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法老實話

2021-02-12 武術之家

習武,第一就是求實在;容不得一絲兒的虛假。此輩習武一世,且也博得了若干的名望,卻連面對事實的勇氣也無,烏足復論也哉!?

 

問:敢問前輩:「八卦掌」是中國武術中高妙的技法,「八卦門」也是中國武術中著名的門派。但是,為什麼今日練「八卦掌」的人已漸稀少?就是偶有習練的,也只會在那裡裝模作樣的轉圈子;和說許多玄乎其玄,叫人愈聽愈不明白的幹、坤、震、離、陰陽五行之類的話。使人或以為「八卦門」的人玄妙莫測,敬鬼神而遠之。或以為「八卦掌」縱能健身,亦絕對不能應敵,而戲謔之為「驢推磨」。 此中實情,究竟何若? 晚輩不敏,敢問。

答:「大哉,問」!只是,「一部二十五史」教我「從何說起」?

 

問:前輩隨意指點不妨。

答:不然。仍請足下隨意問來,待我實說與你。

 

問:如此,恭敬不如從命。首先,當然是名稱的問題。 為什麼這種武術要叫「八卦」? 可得聞乎?

答:咳. 這真是說來話長。 本來,這種掌法並不叫「八卦掌」的,似乎可信叫「陰陽八盤掌」。

 

問:然則又何謂「陰陽八盤掌」?

答:所謂「陰陽」,淺說之,便是手心,手背的翻轉,變化。深入之,更及勁道,纏絲的運用、配合。至於「八盤」,乃是因為這種掌法的操習,要立八根木樁,而後以掌歷盤這八根木樁以練功夫的緣故。所以,合以稱之,就叫它「陰陽八盤掌」。

 

問:敢問這八根木樁,應該如何立法?

答:應該圍繞己身,「前、後、左、右」各立一根,乃是四根。再加「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各立一根,便是八根了。

 

問:如不叫「前、後、左、右、左前、右前、左後、右後」,而稱之為「東、南、西、北、西北、東北、西南、東南」,仍是八根木樁,可乎?

答:叫它「東、南、西、北」,與夫「西北、東北、西南、東南」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有了方位,位置就固定了,就似乎非如此立樁,也非依此練習不可了。今日社會,地狹人稠,似不必死守此限。 因地制宜,隨意立之。 只要大致圍繞己身,不礙練習可矣。

 

問:謹受教。再請問:這八根木樁,以及它所立的位置,是不是就是練「八卦」的人常說的「四正」、「四隅」?

答:一點不錯,「前、後、左、右」就是所謂的「四正」。「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就是所謂的「四隅」。

 

問:那麼,這八根木樁,與中國的陰陽八卦之學說,究竟有何關係?

答:籠統說來,若以為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皆離不開陰陽,皆出不了八卦。則此種掌法,此種木樁,又何獨敢脫出於天地之外?自然是有關係的。

 

問:前輩話中有話。敢問:若是不要籠統,明白清楚的說來,則八卦之學,與「八卦掌法」,有必然的,不可或分的關係否?

答:若這等說,自然沒有必然的關係。

 

問:那麼,為什麼非叫它「八卦掌」不可呢?

答:其實,並不一定「非叫它『八卦掌』不可」。只是因為後人將這些木樁分別命名叫做「幹、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八個卦名,所以就將此掌法,叫做「八卦掌法」。

 

問:究竟是何人將此八樁安上八個卦名的呢?

答:雖然已不可考,總是很有學問的人吧。

 

問:然則前輩的意思,這八根木樁,並不一定要按八卦命名。這種掌法,不一定要叫「八卦掌」了?

答:正是此意。試看「陰陽八盤掌」之名,「八」是數目,「盤」是動作。 說得清清爽爽,實較「八卦掌」之名為優。

 

問:然則「八卦掌」一名,是否宜加修改呢?

答:此名經已通行,似亦不必多事。而且,又將如何改呢?

 

問:這八根木樁徑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之時,叫「陰陽八盤掌」。木樁被叫做「幹、坤、震、巽、坎、離、艮、兌」之時,就叫「八卦掌」。那麼,另訂新名,自然仍以這八根木樁的稱謂作根據嘍。

答:需知這八根木樁的稱謂實是無謂的,叫它什麼皆可。叫它「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有何不可?叫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有何不可? 叫它「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有何不可?

