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94歲,武則天卻千裡恭請拜為國師,101歲圓寂歸葬當陽

2020-12-20 歷史四度

當陽度門寺,是唐代女皇武則天賜修的佛教寺院,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名傳遐邇,唐代高僧神秀國師曾在此地講經傳法20年,朝野轟動。該寺由"兩京法主,三帝國師"而中興,因"禪宗北派祖庭"而馳名,是自唐代以來的中國佛教名寺之一。

在歷史上,當陽最大的兩座廟是玉泉寺和度門寺,它們之間的直線距離只有七裡路。玉泉寺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度門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北派的祖庭。

梁武帝賜建度門庵 武則天敕修度門寺

度門寺原來叫度門庵,這是南北朝時, 梁武帝賜建的。到了唐朝的時候,武則天下詔大修,改庵為寺,規模宏大。

度門寺後面有一座山,海拔高度132.7米,並無奇特之處,為什麼引起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注意,在此賜建寺院呢?這與一個重要人物有關,這個人物就是神秀禪師。

神秀禪師俗姓李,字道濟,河南尉氏縣人。生於隋大業二年(606),年青時在洛陽天宮寺出家。他身長八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雙眉遮眼,鬢角刀裁,鼻隆懸膽,儀表不凡。神秀禪師雲遊天下,50歲時,拜湖北黃梅東山五祖弘忍大師為師,成為上座弟子和七百餘僧眾的教授師。五祖弘忍圓寂之後,神秀離開五祖寺,來到當陽度門庵,庵在一座圓形的山崗上,坐北朝南,庵前溪繞青山,滿目蒼翠,梯田如鏡,村舍儼然,神秀似乎找到了終老之地,將度門庵後平崗,根據佛教經典楞伽經,命名為"楞伽峰"。神秀在度門庵西邊的山谷中,找了一處僻靜的山谷,鑿山修洞,開堂說法。這個山谷,後人叫它洞灣;這洞,當地人叫他國子洞,實際是國師洞。山洞並排開了6個門,總面寬19米,神秀在洞中坐禪修行,大講漸修之法。

神秀寫過一首著名的偈頌,只有20個字: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在這首偈頌中,表達的就是漸修理念: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擱鏡子的臺子,只有不斷地擦拭鏡面,才不會使灰塵汙染了光明的本性。

他依據這種漸修的理念,給前來拜師的弟子們講學,四方信眾,紛紛聚到他的身邊。他不僅講世間的佛法,也講世俗間的學問,天文地理,諸子百家,無一不精。神秀長居洞中,嚴守五戒,獨身清苦,德高望重,就連洛陽、長安的僧俗學徒,不遠千裡,也前往楞伽峰參學,洞灣的山崗上,臨時搭建的眾多草堂裡,掛滿了僧人的衣缽用具,一間接一間的茅棚,就像天上的大雁,次第排列,數也數不清,裡面住了不少前來學習的俗家弟子。一時間,神秀聲名大振,轟動朝野。不知不覺,老禪師在洞灣一住就是20年,雖然已是94歲高齡,仍舊精神飽滿,紅光滿面,象一位活神仙。

宋之問上表迎神秀 三帝國師弘法兩京

住在洛陽、長安的高僧們,聽說神秀禪師在當陽領眾修行,有心將老禪師請到京城,大講禪法,領眾燻修,他們想給武則天報告,由官方很慎重地恭請老禪師進京,但由誰來給皇上打報告起作用呢?他們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大詩人宋之問。

宋之問是五品學士,文章功底好,又是親近武則天的官員,這一次,洛陽的一些高僧們找到他,請他給武則天上一道表文,懇請舉行禮佛、誦經、拜懺等盛大法事,迎請神秀禪師入京。宋之問樂意幫忙,草成一表,題目是:《為洛下諸僧請法事迎神秀禪師表》。

