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等一票翻拍劇的問題,這篇說到點上了

2021-02-17 第十放映室


「人世如尼羅河中沉浮,不要輕視人生啊。」

黃磊老師可能做夢都沒想到,他重磅推出的《深夜食堂》中國版,可以讓那麼多的觀眾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送了一個「不及格」給他。

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了▼

一向以「廚藝」和「才華」著稱的黃小廚,怎麼就在一個駕輕就熟的題材上栽了跟頭呢?

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劇本上。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知乎達人 @蔡小馬,從行業的角度分析這部可能要載入史冊的改編作品,究竟為什麼這麼爛。

作者:蔡小馬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從今年二月份改編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開始,我對日劇翻拍就有很深的成見了。

只是基於「雖然看著難受,但又說不出到底難受在哪」這樣的理由,一直遲遲沒有動筆去寫劇評。

《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中日版本對比▼

後來《問題餐廳》的翻拍出來,雖然整體質量比《約會》好一點,卻因為對人物的塑造上有了很大的偏差,讓我稍微有了點靈感。

《問題餐廳》中日版本對比▼

再加上後來的《求婚大作戰》,算是稍微看出了點眉目。

《求婚大作戰》中日版本對比▼

如果說《約會》和《問題》兩劇的影響力太小,沒有掀起波瀾,《求婚大作戰》讓觀眾覺得幼稚從而懶得罵,那麼《深夜食堂》剛一播出就遭到大規模的牴觸和吐槽,則直接表達了國內觀眾對日劇翻拍的態度:

「 真的是爛到沒法忍。


@網友們:一顆星,爛到反胃無法明說。

 

究其原因,除了編劇的問題,實在找不到其他理由了。

  

改編劇首先要明白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再去改編成適合本土文化表達的方式。

 

同為影視從業者,我非常能夠理解同行為什麼迫不及待地拿日劇來改編。

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限韓了,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日劇的劇本真的是太漂亮了。

我和一幫朋友在看日劇的時候總會發出「天啊編劇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或者「我的媽呀日本編劇都是怪物嗎」,以及「媽的好想拍他們的劇本啊」之類的感嘆。

可是我們也不止一次地試想過,如果拿著同樣的劇本到國內來拍,那拍出來絕對是四不像。

▲現實生活中誰這樣說話會被揍吧。

 

但是,翻拍這件事看起來也不是那麼難,畢竟最大的難度是從「0」到「1」的這一步。

都跨過這一步了,把「1」變成「1+」,或者變成「2」,最不濟變成「1-」,又能有多難呢?

但翻拍的第一要務,是要理解。

 

比如被多國翻拍過的電影《十二怒漢》,每一版都有極高的評價。

《十二怒漢》的各種翻拍,可以越過國家、文化、種族的限制成為一部部佳作,就是因為每一次改編,編劇都能理解這部影片的核心所在:陪審團製造的是多數人的民主,還是多數人的專制。

 

而一次錯誤的翻拍,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改編者對原著的不理解或者誤解

 

比如老謀子拍的《三槍拍案驚奇》,被誤解的不僅僅是把黑色喜劇變成了彩色喜劇,更多的是對「喜劇」二字的誤解,最後拍出了一部加長版小品。

 

那麼,《深夜食堂》和翻拍日劇的國產劇編劇們,到底誤解了什麼呢?

 

早年國內試圖翻拍好萊塢的電影,然而無論是小妞電影《新娘大作戰》、愛情喜劇《男人百分百》、青春歌舞片《歌舞青春》、黑色幽默《血迷宮》,還是由莎翁劇改編的《夜宴》,均以惡評收尾。

 

因此國內電影人得出一個結論:大概黃頭髮、藍眼睛的西洋人的電影,不合適被我們翻拍。

於是國產劇開始翻拍韓劇。

不得不說,某些韓劇確實很符合國內部分觀眾的審美,雖然拍出來口碑也不見得好到哪去,但至少收視喜人。

 

另外,如果不是因為韓國電影尺度太大,估計早就下手了。

 

然而一紙限韓令,讓準備吃一輩子泡菜的某些片商傻了眼。

環顧我國四周的友鄰,泰劇顏值太高而智商太低(於是直接抄襲),馬來劇和新加坡劇都已沒落(但是依然借20年前的梗來用),蒙古、印度之類的基本想都不敢想。

似乎只有那些發生在現代化大都市中關於俊男靚女故事的日劇,才最符合我們翻拍的條件。

 

於是,就決定是你了!翻拍吧!日劇君!