 

問:嘻,吾喻矣!就是叫它「ㄅ、ㄆ、ㄇ、ㄈ、ㄉ、ㄊ、ㄋ、ㄌ」,叫它「A、B、C、D、E、F、G、H」,叫它「ア、イ、ウ、ェ、カ、キ、ク、ケ」皆無不可啊!

答:哈. 如足下者,「始可與言『八卦』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問:前輩謬獎了。再請問:這八根木樁立妥以後,操習的方位,是不是一定的?

答:初學之時,操習的順序是有一定的;先某樁、後某樁、再某樁、又某樁. 但方位並不需要固定。比如此次向東起手練去,下次向西起手練去。總之自己之關係位置為準,依序而盤;不必死守方位。更不必怕盤錯了樁子,使得乾坤錯位而發生地圻天崩的大禍。

 

問:前輩說:「初學之時」如此,似乎深入以後,還有變化?

答:這個自然。熟練之後,隨意行去,盤到那樁是那樁,亦不必死循次序了。

 

問:方位、次序、兩不需守。再請問:這八根木樁之數,亦可以增減否?

答:可以的。之所以定標準為八樁,不在數目,而在方位。 將己身之「前、後、左、右、左前、右前、左後、右後」皆圍滿它。使人對任何一方之敵人,皆能應付。 其意在此,固不在樁數之多寡。

 

問:然則至少需立幾樁?至多可立幾樁?

答:這可說全無一定。至少要立一樁,否則如何用功? 至多可至無限,而其實太多亦是無用。

 

問:嘗聞:「八卦掌」之練法,要在院中林立竹竿,而後在竹竿間穿來穿去,一面練掌,身法飛快,而不碰到竹竿。有此功否?

答:這是妄說,而由來已久。其實就是指的「盤樁」。 因為所知不確,又復故神其說,就成了在竹竿縫裡穿來穿去了。請問,就算穿得來穿得去,又怎樣?

 

問:然則「八卦穿林掌」一名,亦不可信了?

答:「八卦穿林掌」、或「八卦遊身穿林掌」之名是因為歷盤八根木樁,就可叫作「穿林」。此名不妨存之,不為害。

 

問:前輩提到「遊身」二字,外間亦常聞有「八卦遊身掌」、「遊身八卦掌」,其說確否?

答:「遊身」之說有二:一是雙掌遊走,穿纏己身──其實目的在穿纏敵身。一是身法遊走如龍,故謂之「八卦遊身掌」。至於「遊身八卦掌」,同是一事。

 

問:前輩雲「遊走如龍」。而外間亦有「龍形八卦掌」之稱,可得而聞乎?

答:龍是說得好聽,其實龍在何處?「八卦」之掌法穿纏,身法擰轉,處處離不了一個蛇形。 為了好聽,便不叫蛇形,叫它「龍形」。其實「八卦」皆是「龍形」,去了「龍形」便無「八卦」,而又絕無其他虎形,貓形。所以,叫它「龍形八卦掌」固無不可,不如此叫的也仍是「龍形八卦掌」也。

 

問:如此說來,只是「八卦」、「龍形」、「遊身」、「穿林」顛來倒去的稱呼而已,實東西仍是一個嘍?

答:一點不錯。如果不嫌麻煩,也不妨一起用上,叫它「八卦龍形遊身穿林掌」。或將其中次序顛之倒之,或是省去幾個字,皆無所謂。

 

問:前輩通達之論頓開茅塞。然而外間常有因名稱之不同,而互相菲薄之事,則又何說?

答:此輩不在技術上下功夫,專在字面上做文章,只得由他。

 

問:然而同是練「八卦」的,亦確有互不相同之練法,當是何因?

答:這是由於師承不同,心得有異之故。其他拳術,亦多如此,不足為奇。

 

問:然其間定有優劣。當如何判斷辨析?

答:功夫之深淺在各人,技術之優劣則端看是否切合「八卦」之原理而定其高下。

 

問:「八卦掌」之掌法,共有幾套?

答:任何武術,本不當以套數為講究,「八卦掌法」尤不注重於此。然一般而言,有「八卦掌」,及「八卦連環掌」。

 

問:「八卦連環掌」但聞其名,已難一觀,願先請教。

答:「八卦連環掌」亦簡稱之曰:「連環掌」,而將「八卦掌」簡稱曰:「八掌」。這套「連環掌」就是遊走八門,歷盤八樁,步子不停,掌法亦不間斷的一套基本掌法。之所以謂之基本者,一因熟練以後,「盤樁」亦不必全依此套路,變化之妙,存乎其人。二因「八卦門」無論徒手之技巧,兵器之應用,無不從此「連環掌」中衍生出來。

 

問:難道初學轉圈子的八個掌法,也是由此而產生的嗎?

