源、供應鏈等)。
第三,他們中除了億康先達採用固定收費模式外,其他四家的收費標準也一致:年薪的三分之一。每個項目的平均收費大體上在10萬美金左右。
曾有人戲稱頂級獵頭公司的定位就是「高(尋聘的職位高)」+「貴(收費貴)」。
在實際運作中,「五大」之間也有差別;如,史賓沙佔了財富500強企業的董事尋聘市場的50%以上,這個優勢令其他公司難以望其項背。再有,億康先達和羅盛強調「OneFirm」(一個公司)的理念,全球只有一個P&L(盈虧單位),另外三家則是每個辦事處有各自的P&L(盈虧單位)。當年億康先達就是因為和史賓沙理念不同,所以自立門戶。強調「OneFirm」的上述兩家與其他三家的獎金分配也不同,億康先達和羅盛的獎金池只有一個,然後根據資歷、業績等主要指標決定獎金多少。光輝國際、史賓沙、海德思哲則主要以業績表現決定獎金的多少。
「五大」的的收費模式
「五大」向企業客戶收取retainer fee,即聘用費。億康先達收取固定費用,其他四家的做法則是收取年薪的三分之一。實際操作如下:
首先根據所獵職位預估一個聘用費,然後在合同籤訂的當天、第三十天、第六十天平均各收取一次聘用費,最後根據候選人的實際offer,計算出最後一筆聘用費。
如:假設某職位年薪約為180萬人民幣,預收聘用費60萬,籤約當天收20萬,第30天和第60天各收20萬。最終年薪為195萬,尾款收取5萬。共收65萬(195萬的三分之一)。
在「五大」當獵頭顧問的標準
「五大」顧問的大體上遵循了如下的標準:
①40歲以上的年齡(有豐富的人生體驗);
②有過知名企業高層管理職位經歷(能真正懂得客戶的需求);
③有跨文化的工作與生活經歷,英文流利(適應全球化的需求),名校畢業並有豐富的商業知識。
更重要的是,這些獵頭顧問在各自受教育(名校)及從業(名企高管)的經歷中都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當這些顧問形成團隊,並相互介紹業務時,使得他們可以接觸到幾乎所有組織的最高決策者,並跟著客戶業務的發展走到世界各地。
最後,科普獵頭公司的兩種業務模式
獵頭獵頭,executive search,挖管理層executive的才叫獵頭,業務模式分成了兩種:retaine 以及 contingency。
目前市面的獵頭公司只分這兩種:
一種是堅決只做retained,
一種是綜合的,retained和contingency都做,當然這種綜合模式,其實做的大部分都是contingency案子
retained模式,一般來說指的是預付款+獨家,也就是說,客戶需要招人,這個招聘案子,我只給一家獵頭公司來做,並且我還需要提前給預付款。
contingency模式,就是非獨家不給預付款,客戶要招人,這個招聘案子,會找多家獵頭公司來做,誰推薦的人上崗了,佣金就給誰,競爭失敗的公司,就白忙活,沒錢拿。
因為有contingency模式的存在, 所以一家500強公司可能有幾十家獵頭vendor,而很多小公司也能抓到500強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