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說:我們生來都想當好人,但也許最終只成為不壞的人!

2021-01-17 粗錢一丁


成年人的世界,很功利。付出多少,回報幾分,做事的時候不自覺會考量。不過,人這一輩子,總該做些沒有回報的事,不是不求回報,而是根本沒有可以回饋你的東西。

 

與養孩子大大不同,養狗,或者養貓,基本上,是單方面的付出。

你需要照顧它的吃喝拉撒,關注它的冷暖喜樂,負責它的求醫問診。它也可能被傷害或者傷害其他,你得為此買單。可以省心的大約是不用愁幼升小、小升初、出國留學那檔子事兒。

但是,它們無法幫你排憂解難、照顧你的衣食住行、為你養老送終,也繼承不了你的財產,延續不了你的血脈。

它能回報你的很少。

 


前不久當了回義工,是流浪貓狗免費領養活動,友人問我: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矮子,能幫上什麼忙?還好我拍照馬馬虎虎,總算不是幫倒忙。

那天,我遇到一些人,他們想盡辦法救助每一條流浪狗、每一隻流浪貓,幫助它們虎口脫險,治病保命;他們很仔細審視每一位領養者,生怕這些流浪的「孩子」所託非人;他們對狗貓的了解程度,達到了專業水平,令人驚詫。

他們既貼鈔票,又花精力,沒有任何金錢和名譽上的回報,更上不了中國好人榜。

一定有人會問:他們圖什麼呀?

看吧,就是人們的慣性思維,做任何事都得圖點啥。

可很多事,做,便是意義本身。

 


小時候看過一部日劇《無家可歸的小孩》,劇裡的小女孩在路邊乞討,總有人經過留步,一臉憐憫:這孩子真可憐啊!說完翩然離去。有一天,又遇上這樣的婦人,女孩抬頭與她們四目相對,面無表情,說:同情我請給我錢。

婦人們的這張「善良面具」瞬間被撕下,因憐憫他人而獲得的自我滿足被擊破,她們落荒而逃。

 

善良和正義,都是門檻很高的美德,是需要習得,且付之於行動;是根植內心的修養,是無有偏廢的主動負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然後堅定不移,一路前行。

 

我和友人常進行靈魂拷問式聊天,他曾問我:「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善良和正義的人嗎?」我毫不猶豫回答:「是」。「那你做過哪些善良和正義的事呢?」我答不上來。他說,別以為沒幹過殺人放火詐騙的勾當就是善良,也許只是膽小。

善良和正義,從來不是口號,不是微信上轉轉帖子、揮揮旗幟;不是聽別人的故事抹抹眼淚、發發感嘆;不是惻隱之心永遠止於心,正義的烈火只燃燒於胸,是得真的去做了善事,主持了正義。

 

若干年過去,我又對自己進行了一次拷問,是,我並不善良,也不正義。較之過去的自己,進步之處在於:敢於面對身上揮之不去的怯弱與局限。我沒有把同情心與正義感化作行動的勇氣,這些美德,大約此生都無法具備。