表中說:將神秀禪師迎請到京城,一方面可統領僧眾,另一方面陛下可與老禪師朝夕相處,共商國是。神秀禪師精通無上妙法,弘傳的是東山法門。他開造山洞,坐禪修行,日夜精進,雖然已是上壽之年,卻,形彩日茂。三楚名山的玉泉山,隱藏了這麼一位替佛弘化的高僧,真是與國家有緣。那兒的老百姓對待神秀,就像對父親那樣的依戀,仰望他,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如果陛下能降旨迎請老禪師至京城,最好的方法是動員洛陽城內的僧俗大眾,到郊外撘建帳蓬夜宿等候,待老禪師到達後,整肅儀仗,鮮花供養,焚香禮拜,舉行隆重法事迎接老禪師入城。這樣,四眾弟子感念陛下的恩德,千百萬人頓生歡喜心。不然,隨隨便便對待老禪師,將會失掉子民的期望。迎請老禪師的場所,可選在伊水邊的龍門,那兒寬敞,都城徒眾,到時候前往龍門就可以了。臣觸犯天威,秉筆直諫,請陛下諒解。

武則天看到這份表文,非常高興,於大足元年(701)派人前往當陽,迎請神秀禪師到了東都洛陽,這時候,老禪師已經94歲了。

神秀在東都洛陽、西京長安主持佛事活動,王公大臣及京邑士庶競相禮謁,望塵拜伏,日有萬計。武則天的兩個兒子,就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對神秀更加崇拜,"兩京法主,三帝國師"是時人對神秀的崇高評價。兩京法主,三帝國師是什麼意思呢?東都洛陽,是隋後期的首都,隋煬帝大業元年(605)營建。城南對伊闕,北據邙山,唐朝時高宗、中宗、睿宗、武則天、玄宗、昭宗、哀宗都將其作為帝都。

為表彰神秀的道德,武則天敕修當陽度門庵,改庵為寺,投巨資予以擴建。又於神秀的家鄉尉氏縣敕修報恩寺。神秀雖居鳳闕,不忘林谷,多次申請回度門寺,沒有得到武則天的允許。

神秀圓寂歸葬度門 楊勳捐資重建寶剎

唐中宗神龍二年(705)二月二十八日午夜,神秀於洛陽天宮寺圓寂,世壽101歲。臨終前提出要用馬車將肉身運回當陽埋葬。當大臣們問他,葬於何處時,他說,馬在哪兒搖頭,就葬在哪兒。

唐中宗李顯捨不得神秀,下令安葬洛陽龍門。聖旨一出,洛陽城裡,不知哪來的臭氣,臭了三天三夜,唐中宗也很奇怪,大臣們對他說,神秀國師生前遺囑要回當陽,可陛下卻想留在洛陽,國師當然不高興了。八月十六日,唐中宗只得下詔,送神秀靈柩回當陽,送葬的100輛車子,在路上走了兩個月。到達度門寺時,拉神秀國師靈柩的兩匹白馬,突然拼命搖頭,再也不走了,送靈的大臣想起國師臨終前說的話,就地安葬了神秀國師。

白馬搖頭的地方,是西來的玉泉寺珍珠泉水與南來的廟坪村珍珠泉水交匯處,兩股泉水由此匯流,向東注入沮河。白馬搖頭處,直到現在,地名未變,還是叫搖頭河。

度門寺由"兩京法主,三帝國師"而中興,因"禪宗北派祖庭"而馳名,是自唐代以來的中國佛教名寺之一。明朝萬曆年間,度門寺方丈無跡禪師進行過一次大修。無跡禪師是當陽本地人,與當時的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是好朋友,三兄弟也有一個好朋友叫黃輝,是四川南充人,在京城做官,是明朝的太史。無跡禪師通過他們的關係,到北京化緣修廟,明神宗的生母慈聖太后李氏,篤信佛教,被宮中尊為九蓮菩薩,當即賜給無跡禪師三千兩銀子,京城的大小官員捐獻了一千兩銀子,有了這四千兩銀子,無跡禪師回到當陽,將玉泉寺和度門寺大修了一遍。

近代以來,度門寺逐漸荒廢。2006年,香港旭日集團的董事長楊勳先生,自己拿了1100萬元,在淨慧老和尚和寬祥法師主持下,重建了度門寺。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佔地30畝。2007年11月,年輕的寬悟法師升座為方丈,古老的北宗祖庭,在新時代又翻開了燦爛的一頁。

