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阻,屏東縣政府聲稱「價格穩定」

2020-12-24 海峽導報

臺灣鳳梨去年外銷逾5.1萬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有97%外銷大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掉了2成,島內不少農民憂心即將迎來鳳梨盛產期,外銷鳳梨卡關回堵島內市場造成價格崩盤。對此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鳳梨價格持穩,並陸續外銷且穩定供應臺灣本地市場。

民進黨籍屏東縣長潘孟安近日聲稱,屏東鳳梨產量、種植面積居全臺之冠,每年3月起進入產季,目前島內市場供給穩定,外銷部分因應疫情衝擊,為降低鳳梨過於集中單一市場(指大陸)風險,縣府已提早針對港澳地區、日本及新加坡外銷分流,並隨時關注疫情情形進行調整,將影響降至最低。

屏東縣農業處副處長鄭永裕也觀察,目前鳳梨價格每臺斤(1.2市斤)約13元至15元,與過去同期相彷,近日大陸受到疫情影響,當地消費者減少外出採買活動,傳統通路銷量確實銳減,但電商、超市銷量逆勢成長,因此臺灣鳳梨仍持續叩關。

相關焦點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難,臺當局射3箭穩定價格
    南部縣市是臺灣鳳梨主產地,3月起進入產期,預料今年豐收,但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農民擔心供過於求,又無法比照往年外銷大陸,減少壓力,鳳梨價格恐跌。臺當局「農委會」昨祭出外銷加碼補助海空運費、直銷強化電子商務通路及宅配、開發鳳梨多元加工產品3支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可穩定鳳梨價格,維持去年以上水平。「農委會」統計,臺灣鳳梨面積今年有8100多公頃,產量約43萬噸,其中9成內銷、1成外銷,去年外銷5萬1千噸,9成7都銷往大陸,屏東縣種植面積最大,臺南市次之。
  • 臺灣鳳梨外銷受阻,農民鼓勵入菜,「鳳梨黑木耳」據說很好吃
    鳳梨已經從臺灣南部開始收成,到了5月、6月中部也都盛產,島內農民擔心今年外銷受阻,量產期會造成價格下跌,鼓勵新鮮吃之外,鳳梨入菜、打果汁、做果醬等吃法。目前鳳梨批發價27元(新臺幣,下同)左右,是生產成本的三倍多,還在合理範圍。
  • 臺灣鳳梨外銷破萬噸 臺農委會高調直播
    臺農委會今天(20日)大動作在臺灣屏東縣高樹鄉綠地生產合作社舉行鳳梨外銷破萬噸記者會,並且全程直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3月20日訊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鳳梨產銷再成話題,臺農委會今天(20日)大動作在臺灣屏東縣高樹鄉綠地生產合作社舉行鳳梨外銷破萬噸記者會,並且全程直播。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示,今年鳳梨外銷數量可望突破3萬5000噸,陳表示,成立網絡小編、全程直播,主要是讓臺灣農民了解鳳梨真的可以賣到好價錢,遏止網絡假消息。
  • 【頭條】 大陸宣布暫停進口臺灣鳳梨後,臺灣預計將失去九成外銷市場,果農憂心忡忡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對於中國這樣的做法感到遺憾及不解,尤其2月底開始是鳳梨的產季,去年10月到現在,臺灣的鳳梨輸出到中國有5172公噸,都完全合格,所以中國在大採收的時間點宣布這樣的訊息,他感到非常訝異,也不符合國際貿易規範。但「農委會」不會措手不及,會把所有內、外銷政策拿出來,也希望中國立即針對這議題和我們討論。
  • 臺業者: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提高,外銷阻力增大
    每年5、6月為全臺鳳梨產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嘉義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鳳梨訂單,相比去年減少許多,加上今年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相對提高,外銷阻力增大。嘉義縣大林鎮億鑫蔬果合作社負責人簡源松表示,除了疫情影響,兩岸關係不佳也有可能是今年鳳梨外銷大陸訂單減少的原因之一。至於嘉義縣政府推動鳳梨外銷日本,數量約僅銷大陸的十分之一,差距很大。簡源松1958年生,從事水果貿易商數十年,現為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嘉義市黨部副主委。
  • 臺灣鳳梨外銷中國大陸受阻,果農怒「懟」臺獨勢力:「管好嘴巴,別扯後腿!」
    金鑽鳳梨,是臺灣三大名果之一,因其出色的口感及品質,深得消費市場喜愛。近來正值臺灣鳳梨熱銷上市時節,中國大陸市場的火爆令當地果農樂開了花。
  • 屏東高樹鄉長:臺灣鳳梨還是要靠大陸,日本市場太小
    屏東縣鳳梨佔全臺產量一半以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若在今年底終止,會有何影響?無黨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王樹圍表示,高樹鄉是屏東縣鳳梨主要產區,在臺灣及日本市場都太小,只要外銷通路走不動就會影響內銷市場,還是要靠大陸市場才行,沒有關稅優惠會提高農民成本。
  • ECFA效益遞減,島內業者:臺灣農民越來越辛苦
    臺灣芒果是外銷大陸市場的主力農產品之一,太平洋青果運銷合作社就位於芒果產地的屏東縣枋寮鄉,王麗田也坦言,就怕明年崩盤去化,今年開花季農民都在疏花減少結果實,真的怕了。根據「農委會」網站統計資料,臺灣農產品今年1到10月主要出口地前三名為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大陸出口值為8.3億美金,佔比20.7%,比去年同期少了2.2億美金,出口均銳減不少。
