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好人不可信,壞人可交心」?老者這樣解釋,還真有道理

2020-12-23 左小姐與右小姐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什麼好人?什麼是壞人?有統一的定義嗎,貌似沒有。我們對於好人壞人的定義通常是根據不同的立場角度定義下的。所以我們在說好人壞人時,其實是不太肯定的。世間萬物都是具有兩面性,人性亦然。我們看待事情也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看,也許你會從中悟出不同的道理。老者對於"好人不可信,壞人可交心"這句話是這樣子理解的,我們可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1. 第一種解釋:好壞無絕對

世間萬物無絕對,好人壞人也一樣,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從不同的立場看,好人亦是壞人,壞人亦是好人。海英出生貧苦家庭,父親由於車禍身亡,母親身體不好,時常需要吃藥延長生命。但由於家庭條件困難,生活拮据,也沒有多餘的錢能夠看病,只能靠著海英邊上學邊撿垃圾賺的一點點錢維持著生活。但母親的病不容許拖延,海英走投無路,選擇鋌而走險,去藥房偷藥,最終被發現,走上了一條暗無天日的道路。

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這件事情,身為女兒,她做到了她能夠做的一切,這樣看海英是個好人,孝順母親。但是站在法律的角度看,這種偷竊的行為觸犯了法律,無可饒恕,這樣看她又成了壞人。看的角度發生了改變,好人壞人也有了轉化。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發展規律,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沒有資格評判任何人是好是壞,本身事情的兩面性決定了世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既然人沒有絕對的好人,沒有絕對的壞人,"好人不可信,壞人可交心"這句話也有了解釋。好人不可以相信,因為他不一定就是好人,壞人可以交心,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他也會有一顆柔軟的心。好人黑化起來有時候比壞人還可怕,假設你一開始和他是交心朋友,兩人無話不說,沒有秘密。在你們關係破滅後,你的秘密也許就成為了他攻擊你的武器,正是由於你們一開始是朋友,人們會更相信他說的話是真的,那你的名聲也會因此受損。

壞人可以與他交心的原因,我們認為的壞人都是心冷的,但也許他屬於外冷內熱。只要你打開了他的心房,他就會全心全意的對待你,這樣的感情會讓人放心。壞人也不是絕對的,也許是他不善言辭,別人將他抹黑,讓他成為所謂的"壞人"。但是我們相信人性原本就是善良的,我們只要真心待人,他也會對我們有所回報。這也是為什麼"好人不可信,壞人可交心"的原因了。

2. 第二種解釋:物極必反

物極必反指事情做到了極致,結果也許會向著反方向發生。這也可以用於好人和壞人身上,我們認為的好人過於好人,如果生活中作為好人的他,沒有得到了回報,反而好人變成了他被人欺負的惡果,正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那麼再好的好人也會被折磨得變成了壞人。

