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畫布的打磨與繃制

2021-02-07 唐卡
唐卡 一鍵關注

旨在:傳承發揚西藏傳統唐卡繪畫藝術

展示:各種精品唐卡,優秀唐卡工藝品

分享:唐卡繪畫技法和各式的唐卡製作

解讀:全面的唐卡及藏傳佛教顯密文化



唐卡是畫布上的藝術瑰寶,在唐卡的製作工序中,有一項重要的環節就是製作畫布,畫布的製作工序非常嚴格,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製作唐卡一般要選擇白色或乳白色的淺色棉布作為畫布。畫布要有少許彈性,不能過厚或過硬。選擇畫布時要認真檢查畫布表面是否有破損、汙染或其他瑕疵,如果有要立即更換。畫布的大小可根據所要繪製的唐卡的尺寸來進行選擇。但是一般情況下都選擇尺寸大一些的畫布,因為這樣可以在一張畫布上繪製幾幅小尺寸的唐卡。




畫框一般由兩長兩短四根木棒組合而成,木棒長短要根據畫布的大小來定。其中兩根較長的木棒兩端要打出契口,兩根較短的木棒兩端要做成「品」字形,且要與契口大小吻合。將品字形一端分別插入契口中,這樣,畫框就組裝完了。



為了便於繪畫,在畫唐卡前都要將畫布縫製在畫框上。首先用針穿過畫布的一角,用線在畫框銜接的地方纏繞並打結,然後再用針穿過畫布向上,使線纏繞在畫框上後再向下穿過畫布。把細木畫框上的畫布繃緊,再用結實繩子把細木畫框牢牢地綁在大畫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繩路式樣把細木畫框的四個邊同大畫架的四個邊綁在一起。重複這一動作,直到畫布四周都已經縫製在畫框上後,在畫框銜接處再打結完成收尾,這樣,畫布就縫製好了。


▼畫框繃線示意圖


▼唐卡採用的畫布是白色的棉織布,厚實耐用。為了讓畫布平整,必須將其緊緊地捆綁固定在木製的四方畫框上。



為了提高畫布的著色能力,要對畫布進行刷漿。這時就要用到礦石粉和牛膠了。首先在牛膠中倒入少量清水,放在一邊讓它自行融化。再取一些礦石粉放在盆中倒入清水攪拌。攪拌過程中要將沒有溶解的殘渣濾掉。然後再倒入融化的牛膠繼續攪拌,直到混合均勻。在這裡要注意的是,礦石粉、牛膠和水的用量要根據畫布的大小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水、礦石粉、牛膠的比例為3:2:1。


▼畫布上需要塗抹加熱溶解的牛皮膠,使其密室、不滲漏。


以上工作做好後就要開始刷漿了。刷漿時用毛刷蘸取漿液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將畫布兩面全部刷完,同時要保證力道均勻,不可胡亂塗抹,儘量使漿液覆蓋的薄厚程度統一。刷完一遍後一定要進行檢查,顏色發淺或漿液厚薄不均勻的地方還要進行補刷,直到顏色與薄厚程度基本一致。再有就是要檢查刷好的地方是否沾有刷毛,如果有要立即清除,以免以後影響唐卡的品質。


▼用小塊布料浸滿牛皮膠,均勻地塗抹於畫布上。



畫布刷好漿後就要對畫布進行打磨。打磨分溼磨和幹磨兩部分,其中用來繪畫的一面要進行溼磨,背面進行幹磨。溼磨時首先將打磨板墊在畫布下面,然後用潔淨的毛刷在布面上刷上清水,最後用打磨石細細的進行打磨,當布面上的清水被磨成泥漿狀,被打磨處變得細膩光滑為止。一處磨完後繼續進行下一處,直到整張畫面都被打磨完整後將畫布反轉,在背面進行幹磨,幹磨就是不用水,直接用打磨石在布面上進行打磨。幹磨好的布面看起來光滑、平整,用手敲擊會發出類似打鼓似的「咚咚」聲。這樣,一張畫布就打磨完成了。


▼先用石頭磨,然後用瓷碗的碗口。打磨時先塗水,磨好一遍後等布幹透,再塗水繼續打磨,如此反覆多次。打磨好的布表面無線痕,潔白光滑。



▼畫師仔細檢查製作完畢的畫布。





聲明:本平臺圖文版權均歸原版權所有人持有,禁止商用!

