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與宿命:《法門寺猜想》,一部被禁的老電視劇

2021-02-08 知行1806

小時候看過一部印象深刻的電視劇《法門寺猜想》,最近無意中回想起來,與大家交流。這部97年的電視劇,距今已經20年,現在看看,依然大氣唯美,國產劇的良心之作,甩現代古裝劇十八條街。那個時代出了不少好作品,雖然我們不能厚古薄今,但看過之後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法門寺以地宮中供養佛指舍利而著稱,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寺院。韓愈曾因為勸阻皇帝迎佛骨而被貶潮州。古代潮州就是蠻荒之地,人們視為畏途,所謂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法門寺猜想》講了三個故事,在短短十六集的電視劇中,把第一世(元公主與覺能和尚)、第二世(賣茶的緣妹和金銀匠阜能)、第三世(主持人元緣和小唐博士)穿插在一起,宮廷鬥爭、家國情懷、個人無奈和輪迴宿命有機融合。

開場的老飛機,蘇聯圖154客機,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客機,我國已停飛,屁股上的三個發動機是標誌。

袁立,女主角,在劇中分別飾演伊春、元公主、緣妹和元緣。90年代的淡妝,頗有杜工部「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正尊」的意味。

佛教中有步步生蓮之典故,寺院中的這種水榭布局,五彩蓮花池,在敦煌壁畫中多見。河南汝州風穴寺也有這種遺存。現在電視劇多是明清佛教建築,太不認真。

伊美(宗正的老相好,後來被皇帝奪取)洗浴的場景,浴池與華清池唐代浴室神似。《長恨歌》中寫「朝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像老戲劇中唐明皇遊月宮的段子,舒緩大氣,典雅幽長,有電影的感覺。導演陳家林,高手,完全能把控作品的節奏,如公孫大娘舞劍,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青海凝清光。

伊春與宗正結婚時,飲合歡酒。「雲鬢金顏花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劇中伊春畫眉,點笑靨。木蘭辭中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與之有相通之處。

當時的袁立,真是風華絕代。跟現在錐子臉風尚不同,袁立臉型也符合大唐的豐腴之美。

博物館中找來的唐代化妝步驟

故事開始,宗正著軟腳幞頭,綠衣,與當時七品文官的身份相符。

此時加官進爵,變成從三品的光祿寺卿,紫色,圓領官服。唐詩有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之句。宗正用別人的犧牲換來加官進爵。

阜能遠徵党項,緣妹送別後悲痛欲絕。注意,服飾上的連珠紋,來源于波斯,經粟特人傳入大唐。其實晚唐時期已不流行此紋樣。

藏於日本法隆寺的唐代連珠獵獅騎士紋錦,富麗堂皇,一派異域風情。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阜能戰死沙場,只留下緣妹陪伴青燈古佛。這部劇是個悲劇,所以很讓人揪心。中國人喜歡大團圓,而悲劇在西方是正劇,如莎士比亞戲劇多是悲劇。

元公主的故事,融合了呂不韋和狸貓換太子,又摻雜印度傳說,在舒緩如夢的敘事中,隱含著劍拔弩張的氣勢,令人擊節讚嘆。

 

某種程度上,這部電視劇比大明宮詞還要略高一籌,情節過渡自然,邏輯嚴密,形成閉環。如果現在的古裝劇是麻辣燙和散打,《法門寺傳奇》如同淮揚菜和太極,柔中有剛,回味無窮。和尚與公主的故事,歷史上倒真有。他就是《大唐西域記》的作者,玄奘和尚的高徒,辯機和尚,因與太宗皇帝的高陽公主有私情,被腰斬。