壞人也是沒有絕對的,每個人心中都有柔軟的弦,觸動了他的心弦,也許也就變成了好人。有一則新聞,小偷進了手機店,趁著店員轉過身的時候,將玻璃櫃中的手機全部拿出來放進了口袋中。店員轉過身時,小偷準備離開,店員提醒他的背包忘記拿了,也許是店員善意的提醒,讓小偷決定重新將手機放回原位。一個善意的提醒,讓原本是壞人的他決定迷途知返,最終沒有釀下大錯。生活沒有絕對,好人和壞人也會有所轉化。如同"好人不可信,壞人可交心"這句話一般,事情都具有兩面性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佛曰: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大多能善終?
    世界上的報應卻不是那麼的真實,在善有善報的同時,還流傳著另外的一種話:「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就連佛家都曾經解釋過,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大多能善終。說起來在佛教的角度上來看待這個問題,好人有好報是無法成立的,畢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壞人,最終的結局也都很好,這到底為何呢?
  • 農村諺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意思這樣解釋
    農村諺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意思這樣解釋文·段宏剛以筆者理解,「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生理上的年限,壞人要比好人長壽。二是指影響力上的年限,壞人留給後人的影響要比好人長遠。
  • 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有道理嗎?
    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句話末學從來沒有懷疑過。但民間還有一句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句話看起來好像跟上面那句話意思相反,雖然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但一定有它的道理,否則也就不會流傳下來了。
  • 這樣的毒販,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覺得很哽咽,不知道該繼續跟他說什麼,但又覺得還是有話想說。我冷靜了一下,接著問他:「經濟條件就那麼差嗎?即便那麼差,你也可以向親戚朋友借一借,日後再還,人生的路還那麼長,犯的著拿一條命去換嗎?再說,毒品犯罪不要說中國,全球都不容,可見其危害性有多大。還有,你覺得這種想法和做法,是盡孝嗎?你是孝子嗎?你母親不是更傷心嗎?你不是更為不孝嗎?」
  • 《默片解說員》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
    不過片中強調的「好人未必就是好人,壞人未必就是壞人」,這一點值得推敲。只能說,大部分人都是模稜兩可的,但是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名副其實的好人和名副其實的壞人,絕不有半點模稜兩可。跟一般的膚淺說法相反,我所說的絕非二元對立法或非黑即白,因為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模稜兩可的。正因為主人公是個壞人(小偷),所以才最後免不了要坐牢,也正因為他還沒有壞到萬惡不赦,所以他還能在監獄裡繼續放聲解說不被幹擾,還能破例得到奶糖。
  •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其實你可能誤解了好人的意思
    中國傳統的道德氛圍歷來是揚善抑惡,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我們知道,有很多古訓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在崇尚仁愛的傳統文化背景下,有這樣一句話"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這是在勸我們不要做好人嗎?聯想到生活的現實,或許很多人都認同"不要隨便做好人"的觀點。
  • 夏正俊-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答案在這裡!
    我聽過最冤屈的一句話是:「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可有人又說:「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得好報。」這是怎麼回事?我突然之間迷惑了,我們到底是要做壞人還是做好人呢?前幾天,有一位朋友突發心臟病,我和其他人急忙的把他送到了醫院重症監護室……01在監護室門口等候的間隙,眾人們說起了這位朋友的發病原因和過程。
  • 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防備
    真正善良的人,從來不標榜自己友善,反而越是缺乏善良本質的人,越希望別人認為他是好人。大千世界,最難看清的就是人心,當你吃過虧後,就會領略到什麼叫做人心險惡。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防備,別太天真了,多個心眼不吃虧。
  • 你是好人?別人也這麼認為?說你是壞人,你不會承認的!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關於好人,你是好人嗎?那麼,你是壞人嗎?我想,這個問題是絕大多數人都回答不了的。01.你是好人嗎?不是,你是壞人嗎?更不是!更多的人則是願意用否定來表示自己沒有主見的說法,否定好人,否定壞人,將自己定義為某一時刻是好人,某一時刻是壞人。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難道壞人真的沒報應?(讀完受益終生)
    好像壞人總想著怎麼佔便宜怎麼來,他們自作聰明,自以為精明,因此總是能得到現實的很多好處。而好人似乎總是在吃虧。  但是,《易經》告訴我們,「一陰一陽之謂道」,有陽爻就有陰爻,有陰爻就有陽爻。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有好人就一定有壞人。  而且,同一個人,也會時好時壞,好人可能也會做壞事,壞人有時也會有好的表現,好中有壞、壞中有好才是比較實際的。
  • 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嚴防
    在這個世界上,好人分兩種。一種是真善人,一種是假慈悲。
  • 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嚴防!
    >前者不論高低貴賤,待人都有一顆慈悲之心;後者看似心胸寬廣,卻經常以犧牲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身的道德優越感。他們最喜歡以「善」之名,行為難之事。這樣的人,表面善良,實際卻比壞人更需要嚴防!可一旦到了外面,她又會利用簡愛來努力「營造」自己和藹可親、盡心盡責的善良模樣。所以在外人眼中,舅媽裡德就是一個大好人。老話常講,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人越喜歡將自己假裝成老好人,背地裡就越虛偽。當著你的面,偽裝自己,花言巧語;背著你的面,卻本性暴露,手段惡毒。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精髓在哪裡,東陽是壞人還是好人?
    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那麼在這篇稿子開始之前我問大家兩個問題,「殺好人救壞人」對不對?若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下一群壞人你願不願意殺。在其他眼裡凌松是個災星,可在東陽眼裡凌松和她一樣是平等的人,童年的時候東陽給了凌松不少溫暖,凌松長大後也決定要娶東陽為妻。起初凌松拿了兩千兩找東陽的村長父親提親,可村長並沒有答應凌松的要求,反而說乾天城的貴族娶東陽做妾要3千兩,那麼凌松這樣的窮人娶東陽做妻要4千兩。
  • 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
    殺好人,救壞人? 故事的開始就是這樣一反常態的設定。 尋跡者丁果遵循妙先生的指引,來到人間找尋金色彼岸花。 而從人體內取出金色彼岸花的前提是對方心甘情願為別人犧牲。
  • 我是好人,你是壞人
    美國的司法制度當然也是希望尋找罪犯,希望伸張「正義和公道」的,但是與此同時,它承認它面臨這樣一個困難,就是在案情複雜的情況下,它做不到「不錯判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因此,它並不強求一定要找出罪犯。
  • 因果報應: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活長久?聽聽老和尚怎麼說
    這種種皆是告訴我們「因果報應」它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老和尚曾說「一個人一生,善善惡惡既做好事也做壞事,咱們心裡頭一會兒菩薩心腸,一會兒煩惱來了就狠狠地發惡願,錯綜複雜,每個人都是。」為什麼當下大家都不相信「因果報應」,如當下廣傳的「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活長久。」等等。
  • 佛說:好人並不是命短,而是壞人太惡
    縱觀古今中外,好人總是那麼受敬重,就算他們已經死去,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時不時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影子,你看他們身上那種高尚的品質,總是捨己為人,而且不求回報,做好事總是不留名。人們總是說好人一生平安,但很多時候,好人都是身處險地,不能平安,佛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經常行善事的人反倒活不長,而經常作惡的人則逍遙法外,活得比好人還長,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似乎是上帝在針對好人,放縱惡人,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其實,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並不是好人命短,而是壞人太惡,但惡人再怎麼惡,終有一天會死於萬劫不復之地,自此遺臭萬年。
  • 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因果有玄機」?
    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多善終?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辛辛苦苦做一個好人,真的值得嗎?很多人都問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明明心地善良,卻經常被惡人欺負,自己明明沒有做錯事,為何總是會倒黴?正印證了一句話:好人多磨難,惡人樂逍遙。
  • 針對勞榮枝案庭審,筆者想說:對壞人的仁慈,就是對好人的殘忍
    雖然從庭審到繼續庭審,再到擇期宣判,一直還沒有蓋棺定論,但是筆者只想說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很多時候,對壞人的仁慈,就是對好人的殘忍。尤其是勞榮枝案,如果壞人得不到應有的處罰,如何安撫那些無辜死去的人的亡魂。法律就是來主持公平正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 好人還是壞人?抑或是好人,也是壞人?
    有一天我到某地辦事,下飛機之後搭計程車。由於是初次到那個城市,就跟司機打聽當地的情形。他除了介紹,還發表了不少對時局的看法,我們談得很投機。 到達目的地,表上顯示是180元。 「給100就行了!」他手一揮,豪爽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