答:正是。

 

問:難道不是將基本的「八掌」連串,成此「連環掌」的嗎?

答:問得好!這就牽涉到「八卦掌法」最初創造的次序,和正確的練習步驟上去了。

 

問:願聞其詳。

答:其實創造的順序,亦正是練習的順序。首先,當然是「八卦掌法」獨特的基本動作。

 

問:這些都是單動作嗎?

答:都是單動作,而將「手、眼、身、腰、步」,一一練到。熟了以後,則或由老師引導,或者自行連串起來,成為一組一組的動作,繼續的練。這、就近乎基本所謂的「八掌」了。

 

問:今日之練「八卦」者,似乎就此而已。甚至連基本之單動作亦無,上來就是「單換掌」,「雙換掌」.

答:今日諸賢如何練法,我不知矣。只是,這等練法,亦能練得出功夫否?

 

問:這倒是真箇不能。敢問,何以故?

答:無他,只是不曾上過木樁之故。

 

問:然則「上樁」如何?

答:「上樁」亦有次序。等基本訓練已成之後,可使他先盤一樁,而後兩樁;使知如何「換樁」。「換樁」之訓練多不過三,便可使習「全樁」,亦即是學習「八卦連環掌」;遊走八門,歷盤八樁。而也有為了連成一氣,增加鍛鍊起見,更在八樁之中央,加立兩樁,成為十樁者,亦無不可。

 

問:然則不是成了十掛了嗎?

答:不然。方位仍只八方,不在樁數之多寡。

 

問:今日之傳「連環掌」者,除前輩外,尚有何人?

答:以「連環掌」炫人者甚多,然皆是自己編造的,非其本來矣。

 

問:晚輩無狀,鬥膽請問,何以知人皆是「自己編造的」?

答:此有何難?只看他能歷盤八樁,圓轉自如,而無絲毫勉強,鋀釘之處否,便可知矣。

 

問:「連環掌」練完,已能歷盤八樁、十樁,乃至於理論上之無數樁,然則何庸再練什麼「八掌」?

答:如果全不「上樁」,功夫一世出不來,固然不可。然習之既久,必須「離樁」憑空而習,始能轉化入神,極肆其藝。

 

問:那麼,轉圈換掌之法,就是「離樁」進修,「私練」的妙技了?

答:一點不錯。「離樁」之後,各人以習用而最能發揮體能,最為穩妥,絕對可以取勝之掌法,參合變化,「私練」下功。

 

問:如此說來,這「私練」的並不一定要「八掌」了?

答:「並不一定要『八掌』!」今人動稱「八掌」,乃強合八卦之數。

 

問:而此「八掌」,各人練來亦不一定要全同了?

答:「不一定要全同」。徒不必同於師,師不必強制弟子。 各人之體能不同,心得有異,雖欲強其同也亦不可能。

 

問:然而各家「單換掌」、「雙換掌」好像總比較近似。

答:同是「八卦」,何得而不近似?「單換掌」、「雙換掌」是基本的「換樁」技術,離此不足以成方圓。 是以諸家皆不敢輕忽。至於其他諸掌,無論掌數,掌技,就各自表現,不能一律了。

 

問:然則「八卦掌」之藝,至此臻乎極致歟?

答:功夫深淺,永無止境,何得雲「臻乎極致」?應用之妙,存乎一心。 更無法憑空予以品量。

 

問:前輩高明之論,使人如撥雲霧而見青天。晚輩愚魯,敢問:「八卦掌」的技法如此精妙,而其訓練又有程序,不知何以傳人極少?門戶不張?

答:咳. 此則「八卦門」百口莫辯之大罪.

 

問:晚輩惶悚無地。

答:不然。足下何預?

 

問:前輩不談無妨。

答:正當詳告。武術各派,多好自秘其技,不肯輕傳。 中國武術之所以不能振興,這是最大的病根。 而「八卦」一門,此病特深。

 

問:何以故?

答:箇中原因,當然很多。第一是「八卦掌法」,技巧之精微高妙,允稱武術之奇技。 得之者視為秘寶,不肯輕以示人,況傳人乎?

 

問:願聞其二?

答:第二是這種技擊之奇珍,實在不容易練習。必須要先天之條件,後天之用功,兩相配合,而且要求極高。是故前輩先師,便不肯隨便傳授,糟蹋了東西。

 

問:願聞其三?

