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竹內亮回應被華春瑩點讚

2021-01-10 騰訊網

繼《南京抗疫現場》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又一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登上日本雅虎頭版和中國微博熱搜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也為之點讚。

▲竹內亮

對華春瑩的點讚,竹內亮對新華社記者說:「我非常驚訝,也非常高興和榮幸能得到華春瑩點讚。華春瑩在日本知名度非常高。作為一個日本人能被肯定特別開心。她從我們紀錄片內容講起,希望其他海外媒體客觀看中國,我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疫情發生一年以來,許多西方國家包括日本的媒體對中國都有一些偏見,我正是希望他們能客觀看中國,所以才想到策劃這部紀錄片。」

竹內亮說,中國的後疫情時代很值得記錄,也對世界有借鑑意義。

他的新作品《後疫情時代》由四部分組成——《「沒人了」》《全民直播》《「去除」新冠病毒》《「零感染」的武漢》,分別聚焦疫情穩定後中國多個行業「無人化」技術應用、直播帶貨火爆現象、空氣淨化產業靠科技引領發展、武漢工廠萬名員工「零感染」且實現銷售額翻倍,展現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基礎上實現復工復產。

▲紀錄片《後疫情時代》視頻截圖

為何選擇這些題材?他在專訪中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國慶期間一系列數據令他印象尤其深刻。「我真的非常吃驚!中國不僅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經濟還開始強力反彈。我想把這個事實分享給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國家。如何一邊控制疫情、一邊恢復經濟是全世界都在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紀錄片《後疫情時代》視頻截圖

在紀錄片片尾,竹內亮特意以答覆日本媒體人的形式寫道:「中國能成功實現既控制疫情又恢復經濟是全中國14億百姓一起努力的結果。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對「有色眼鏡」之說,竹內亮這樣解釋:「過去一年,在疫情背景下,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誤解仍有不少。這其實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感受、立場的不同。」

竹內亮說,疫情中斷了各國民眾之間的實地交流,外國人無法來中國看看實際狀況。隨著網絡上不真實信息增加,誤解與偏見增多,紀錄片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他想拍出讓任何一個國家的人看到後都能產生共鳴的作品,摘掉不同國家民眾對彼此的「有色眼鏡」。

《後疫情時代》是竹內亮自疫情發生以來拍攝的第三部紀錄片。2020年2月,他用鏡頭記錄了南京實施的防疫措施,把中國抗疫經驗向外界傳播;2020年6月,武漢剛解封不久,竹內亮又帶著團隊深入武漢,用鏡頭記錄武漢民眾熬過疫情之後的狀態。很多真實、鮮活的細節打動人心。

▲紀錄片《後疫情時代》視頻截圖

他還對記者透露說,其實自己拍紀錄片從來沒有腳本,都是到現場思考怎麼拍,然後就直接拍。

「沒有腳本,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拍攝中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因此會顯得更客觀真實。我也會出現在鏡頭前,把自己當時看到、體驗到的真實感受和表情等細節非常小心地保留下來。」

談到未來拍攝計劃,竹內亮說,今年他準備再拍一次長江。2011年,竹內亮參與了日本廣播協會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的拍攝。整整10年過去了,他打算再次從長江源頭拍起,一路拍到上海,介紹中國10年來的變化。

▲竹內亮導演紀錄片中疫後武漢長江大橋的視頻截圖

竹內亮還有個「小目標」,想作為使者把更多中國當代文化傳播給外國觀眾。

他說,許多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古代中國,一說起來就是喜歡中國的《三國志》等等。

「現在的中國有非常多好看的電影、帥氣的偶像,還有很酷很好聽的流行歌曲。如果這些文化元素能更多地被外界看到,他們對中國的印象一定會大大改變。現在也已經出現了外國人喜愛中國當代文化的勢頭。比如,日本高中女生會喜歡中國化妝手法,男生會喜歡中國遊戲和動畫等。我想再助力一把,把中國當代文化傳播到世界。」竹內亮說到這裡還有點小激動。

竹內亮想繼續創作跨越國別、為世界觀眾喜愛的作品。「我希望不僅是中國人,還有更多日本人,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都能喜歡我的紀錄片,都能覺得我的紀錄片有意思、有看頭。」

