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制定專項立法修...

2020-12-22 中國人大網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4月29日北京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作的關於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有關情況和工作計劃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履職盡責,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立法修法工作,同時制定一個專項計劃,對公共衛生領域相關立法修法工作作出統籌安排,回應人民群眾關切,非常及時,很有必要。《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通過,並印發執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首次聽取專門領域立法工作情況的報告,對進一步做好立法工作,包括做好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的起草工作、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有五年立法規劃,每年都制定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為什麼還要制定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

答: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而且對經濟社會發展也造成較大衝擊,讓我們對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性、緊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抗擊疫情鬥爭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面對嚴峻複雜形勢,需要綜合運用立法、經濟、行政等手段防範化解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中法治的重要性,指出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並鮮明地提出要構建和完善疫情防控、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國家生物安全三個方面法律體系,這其中包含了許多立法修法任務。構建完善健全相關法律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必須一體謀劃、統籌考慮、協調推進相關立法修法工作。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個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高度重視公共衛生領域立法工作。憲法對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舉辦醫療衛生設施、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等作了專門規定,已建立起公共衛生法律保障框架,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疫苗管理法,修訂了藥品管理法。總體上看我國公共衛生領域法律在依法防控疫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次疫情應對中也暴露出現行相關法律仍有空白、弱項、短板,需要相應制定、修改的法律數量較多。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慄戰書委員長多次主持會議,研究部署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王晨副委員長主持專題研究推動落實。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部署,法工委認真梳理研究疫情防控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辦理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在疫情發生以來提出的31件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建議,充分徵求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結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反覆研究,起草了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

問:制定這個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都有哪些考慮?

答:我國公共衛生法律保障框架涉及30餘部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彰顯了中國特色和制度優勢。同時,疫情帶來的風險挑戰,對相關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中央對立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宗旨,堅持從國情和實際出發,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公共衛生相關立法修法的根本遵循,貫徹到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著重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把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關係比較重大、需要作較大修改的法律作為重點項目,列入計劃、著力推動。二是堅持統籌考慮,全面推進。將大健康大衛生的理念貫徹到立法修法工作,在考慮公共衛生領域法律修改的同時,還充分考慮與之相關法律、涉及規定公共衛生重要內容條款有關法律的研究修改。三是區分不同情況,採取多種立法形式。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和不足,計劃中的項目有的需要作較大幅度修改,有的是新制定或剛修改的,需要作出針對性修改,有的需要進行聯動修改,有的可以「打包」修改。四是堅持深化改革,解決難點問題。深入評估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的各種問題,需要立法落實改革決策,健全制度體系。五是做好法律銜接,增強法律規範系統性、完整性、協同性。比如相關法律對疫情信息發布主體規定不完全一致等問題,要系統考慮相關法律制度,使各項制度規範嚴密、銜接有序、協調統一。

問:請介紹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安排。

答: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區分輕重主次,有重點、分步驟,堅持立改廢釋和決定並舉,統籌考慮立法修法項目。

第一部分是擬在2020-2021年制定修改的法律,共有17件。其中,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修改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已通過。生物安全法、民法典、修改動物防疫法3個法律案正在審議,爭取年內出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精神,抓緊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不斷總結疫情防控經驗教訓,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的修改完善,抓緊修改國境衛生檢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這一部分還列入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涉及的社會救助、動植物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社會穩定、科技支撐等方面的立法項目,包括制定社會救助法,修改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執業醫師法、科學技術進步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修正案(十一)。上述立法項目由人大方面、國務院方面提請審議的,大體各佔一半。按照立法程序,對國務院提請審議的法律案,在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前,由全國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提出審議意見。

第二部分是擬綜合統籌、適時制定修改的相關法律,共13件。這些立法項目都是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涉及公共衛生相關的。其中,有的制定、修改時間不久,如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有的需要與其他立法項目統籌考慮,如漁業法、食品安全法等;有的部分內容涉及公共衛生保障問題,如紅十字會法、慈善法等。這些立法項目經過評估論證,有必要又可行的,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進行修改。

第三部分是其他需制定修改的相關法律。根據公共衛生領域深化改革、健全制度體系的需要,可能還要制定新的法律、修改其他法律,適時安排審議。按照將健康理念融入各項政策的精神,還要求在制定修改生態環境、社會管理、行政處罰、國家安全等方面有關法律時,將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融入各項法律之中。

問:推動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落實,有什麼舉措?

答: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任務,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重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計劃落實工作。慄戰書委員長對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執行好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提出明確要求。法工委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報告中提出了落實措施。要堅持黨中央對立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主導作用,發揮國務院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立法工作合力,努力完成好各項立法修法工作任務。特別是需在今明兩年完成的重點立法項目,要在確保立法質量的基礎上,加快立法工作進度。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安排議程時,要將公共衛生相關法律案的審議作為重點。

落實新計劃要有新舉措。按照工作部署安排,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就重點立法項目成立立法修法工作專班,發揮在法律草案的研究起草、審議修改工作中的作用。建立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副委員長牽頭的立法修法協調機制,及時推進相關立法任務,研究解決立法中的問題和分歧,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同時,注重配套規定及相關制度建設,發揮地方立法在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中的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也需要作出必要調整,體現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我們要狠抓各項立法任務落實,做到立一件成一件,改一條成一條,為防範化解重大公共衛生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法治防線。