 

然而,這只是編劇產生錯誤的第一步:誤解了原作的內核。

 

就拿《深夜食堂》來說,原著漫畫講述的是都市邊緣人的故事。

包括中年同性戀、黑社會成員、脫衣舞娘以及變性人等。

 

這些邊緣人,有很多是日劇都不敢觸碰的雷區,放到國內,編劇連他們的身份都不敢提,更別說如何寫好關於他們的故事了。

 

比如第一集,一開始就改掉了脫衣舞女、男同性戀和黑幫頭目的身份,那麼顯然故事的深度和感染程度就會下降一個層次,而原版中加在他們身上的情節,就會顯得沒有可信度。

事實上,這些人的身份雖然獵奇,但根本就不是原著漫畫的精髓所在。

 

原著漫畫和日劇講述的核心是:當年華逝去,那些經歷了痛苦、活的並不精彩又難以改變自己人生的人們,該如何面對人生。

 

相比於原著用淡淡的冷幽默去自嘲的態度,日劇慣用的是日式煽情路數,但它們都表達了同一個觀點:

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就不要痛苦掙扎了,接受和適應它,然後樂觀地活下去。

這種觀點放到國內,基本上很難讓觀眾理解。

 

國內與此觀點最接近的大概是《老炮兒》。當大家都期待被欺負了一整部電影的六爺,能夠在最後痛打惡人的時候,六爺卻倒下了。

觀眾大呼「真沒意思,都沒打就躺了」,但導演想說的卻是「六爺爭的不是拳腳,而是一股子拗勁,一股子傲氣」,然後觀眾就說「就你牛逼,看把你丫能的,人慫話還多」。

 

之所以產生這種觀點的不認同,是因為中國和日本在文化和觀點上的追求,本身就是大相逕庭的。

 

日本已經過了追求一日三餐溫飽、努力積極向上和幸福生活的階段了,而中國還在高速發展的路上。

我們的都市言情片,探討最多的是婚嫁、婆媳、房子、柴米油鹽和子女教育,而且還沒討論清楚。

日本的都市言情片也早已過了這個階段,如今探討更多的是人性的善與惡、生存與尊嚴、同化與獨立的問題。

 

簡單來說,《深夜食堂》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客人是「因」,他們的情感歸處是「果」,而食堂、老闆和菜品,只是促成他們的催化劑而已。

反觀我們的編劇,給客人們添加各種狗血劇情,然後用撕逼製作所謂的「戲劇衝突」,最後來一份美食,大家和好。

▲請問中間那個「盆」,是從洗手間裡拆下來的嗎?

對不起,雖然我只有4歲,但這種哄3歲小孩的勾當還是騙不了我的!

 

誤解了故事的內核,就會誤解情節發生的作用。

 

不能徹底理解原劇表達的核心思想,那麼劇本怎麼寫都會有問題。

 

就像把《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裡的高功能人群謹小慎微的生活方式,改編成神經病擾民的故事。

也像把《問題餐廳》裡反女性歧視的老闆娘,改編成鐵T主持正義的撕逼大戰。

或者把《求婚大作戰》裡搞不清自己把青春浪費在哪的龜毛少年,改編成傻瓜苦戀白蓮花。

 

這些浮於表面的改編,恰恰表達了編劇們的浮躁和急於求成的心態,沒有辦法透過現象看本質。

 

現在就算把《深夜食堂》的日料店改成大排檔,來往的客人改成都市白領、大學學生、奮鬥中的程式設計師、日夜兼程的農民工,一樣講不好這個故事。 

 

因為原故事的核心,是接受痛苦和失去,而奮鬥中的國人需要的故事核心,是付出就有收穫。

 

因此當阿龍高傲冷酷地穿著西裝,戴著墨鏡,領著一個囂張的小弟去居酒屋吃香腸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他這麼做的原因。

因為人物行為符合人物的設定,人物的設定是為故事核心服務。

然而,當國產版的阿龍成了物流公司老闆,卻依舊高傲冷酷地穿著西裝,戴著墨鏡,領著一個囂張的小弟去居酒屋吃香腸,我們就會嗤之以鼻:這到底是什麼鬼?

而加班到十二點跑去居酒屋吃茶泡飯的女人,我們也能理解,畢竟茶泡飯是清淡的食物。

 

但是十二點跑去居酒屋,只為吃一碗翻了幾倍價格的泡麵,這是有多想不開?

