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連中國人都演不好,還想去好萊塢?

2020-10-06 娛小八223

馮人活著我小剛跟周星馳一起吃飯,有人說:「二位可都是實打實的實力派。」,周星馳聽了這話連忙否認:「我才不是實力派!」

在周星馳的心裡,實力派就是長得醜,他覺得自己是偶像派。

周星馳說完之後覺得自己吃虧了,又找補了一下說:「我是偶像派+實力派!」

馮小剛問周星馳:「那你覺得葛優是實力派還是偶像派?」

周星馳絲毫不猶豫:「實力派、實力派、實力派!……」

周星馳說葛優是實力派,那是發自內心的覺得葛優厲害,是實打實的實力派。

如果說劉震雲評價馮小剛「無論是票房還是影響力,馮小剛都以壓倒性的優勢決勝於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是恭維之詞,那麼周星馳和黃渤說葛優是實力派那真的是發自肺腑,也是無人能質疑的。

葛優為什麼能做到招觀眾喜歡,還能在演藝圈的大佬心中留下如此高的地位呢?

馮小剛總結了四點:

1.葛優平民化的氣質和親和力;2.葛優對於人性的弱點絲毫不掩飾,私心雜念層出不窮但又能將心比心的特點;3.他是個金句頻出的人,金句能戳笑點,更能戳痛點;4.他善良,只有親人,沒有敵人。

這四點,戲裡戲外都適用。我們先來看看戲裡的葛優:

從「賀歲檔之王」到轉戰國慶檔,葛優依然是輕喜劇的金字招牌和票房保證者。

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葛優緊貼角色將自私、愛說謊話又牛皮不斷的離婚男人張北京這種小市民形象,活脫在我們眼前。

今年《我和我的家鄉》張北京又來了,葛優飾演的張北京還是以前的老路子,要不然說為啥馮小剛了解葛優呢。

張北京的表舅生了病,來找張北京借錢,張北京一直想買車,所以不願意借錢給表舅。他當然是自私的,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當然不想借給別人,即便是從小長大的親戚。

表舅無奈走了,留給張北京兩袋大白兔奶糖,張北京小時候最愛吃這個。張北京嘴裡含著糖,覺得自己這麼做不妥當,他活在北京已經沒多少朋友了。

每天戴著面具活,少有貼心的人,他就決定幫表舅。但是他的幫並不是給他借錢,他還是私心很重不想給錢。他想了個辦法,讓表舅冒充他,拿著他的醫保卡去醫院看病,這樣就可以報銷。

這個辦法如果行得通,真是兩全其美,既幫了表舅,又不損失自己的錢。

想法有了,張北京一頓操作猛如虎,給表舅剃了頭,帶表舅去醫院,幫他打掩護。

先是假裝跟醫生認識,進去插話,讓醫生沒有空問表舅更多的問題,後來碰到劉敏濤飾演的老同學正好是醫院的護士。

他又開始了「新計謀」,拿表舅的胳膊當自己的胳膊來抽血。

女同學:「張北京你為啥抖?」

張北京:「我害怕,我暈血。」

女同學:「為啥你倆坐一塊。還一前一後?」

張北京:「我低血糖,我得讓他扶著我。」

張北京就是想「騙保」,但是還不想拉別人下水,其實他的同學是護士,他完全可以告訴她,給她送點禮,讓她打掩護。但張北京沒有。

這就是馮小剛分析的,人們喜歡葛優飾演的角色的原因,他自私、耍小聰明,吹牛皮,但他尺度掌握的好,不做大的壞事,這個度掌握的很好。

現在其實很少有人喜歡老實人,但是老實人和「壞」中間的這個度又比較難把握,讓人喜歡和牴觸就只有一點點差別,葛爺就不同了,演起「壞小子」這類角色輕車熟路。既不讓人討厭,還透著機智過人。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張北京跟別人吹牛說他有奧運會的門票,薩馬蘭奇給他的。其實他就是個又窮,又愛遲到,給孩子連球鞋都買不起的離異的哥,經常被前妻罵。

《我和我的家長》裡張北京也是張口就來:「張藝謀方年找我拍電影,我都沒去!」

你覺得他又能吹牛,又沒本事的時候。他轉頭就能做個好人,把奧運會的門票送給四川的孩子,把自己錢拿去給表舅交了手術費。

這不就是現實中的大多數人,自私、吹噓又沒有多大能耐,但他在最關鍵的時候總能用善良打動你,讓你覺得這個朋友是值得的。

這就是葛優飾演的小人物的魅力:嘴炮王者、小心思層出不窮,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後,最後用善良的舉動讓你覺得人間值得。