相關焦點

  • 湖北當陽玉泉寺2021年元旦短期出家開始報名
    雖然只有七天,但依然功德無量,為未來種下解脫覺悟的種子,況且,因緣難測,聞道有先後,悟道無早晚。2021年元月一日至七日,湖北當陽玉泉寺可以短期出家七天,限男眾,在千年祖庭體驗佛門修行生活,佛度有緣人。
  • 少女供佛成為女皇武則天的淵源
    專心持誦靜修,因為年齡太大了,他到中國的那年,就一百廿三歲的高齡。到了開元十五年入滅時,世壽一百五十六歲,法師前後在中國譯經五十三部。共一百一十八卷,圓寂後諡號為開元一切遍知三藏,名德之重。梵僧中古之未有也。
  • 大德高僧慧遠弘法當陽
    龍泉山慧遠鑿泉建寺廟慧遠大師是山西人,姓賈,生於東晉成帝鹹和九年(334),圓寂於安帝義熙十二年(416),世壽83歲。慧遠大師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祖師爺,淨土宗與禪宗一樣,是影響中國佛教信仰最為深遠,最為廣泛的宗門,阿彌陀佛就是淨土宗教徒常常念誦的佛號。
  • 紀念虛雲老和尚圓寂日文: 虛空無盡,雲心無我;禪宗泰鬥, 百年傳奇! ​
    他19歲出家,此後百餘年,以一衲、一杖、一笠、一鍾遍傳佛法,行跡天下,不僅恢復重興諸多寺院,還為後世禪宗復興培養儲備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護法居士,其門下嗣祖沙門比丘較為著名的有十餘人,其中一誠、傳印兩位大德高僧先後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 《武媚娘傳奇後傳》帶你走近一代女皇武則天——生母楊氏背後的故事(二)
    她是在武士彠的原配夫人去世後,由李淵作主、桂陽公主(楊氏的堂嫂)撮合,以近40多歲的年齡嫁到武家的,生有三女,長女嫁給了賀蘭越石,三女嫁給了郭姓,次女就是武則天。母以女貴,楊氏生前先後被封為代國、榮國、鄭國夫人等,享盡榮華富貴。楊氏死於唐高宗鹹亨元年 (670)九月,年92歲,以太原王妃禮葬。武則天即位後,於永昌元年 (689)尊母為忠孝太后,改墓為明義陵。
  • 《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劇本及導演手冊 梁海潮
    武則天封嵩山為神嶽;封嵩嶽神天中王為「神嶽天中皇帝」;封玉皇大帝之女天靈妃為「天中皇后」;封夏啟為「齊聖皇帝」;封啟母神為「玉京太后」;封少室阿姨為「金闕夫人」;封太子王子晉為「升仙太子」。武則天封中嶽後,在奉天宮前朝覲壇接受百官朝賀。
  • 他們是四野戰車師的師長政委,師長享年94歲,政委101歲仍健在
    對於曾克林將軍,了解四野戰史的讀者都應該知道,他是第一個率部進入東北的我軍將領。曾克林是江西贛州人,1913年生,16歲參加紅軍,先後任紅三軍團第4師20團連政治指導員,紅28軍第3團參謀長等,參加了長徵。抗戰時期任平西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冀東軍分區參謀長,冀熱遼軍區第16軍分區司令員等。
  • 傳奇時代的傳奇女性,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時間很長,整個大唐王朝存續290年,她執掌朝政近50年,成為大唐歷史上必須提及的統治者。武則天是山西文水人,她的父親曾經官至工部尚書,但由於是商人出身,被人輕視。武則天14歲入宮,馬上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寵愛,賜名為媚娘,冊封為才人。
  • 在七夕圓寂的他,人生就是一部行走的傳奇
    在七夕圓寂的他,人生就是一部行走的傳奇皆仁法師今天是七夕,傳統節日之一,上古以來毫無疑義的乞巧節,在宋代的《夢粱錄》曾記載了古人過乞巧節時的勝景。至於現在的人把它過成什麼節,那都不重要了,大家只是圖個開心罷了,不是嗎?而在一千二百六十年前唐代的七夕,有一位佛門大師圓寂了。他的人生,就像是一部行走的傳奇。
  • 武則天與唐僧的故事
    貞觀十九年(645年),43歲的玄奘載譽回到長安。武則天21歲,正是青春芳華,此時她已入宮7年。唐太宗李世民帶著太子和後宮嬪妃一起為玄奘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國都長安萬人空巷。從寬闊的朱雀大街一直到弘福寺門口,士子信徒排成了數十裡的隊伍,都寄希望一睹高僧玄奘的風採。武則天見到這樣的情形會作何感想,歷史沒有記載。