答:也是巧合,也是不幸。早先的幾位老師,都太嫌嚴謹了點。 開門收的徒弟已經不多,徒弟中傳給真功夫的就更少了。而得了真傳的弟子,又復相沿成風,相誡成習,不輕易以「八卦掌」之真面目,真功夫示人,更不輕易將「八卦門」之衣缽相授了。

 

問:董海川先生為各門各派所共同欽崇,其地位已得共同之確認。據云形意一門之所以合於「八卦」,也是因較技敗於董海川先生之故?

答:較技之事無確據。然如非真正佩服董海川先生,以形意一門之地位絕不肯兼習「八卦」,以濟不足。

 

問:這是自然。

答:然若妄傳以為二門已經合成一門,則又不然。

 

問:外間皆作此說。且武技得以交流,豈不甚好?

答:是又不然。「八卦」之技,是偏才,是奇技。 其術極高,非人人之所能習。 習之不達相當水平,尤萬萬難以致用。實不如形意之平易近人,只要下功夫,定然可成功者也。

 

問:前輩不標榜自己,不鄙薄他人,風度涵量,令人欽佩。

答:做人本當如此,習武尤貴謙恭。

 

問:坊間亦有許多「八卦」的著作,當以何本為佳?

答:坊間諸書,我皆曾寓目,而無可當意。唯閻德華先生之〈八卦掌使用法〉」不無可取。然其許多〈使用法〉仍非〈八卦掌〉純正之技,讀者慎之。 至於其他,不足道矣。

 

問:前輩所賜教言,皆為外間所未嘗有,信是「八卦門」中不輕外洩之秘。晚輩何幸,得聆一席語,真箇勝讀十年書,不知前輩允予發表以糾俗謬否?

答:武術界風習極壞,非爾所知,我若是不說,又恐學者誤聽胡言亂語,妄加解釋,致使本門之技遭受鄙薄,則吾真成本門罪人矣。也罷、我因足下問道,能探源索本,故為道之如此。句句實言,字字有據,發表與否,悉聽君意可矣。

 

★                     ★                     ★                         ★                        ★

 

因為是以問答的體裁寫的,而內容在探究八卦掌的根源。所以,就取了「林問」,這麼一個筆名。 當然是取〈論語〉中,「林放問禮之本」?而夫子在答覆之先,就誇獎說:「大哉問」! 這一段故事。

 

發表之後,曾經引起了相當的震撼。許多研練八卦的前輩們,紛來打聽:文中採訪的,究竟是隱居在何處的怎樣一位老先生?

 

但是,當知道了這其實是我向劉師習練八卦的問答筆記之後,他們馬上掩耳低眉而去,竟就不再追問了。而其實,他們許多是劉師的朋友!

 

習武,第一就是求實在;容不得一絲兒的虛假。此輩習武一世,且也博得了若干的名望,卻連面對事實的勇氣也無,烏足復論也哉!?

 

