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網•資訊】唐卡畫師精品藝術展在未名空間獻禮國慶佳節

2021-03-02 巴蜀畫派

  中華美網 (記者 曠野) 10月1日,正當全國人民歡慶建國69周年之際,一場備受關注的四川唐卡藝術作品展在成都的網紅街——奎星樓街9號未名藝術空間隆重展出。著名唐卡畫師克朱尼瑪 、五金多吉、斯達塔、呷馬三郎、三蘭彭錯等唐卡畫師的藝術精品呈現在觀眾眼前,令人眼前一亮,無不讚嘆稱好。

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勉唐風格,郎卡傑流派嫡系傳承人:克朱尼瑪 

 

  克朱尼瑪 於1974年4月11日出生於甘孜州爐霍縣宗麥鄉雙馬村。由於從小對繪畫的熱愛,他於1990年拜著名郎卡傑親傳弟子第六代傳人仁真蔣華活佛為師。2012年,他被評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郎卡傑」畫派代表性傳承人。並於2015年榮獲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在同一年中還獲得四川省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和中國成都第五屆國際非遺節四川省非遺名家作品邀請展一等獎。

 

▲克朱尼瑪《神奇的雨露》局部 300x100cm

 ▲克朱尼瑪《觀音菩薩》100x50cm

  ▲克朱尼瑪《格薩爾王》100x70cm

大國非遺工匠,噶瑪嘎孜風格,唐拉澤旺流派嫡傳傳承人:斯舉薩嘎·五金多吉

    斯舉薩嘎•五金多吉(出生於1973年),藏族,中國著名藝術家、唐卡大師,噶瑪嘎孜畫派重要傳承人,成都雪域唐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出生於康巴地區藝術之鄉德格縣,自幼受康巴藝術文化薰陶,對唐卡藝術具有深厚的情誼和非凡的藝術才能,自12歲起五金多吉先生拜噶瑪嘎孜畫派唯一傳承人唐拉澤旺為師,系統地學習了專業唐卡、雕刻、泥塑等各種藏傳珍貴藝術。

 ▲佛陀十二宏化圖

 ▲十八羅漢

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斯達塔

嘉絨藏族著名唐卡畫及雕塑大師草登拉若·丹巴羅第五代傳承人

   斯達塔,男,藏族,1963年1月出生,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縣人。目前是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二級舞美設計師,「四川省首批技能大師工作室」獲得者、嘉絨藏族著名唐卡畫及雕塑大師草登拉若·丹巴羅第五代傳承人、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主任兼阿壩州產業中心主任、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秘書長、阿壩州藏羌走廊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阿壩州民間藝術品收藏協會副會長,阿壩州社科聯常務理事。馬爾康雅娜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省斯達塔唐卡繪畫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

   ▲ 斯達塔《五方佛》40x45cm  材質:巴西花梨木

成都雪域唐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席畫師、唐卡總設計師  呷馬三郎

  呷馬三郎,西藏青年畫家,噶瑪噶孜畫派專家,1982年出生,從小熱愛繪畫,1999年至2005年,七年來在康定四川省藏文學校高級講師顏登澤仁老師和布根老師學習藏語法與勾線上色等藝術技術,畫技日益精進,完成多幅唐卡。2005年被嘎瑪庇修格薩爾千幅唐卡公司聘為畫師。兩年內因畫功精湛,成為公司分支項目的負責人,期間共完成七十多幅格薩爾的故事唐卡,深受專家好評。他在傳揚嘎瑪嘎孜派畫風的同時,也一直關注藏族青少年的教育發展,免費為《少年史宴1-2》配置注圖。2018年8月參加由甘孜州宣傳部、文旅廣局、文化館承辦甘孜州首屆唐卡藝術人才「噶瑪嘎孜唐卡理論及創作培訓班。

 ▲觀音壇城

 ▲蓮師八變和八十大成就者(之一)

噶瑪嘎孜畫派畫師:三蘭彭錯

三蘭彭錯,1983年生於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巴底鎮。

從小有個藝術夢想的他,由於家境貧寒讀到初中就沒有繼續上學了,但是在離開學校之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藝術夢想,他堅持著一邊打工一邊跟隨畫師學習白描,至此以後他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努力學習著。

在2000年9月三蘭彭錯非常幸運的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四川省藏文學校高級講師」,「噶瑪嘎孜畫派傳承人」——顏登澤仁老師為師。隨後又拜四川省藏文學校高級講師、著名噶瑪嘎孜畫派畫師布根老師為師,開始學習唐卡白描,並且開始創作一些自己的唐卡作品。

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三蘭彭錯又拜得「國家一級畫師」,十大「大國非遺工匠」之一、噶瑪嘎孜畫派傳承人、中亞畫院和中國民眾畫院的名譽院長五金多吉老師為師。在這些老師的悉心教導下,三蘭彭錯熟練地掌握了唐卡的人物繪畫技巧,在不斷的努力中,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唐卡畫師,並且完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優秀的唐卡作品。

2006年,三蘭彭錯參加了《嶺.格薩爾王傳》千幅大型繪畫項目。

2008年,三蘭彭錯跟隨五金多吉老師參加了《香巴拉》千幅大型繪畫項目,該項目先後共有一百多位畫師參加。在本次繪畫的過程中他精湛的繪畫技巧得到了畫師們的一致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09年三蘭彭錯在《香巴拉》千幅唐卡繪畫比賽中榮獲了第一名。