這就好比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你拍一部《大空頭》肯定會被人打死,人們更樂意選擇看秀蘭·鄧波爾唱唱跳跳。 

 

同樣的情節必須服務的是同樣的故事內核,在已經大刀闊斧改動故事之後,卻非要用同樣的情節來推動故事,很明顯是沒有辦法成立的。

 

這就好比葫蘆娃的爺爺是因為和蛇精相愛才被抓走的,那葫蘆娃前赴後繼地去救爺爺,你還會感動嗎?

 

故事的內核終究是人,可惜的是,編劇們連人都要誤解。

 

就像我前面說的,由於日本人和我們外形相似,東京和北上廣又同屬發達的現代化都市,導致編劇覺得故事可以互通。

 

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我們看歐美影視作品的時候,總是可以迅速分辨出一些亞洲面孔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韓國人。就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的人雖然長得很像,但內裡完全不是一個樣子。

 

日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一個很關鍵的特徵,就是分寸感

 

何為分寸感呢?那就是極力塑造獨特的自我,卻又精準把握事情的尺度。

 

比如《勝利即是正義》中的古美門,囂張跋扈,功利刻薄,剛出場的時候大家和我老婆gakki(嘿嘿)一樣討厭他。

但是當他面對大是大非之時,那種堅決守護司法而摒棄大眾正義的凌冽,又可以瞬間讓你愛上。

比如《律政英雄》中的久利生公平,不管平時如何吊兒郎當,一旦上了審判臺,那種絕對的正義感又讓人肅然起敬。

又或者是《四重奏》裡的四位主角,喪歸喪,但面對原則性問題,沒有人會退讓。

 

這就是日本影視中對角色塑造的典型手法,因為日本的崛起關乎於他們對「精神力量」的推崇,所以塑造一個脫離世俗卻又堅定信念的人,是讓角色成功的不二法門。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文化,這是日本獨有的文化,我們拿來用並不合適。

 

我們國家更受歡迎的影視角色的品質,不是「分寸感」,而是「坦蕩感」

 

比如我們的萬年大IP《西遊記》,人人都愛坦蕩的孫悟空,討厭墨守成規的唐三藏。

之前大熱的《人民的名義》,正義坦蕩如達康書記,邪惡坦蕩如祁同偉,都是人氣王。

就算不是大是大非之人,我們也愛《武林外傳》裡每一個坦蕩的小人物,也愛《紅色》裡坦蕩的「膽小鬼」徐天,愛《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多過豪哥。

 

我們也不是沒有過成功塑造過一個美好的老闆的形象,比如《炊事班故事》裡的班長胖洪,《東北一家人》裡的牛小偉,《武林外傳》的佟湘玉。

 

他們都不是聲音低沉、沉默寡言的老闆,他們都是話匣子,開閘洩洪就收不住。但在叨逼叨之間,就能給你燉上一碗溫熱的雞湯,讓你溫潤心田。

 

日版《深夜食堂》裡那個沉默的老闆,用肢體語言表達著自己的「分寸感」。而中國版故意壓低聲音的黃老闆,估計在現實中就招攬不到什麼客人,店也開不長久的。

就目前的國內影視行業來說,大家都在喊著我們有好導演,我們有好演員,我們有好攝像,我們有足夠的資金。

但好編劇在哪裡?

 

然而編劇的生存現狀令人堪憂,沒有人願意培養編劇,卻又天天指望著能有好劇本拍。

 

改編日劇,就好比讓還在學爬的國內編劇們強行跑起來。最終的結果,除了速度沒法加快,自然就是栽了一個又一個跟頭。

 