後來,此文又在〈中國武術集刊〉的第一集中轉載時,就用了我的本名發表。篇名為什麼改了〈八卦掌法問答錄〉?可就再三想不起來了。

八卦掌法老實話

相關焦點

  • 八卦與八卦掌
    二、「八卦」——伏羲創八卦,「八卦」由陰爻「一」和陽爻「一」相配合而成的八種圖像,為之八卦,每一種卦象代表一定的事物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 武學掌法取名誰比得過金庸?從「一」到「萬」的數字,一個都沒少
    三、三花聚頂掌法該掌法源於全真派,從全真七子能力來看,他們應該沒有實力自創這樣的武功,所以該掌法創始人應該是王重陽,掌法名為「三花聚頂」,所謂「三花」其實就是「三華」,意指人體精氣神之榮華聚於玄關一竅。該掌門因而被稱為全真一派中最厲害的掌法,可惜在小說中的表現卻不盡人意。
  • 一篇文章講透陳氏太極拳的23種掌法、6種複合掌法及其練法、用法!
    傳統陳氏太極拳的掌法是陳氏太極拳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理精法密,動作更細緻,更精妙,其變化多端奧妙無窮,往往是一個式子,包含了多種掌法變化和擊法,即所謂「一式多招」。同時一種掌法也可以演變為多種招式。即「一招多式」。這種掌法和招式之間的變化和轉換將給對手帶來變化莫測不知所措的感覺。我則乘機以制敵。
  • 尹派八卦掌名家朱寶珍先生講解定勢八掌
    1950年投師原中國人民大學武術講師劉振林(志剛)先生門下,系統學習八卦掌的尹氏技法、程氏技法,並對瀕臨失傳的馬維祺的掌法及梁齋文(玉貞)多勢掌法、拳技等有所繼承。後又從何忠祺、何忠祥、張鴻吉三位老師系統學習尹氏小架子八卦掌體系技法。1958年向胡耀貞老師學習心意內功法。
  • 董海川八卦掌技擊歌訣釋義
    勢來截之,使之欲發不及,而遭到反擊。三日脫身化影法。對手來時以步法變換。避實就虛,造成敵被我順進而擊之。此三法一法勝過一法,唯第三法最玄妙。將此三法與上述歌訣有機結合,可使八卦掌技擊之法臨陣用時產生理想之效果。   歌訣第一句:「八卦掌法用無邊。」八卦掌法何以「用無邊」,其所指又是什麼?《易經·繫辭傳上》說:「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由於健而動而主始物,就是說宇宙間萬物之生由乾這裡開始。
  • 談八卦八大掌
    把各派八卦掌的論述與各派的套路相對照,便產生三個方面的疑義:一,既然論述八卦掌是圍圓打點,踏卦走圓,那麼掌法應處處符合圓的運動規律,勢勢應體現出技法的向心力和離心力(這也是八卦掌走圓的核心所在)。同吋套路的編排應體現出技擊,養生,等方面。去掉花梢且不適合實際搏擊的東西。二,說是根據易理編排的掌法。
  • 八卦掌技擊特點
    八卦掌技擊特點  八卦掌技擊特點一、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是拳術的精髓。八卦掌是剛柔相濟的拳術。有歌訣:剛在先兮柔後藏,柔在先兮剛後張。他人之柔腰與手,我則吸腰步穩揚。  八卦掌技擊特點二、整勁擊人  八卦掌擊人用的是整勁,此整勁是從根節而出,根在於腳,發於腿,主於腰,形於手指。該勁非一般的濁力或拙力,是剛、柔、巧、脆幾種力合而為一的一種勁,這種勁威力無比,無堅不摧,有歌訣:先天之氣要練習,剛柔相濟細推尋;八卦掌法留意記,不怕猛漢力千斤。
  • 八卦掌基本功-蹚泥步與八卦樁功
    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於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其實,八卦掌與八卦並無什麼內在聯繫。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遊身八卦掌」或「龍形八卦掌」,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傳。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
  • 武俠小說掌法強於拳法是真的嗎?數據說話,沒內力也能打出KO掌
    所以在現代搏擊中各種格鬥技也基本都是使用拳來格鬥的,那麼為什麼在傳統武術中偏偏有很多的掌法出現呢?外國友人得出的結論是有內力的存在,掌的接觸面積更大,所以單位時間內傳導出去的內力要比拳頭更多,用內力造成傷害的話,掌法就要比拳法更有優勢。
  • 香港的八卦掌
    香港的八卦掌,是在國共戰爭後才發展起來的,香港地方不大但是八卦掌的流派也不少,其中有程氏八卦掌,尹式八卦掌,形意八卦掌,孫式八卦掌, 姜式八卦掌,史式八卦掌,梁式八卦掌,馬貴派八卦掌,傅式八卦掌,程派高氏八卦掌