相關焦點

  • 毫無人性的人皮唐卡,在真正的唐卡面前是對信仰的褻瀆
    唐卡興起於1000多年前的藏王松贊幹布時期。它的工藝主要分為製作畫布,繪畫和染色,勾金線,裱糊等幾個步驟。看似和尋常作畫沒有太大區別,然而唐卡的每一步工序,卻都是那麼獨特。製作畫布是繪製唐卡的第一道工序。畫唐卡的材質可不是紙,而是布。
  • 到西藏旅遊才發現,唐卡價格居高不下的秘密,是我們想得太簡單了
    唐卡二字是藏語的音譯,也可以譯為「唐喀」或「唐噶」,其中「唐」可以理解為廣闊無邊的空間,而「卡」指的是填補畫布上的空白,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一幅唐卡中看到幾百甚至上千尊佛像。手繪唐卡2.從內容和大小上劃分按照唐卡內容可分為,佛像唐卡、歷史唐卡、神話傳說唐卡、傳記唐卡、天文唐卡和藏醫藥唐卡
  • 唐卡
    止唐(繪畫唐卡)由於唐卡的畫法多種多樣,「止唐」也有好多種。
  • 一種有禁忌的繪畫——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並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硃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緙絲、刺繡和珍珠唐卡。唐卡包括的內容極為廣泛:有反映藏傳佛教和各種神靈的宗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學成就的藏醫、藏藥、天文歷算唐卡;有記載歷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記錄人物的傳記唐卡。
  • 天祝藏中:「華銳唐卡」匠心傳藝
    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唐卡傳習畫室,雪域陽光透過窗戶照在16歲的楊旦春才讓身上,給嘴角含笑的他打下一層輪廓光,臉上頓時泛起光亮。楊旦春才讓和身邊的小夥伴正坐在墊子上,在認真地描繪著唐卡,不時用嘴唇潤著畫筆,把天然顏料小心翼翼地勾勒在面前的畫布上。
  • 格桑達娃:唐卡一畫三十年, 捨棄今生佛子行
    格桑達娃36歲了,對一位唐卡畫師來說,正處在創作生涯的高峰,卻也不得不接受某些病痛的幹擾。由於畫唐卡時必須離畫布很近,不免受到礦物質顏料的刺激,日久生疾,他的眼睛已動過好幾次手術。這可以說是唐卡畫師的「職業病」。
  • 走出民間,成為世界非遺——熱貢唐卡存在的意義
    以熱貢唐卡為代表的熱貢藝術,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黃南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谷地,包括吾屯上莊、吾屯下莊、尕薩日等。唐卡作為一種傳統的宗教繪畫藝術形式,它既是民間藝術,又和一般的民間藝術有著質的不同。畫布繃的平整,後期上漿和上膠的效果就越好,粘性也就越強。勾線上色的時候,畫布就比較平展。1.
  • 綻放「雪域之美」,「百幅精品唐卡藝術展」亮相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
    唐卡,作為雪域高原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更是藏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符號。唐卡在畫布的方寸天地間,將寶相莊嚴的雪域之美盡顯其中,玄妙深邃的佛理禪意蘊含其裡。筆尖上的修行「唐卡」為藏語音譯,通俗來說即是將內容繪於畫布上後,用彩緞裝裱懸掛供奉的捲軸畫,其下軸端裝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絹及雙條彩帶,其外觀形制和畫面構圖與我們所熟悉的馬王堆漢墓帛畫有一些相似之處。
  • 【唐卡】14世紀綠度母唐卡——早期尼藏風格唐卡賞析
    近些年唐卡在拍場中頻現,僅去年國內外的主要拍場上就出現了約一千多幅唐卡,其中不乏精品,價格最高的是紐約蘇富比春拍上出現的一副14世紀壇城唐卡,成交價達242萬美元。唐卡成為了繼佛像收藏後的又一大熱點,這大概一是源於其獨特的藝術性、宗教性和稀缺性;二是因為大部分藏家對於唐卡認識還遠不如傳統收藏品類那樣充分,唐卡目前還相對處於價值窪地,有漏可撿,具有比較好的收藏潛力吧。
  • 甘南藏族唐卡
    甘南藏族唐卡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修建布達拉宮等大型宮殿,促進了藏族繪畫藝術的發展,在此情勢下,藏族唐卡應運而生。藏族唐卡多在純棉布上繪製,也有在羊皮上繪製的,有絲繡和綢貼絲縫的彩色唐卡,也有版印的單色唐卡,其畫芯和裝裱離不開棉、麻、絲、帛。甘南藏族唐卡畫幅大小不一,大者幾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點一平方米,繪畫顏料多為礦物質和金銀等。