相關焦點

  • 【影】法門寺猜想
    放眼亞洲比比皆是穿越題材的電視劇,除了當年爆火的《宮鎖心玉》,有一部少為人所知的《法門寺猜想》很想拿出來聊一聊。
  • 經典回眸 吹盡黃沙始見金——《法門寺猜想》
    然後,作為一枚對佛學有著迷之好奇的大道家腦殘粉,老石決定選擇——《法門寺猜想》。《法門寺猜想》,首播於1997年,導演陳家林,主演袁立、王濤。目前豆瓣評分8.9。也許很多人沒看過這部片子,但是大家都知道法門寺。
  • 拋開粗製濫造假大浮誇的唐代電視劇,告訴你們什麼叫做大寫意的美
    《法門寺猜想》由陳家林導演,楊捷編劇。可惜的是這部珍珠一樣唯美的影片生不逢時,它面世時正逢某某功盛行,因劇中佛教輪迴的思想導致剛播出就被禁播,後來也就再也沒有重播的機會。但僅僅是那一輪的播出,已經足夠讓人將這部動人的影片銘記在心。
  • 《茉莉花開》:茉莉花逃不過的宿命,就是原生罪的輪迴
    《婦女生活》是當代作家蘇童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1990年發表在《花城》第5期。小說的靈感來源於蘇童小時候看到的一張電影海報,海報上有幾個穿旗袍的女人引起了他的好奇。後來,他以此為原型創作了《婦女生活》。《婦女生活》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嫻、芝、簫命運的重複與輪迴。小說通過三代人的成長和情感歷程,表達了命運輪迴的悲劇式宿命。
  •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時間學」——宿命與輪迴
    故事雖然簡單,但通過獨特的視角和巧妙的視聽語言,諾蘭描繪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時空輪迴,也留下幾個值得玩味的問題——誰才是獵人,誰又是獵物?如果殺死「螻蟻」的「我」是正義的,那麼將我當做「螻蟻」殺死的人,還正義嗎?這場遊戲從何時開始,又在哪裡終結?
  • 法門寺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1200多年前打造,世界錫杖之王
    這枚錫杖現珍藏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的法門寺博物館,於1987年出土於法門寺佛塔地宮,出世即震驚世界,是全世界唯一一件「四股」、「雙輪十二環」、「銀金花」錫杖,被譽為「世界錫杖之王」,是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 凡人修仙傳:是凡人修仙還是至尊輪迴,韓立的最終宿命是什麼?
    今天小道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韓立的最終宿命吧,畢竟經歷了黑天魔祖一事後,道友們是越來越關心韓立的真實身份了,那麼《凡人修仙傳》究竟是凡人修仙還是至尊輪迴呢?下面小道就來給大家解惑吧。那麼韓立到底是修煉了時間法則的至尊道祖進入輪迴重修呢?還是本來就只是一介凡人努力修成道祖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之前忘語留下的伏筆來判斷一二的。在《凡人修仙傳》中,因為實力境界的限制,對於韓立的身份是基本上毫無提及的,所有的懷疑都起始於《凡人修仙之仙界篇》,那麼是否還會有《凡人修仙之神界篇》呢?
  • 中楚漢秀:陳坤周迅再聚首,出演懸疑電影《法門寺密碼》
    《法門寺密碼》是由著名導演徐克執導,姚嵐操刀編劇的一部武俠懸疑電影。該影片改編自黃裳瑾瑜的同名小說,由陳坤,黎明,周迅等演員領銜主演。這次的主演陣容也是格外強大,陳坤和周迅的《畫皮》到今天依舊是經典,不能被超越,如今,陳坤與周迅再聚首出演新電影,也是讓人期待。時隔多年,他們的新作品即將來襲。
  • 法門寺與唐代密教藝術
    香囊是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重要佛教供養或世俗持帶之香具,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等均有出土,海外多家博物館亦有類似器物收藏,多裝飾花鳥紋。法門寺地宮出土《物帳碑》中稱之為「香囊」,糾正了以前所謂「香球」、「燻球」稱呼。又據《舊唐書》卷五十一《楊貴妃傳》中載「初座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由此可知唐所謂香囊即此類金銀質地鏤空香具而非絲質香包。