葛優除了地中海、光頭的親民形象,他吸引人的點在於他的金句,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作品中,葛優的話總能讓你覺得捧腹,又覺得頗有道理。

在《大腕兒》裡,他說「no money,no women!」,好多人覺得很在理,因為男人沒錢,確實沒有女人緣。即便人家跟了你,也不會長久。

甲方乙方》裡,他又說:「沒有房子的婚姻是不幸福的。」那時候是1997年,哪怕是現在,你把這句話拎出來,你都覺得說的真有道理。

「人活著就一個字:得過且過!」葛優不僅在劇裡是金句王,現實生活中也這樣:

葛優接受採訪說:「演戲怎麼演?我說不出來,很多人教學生,我就不能,因為我只會自己演。」

葛優的這種境界叫做人戲合一,他的「貧」,就跟郭德綱的說、學、逗、唱的功底一樣,是量變引發的質變,水到渠成,是很難學到,只可意會的東西。

套用《我和我的祖國》裡葛優的原話,那就是:「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

寧浩和葛優因為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合作,產出了一部長在人們笑點上的短篇《北京好人》,今年《我和我的家鄉》就有了續集。

「我告訴你,做演員就是要,大膽,不要臉!解放天性!」

這不會講演戲的葛優開始教學了,每次一出來就要cue張藝謀。

上次還是他在《北京好人》裡的「讓藝謀給我們掃一個鏡頭。」

馮小剛說,生活中的葛優只有親人,沒有敵人,他是個一點兒也不貪的人。

有人曾讓他去好萊塢發展,他說:「咱中國人都演不明白,去什麼好萊塢,再說我也不會說那兒的話。」

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葛優不這麼想,他知足常樂,家庭和睦。世事洞明皆學問,葛優就看的那麼透,才能說出那麼戳心的金句。