來源: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拍中國後疫情時代,華春瑩點讚,竹內亮:今年繼續拍中國
    據新華社1月8日報導,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中國抗疫題材紀錄片走紅網絡,許多日本網友對中國讚嘆不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認真觀看後也為這部作品點讚。對此,竹內亮表示,自己非常驚訝和開心,中國的後疫情時代值得記錄,對世界有借鑑意義。
  • 竹內亮回應華春瑩點讚:中國後疫情時代值得記錄
    繼《南京抗疫現場》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又一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登上日本雅虎頭版和中國微博熱搜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也為之點讚。 他如何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又如何闡述自己持續記錄中國的緣由?未來還計劃拍攝中國哪裡?請看新華社記者對竹內亮的最新專訪——
  • 《後疫情時代》爆火,日本導演感謝華春瑩點讚:西方應客觀看中國
    據新華社1月8日報導,繼《南京抗疫現場》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又指導了一部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紀錄片一經上映,迅速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登上日本最大社交媒體平臺熱搜,同時,竹內亮的微博下也是評論過萬。該紀錄片還獲得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點讚。
  • 對話日本導演竹內亮:如實展現中國抗疫,華春瑩發言讓我感動
    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點讚竹內亮「真實記錄中國」。 華春瑩在發布會上說,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地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我們這個時代太需要像竹內亮導演這樣的人,去傳遞真實的情況和真實的情感,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日本記者,或者世界各國的媒體人士在報導中國時,用眼、用心、用情,把一個真實、客觀、立體、發展、進步、友好的中國展現給各國民眾。」
  • 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再次獲外交部點讚,竹內亮的回應來了
    交匯點訊 喜歡「蹭」熱搜的竹內亮真切地體會了一把上熱搜的感覺。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聯繫上了竹內亮。
  • 被華春瑩稱讚的《後疫情時代》,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出圈」與堅守!
    最近,紀錄片導演竹內亮頻頻登上熱搜。1月3日,他憑藉紀錄片《後疫情時代》,登上了日本雅虎熱搜。該片真實記錄了我國防控疫情和經濟復甦的狀態,在日本引發熱議。談起拍《後疫情時代》的契機,竹內亮說有這個想法是因為看了一位日本友人給自己發送的郵件:「日本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大家都很慌張。
  • 兩次被外交部點讚!這位日本導演在中國火了
    ,讓日本導演竹內亮進入中外網友的視野。竹內亮今年43歲,長期生活在中國。疫情期間,他在南京和武漢拍攝的紀錄片,火遍中日兩國,得到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點名讚賞。作為一個日本人,他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近日,《面對面》欄目對這位日本導演進行了專訪。1月6日,竹內亮導演的新作《後疫情時代》上線僅僅3天後,便得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點讚,這是他第二次得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點讚。
  • 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的抗疫成就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
    截至本文發稿,該片不僅在新浪微博的觀看量突破了500萬次,還登上了日本最具影響力網站——雅虎日本的首頁。1月6日,該片更是獲得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點讚,稱其不帶偏見地真實記錄了中國走過的非凡歷程。這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為何會在中日網友心中激起如此波瀾?作為該片導演,竹內亮又是如何看待中國取得的抗疫成就的?
  • 這位日籍紀錄片導演,第二次收穫中國外交部點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繼《南京抗疫現場》和《好久不見,武漢》之後,日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的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於2021年1月1日上線,隨即引發中日網友熱議。
  •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獲外交部讚賞!
    就在昨天,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點讚了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稱讚其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華春瑩評日本導演紀錄片:對不帶偏見的真實記錄表示讚賞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李京澤)日本導演竹內亮創作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近日引發中日網友熱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作出評價,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
    「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第二名。  《後疫情時代》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日本導演拍攝武漢紀錄片,網友:想@BBC
    2月7日晚,央視《面對面》播出專訪《竹內亮:真實的中國》。從去年3月到今年年初,《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後疫情時代》這3部聚焦中國抗疫的紀錄片先後上線,讓42歲的日本導演竹內亮進入中外網友的視野。小編也注意到,竹內亮的三部作品,豆瓣評分都達到8分以上。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令人驚嘆
    」,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該片是竹內亮導演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拍攝的又一部「中國抗疫」主題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於今年元旦上線,目前在海內外各大媒體平臺都有不俗的播放量,1月3日還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了竹內亮。
  • 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打破偏見 記錄真實
    頻登社交媒體熱搜、作品出一部「火」一部、採訪邀約不斷……剛剛過去的2020年,生活在中國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備受關注。
  • 日本導演拍攝《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外交部回應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卉】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內容。記者問: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日網友熱議,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有著不俗的播放量。
  • 日本網友不信我拍的中國抗疫片?導演竹內亮獨家回應來了!
    編者按:1月1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這是竹內亮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的又一新作。該片通過竹內亮本人的視角,分享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防疫經驗,真實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的狀態」。1月3日,該片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卻引發日本網友熱議。
  • 日本導演竹內亮的「非典型」中國紀實
    在難以計數的作品裡,日本導演竹內亮的《好久不見,武漢》脫穎而出成為「爆款」,並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讚。    7年前,竹內亮攜妻兒從日本移居南京,以獨特的形式創作「非典型紀錄片」。5年裡他幾乎走遍了中國,堅持每周一更,拍攝住在中國的日本人以及住在日本的中國人,記錄下一個活著的中國、百種不設限的人生。
  • 竹內亮導演來溧陽的理由……
    抗「疫」期間,他創作的短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火爆中日兩國網際網路,他就是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爛漫春光如約至,嫋嫋茶香迎客來 竹內亮導演為了天目湖白茶這款「春日限定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今年年初,一部《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爆紅,讓眾多日本網友感嘆「我想去武漢看看。」 11月27日,該片導演竹內亮受邀在南京大學演講時說:「因為很多日本人不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得到控制,我才想到把真實的武漢拍下來,這就是當時拍這部片子的初衷。」 竹內亮,42歲,日本千葉縣人,紀錄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