相關焦點

  • 北京將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計劃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邰思聰)記者4日從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了解到,北京市將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計劃,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全面加強和完善北京市公共衛生相關地方性法規的制度建設。
  • 今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張天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今天在京舉行記者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了2020年度立法工作完成情況以及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嶽仲明說,2020年度立法工作主要有四大亮點:第一,新制定法律數量多。截至11月11日第二十三次常委會會議閉幕,2020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0件,12月常委會會議還將審議通過一些法律。第二,制定修改法律分量重。
  • 截至11月11日今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張天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今天在京舉行記者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了2020年度立法工作完成情況以及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嶽仲明說,2020年度立法工作主要有四大亮點:第一,新制定法律數量多。
  • 明年有哪些重點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答每經問:將制定期貨法...
    每經記者 李彪 北京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陳旭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法工委發言人例行記者會,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擬安排審議法律草案情況、近期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等相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向發言人提問:2021年全國人大將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
  • 明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工作?法工委:修改反壟斷法、制定期貨法等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牧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制定家庭教育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溼地保護法、法律援助法、社會救助法等。截至11月11日第二十三次常委會會議閉幕,2020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0件,12月常委會會議還將審議通過一些法律。新制定法律數量佔比非常高,涉及多個重要領域,這在近些年的立法工作是不多見的。立法形式也不斷豐富發展,制定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民法典,採取修正案方式修改刑法,採取「決定+立法」方式出臺香港國安法。
  • 2020年度立法工作完成情況如何?法工委發言人:完成率高、特點亮點...
    2020年度立法工作完成情況如何?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在記者會上指出,為助力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完成率高,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特點亮點突出。圖為記者會會場。攝影 周譽東嶽仲明介紹了2020年度立法工作的四個特點:一是新制定法律數量多。
  • 全國人大法工委:明年將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
    全國人大法工委:明年將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2 02:30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21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記者會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 人大法工委:地方人大疫情防控立法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來源標題:人大法工委:地方人大疫情防控立法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近期,一些地方人大積極行動起來,努力為依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法治保障。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地方人大常委會創造性地開展立法等各項工作,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熱點難點,回應群眾關切,增強了人大工作整體實效,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法治支撐,對於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2021年全國人大重點立法工作有哪些?法工委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1日電 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召開。針對2021年全國人大將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對明年立法工作作出預安排。
  •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2017年工作十大亮點
    常委會注重立法工作機制的完善與創新,在法規制定過程中,首次邀請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等開展立法協商,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首次對地方性法規實行逐條統一審議,並對重要條款或者爭議較大的條款進行重點審議,加強和改進統一審議工作;首次邀請立法專家顧問和基層立法聯繫點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審議法規,切實提高地方立法質量。
  •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華調研鼠疫防控條例立法工作
    為依法科學有序防控重大疫情提供法治保障 更好築牢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線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導)近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高華率隊赴省地方病控制所等單位部門調研《青海省鼠疫防控條例》立法工作,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進展情況匯報。
  • 南京人大首用「四種顏色」解析立法體系,今年擬制定修改7部法規
    對於本屆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工作,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用四種顏色來概括:圍繞銘記南京的" 黑色記憶 ",制定了 " 國家公祭保障條例 ";圍繞推動南京的 " 綠色發展 ",制定了 " 大氣汙染防治條例 "" 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 ";圍繞保障南京市民的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舉行記者會 介紹即將召開的人大常委會...
    央廣網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21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即將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擬審議法律案的有關情況。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2月22日到26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常委會會議議題多,內容重要,社會關注度高,涉及的法律案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長江保護法草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等。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將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制定這部法律針對性強,意義重大。
  • 全國人大權威專家解讀:鄉村振興為什麼要立法?立什麼法?怎麼立?
    黨中央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保障作用。2018年中央明確要求「強化鄉村振興法治保障。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法的有關工作,把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政策法定化,充分發揮立法在鄉村振興中的保障和推動作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也明確提出完善鄉村振興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 【動向】南京人大首用"四種顏色"解析立法體系,今年擬制定修改7部法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圍繞保護和傳承南京的「紅色文化」,將制定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雨花臺烈士陵園保護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向建黨100周年獻上一個紅色「法治大禮包」。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南京人大常委會堅持問計於民,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在立法中反映社會群眾的呼聲和願望。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將在法律制定修改中作出...
    如何加強立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一級巡視員張桂龍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將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列為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有關方面正在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目前我國現行法律中雖然有一些關於制止浪費行為的原則規定和要求,但比較分散,系統性、針對性、集成性還不夠強。
  • 國務院港澳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
    (原標題:國務院港澳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提供堅實法律基礎)
  • 立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近三年立法工作紀實
    近三年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市委的領導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我市地方立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起步探索到發展提高的良好發展勢態。截至2020年6月,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出現行有效的市級地方性實體法規四件,其中環境保護類法規一部,城市建設和管理類法規兩部,社會管理類一部,這四部事關民生的法規成為推動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法制基石。圍繞環境保護立法。
  • 「獨家」強化動物防疫:需力解突出問題
    導讀:4月26日至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期間,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提請初審。在分組審議中,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修訂草案予以高度評價,並提出進一步修改的意見建議。2018年,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對動物防疫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調研,提出修改思路。同年,修改動物防疫法列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由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牽頭,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參與。兩年來,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認真聽取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防控機構、生產經營主體、動物衛生專家、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意見,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反覆溝通,形成了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
  • 法學專家給國家立法人員授課:建議制定政務問責法強化權力監督
    6月28日至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將在京舉行,根據委員長會議建議,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將提請常委會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介紹,修訂草案將增加綜合行政執法,賦予鄉鎮街道行政處罰權,同時增加行政處罰種類,擴大地方立法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