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內外遊客非常喜歡的旅遊城市之一。中山陵、雞鳴寺、玄武湖、夫子廟都是遊客最喜歡去的地方。特別是夫子廟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集歷史遺蹟、旅遊觀光、美食小吃在一起,是我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遊景區,每年都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在南京有內秦淮和外秦淮之說。在南京城裡有著「十裡秦淮」的之稱的屬於內秦淮。在我國歷史上,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歡流連的地方,在許多歷史文學作品中,或者真實的歷史上提起秦淮河總會給人「香豔」的感覺。但歷史上的南京夫子廟秦淮河一帶,卻是真正的文化中心。
現在的夫子廟步行街區,在貢院街上有一個著名的地標,就是一個高大的牌坊,到了旅遊旺季,每天都有數以千萬的遊客從牌坊下走過,不過牌坊背面的三個字,卻難倒了相當多的遊客。三個字念什麼?估計十個人就有十個答案,這三個字是「古素涯」,還是「古毒淦」,又或者是其它什麼字?反正我第一次看到後只嘆自己對於中國藝術不了解,三個字怎麼也讀不出來。
原來,這三個字是「古秦淮」的草書寫法,據說還是一位市長題寫的。網上有一種說法,用了這三個字後,別說許多外地遊客,就連不少當地人也不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畢竟書法不是人人都懂,於是在牌坊的另一面用上了趙樸初先生的楷書「古秦淮」三個字。網上的說法是否屬實,作為遊客我並不清楚,但可以想到,這本身應該也是南方歷史上最有文化氣息之地的一種體現吧。
現在的南京夫子廟秦淮觀光帶,不僅有我們耳熟能詳烏衣巷,還有明清時期南京及東南各省的文化勝地、我國四大文廟之一的南京夫子廟。因為夫子廟,讓秦淮河兩岸濃重的現代商業氣息中還有那麼一絲文化氣息,不至於顯得那麼「銅臭」。當然,這本是現在旅遊原本的樣子。
夫子廟秦淮觀光帶,還有一個重要的文化依託,那就是江南貢院。江南貢院的地位之高,高到什麼程度三兩句話可能說不清楚,有一點說出來,大家應該就知道了。從宋朝貢院建成,到清朝晚期科舉制廢除這幾百年間,江南貢院共走出了狀元近千名、進士以十成計、舉人更是達到百萬之多。明清兩朝,全國有一半多的官員竟然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用現在話說,江南貢院妥妥的「985」、「211」,在「雙一流」中絕對屬於榜首位置。
如今的秦淮河畔,早已沒有了朱自清和俞平伯兩位先生在各自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作品中的真實景色,當然也就沒有了作品中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如果非說有,那就是燈影還在,不急不徐的槳聲已經被高速旋轉的馬達聲所替代。
河水悠悠,奔流不息。最有文化基因的地方,如今儘是熙熙攘攘的遊客,帶來的,則是吹彈可聞的銀元聲。而作為普通遊客的我們,哪管這些,每天依然在這裡遊覽觀光,打卡曬照罷了。
圖文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商用。
更多原創旅遊圖文,歡迎關注我,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