  • 八卦北京城,一代宗師裡的獨一份,老北京八卦掌深藏不露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八卦掌離不開轉走練習,它是一種掌法變化為主的拳術,八卦掌的基本功練習要以自個兒的一個臂長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然後沿著這個圓走圈兒>在電影裡當章子怡處於劣勢時使出的一招八卦掌絕技叫『解纏手』而最後她置對方於死地的一招叫雙託掌號稱『白猿獻桃』這是八卦掌六十四手中的大招,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八卦掌的六十四手並沒有失傳,在北京不少的公園裡,相信您經常能看到練八卦掌的人,男女老少,多大歲數的都有
  • 清朝武林高手董海川八卦掌,當時名震江湖的實戰武術!
    說起八卦掌很多朋友一定會想起單田芳老師講解的童林傳裡面的童林,其實我們現實中是有一個傳統功夫就是八卦掌,在大清朝時候八卦掌是非常厲害的民間傳統功夫,當時的皇族也是非常認可的一門傳統功夫。
  • 金庸武俠小說中,論掌法,降龍十八掌天下第一
    總的來說,論掌力威猛,降龍、黯然平分秋色,論掌法精妙,天山折梅手獨一無二。 和天山六陽掌一樣,天山折梅手是逍遙派高深武功,必須內力深厚人士才可練習。如果武功低級人士誤練此功,會經脈氣息大亂,嚴重可癱瘓。3,天山六陽掌理由:逍遙派鎮派武功之一,屬於極高深武學,更是化解生死符的必須條件,可剛可柔,可陰可陽!
  • 【發現固安】劉派郭氏八卦傳人郭孟申
    為了介紹劉派郭氏八卦傳人郭孟申(郭子平)的基本情況,有必要從歷史淵源上予以闡述。劉派郭氏八卦來源於董海川的八卦掌。劉派郭氏八卦的基本內容包括形意、太極、八卦以及戳腳、披掛、八極拳等,但基本上以八卦為主。八卦掌、八卦刀、八卦劍、八卦槍。單練,對練,群練。散打,技擊。八卦掌八樁:夾馬樁、推山樁、纏身樁、擰穿樁、下掖樁、雙拍樁、翻身樁、提筋樁。八式(行樁):松沉式、推山式、抱球式、茶壺式、金鐘式、猴形式、探爪式、眼觀式。
  • 影視劇中最厲害的八大掌法,降龍十八掌第八,如來神掌第二
    影視劇中最厲害的八大掌法,降龍十八掌第八,如來神掌第二 10、天山六陽掌 天山六陽掌出自《天龍八部》,逍遙派的武功,威力極大,與白虹掌力俱是逍遙派最高深的掌法,而且出 掌之時左右雙掌可各運陰陽不同的內勁,且與生死符相生相剋
  • 【大成拳】董海川八卦掌技擊特點
    二、整勁擊人八卦掌擊人用的是整勁,此整勁是從根節而出,根在於腳發於腿主於腰,形於手指。該勁非一般的濁力或拙力,是剛、柔、巧、脆幾種力合而為一的一種勁,這種勁威力無比,無堅不摧.有歌訣: 先天之氣要練習,剛柔相濟細推尋;八卦掌法留意記,不怕猛漢力千斤。
  • 「八卦拳學」中的真意,幾人能看懂?
    就以這門拳術現在的名字八卦掌為例,民國時一直稱為八卦拳,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改稱八卦掌,反映出從這一時期以來武術界「領導者」們認識與素養水平的俗淺,他們不知道作為一個拳名中的拳指的是拳術,而非拳頭。比如太極拳,雖然也是以掌法為多,但仍叫太極拳。通背拳也是以掌法為多,同樣也稱通背拳。
  • 七旬武狀元八卦掌乾坤
    昨日下午,在黃山舉辦的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開始了八卦掌的比拼,在最後決賽中,八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八卦掌大師同臺競技,最終中國國家隊一位七旬老翁奪冠。老人名叫許坤祥,在武術界早有「武狀元」之稱,他說除了能防身外,老年人練八卦掌比太極還具長壽功效。  習武55年  許坤祥登臺後表演了一套「百步遊龍八卦掌」,出神入化的拳術,引得場內一片喝彩。一套拳打下來,下面的武師們就議論道,「這肯定是冠軍了。」許老的表演也得到評委了認同,最終以8.9分技壓全場。
  • 為什麼說董海川沒弄懂八卦楊露蟬沒弄懂太極?
    章星球  太極八卦劍教練 史載清末董海川大俠在盤山道長的傳授下,學會了八易寒暑掌法、步法、單練及徒手器械。練完功,董海川便在山洞裡打坐,即使閉著雙眼,他依然可以感覺到穿梭在身邊的午後的光線,聽到清涼的風聲,還有樹葉落地的刷刷聲。
  • 同樣是掌法,移花接玉和降龍十八掌,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厲害?
    移花接玉,是古龍先生筆下絕代雙驕中的武功,也屬於一套掌法。在古龍老先生的作品中,絕代雙驕絕對屬於經典作品。其實,有一套掌法在絕代雙驕中屬於絕頂的武功。這套掌法花無缺,憐星,邀月都會使用。這套掌法非常高深,江湖中人都很怕這套掌法。花無缺憑著自己會移花接玉,正常情況下沒有幾個人是他的對手。花無缺靠著移花接玉這種神功,行走江湖,獨步武林。花無缺靠著移花接玉,也可以以一敵百,這套掌法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後發制人,以柔克剛。憐星的移花接玉高於花無缺,邀月的移花接玉又高於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