希望這次《深夜食堂》在豆瓣上近乎觸底的分數,真的可以給行業裡佔據關鍵位置的人們一個響亮的耳光,響徹中國影視未來的道路。

推薦閱讀

這部電影喚回了國產青春片裡消失的少女心

相關焦點

  • 土豆深夜檔「深夜食堂3」同步大結局,暖心又暖胃
    而《深夜食堂》漫畫中文版翻譯陳穎表示最愛的也是「貓飯」,因為這一集裡主人公從籍籍無名到大紅大紫歌手的人生,跟陳穎選擇專業翻譯道路的艱辛經歷很相似,「劇裡的女孩在沒成名的時候總是一個人去唱卡拉OK,而我則是一個人翻譯和寫作,有好長一段時間工作上總是被拒絕」。
  • 尋找「深夜食堂」
    如果說新宿車站人流最密集的時刻,當屬周五晚上12點左右無疑。而末班車過後的商業街,基本上就像是一個服下了壯陽藥馬上一番雲雨後的老年人,氣喘籲籲地盤坐在自己的地盤上靜靜地等著自然入眠。只有一些因為貪杯而錯過了末班車的中年人遊蕩在街頭,蹣跚著走進下一家似乎還有人氣的店面,或是踱向回家的方向。似乎城市的夜生活就此宣布結束,但此時,恰恰有一些店面,靜悄悄地開始了一天的經營。
  • 缺這個,「深夜食堂」怎麼翻拍都是錯
    作為經典中的經典戀愛番,花火、浴衣、山下智久加上長澤雅美,是劇裡夏天的美好代名詞。將這幾個詞連在一起,順理成章就能讓人聯想到花火微光下甜蜜的告白。這在國產劇的認知裡,是「你怕不是瘋了」的不可能的存在。而在素來以膽大敢懟的韓劇裡,翻拍照樣失敗。主角過分油膩,沒抓到改編要義,劇情崩盤,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 《深夜食堂》翻拍屢戰屢敗?但中日韓翻拍向來敗多勝少啊
    從黃磊主演的豆瓣2.8分的電視劇版《深夜食堂》,到梁家輝自導自演的豆瓣5.3分的影版《深夜食堂》,國產翻拍似乎仍未跳出「深夜食堂」這個大坑。我們翻拍總是輸?但日韓翻拍我們的經典也很少贏令各國再經典IP翻拍上栽跟頭的並不止《深夜食堂》,今年2月播出的,根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012年和2013年播出的同名電視劇改編的韓版《LEGAL HIGH》同樣遭遇了口碑收視的雙重滑鐵盧。
  • 美食劇鼻祖回歸!「深夜食堂」下半年將播出新系列
    從深夜劇開始,經歷10年仍人氣不減的美食劇鼻祖「深夜食堂」終於要再推出新系列啦~ 該作將作為Netflix原創劇「深夜食堂-Tokyo
  • 黃磊版「深夜食堂」,真丟人
    姥姥姥爺們好呀,聽說中國版《深夜食堂》開播啦。還沒等前女友開看,連綿不絕的罵聲早已聲聲入耳。豆瓣上跳水式的分數已然說明了一切,它終究沒有逃過2~的命運。2.3是個怎樣的概念呢?來,咱們上個對比。雖說製作方購買了原作版權,但並不意味著,翻拍等於照抄,不然我們為何要看一部「翻譯劇」?原作中最重要的場景——食堂大廳,設在居酒屋內。
  • 東京真實版「深夜食堂」
    來到這間充滿人情味的深夜食堂,任何人都能立刻和老闆與其他客人們打成一片啊~~《深夜食堂》現實真的存在嗎?日本東京電視臺的綜藝節目「たけしのニッポンのミカタ!」最近前往東京墨田區,探訪一家傳說中的深夜食堂……凌晨1點20分,所有店家早就拉下鐵門了
  • 中國版「深夜食堂」又翻車了……豆瓣5.3
    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平平淡淡的故事,前有日本原版,韓國翻拍版。後有黃磊劇版,和現在上映的梁家輝影版。不過這種「一人食」的飲食文化,並不符合國人的飲食情況,反倒是《人生一串》《此食此客》等等美食節目,才更像是中國的「深夜食堂」。
  • 《深夜食堂》豆瓣評分2.3 缺乏靈魂的翻拍註定撲街
    在《深夜食堂》開播之前,今年已有三部日劇翻拍劇在登上了電視螢屏,全部遭遇了口碑撲街的命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深夜食堂》的口碑竟然比這三部劇還差,90%的評分的網友都給出了一星差評。這部翻拍劇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日劇翻拍在中國真的行不通嗎?早在播出之前,中國版《深夜食堂》就已經備受期待。
  • 40集連續劇《深夜食堂》 VS 公眾號「黃小廚」:一部劇讓暖心人設黃磊瞬間崩盤,我們又該悟出哪些道理?
    為什麼僅僅兩天的放映,《深夜食堂》這部電影口碑高達9.2分的電視劇版本遭到如此大的滑鐵盧?即使是黃磊老師,作為娛樂圈「廚師」擔當,都救不了這部劇的差口碑?2、那該如何防範上述問題?3、其實,黃小廚的定位早已告訴你這部劇應該怎麼改?