  • 清華藝博呈現唐卡與造像之美,包括沈從文捐贈的降龍文殊
    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於4月26日開幕,將首都博物館收藏的26件造像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38件唐卡並置展出,呈現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由於疫情影響,目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並未對外開放,「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經授權,精選刊發展覽中的精品。其中包括知名作家、文物學者沈從文先生捐贈的唐卡降龍文殊與吉祥天母。
  • 手把手教你製作鉛白油性基底畫布
    ▲製作畫布首先需將胚布釘到內框上,此回選擇的胚布是多年來剩餘的布頭布尾,有比利時、日本、美國及迪化街中一布行的胚布,胚布雖然有不同但是經過自己細心照起工來製作,都可以得到高級標準的畫布質感,比一般現成的畫布好用且能提高畫面及色彩的表現力,且顏料的色彩不會被畫布吸掉。
  • 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 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
    唐卡是一種線條複雜、色彩豐富、帶著濃鬱宗教特色的捲軸繪畫,大多數唐卡表現的是藏傳佛教的主題,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現其他題材、服務與其他內容。有人問家中為什麼不適合掛唐卡?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準確。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家中唐卡裝飾的注意事項。
  • 精品唐卡欣賞 | 十二世紀 綠度母唐卡
    綠度母唐卡藏中,約1100年棉布礦物顏料及金粉彩繪 64x42cm瑞士私人收藏
  • 中國當代藝術網藝術顧問桑吉才讓:藏地唐卡大師的閩茶緣
    中國當代藝術網林文彬訊,以唐卡的獨特表現形式,呈現一場視覺盛宴。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青海省熱貢唐卡工藝美術大師桑吉才讓的巨製《神昭海表》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這幅寬3.23米,高2米的作品以唐卡技藝描繪媽祖信仰文化,融合藏地信仰與海域信仰,為兩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純淨的雪域高原,持醇厚信仰初心,出崑崙,歷千山萬水,入東南沿海。在海濱城市福州寓居9年的桑吉才讓,通過茶葉,與八閩大地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 劉忠俊:尼瓦爾的唐卡傳奇
    局限於歷史塵霾的淹沒、受阻於雪域交通的艱難,長期以來,我們對尼瓦爾唐卡缺乏詳細的認知。而今,得益於交通順暢、信息傳播靈敏,古老神秘的尼瓦爾唐卡也逐漸清晰在我們的視野裡,其率真而極具生命活力的美感深深打動著觀者。筆者把對古老尼瓦爾唐卡的粗淺認知總結成此文,謬誤之處,還請方家指正!
  • 唐卡的功效與作用還有禁忌
    唐卡是一種具有宗教、文化、歷史內涵的獨特藝術形式,是藏地人民智慧的結晶,他的收藏和投資也在逐漸升溫。在國內市場上我們能見到的最多的就是來自青海、西藏等地的國內唐卡和尼泊爾唐卡。經常師兄說請貴了,值多少錢,怎麼請,怎麼懸掛,怎麼裝裱擺放,為了讓大家真正認識唐卡,我決定跟大家一起溝通交流,讓更多的人了解唐卡。我家無論在尼泊爾還是國內藏區熱貢都是有門店的,作品種類繁多,在全國多省有畫室,弘揚唐卡文化,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唐卡,愛上唐卡。致力於推廣唐卡文化藝術,只為了讓每一幅唐卡都找到有緣人。
  • 咱們家裡能不能掛唐卡?唐卡為什麼在拍賣會上屢屢創出高價?
    咱們家裡能不能掛唐卡,首先就咱們國家來說,它屬於藏傳佛教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但是唐卡中大部分的繪畫題材還是集中在我們比較常見的佛像中。從供方的角度來說,一張唐卡和一個佛像是沒有區別的。唐卡為什麼在拍賣會上屢屢創出高價?
  • 唐卡賞析 綠度母
    唐卡 一鍵關注旨在:傳承發揚西藏傳統唐卡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