  • 禁日系列恐怖漫畫《輪迴》
    作者:裵真秀回復「禁日」 可看全部已發過的《禁曜日》系列漫畫人生是修行,人間即地獄,我們都在地獄中輪迴修行……
  • 《白蛇:緣起》一部十八禁的動漫電影
    而這首歌是屬於八零後記憶裡的一部經典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的一段插曲。故事是在《新白娘子傳奇》第一集,白素貞離開山洞,前往峨眉山祈求觀音菩薩點化時所唱的一首歌。而《新白娘子傳奇》也由這首歌的出現,向所有人闡述了白蛇為何要離開山洞,不再繼續修煉。接著,由觀音菩薩點出,三月三日是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有緣千裡來相會,須往西湖高處尋。正式拉開白蛇與許仙的一段人與妖怪的悽美愛情。
  • 秘藏無數盛唐珍寶的法門寺地宮,是怎麼樣被發現的?
    法門寺,位於陝西西安西面110公裡的扶風縣內境內。寺內的法門寺塔始建於東漢,是一座佛教舍利塔。史籍中記載著法門寺塔下有地宮,裡面埋有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和無數珍寶,但千年來,這個記載更像一個傳說,讓後人無從斷定真偽。直到1981年,陝西關中突遇一場暴雨。
  • 《溫蒂妮》從遭遇舊愛背叛,到邂逅嶄新愛情,再到難以逃出輪迴宿命
    可是因為詛咒和宿命,溫蒂妮在和哈裡斯陷入熱戀之後,眼神中卻始終保有著一絲隱憂。這種微妙情感在葆拉的眼波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電影用於海報的這一幀畫面,她在現任男友的臂彎中顧盼前男友的身影,這個回眸確實扣人心弦。從遭遇舊愛背叛,到邂逅嶄新愛情,再到難以逃出輪迴宿命,溫蒂妮最終還是緩緩走入了水中。只不過她選所選擇的水泊,正是男友克裡斯工作的水域。
  • 扶風縣法門寺禪修養心中心項目推進會召開
    4月20日,法門寺禪修養心中心項目推進會召開。寶雞市市長惠進才,市委常委、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黨工委書記、扶風縣委書記周宇松出席會議並講話。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扶風縣縣長齊軍建主持會議。  惠進才強調,法門寺是名揚國內外的佛教聖地,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 《裸男孩》:幻視中的輪迴禁戀
    他們是一對年輕的戀人,卻相戀在當年相對保守的韓國。從不敢承認,也自然不敢大膽去愛。
  • 由法門寺《璇璣圖》而認識的「上海一家人」
    《文博》雜誌1993年刊出的一篇法門寺織錦回文《璇璣圖》的論文,引起了學者丁勝源的關注,也因此與法門寺結緣,法門寺旁的織錦巷,即傳為織錦回文《璇璣圖》作者蘇蕙的故裡。其後,丁勝源、周漢芳兩位老人寫出了論文《前秦女詩人蘇蕙研究》並在古典詩詞界引起反響。
  • 《洛克人X》簡評:充滿荊棘的英雄之旅,是不斷輪迴的宿命
    愛人的離去是傑洛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西緒福斯般的宿命輪迴古希臘神話中的西緒福斯,因為受到眾神的詛咒而陷入不斷的輪迴中。《洛克人X》的劇情就讓我想到了西緒福斯的詛咒。每當故事開始走向終結之時,隱藏在幕後的西格瑪病毒又重現世間,讓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機器人重新拿起武器,走上一條反叛的道路。
  • 陝西西安:法門寺出土皇家茶具展亮相陝西歷史博物館
    遊客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廳內參觀法門寺出土的皇家茶具。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近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和法門寺博物館承辦的「唐天子的茶——陝西國寶系列特展之法門寺出土皇家茶具」亮相陝歷博國寶廳。展覽展出了從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器物中挑選出來的一組7件包括儲茶器、篩茶器等在內的唐代皇家茶具,將面向公眾免費展出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