我們生來都想當好人,但也許最終只成為一個不壞的人。

你沒自己想的那麼好,承認這一點,也是成熟的一部分。



End


相關焦點

  • 好人、壞人和不好不壞的人
    你不是好人,那就肯定是壞人;你不是壞人,那就一定是好人,要麼黑,要麼白。好人都很好,能好到天上去,好到連放P都像是在推動郭嘉建設,為國助燃助力。壞人都極壞,壞到十惡不赦,壞到連眨巴一下眼睛都是別有用心,居心叵測。書中是這麼寫的,電視也是這麼播的。黑白分明的,不止電視機,還有劇中人。
  • 張惠妹 - 壞的好人
    空心吉他撩撥心弦後座力極強的療愈情歌黃晟峰創作的這首曲子原先為輕快的中版輕搖滾,為了適合aMEI極具主導性的嗓音,製作人小安在錄音室裡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最終決定降下速度壞的好人 - 張惠妹詞:小寒曲:黃晟峰紅燈黃昏狂奔 不顧輿論絕不能 讓心愛的他受冷不問緣分名稱 怕會扯分被一層 皮膚隔開的靈魂我的青春 不否認有些寂寞倒也不缺他一個吻才剛停頓 才轉身已從他懷裡撤離流浪直到清晨想愛裡生存 把分手當真
  • 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
    我講述到,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可能既不是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 每個人都需要記住,內心強大的人,從不是什麼好人,也不是壞人。 好與壞往往來自我們人類自身的標準,這個標準帶給我們自身是對自己的限定。不要刻意假裝做一個好人,也不要刻意做一個壞人。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用特別的標準來限制自己,而是充分的懂得,當你不再活在標準中,我們的內心才能保持完全探索的狀態。
  •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完整版
    從前聽別人說,每一個人去世後,都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我想找到黃藥師的那顆星,他會指引我前進的方向,一直往南方開,到我目所不能及的遠方,我不知道這段危險的旅途是否有終點,也許真的要一直走下去,到我也變成一顆星的時候。但我卻不知道到那時候,我身後是否真的有人前赴後繼。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希望他們如此,這是我無法掌控的。
  • 為何說「好人不可信,壞人可交心」?老者這樣解釋,還真有道理
    導語什麼好人?什麼是壞人?有統一的定義嗎,貌似沒有。我們對於好人壞人的定義通常是根據不同的立場角度定義下的。所以我們在說好人壞人時,其實是不太肯定的。世間萬物都是具有兩面性,人性亦然。我們看待事情也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看,也許你會從中悟出不同的道理。
  • 我分不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不知道。有人把你當成了敵人,有人把你當成了恩人,而我,不知道該把自己放在哪一個位置。想要清楚一些,依然是模糊的。我不知道什麼是好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壞人。但我知道,哪些人我是喜歡的,哪些人我是不喜歡的。無論是喜歡與否,其中一個標準就是我是否在你面前感到安全,是否能被你接納。
  • 女生說「你是好人,但是我們不合適!」壞男生都這麼破解
    其實女生跟你說這句話的原因在於,你太老實聽話了,這不符合女生的男朋友標準。跟你在一起缺少情緒上的互動,你帶給不了她想要的戀愛感覺,只感覺到你對她的好,她只能這麼回覆你了女生假如對你說:你真氣人,實際上的潛臺詞是:「我好喜歡你」。而對你說:你是好人,那麼毋庸置疑,她不喜歡你。
  • 氣血好的不一定就是好人,氣血壞的也不一定就是壞人
    因果因心理學:人的氣血會和他所在的環境又或者是風氣會有莫大的關係,所在的環境又或者是風氣,也都只不過是人禍而已。比如:A和B,A的氣血除了和自己有關係,也會和B有關係,同理B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第一層,你贊成嗎?
  • 李榮浩來自靈魂的拷問:人的壞有底線嗎?
    白巖松也曾說: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人性就是複雜的,包括我們自己也是複雜的,我們自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那麼人的壞到底有沒有底線?正如李榮浩自己回答:沒有。真正的壞人確實是沒有底線的。
  • 犬貓特有的冠狀病毒病,你了解多少?
    首先針對寵物是否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疑問,世界衛生組織等多家權威機構聲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犬貓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那犬貓自身特有的冠狀病毒病大家了解多少吶?
  • 最終我們都只是成為了彼此的人生過客!
    它只會讓你向前。與你在一起的時間,有過太多太多的回憶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對於回憶看得太重了,所以才沒能走出來,有時候總會在想你會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我覺得我們還有會重逢的機會!但是在現在看來,過去的就是過去了,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