他不太湊那個熱鬧,他專心演著一個個張北京這樣的小人物,不去湊好萊塢的熱鬧,也不想進風月場走一遭。

寧浩說,在他心裡中國這麼多演員只有葛優最適合演張北京,他接地氣、懂進退,有閱歷、能幽默、又能在大事面前保持原則。因為葛優本身就是這樣的人。

寧浩的張北京選角就像陳可辛的《奪冠》選鞏俐一樣,是選了最貼合角色的演員。

而這個演員,也沒有讓他們失望,鞏俐為了演好郎平連語氣神態都要去學習,葛優為了演的哥專門去開了一段時間計程車。

葛優最難得的地方是,他入圈,但不融,他跟這個圈子是合又是分開的,名利場跟他沒關係,緋聞跟他也沒關係,可是一旦接了角色,他連後腦勺都是戲。

他不炒作,不迎合,卻是演員和導演心裡都尊重的人。你葛大爺還是你大爺。

相關焦點

  • 葛優還是那個葛優?
    馮小剛他們一幫人替他著急,哥們兒你這整好了就是直奔好萊塢啊,趕緊找他問:你能有什麼事兒?有事兒我們幫你辦了,你還是接受人家採訪。《紐約時報》多大影響力你又不是不知道,文章登出去對你在海外發展非常有利。咳,我到海外發展什麼去呀?我連英語都不會說,我把中國的觀眾伺候好了就成了。讓他們省了這份心吧。我還得去大鐘寺給父母家的陽臺買塊地板革呢。你想啊,要換別的明星說:我不想去海外發展,沒意思。
  • 「孝子」葛優的遺憾:沒和父親演一部電影,也沒讓父親抱上孫子
    談起對葛優的教育,葛存壯說:「打小就沒有打過他罵過他,連大聲吼他都沒有,我就坐下來跟他講道理 。」直到現在,葛優待人接物也是客客氣氣,謙虛與禮儀從來都沒有忘。1984年,葛優開始步入影壇,前4年的坎坷讓葛優歷歷在目。葛優那時候真想放棄,葛存壯覺得各行各業都不容易,貴在一個堅持。葛優的成名和父親一樣,都是在中年。
  • 《我和我的家鄉》葛優再次飾演張北京,年輕人已經不認識他了?
    馮小剛他們都替他著急,《紐約時報》多大影響力你又不是不知道,整好了就是直奔好萊塢啊。葛優慢吞吞地回答:我到海外發展什麼去呀?我連英語都不會說,我把中國的觀眾伺候好了就成了。採訪就算了,我還得去大鐘寺給父母家的陽臺買塊地板革呢。
  • 《圍城》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陳道明多次拒演,葛優走後門才進組
    陳道明多次拒演黃蜀芹思來想去,還真就琢磨出一個合適的演員來,在電視劇《末代皇帝》裡出演溥儀的陳道明。然而,對於黃蜀芹的力邀,陳道明卻是再三謝絕。因為,在他看來原著小說結構鬆散,完全是依靠文學語言性的幽默支撐起來的,很難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物。
  • 自稱「戲子」的坎城影帝,葛優這塊寶,不是哪個導演都能用好
    2、許諾給葛優最大的創作空間,喜歡的話還可以做導演和監製,旗下藝人隨便挑著用。雖然跟英皇只是作品合約,葛優也從不是華誼的藝人,但是消息一經爆出,還是讓華誼兄弟的股價連跌了五天....葛優的吸金力和票房號召力可見一斑。「實在太划算了!」楊受成大概心裡這樣想。
  • 葛優竟然演過中國版麻辣鮮師,題材還挺尖銳
    那麼今天條姐想跟大家聊的,是葛大爺從影生涯裡唯一的一部扮演過人民教師的電影,也想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葛優老師在「還有頭髮的那個年代」的顏值巔峰。就連他的女朋友,也是為了這個接近他,在每天催促他辦出國手續的同時,也在央求劉杉請他父母幫忙擔保出國。
  • 電影《兩隻老虎》:葛優和喬杉演的喜劇片,原來可以這麼浪漫
    還特別不會要別人去做一件事,跟著葛優的思路走,從綁架變成為了贖金給被綁架的人做事,這的確是喜劇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綁匪。這個角色很矛盾,按理來說他沒有那麼多的主動性。他是一個面對別人的反應很容易失去主動權的人,是被動給出反應的那種人。但也就是他,偏偏選擇去做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綁架。他不會使用暴力,他只會把暴力當作嚇唬的手段,原因是他不想傷害別人,他只是想要錢。
  • 崔永元為什麼不罵葛優?
    1957年,母親生他的時候早產,差點兒就保不住了,幸好最後母子平安,但葛優還是落下了先天不足的病根,長得抽抽巴巴的,像只瘦面猴。他蔫得放不開,而且他也沒有演員的出鏡臉,雖說不難看,但也不吸引人。結果可想而知,葛優報了北影、青藝、中央戲劇學院、實驗話劇院等都被刷了下來。
  • 寧浩:葛優和「表舅」現場妙改臺詞,大排檔戲份200群演都熟人
    ……而寧浩又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中講述北京小人物的手法,葛優再演「張北京」,連戴的帽子都沒換。這件事情對寧浩觸動挺大的,沒想到農村醫保能到這種程度,確實是政府辦了一件硬事兒,就想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小故事,為了符合喜劇片的設定,就做了一個身份互換的設計,拿著別人的醫保卡去看病。【表演】醫院兩場戲,「按我的來」葛優祖籍是河北衡水,但讓葛優去演一個衡水的農民也不像。
  • 鄭爽:沒有特別想演戲,但想演好萊塢的戲,想自己當導演拍傻白甜
    近日,鄭爽為某時尚雜誌拍攝了一組時尚大片,還順帶接受了該雜誌的採訪。這也算是她自因吃瓜而退出《追光吧哥哥!》後,首次接受採訪,在這篇採訪中,她講了很多自己內心一直的想法。之前,鄭爽對待事業給人的感覺就是很佛性,戀愛時是典型地戀愛腦,即使分手後,也不怎麼喜歡出來營業,倒是很敢說,經常都語出驚人。鄭爽出道多年,拍過的戲不算少,但真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起去看流星雨》《微微一笑很傾城》,其他的作品基本沒能激起什麼火花。這些年倒是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綜藝咖,大大小小地綜藝參加的可不少,憑著自己獨特的「爽言爽語」倒也收穫了不少粉絲。