  • 臺灣鳳梨大陸年銷13億 售價貴5倍仍供不應求 果農盼兩岸關係穩定
    對於鳳梨成為臺灣最強勢的外銷農產品,陳映延說,臺灣鳳梨品類繁多,產量最大,最受大陸歡迎,果然最讓臺灣農民「真賺」。陳映延說,隨著大陸消費水平快速成長,越來越多的高端消費者會選擇臺灣產品。他說,臺灣目前在大陸的水果主要銷售管道「百果園」有兩、三千家水果專賣店,走的就是高端消費者。
  • 臺灣漁產品外銷大陸受阻,漁工漁船幾乎全數停擺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臺灣原本有活魚運搬船前往中國大陸多個港口,現在幾乎完全停擺。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外銷不能斷。由於島內石斑魚、白帶魚都依靠活魚運搬船外銷,為解決外銷受阻問題,臺「農委會漁業署」下周提出活魚運搬船的防檢疫方案,提交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審視,希望儘快恢復活魚運搬船的外銷運作。
  • 臺灣省賣幾噸鳳梨給日本,綠媒又高潮了
    首批6.2噸金鑽鳳梨訂單14日裝箱上櫃,屏東縣長潘孟安稱,此次屏東鳳梨外銷日本SEIYU通路,是由縣府成立的臺屏農公司與沃爾瑪集團洽談,由子公司SEIYU直接在日本九州300多家連鎖超市上架,不僅分散原有大陸訂單,未來並將開拓更多新興外銷市場通路。
  • 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受重創,島內業者:很多貿易商可能撐不住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農產外銷大陸,專營生鮮通路的臺品集團晶品匯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朝成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波疫情臺灣外銷業者損失慘重,損失不一,有的達7到8成,他自己則是3到4成,損失少是因為有自己的通路,譬如超市和電商。
  • 媒體:大陸菠蘿已滯銷 為什麼還要採購臺灣鳳梨?
    然而,近期徐聞菠蘿繼2016年後再次滯銷:即便價格由往年每斤1元左右跌至2毛,依舊無人問津。與此同時,臺灣的水果也出現了大量滯銷的現象,特別是鳳梨也同樣暴跌。恰逢此時,曾經集體訪問大陸的「泛藍八縣市」之一的臺東縣長黃健庭到大陸參加海峽論壇,向福建省臺辦推銷臺東鳳梨並獲得了500噸訂單的消息也出現了在我們眼前。一個是徐聞菠蘿滯銷,一個是採購臺灣鳳梨,兩相比較下似乎很難讓人接受。
  • 臺灣一天每人吃18公斤菠蘿
    他還附上一張鳳梨的插畫,並在文末喊話「如果您還沒有嘗試過,請一定要試試臺灣的鳳梨!」27日,日本整形醫生高須克彌也跳了出來。他在推特轉發鄭文燦的貼文,聲稱力挺:「為臺灣加油!從今天起我只吃臺灣鳳梨,不吃其他的!」
  • RCEP籤署打趴臺灣農業,屏東業者憂:臺灣水果有被取代危機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臺灣屏東縣崁頂鄉農會總幹事郭紘瑋接受訪問表示,臺灣出口大宗的香蕉、鳳梨、釋迦、芭樂面臨被取代的危機。走精緻農業最後只能自給自足,只能趕快轉型種別人沒有的,才有未來性。
  • 一顆鳳梨看盡兩岸關係,臺灣無黨籍鎮長勸民進黨先顧肚子
    無黨籍嘉義縣大林鎮長簡志偉接受訪問表示,蔡當局防疫期間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使得兩岸關係日益緊張,大陸為臺灣水果最大出口地,「執政黨」應該負起最大責任,不要光談「主權」和理想,把臺灣搞得民不聊生。簡志偉為臺灣南華大學企管系碩士。
  • 臺灣省滯銷香蕉價格「慘不忍睹「,政府收購改作飼料及堆肥!
    據臺灣省媒體報導,目前臺灣省香蕉價格面臨崩盤困境,次級蕉價每公斤僅需2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0.46元),臺當局「農委會」決定在高雄、屏東兩縣市的香蕉產地啟動「去化」作業,以5元新臺幣價格進行收購,希望藉此穩定香蕉市場價格。
  • 前天,大陸為何突然,大規模停禁臺灣鳳梨?
    「報應來了」,「中國🇨🇳大陸開始出手了」,「臺灣經濟的最後末日開始來臨了」,「臺獨分子,已經進入了末日倒計時」。中視新聞認為,大陸封禁鳳梨,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政治性信號。它表明,中國🇨🇳大陸,在基本穩定了中美關係之後,在平息了西南邊陲與印度的領土衝突以後,開始騰出手來,「修理自2018年以來,一直跟中國🇨🇳大陸搞對抗,一直攻擊抹黑中國大陸,並高調謀求臺獨的民進黨當局」。
  • 臺灣菠蘿,驚起蛙聲一片!背後的水卻很深
    將一個小小的菠蘿拿掉,島內馬上原形畢露,流露出來的情緒是驚慌恐懼,大陸居然拒絕採購臺灣水果,好奇怪誒。看了一些臺灣南部農民的視頻,對於他們來說,菠蘿賣不到大陸,猶如晴天霹靂,這將意味著價格崩盤,未來會很「艱苦」。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南部農民雖然農產品銷路一有波動就罵當局,但還是要死心塌地給民進黨當票倉。
  • 大陸對臺灣的善意和親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但民進黨當局對臺灣果農們的所作所為卻很是痛心,他們認為媒體說水果價格崩盤是「假新聞」,農民的香蕉可以「去餵豬」,並向民眾灌輸「打果汁」的「新吃法」,還拋出「香蕉帶皮煮後蘸醬油吃」的「新食譜」,作秀般的扮網紅、搞直播,下令臺軍開啟「吃香蕉」模式。  內需疲軟,外銷滯銷。謝長廷說「臺蕉失競爭力」,臺蕉日本市佔率從9成跌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