  • 看完深夜食堂,我原諒了所有國產劇
    回復"上車"送你一部特別的電影」最近,一檔國產暖心電視劇上線了——《深夜食堂》你良心真的不會痛嗎這三個姑娘是泡麵三姐妹,是的,專門來深夜食堂吃泡麵。可以說這是一次完全失敗的翻拍,看了中國版才明白,影迷想要的不是陳設一樣的食堂,而是真正有人情味兒,能短暫卸下偽裝的地方。很明顯,這版不是,因為它處處充滿了偽裝。
  • 《深夜食堂》遭宣洩式吐槽,日劇翻拍為何頻頻失敗?
    日劇翻拍是否將成為行業雷區?翻拍劇究竟差在哪裡?文 | 葉實《深夜食堂》可能是今年除《人民的名義》之外,討論度最高的劇了。但二者收到的評價卻冰火兩重天,《人民的名義》走向神壇,成為年度劇王,《深夜食堂》卻被打入地牢,口碑收視全線垮掉。
  • 《深夜食堂》口碑撲街,日劇翻拍頻頻失敗不止於水土不服
    但二者收到的評價卻冰火兩重天,《人民的名義》走向神壇,成為年度劇王,《深夜食堂》卻被打入地牢,口碑收視全線垮掉。第一集播出後,大眾自發加入到了對《深夜食堂》的口誅筆伐中,矛頭也基本一致:不合國情的故事設定、不接地氣的食物、浮誇到尷尬的演技以及見縫插針的廣告植入,最終給出的豆瓣2.4分,無疑將這部劇釘在了爛劇的恥辱柱上。
  • 翻拍不等於翻譯,梁家輝的《深夜食堂》也翻車了
    繼黃磊的劇版《深夜食堂》口碑撲街之後,梁家輝也入了《深夜食堂》的坑,其翻拍的同名電影版正在上映,儘管該片顯示出了一定的誠意,但是依然讓人感到深深的失望。只是搬來了「深夜食堂」的架構,貼上了老闆的刀疤,但是卻沒有中國當下故事的魂魄日本原版的影視劇《深夜食堂》可謂久負盛名,沉睡城市裡一家小小的居酒屋所透出的光亮讓人不再被黑暗和恐懼所攜裹,熱氣升騰的食物慰藉了午夜漂泊的靈魂,流連在這家居酒屋的人,不僅遊走於正常時間的邊緣,也徘徊於主流價值的邊緣,這裡有幫派人士,有脫衣舞女,有變性人,有陷入師生戀的美少女,有賭場大boss……他們匪夷所思的經歷中
  • 梁家輝版《深夜食堂》來了,海報文案太虐心!
    近日,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電影版《深夜食堂》上線,影評和預告宣傳海報都太走心。人生百味深夜請慢用於尋常中的溫暖最深刻於深夜裡的故事最動人說養生,就離不開當下流行的「朋克養生大法」。如: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啤酒杯裡泡枸杞,洋酒杯裡加人參;吃飯不能沒有綠,所以點了一瓶雪碧……在營銷海報中,電影版的《深夜食堂》將「朋克養生」融入到海報中,尊重了年輕人的生活態度,也拉近了電影和受眾之間的距離。
  • 黃磊版《深夜食堂》讓很多人覺得自己被侮辱了
    黃磊版《深夜食堂》剛一問世,就被咆哮的網絡輿論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釘在了爛劇恥辱柱上。它到底有多爛?
  • 《深夜食堂》成「背鍋俠」 《野豬大改造》還沒翻拍就被怒懟
    但近年來劇本原創內容的匱乏導致大量魚龍混雜的翻拍劇面世,可以說攪亂了整個影視行業。再加上《深夜食堂》的「完敗」成了反面典型,網友對翻拍是越來越怕了,這時候橫空出世一則經典日劇《野豬大改造》要翻拍的消息,網友集體怒懟,情緒激動。這翻拍劇究竟怎麼了?難道翻拍註定要撲街?翻拍劇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在哪裡呢?
  • 暖得令人「上癮」,冬夜來臨前最適合刷這部劇
    那種感覺就像,工作了一天之後回到家,倒在家裡舒服的沙發上。今天魚叔要講的就是這部有魔力的日劇「第四季」——深夜食堂4:東京故事しんやしょくどう營業時間很任性,從深夜0時到早上7時。門帘上寫著「めしや」(飯屋),常客呼之為「深夜食堂」。
  • 朋友圈被黃磊版《深夜食堂》刷屏?用這3個槽點刷回去[機智]
    關於《深夜食堂》翻拍(抄襲)的吐槽估計你已經看了不少,今天給你來點新鮮的。如果你關注日本設計的話,你大概能琢磨到這個國家和國民的性格特點,比如那些很「變態」的心機設計。粉絲們喜歡《深夜食堂》,大多是因為劇裡的美食和故事,好,我們就從這兩方面比較看看。
  • 「深夜食堂」第五季預告公開,新角色將登場
    「深夜食堂」第五季預告公開,新角色將登場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19-10-11 1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