  • 寧浩:葛優和「表舅」現場妙改臺詞
    ……而寧浩又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中講述北京小人物的手法,葛優再演「張北京」,連戴的帽子都沒換。這件事情對寧浩觸動挺大的,沒想到農村醫保能到這種程度,確實是政府辦了一件硬事兒,就想從這個角度講一個小故事,為了符合喜劇片的設定,就做了一個身份互換的設計,拿著別人的醫保卡去看病。表演醫院兩場戲,「按我的來」葛優祖籍是河北衡水,但讓葛優去演一個衡水的農民也不像。
  • 葛存壯因反派角色,差點連個對象都沒有,而葛優成自己一生驕傲
    由於父親的反對迫於無奈,他還是聽從父親的在父親朋友的身邊學了幾年醫學,被拒絕的葛存壯開始認真的學習醫術,做事積極認真的態度很受院長的喜歡,後來院長還一度還想讓葛存壯進入醫藥研究室學習。而葛存壯也為了這部作品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要從30歲演到70歲各種年齡段的狀態他都要掌握才能演到完美。而這樣的一部作品對任何一個演員來講都是一種挑戰,畢竟那時的後期和拍攝都不比現在的技術高,所以演技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 馮小剛用黃軒騙光我眼淚,還說透了中國人的愛情?
    中國人的愛情,還能不能搶救一下了?年輕人恐婚,中年離婚,老年失婚,戀愛來不及談,熱吻倒比愛情還快。整個世界都在說我愛你,整個宇宙都在尋找一顆紅豆,人人都渴望愛,個個都怕被愛傷害,愛情成了這個時代人類最後的救命稻草,也是絕世毒藥。好像一夜之間,除了為愛人清空購物車,中國人都忘了怎麼表達真心。我們學會了互撩,卻忘記了愛情。
  • 不能「葛優癱」?老祖宗還傳下了這些「癱」
    「用前途與生命去癱「的陶淵明別看陶淵明濁酒一杯、秋菊一叢、美名青史,背後的心酸換誰誰不幹。從二十九歲初入仕途到四十二歲辭官歸田,用陶淵明的話說,是「誤入塵網中,一去十三年」。他侍奉過的兩任領導,桓玄、劉裕都是殺人不含糊的主子,先後篡位改國號。血腥味的官場像一個無形的樊籠,心性自然的他萌生了隱居的念頭。
  • 羅玉鳳去了美國為何依舊是底層?在中國都過不好去美國一樣過不好
    她說了中國那麼多不好,她做了那麼多讓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她完全把自己當成所謂的美國人,只是美國依舊不接納她。美國需要的是底層打工者,需要的是各種廉價勞動力,需要各種勞工為自己國民服務,唯獨不缺美國公民。
  • 葛優:妻子是個「醋罈子」,無兒無女,又不漂亮,卻被他寵愛33年
    「中國人習慣把名字放在後面,把姓氏放在前面,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而美國人正好和我們相反,他們習慣把名字放在姓的前面,以表示對自己的尊重。」提到葛優,大家都很熟悉吧?1976年的時候,葛優在北京昌平縣興壽公社插隊的時候,因為身體瘦弱,還被分配到去養豬。
  • 陳道明三度拒演,葛優走後門才進組,《圍城》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黃蜀芹思來想去,還真就琢磨出一個合適的演員來,在電視劇《末代皇帝》裡出演溥儀的陳道明那個時期的陳道明也算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電視劇明星了但黃蜀芹想,《圍城》這麼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請他來做男主角,應該不算委屈讓黃蜀芹沒想到的是,見到人之後,陳道明就把她給拒了
  • 沒有了好萊塢,中國演員去哪更上一層樓
    但幻想也只能是幻想,事實上,在當時的好萊塢,即便是華人中最具影響力的黃柳霜,終其一生都沒能痛痛快快地演幾次主角。黃柳霜是第一位在星光大道留星的華裔女演員,但她在好萊塢也沒有太多選擇。 在李小龍之前的好萊塢,中國面孔不僅不能得到美國人的充分尊重,遙遠故土投來的也常常是冷眼。演出中國人的真實模樣,還是演出好萊塢想看到的中國人形象?在黃柳霜所面對的矛盾上,李小龍找到了平衡,而他的支點,就是功夫。 香港初代女打星鄭佩佩年輕時曾與李小龍共事,有一回二人去茶樓喝茶,李小龍興奮地讓鄭佩佩打他。
  • 想當演員被拒,當導演後被葛優馮小剛爭著捧,都是借了父親的光
    葛優是電影圈很出名的演員了,他也是一名老戲骨。他最出名的經典動作,就是葛優躺了吧,不管他演過多少的作品,那個動作還是忘不掉。作為影視圈的老戲骨,他在圈內的人際關係一定會非常不錯的。他們兩個當年還做過一件很大的事情。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傅彪?傅彪這個演員已經去世多年了,葛優跟馮小剛在他去世之後,一直幫助著傅彪老婆, 馮小剛跟葛優爭相為傅彪還債跟資助。
  • 胡歌這麼帥為什麼從沒演過電影?姜文葛優這麼難看怎麼總演電影!
    其實胡歌是演過電影的,《諸葛亮與黃月英》《辛亥革命》《劍蝶》《第601個電話》《假裝沒感覺》,《那年夏天你去了哪裡》等這些電影都是胡歌飾演的,但是基本都沒有什麼名氣。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可以有機會或者說有這個資格去演好電影,我在進這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