  • 【春節看大戲】秦腔傳統戲《謝瑤環》十四五歲被選入宮,武則天稱金輪聖神皇帝時任尚儀院司籍女官.
    一拜身體好,二拜困難少,三拜煩惱消,四拜不變老,五拜心情好,六拜憂愁拋,七拜幸福繞,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祝大家新年快樂!幸福安康!2016心想事成!此劇為杜近芳代表作,表演清新明快,柔美大方,融青衣、小生與一體,賞心悅目,光彩照人。 此劇亦是中國京劇院(即中國國家京劇院)的看家戲,該院著名旦角演員李維康、陳淑芳、李勝素等先後將其搬上舞臺。京劇名家關肅霜、雲燕銘等也排演過此劇。謝瑤環是唐江南人士,女,十四五歲被選入宮,武則天稱金輪聖神皇帝時任尚儀院司籍女官。
  • 武則天母親的一生更精彩,44歲才嫁人,死後竟晚節不保
    通過電視劇,或者一些史書,我們對於武則天的一生,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但是,對於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眾人知道的卻是很少。武則天在被立為皇后之後,就將自己的母親封為榮國夫人,等到她登上帝位之後,封母親為孝明高皇后。在武則天人生的重要時刻,都一直想著抬高自己母親的身份,可見她對楊氏的依戀和尊敬之情。
  • 75歲高齡的武則天為何寵愛25歲張易之,原來他有這項絕活
    十四歲入宮,對權力的渴望極高,足智多謀,知人善任。期間不惜犧牲自己女兒性命為代價登上皇后的位置,穩固自己地位後,她先把後宮的障礙掃除,開始參與朝政,公元656年起,高宗的頭痛病加重,因此經常無法料理朝政上的奏疏,據史書記載,高宗「多苦風疾」。
  • 他22歲戰場上中槍昏死,今千裡之外96歲戰友願證明他曾是個兵
    1月17日,山西晉中榆社縣西莊村94歲的段牛牛指著肚皮上的槍傷神情落寞,那一紙證明他盼了很久。段牛牛1945年3月入伍參加抗日戰爭,曾在湖北麻城負傷昏死戰場,腹部留下終身傷痕。因年代久遠,老人當年的證明和證件全部遺失,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不久前,段牛牛遠在東北的老戰友——一位96歲的離休幹部願意證明其身份。當地誌願者將於近日前往東北補充證明材料。
  •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他的下場如何?
    張柬之是唐朝名相,但很多人對他卻很陌生,張柬之最大的事跡是發動神龍政變,從一代女皇武則天手中將皇位歸還唐中宗李顯,唐朝再次回到原來的道路上。名相張柬之真正留名青史是在年近八十歲,那他以前的歲月都在幹什麼呢?這也是個命運坎坷的人物。
  • 毛戈平:26年前為《武則天》化妝,56歲在B站當網紅
    26年前,毛戈平30歲,當時的他還在考慮自己能否接任《武則天》劇組的化妝師一職,他感到非常有壓力,因為此時他的手上還有另一個劇組《京都紀事》。兩部都是大導演大製作,手心手背都是肉,無論舍掉哪個毛戈平都是心疼,但最後40歲的劉曉慶說服了他。
  • 武則天母親也是位奇女子,44歲才出嫁,一生坎坷,死後被女兒蒙羞
    李淵稱帝後,封其為工部尚書,後又追封為應國公。武士彠之前有一位原配夫人,還為他生了兩個孩子,名字分別叫武元慶和武元爽,但這位原配去世的早,在大唐建立後,生活也安穩下來,李淵就給他分了個新媳婦兒楊氏。一個是李淵的親戚,一個是李淵的朋友,也算是門當戶對。
  • 當陽周末遊景區酒店住宿攻略_推薦指數排行榜
    當陽是一個縣級市,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多個星級景區,每當周末的時候,很多當陽周邊城市的人自駕遊來當陽旅遊,其中最為著名的人氣景區有關陵廟、玉泉寺、玉泉花海、關雎河、長坂坡等,這些景點遊玩時間在半天左右,所以給大家列出幾個適合周末遊玩的景區以供參考,接下來給想來當陽市旅遊的自駕遊遊客介紹一下周末旅遊景區攻略以及如何挑選酒店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