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后——漢朝竇太后

2020-11-19 騰訊網

西漢的竇太后是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漢武帝的祖母。

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后之一。

她當皇后的經歷非常傳奇,腦洞再大的編劇也不敢這麼編。

但是這偏偏就是真實歷史。

竇太后是清河人,在漢代屬於趙地,她因為相貌端正,家世清白被選入宮中服侍呂后。

後來呂太后決定把一批身邊的宮人賜給諸王當媳婦,其中就有竇太后,這時候應該被稱為竇姬。

竇姬非常掛念自己的娘家人,於是請求主管分遣宮人的官吏一定要把她分到趙地,也許是人家管事的官吏事多,忘了這件事,一時失誤把竇姬分到了代地。

這時候木已成舟,已經沒辦法改了,竇姬不樂意也沒轍,只能哭著去代地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令你當時特別痛苦的事情可能是你實現人生逆襲的一次難得機遇。

竇姬成為了代王劉恆的妃子,代王非常寵幸她。

竇姬為代王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代王劉恆原來有一個王后,她為代王生了四個兒子,年齡都比竇姬的兒子大。

本來怎麼也輪不著竇姬的兒子繼位。

可是原來的王后在代王當上皇帝之前就死了,生的四個兒子也都夭折了。

當時醫學落後,小孩的夭折率特別高,即使是皇室也無法倖免。

代王劉恆後來當上了皇帝,他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漢文帝。

當時竇姬的兒子年齡最大,被立為太子,竇姬母以子貴被立為皇后。

漢文帝死後,她的兒子繼位,是為漢景帝,她被尊為竇太后。

竇太后壽命特長,把自己兒子都熬死了,孫子漢武帝即位後,她成了太皇太后。

竇太后經歷給我們一個啟示: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不用一直耿耿於懷,很可能這些壞事就變成好事了。

