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很功利。付出多少,回報幾分,做事的時候不自覺會考量。不過,人這一輩子,總該做些沒有回報的事,不是不求回報,而是根本沒有可以回饋你的東西。
與養孩子大大不同,養狗,或者養貓,基本上,是單方面的付出。
你需要照顧它的吃喝拉撒,關注它的冷暖喜樂,負責它的求醫問診。它也可能被傷害或者傷害其他,你得為此買單。可以省心的大約是不用愁幼升小、小升初、出國留學那檔子事兒。
但是,它們無法幫你排憂解難、照顧你的衣食住行、為你養老送終,也繼承不了你的財產,延續不了你的血脈。
它能回報你的很少。
前不久當了回義工,是流浪貓狗免費領養活動,友人問我: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矮子,能幫上什麼忙?還好我拍照馬馬虎虎,總算不是幫倒忙。
那天,我遇到一些人,他們想盡辦法救助每一條流浪狗、每一隻流浪貓,幫助它們虎口脫險,治病保命;他們很仔細審視每一位領養者,生怕這些流浪的「孩子」所託非人;他們對狗貓的了解程度,達到了專業水平,令人驚詫。
他們既貼鈔票,又花精力,沒有任何金錢和名譽上的回報,更上不了中國好人榜。
一定有人會問:他們圖什麼呀?
看吧,就是人們的慣性思維,做任何事都得圖點啥。
可很多事,做,便是意義本身。
小時候看過一部日劇《無家可歸的小孩》,劇裡的小女孩在路邊乞討,總有人經過留步,一臉憐憫:這孩子真可憐啊!說完翩然離去。有一天,又遇上這樣的婦人,女孩抬頭與她們四目相對,面無表情,說:同情我請給我錢。
婦人們的這張「善良面具」瞬間被撕下,因憐憫他人而獲得的自我滿足被擊破,她們落荒而逃。
善良和正義,都是門檻很高的美德,是需要習得,且付之於行動;是根植內心的修養,是無有偏廢的主動負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然後堅定不移,一路前行。
我和友人常進行靈魂拷問式聊天,他曾問我:「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善良和正義的人嗎?」我毫不猶豫回答:「是」。「那你做過哪些善良和正義的事呢?」我答不上來。他說,別以為沒幹過殺人放火詐騙的勾當就是善良,也許只是膽小。
善良和正義,從來不是口號,不是微信上轉轉帖子、揮揮旗幟;不是聽別人的故事抹抹眼淚、發發感嘆;不是惻隱之心永遠止於心,正義的烈火只燃燒於胸,是得真的去做了善事,主持了正義。
若干年過去,我又對自己進行了一次拷問,是,我並不善良,也不正義。較之過去的自己,進步之處在於:敢於面對身上揮之不去的怯弱與局限。我沒有把同情心與正義感化作行動的勇氣,這些美德,大約此生都無法具備。
我們生來都想當好人,但也許最終只成為一個不壞的人。
你沒自己想的那麼好,承認這一點,也是成熟的一部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