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雪域之美——百幅精品唐卡藝術展」在新啟用的西岸藝島Art Tower二樓展區正式登場亮相。此次唐卡展作為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西岸藝島Art Tower的三場免費展覽之一,讓觀眾「足不出滬」就能在這片新興的藝術聚集區感受唐卡的藝術魅力和風採神韻。
唐卡,作為雪域高原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更是藏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符號。唐卡在畫布的方寸天地間,將寶相莊嚴的雪域之美盡顯其中,玄妙深邃的佛理禪意蘊含其裡。
筆尖上的修行
「唐卡」為藏語音譯,通俗來說即是將內容繪於畫布上後,用彩緞裝裱懸掛供奉的捲軸畫,其下軸端裝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絹及雙條彩帶,其外觀形制和畫面構圖與我們所熟悉的馬王堆漢墓帛畫有一些相似之處。
▲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一般認為唐卡的起源和發展與內地繪畫藝術有密切的聯繫,清代藏族學者第司·桑吉嘉措《白琉璃除鏽》就明確記載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勉唐派創始人勉拉頓珠受到了漢地畫風影響。但唐卡藝術並非對周邊地區的簡單的模仿,而是在青藏高原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基礎上對周邊文化地區文化藝術有益元素吸收創新的結晶。
特別之處在於,唐卡的繪製顏料為礦物原料,鮮豔的色澤經年不退。除一幅作品為貼花唐卡以外,此次展覽的其它作品都是天然礦物顏料。唐卡繪製需要嚴格按照《造像量度經》所規定的法度,各類造像的各部位都有嚴格的比例尺度,他們的位置、色彩、面容、坐立姿勢、法印、飾物、髮式、光輪及所持法器等皆有規範的程式。▲18世紀《造像亮度經》布帛上的釋迦牟尼造像量度比例線圖
繪畫的題材多樣,絕大部份是宗教題材,幾乎包羅了藏傳佛教和苯教所有的佛、菩薩、尊者、羅漢、護法神、教義教法、教派祖師、歷史精英和宗教圖騰等,也有很多是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寺廟建築、天文曆法和藏醫藥理的唐卡。「唐卡」 藝術走進西岸
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梁
本次展覽參展的畫師基本都師出名門,有的師承自原扎什倫布寺、薩迦寺、夏魯寺著名寺廟的畫僧;有的是家族相承;有的則是師徒傳承。勉唐派作為西藏最有影響力的畫派,古往今來名家輩出,此次展覽中的絕大多數作品都出自勉唐派當代名家,如次仁旺加、石達、洛桑旦達、西洛等。展覽中有齊吾岡派唯一傳承人江白多吉父子的一套五方佛和白度母等10餘幅藝術精品。還有一些西藏唐卡藝術界新秀的力作,經過多年的培養和努力,他們已經成為了唐卡藝術的後起之秀。
這些作品代表了當代西藏唐卡藝術的水平,涵蓋了唐卡繪畫中的佛、菩薩、護法、金剛等多數常見繪畫題材。觀眾通過這些優秀唐卡藝術作品,可以直觀深入的了解西藏文化藝術之美。本次展覽將唐卡藝術系統性的介紹到內地展覽,以上海完備的展覽機構和成熟的藝術品市場為平臺,擴大西藏唐卡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拓展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的需求主體,將有助於帶動西藏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唐卡這一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傳承。
西岸藝島Art Tower正式啟用
三大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
「西岸藝島Art Tower」 為期一個月免費向公眾開放三大重量級啟幕展覽。不僅有上文提及的,絕不會讓身為唐卡愛好者失望的雪域之美——百幅唐卡藝術精品展;更有「藝島」來自西岸保稅庫的藝術精品展覽,讓你漫步於展廳間的同時,一覽眾多藝術家星光熠熠的作品;而遇見香格納展覽帶你在這座島中遇見香格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帶你共赴一趟跨時期的藝術之旅。
*西岸藝島Art Tower三大啟幕展覽開放時間:
10月17日-11月15日 10:00-17:00(16:00為最後入場時間)周一閉館,參觀需預約
*掃描上方二維碼,預約參觀活動
文字&圖片來源:上海徐匯
上海西岸是後世博時代起徐匯濱江地區的全新稱謂和城區品牌,岸線11.4 km,面積9.4 km²,是上海2035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央活動區核心承載段。未來,這裡將建成世界級濱水開放空間,形成集聚20座高品質公共文化場館的亞洲最大規模藝術區,構建以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產業互為支撐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群,打造邁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
更多西岸活動資訊
請關注「西岸文化藝術季」微信服務號
或點擊閱讀原文訪問智能導覽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