  • 近敵:為什麼說反派們其實都想做個好人?
    遠處的敵人好辨認,但是近處的敵人,我們卻容易把他當作朋友,美德也一樣。美德的遠敵是各種壞的情緒,我們很容易辨認,但是美德的近敵,則是各種和美德相似的情緒,就容易混淆。而只有真正搞清楚每一個美德的概念,分清容易混淆的近敵,我們才算掌握真正的美德。現代人對於外面世界的認知早就超過了古人,但是對於人類情感的思考和體驗,我們遠沒有古人來的精緻和深刻。
  • 《無間道3》,我想做個好人,為什麼不給我機會!
    一夜把無間3部曲翻完,有人說拍續集的電影只會越來越爛。劉建明為什麼會變成陳永仁,因為李心兒(陳慧琳)。經理給警察帶走了,卻始終沒有說出心兒偷東西的真相。最終心兒在大學才把這件事和她閨蜜說了,她覺得說出來了,人好像也解脫了。但是在那之前,她不願說出來。做錯了,就會一輩子會背著這個罪名,大家會不會原諒她,她也不知道。什麼叫無間?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陳永仁在追尋自我,出淤泥而需不染,黃sir相信他。劉建明要擺脫自我,經歷數劫,永無休止,但是沒人會給他機會。
  • 《默片解說員》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
    不過片中強調的「好人未必就是好人,壞人未必就是壞人」,這一點值得推敲。只能說,大部分人都是模稜兩可的,但是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名副其實的好人和名副其實的壞人,絕不有半點模稜兩可。跟一般的膚淺說法相反,我所說的絕非二元對立法或非黑即白,因為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模稜兩可的。正因為主人公是個壞人(小偷),所以才最後免不了要坐牢,也正因為他還沒有壞到萬惡不赦,所以他還能在監獄裡繼續放聲解說不被幹擾,還能破例得到奶糖。
  • 日本犬貓墓地、機器狗葬禮,我們在這之中看到了愛的無數種可能性
    可我們都知道,小動物的生命總是很短暫儘管它們用儘自己的一生在陪伴你但在你的生命中,也最多不過十幾二十年你無可避免要面對和它們的分別在日本,寺山修司墓的附近上個月末同樣是在日本位於千葉縣夷隅市的光福寺為114隻狗狗辦了一場葬禮但這場葬禮有些特殊特殊之處就在於這一百多隻狗狗都是機器狗
  • 世道變壞,從「好人沒好報」開始:我們大多人,都活成了祥林嫂
    其他人,其實都巴不得你越過越糟糕。 說到這裡,其實就想到了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她辛勞了一輩子,可還是被人欺負了一輩子,最後的歸宿,竟然是黑夜雪天中的孤獨死去。 難怪魯迅先生坦言,歷史的每一頁,都寫著「吃人」二字。社會,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相反,它就是一潭深水,不是任何人都能涉足其中的。
  • 匠心為犬貓 Kitty Yoyo給每一個寵物想要的愛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至2019年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而人均單只寵物犬年消費為6082元,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也達到4755元。並且伴隨人均收入的上漲,未來花在寵物身上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 做好人但不要做爛好人,因為你的付出,只會被別人當作理所當然
    世界上有善也有惡,人心也存在善惡,都說寧願做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惡人,也不要做一個任由別人欺負的爛好人,做一個爛好人並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反而在別人越來越多的要求下,讓自己喘不過氣,這樣的生活真是我們想要的嗎?有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會有爛好人存在,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大公無私的,因為人有七情六慾,所以,只要我們還活著,就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私慾,所以,爛好人為什麼會存在呢?
  • Tony評日劇:我們都想成為莉香,卻最終都成為完治
    正因如此,所以莉香往往都想當然堅信完治也應該如此。像莉香這樣的人,簡直就是每個人生活中的憧憬——又有誰不想做到喜歡誰就落落大方說出來;想要做什麼事情就絕對不拖到下一秒,當場就行動起來的呢? 但是就是這樣的莉香,卻最終成為了這部劇中幾乎唯一的「失敗者」。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完治其實就一開始就不喜歡她,只是因為裡美跟三上在一起,所以心裡有了空缺,隨便是誰都可以填補?不,關於這點Tony絕對不贊同。
  • 好人真好,壞人真壞,《我們與惡的距離》刺入善惡混沌的灰色地帶
    今年的這場瘟疫,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們看清了太多的人和事,終於發現,這個世界上,好人是真好,壞的人是真壞,蠢人是真蠢,善良的人,也是真善良。也正是在這場疫情期間,戰臺烽看了一部來自海峽對岸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感觸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