相關焦點

  • 竇太后——漢朝最幸運的「豬隊友」
    要評選漢朝最幸運的女人,我得投西漢竇太后一票。 竇太后到底叫什麼,已經很難考證了。西晉皇甫謐在《史記索隱》裡說,她叫做「猗房」。當時的代王王后已經去世,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都相繼早夭,所以竇王妃的兒子劉啟,被立為太子,竇王妃,自然也就變成了竇皇后。 十年時間,從貧家女子到皇后,《杜拉拉升職記》也不敢這麼寫。要是竇猗房寫本自傳的話,肯定暢銷。 劉恆就是漢文帝,文帝駕崩以後,劉啟即位,也就是漢景帝,這時候的竇皇后,又變成了竇太后。
  • 竇太后為什麼讓漢景帝傳位劉武?漢朝歷史差點被改寫
    漢景帝是漢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
  • 竇太后——竇猗房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做個博古通今的美男(女)子↑↑↑竇太后
  • 竇太后臨終前交代兩件事,漢武帝敬佩不已:這才是真正的帝王權術
    漢武帝早年提出的諸多改革政策都受到了竇太后的阻撓,其表面原因是竇太后推崇「黃老之學」,而漢武帝的改革政策極為激進,與竇太后的政治理念不符。但是這裡面顯然有著更為深刻的現實原因,那就是漢武帝的改革政策尤其是政治方面改革的核心極大地損害了貴族以及豪強的利益,這一點與以竇太后為首的竇氏家族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 漢武帝為何與祖母竇太后明爭暗鬥?只因漢初的這股勢力令人膽寒!
    然而,七國之亂雖已平定,但漢朝內部圍繞著儲君歸屬展開了殘酷的爭奪。公元前150年初,漢景帝將慄姬打入冷宮,廢掉太子劉榮改封臨江王;立第十子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封劉徹的生母王娡為皇后,並將長公主劉嫖之女陳嬌許配給劉徹。 從此,漢朝兩大外戚勢力竇氏和王氏結成聯盟,她們不僅能夠左右朝局,還扶持劉徹作為未來的大漢皇帝。
  • 竇太后活著的時候,漢武帝為什麼害怕她?
    竇太后是誰?她是劉邦的兒媳婦,是漢文帝劉恆的老婆,是漢景帝劉啟的老媽,是漢武帝劉徹的奶奶。可以說漢朝掌權者,沒有人比她的身份更為尊貴了,她是西漢的太后當中,除了呂后之外,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太后了。再加上漢朝這個朝代是以仁孝治國的,比如孝文帝,孝武帝……他們是要孝敬老人的,漢文帝就是二十四孝子之一,她的母親薄太后生病之後,都是他親口為母親嘗藥。孝道是他們皇室當中的每一個人都要遵守的。竇太后可以說是輔佐過三代帝王的人,她的資歷很深,威望很高,只要是她在,不管是漢景帝,還是漢武帝,都是硬不起來要禮讓她三分的。
  • 西漢時期,當朝皇后要比諸侯王的王太后地位更尊貴
    七國之亂就是最好的說明。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諸侯王勢力,鞏固中央集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頒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弟為列候,並由郡守統轄。諸侯王對自己的封地再一次分封,使得諸侯王的土地越封越小。
  • 漢景帝欲立劉徹為太子,卻遭到竇太后的嚴辭拒絕,這是為什麼呢?
    這一天,漢景帝被王美人和姐姐館陶公主所勸,來到竇太后宮裡,向竇太后請示立太子一事。可是,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當景帝提出要立劉徹為太子的時候,卻遭到了竇太后的拒絕。景帝以為竇太后不喜歡劉徹,於是問道:「母后,您不喜歡徹兒,那母后認為,兒皇改冊立哪位皇子為太子呢?」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竇嬰為何和竇太后交惡?
    在漢朝的武將體系中,大將軍是最高職位,楚漢爭霸時,兵仙韓信被拜將,成為了漢朝第一位大將軍,從漢軍出蜀作戰中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因為韓信有了大將軍頭銜,才能成功地指揮十數位漢軍宿將,為後來的順利作戰奠定基礎。
  • 皇宮哭聲震天,漢朝上演宮廷版《等著我》,太后尋親為何如此感人
    這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漢朝竇太后和他的弟弟竇少國。說是這竇太后小時候家裡很窮,不得已家裡賣掉了小弟竇廣國,這弟弟竇廣國後來是顛沛流離,被轉手賣了十幾家人,長大之後去礦場做了礦工以挖煤為生,生活過得也是非常艱辛。
  • 竇太后:當幸福來敲門
    竇皇后立於她人生拋物線的頂峰,她感慨,她唏噓。而她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衰老,還有疾病。 竇嬰是竇太后的侄子,在聽聞大侄子的一番「高論」之後她很生氣,後果也很嚴重。嗯,逞能是吧,以後別上朝了,你丫從此以後別說你姓竇(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
  • 竇太后: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
    這是一篇網上摘錄的文章,關於竇太后的小說,主要內容講的是竇太后和兩個男人的故事,史書上的竇太后是一個傳奇的女人,她的美麗、她的殘忍,其實她只是在追求一個作為女人的權利,子女、愛情,學歷史,看《竇太后: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請關注lishi_cui,後臺回覆:竇太后。
  • 漢朝皇后故事:殘花敗柳的王娡何以成為大漢皇后
    摘要:漢朝皇后故事:殘花敗柳的王娡何以成為大漢皇后,漢朝王娡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女人,城府很深,也很會算計。
  • 三朝垂簾竇太后
    竇太后,就是漢景帝的母親,漢文帝時的皇后。前幾年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的竇漪房,原型就是竇太后。
  • 漢武帝為何會怕竇太后?在竇太后眼裡,劉徹是「未央宮實習生」
    還真不是這麼簡單,事實上漢武帝對竇太后既尊敬又害怕。原因很簡單,在竇太后眼中,漢武帝只是個「未央宮實習生」,如果有必要,她一句話就可以讓漢武帝「摘帽」,提前退休。漢武帝即位的時候才15周歲,少年天子。雄心勃勃的漢武帝,即位之初就圍繞儒家思想,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
  • 扶立漢靈帝的竇太后臨朝稱制後,卻被曹節等宦官欺凌,雖亡難安
    隨之,選擇大漢江山傳承人的重擔,就落在了皇后竇妙的肩上。一個婦道人家,一時間也沒有個正主意,就找自己的父親城門校尉竇武商量。竇氏能成為漢桓帝的皇后,主要因為陳蕃、周景兩人的極力奏請。現今,周景已去世,竇太后就重用陳蕃。承繼皇位的漢靈帝劉宏年齡雖小,但也還明白知恩圖報是怎麼回事。為了報答,也是為了取悅於竇太后,他就詔封竇武為聞喜侯、其子竇機為渭陽侯。同時,還將竇武的兩個侄子也封了侯。一門四侯,榮耀無比。
  • 竇太后阻撓漢武帝推行新政,背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出身孤苦,自幼侍奉呂后,後又嫁給文帝為妻的竇太后,見證並參與了丈夫和兒子創建「文景之治」的盛世。年輕時的她在呂后面前謹小慎微,即使從代王妃升級成皇后,由於夫妻二人毫無倚仗,故而也是步步小心。這種隱忍恬淡的性格,又恰恰符合黃老之學的修身之道,因此從竇太后的生平和施政來說她尊道而蔑儒並沒有錯,但並不全面。事實上,《老子》一書詞句玄妙。哲理幽深,本非易讀之書。
  • 北魏竇太后:從死囚家屬到太子養母,她詮釋了什麼叫做母儀天下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五位著名的竇太后,她們分別是西漢的孝文竇皇后,東漢的桓帝竇皇后和章帝竇皇后,唐朝的睿宗昭成皇后竇氏以及北魏的太武帝竇太后。這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西漢孝文竇皇后,她歷經四朝,輔佐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帝王,權傾朝野,可謂青史留名。
  • 他才是漢朝能力最強的皇帝,比漢武帝更厲害,只可惜大家把他忘了
    漢朝分成西漢、東漢。如果要在漢朝找一個皇帝作為「千古一帝」代言人,想必許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漢武帝。漢武帝以「雄才偉略」著稱,但實際上,漢朝另有一個在許多方面比漢武帝更厲害的皇帝,此人智商奇高、能力過人,在位時將漢朝國力推向了巔峰,只可惜後世幾乎不提起他,好像把他忘了。
  • 竇太后為何一定要滅掉北匈奴?如沒南匈奴添油加醋,一切未必發生
    東漢中期,漢朝與北匈奴爭奪對西域諸國控制權的戰爭。西漢開闢「絲綢之路」,密切了與西域(約今新疆及其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鄰境一帶)的關係。西域諸國附漢後,朝廷設置西域都護府進行管理。王莽建立新朝後,匈奴趁機控制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