2013年,三蘭彭錯參加首屆噶瑪博秀杯,並獲得參賽獎。

2014年,三蘭彭錯參加了首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展示了自己的繪畫作品。

2015年,三蘭彭錯參加了藏族手工藝產品推介博覽會,展示了自己的唐卡作品。

三蘭彭錯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著,為噶瑪嘎孜畫派的傳承努力著。他推動了唐卡繪畫藝術的發展,讓大眾更好的了解和認識了噶瑪嘎孜畫派,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綻放「雪域之美」,「百幅精品唐卡藝術展」亮相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
    10月16日,「雪域之美——百幅精品唐卡藝術展「唐卡」 藝術走進西岸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梁本次展覽參展的畫師基本都師出名門,有的師承自原扎什倫布寺、薩迦寺、夏魯寺著名寺廟的畫僧;有的是家族相承;有的則是師徒傳承。
  • 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在上海西岸Jspace極道秘境舉辦個人藝術展 |...
    噶瑪噶孜流派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於上個月底在上海西岸Jspace·極道秘境舉辦的為期近一個月的「唐卡 -- 不朽的藝術」主題展於近日圓滿落幕。  在藝術展期間,根絨青麥先生為海內外唐卡愛好者們展示了他各個階段的唐卡大作,分享了唐卡藝術不朽的魅力,從唐卡的歷史,唐卡繪製的妙義,以及唐卡的傳承均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參與者也進行了沉浸式的唐卡繪製初體驗。閉幕當日,根絨麥青先生攜手展館其他幾位藝術家捐贈了多幅畫作和周邊文創產品舉辦了慈善藝術品義賣,義賣所得款項均捐贈給一所藏區學校。
  • 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攜手Jspace極道秘境舉辦滬上個人藝術展
    上海2020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噶瑪噶孜流派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於上個月底在上海西岸Jspace·極道秘境舉辦的為期近一個月的「唐卡 -- 不朽的藝術」主題展於近日圓滿落幕。
  • 蓮藝喜馬拉雅藝術 | 女畫師倫措的唐卡藝術
    畫師倫措,圖片來源於薛茗導演的紀錄片《畫唐卡的女子》。繪畫、繹絲、堆繡等為唐卡的製作方法,其中創作於絲絹之上的唐卡被稱為「國唐」,而用顏料繪製的唐卡被稱為「止唐」,它們通常以黑唐卡、紅唐卡、金唐卡和彩唐卡等顏色來區分。 蓮藝呈現畫師倫措的作品則是主以「止唐」為主,種類為彩唐、藍唐、紅唐和黑唐,題材為佛、菩薩、神及觀音度母類。
  • 甘南藏族唐卡
    甘南藏族唐卡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修建布達拉宮等大型宮殿,促進了藏族繪畫藝術的發展,在此情勢下,藏族唐卡應運而生。藏族唐卡多在純棉布上繪製,也有在羊皮上繪製的,有絲繡和綢貼絲縫的彩色唐卡,也有版印的單色唐卡,其畫芯和裝裱離不開棉、麻、絲、帛。甘南藏族唐卡畫幅大小不一,大者幾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點一平方米,繪畫顏料多為礦物質和金銀等。
  • 藏傳佛教造像、法器、唐卡集粹,不乏宮廷御製精品|一拍即合
    唐卡滿工,卻前後層次分明,不覺擁塞,可見畫師繪畫藝術功力之深厚。整張唐卡金色之燦然,用料之奢華,應為西藏宮廷所作,流傳至今品相完美,沒有絲毫損壞,極為難得,再加上尺幅巨大,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與宗教價值。十六至十七世紀 吉祥天母唐卡
  • 【唐卡】14世紀綠度母唐卡——早期尼藏風格唐卡賞析
    近些年唐卡在拍場中頻現,僅去年國內外的主要拍場上就出現了約一千多幅唐卡,其中不乏精品,價格最高的是紐約蘇富比春拍上出現的一副14世紀壇城唐卡,成交價達242萬美元。唐卡成為了繼佛像收藏後的又一大熱點,這大概一是源於其獨特的藝術性、宗教性和稀缺性;二是因為大部分藏家對於唐卡認識還遠不如傳統收藏品類那樣充分,唐卡目前還相對處於價值窪地,有漏可撿,具有比較好的收藏潛力吧。
  • 畫家劉忠俊出版個人專著《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
    《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是由著名青年畫家、唐卡研究學者劉忠俊先生傾力編著、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唐卡精品畫冊。該書由鄭曉幸、李兵、劉建剛、阿鴿、梁時民、馬曉峰、楊梁相等擔任顧問;由「十世班禪畫師」洛松向秋、著名學者康·格桑益西、以及顏登澤仁、陳百忠(臺北)、布根、於小冬、喬國金等唐卡專家擔任本書學術指導,以及由韓書力、梁時民、餘友心三位著名畫家為本書作序。該書觀點新穎,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踐指導,並將唐卡上千年的傳承與創新無縫連接起來,這是劉忠俊先生經過多年的藝術原創。
  • 紅旗招展迎國慶 獻禮母親賀華誕——白樺林路社區舉行「舞動青春迎...
    9月29日上午,白樺林路社區在藍潤錦江春天小區廣場開展「舞動青春迎國慶 歡歌笑語慶中秋」文藝表演活動。現場由轄區文體隊伍的50名成員自編、自演給居民帶來了《愛我中華》《我和我的祖國》等唱歌舞蹈類節目共19個,他們中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45歲。
  • 劉忠俊:尼瓦爾的唐卡傳奇
    劉忠俊早年師從於著名美術理論家格桑益西先生、「十世班禪畫師」洛松向秋先生以及「嘎瑪嘎孜畫派」非遺傳承人布根先生學習傳統唐卡繪畫;他把傳承到的雪域民族文化帶入到中國畫的創作之中,其獨特的畫風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榮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多彩中國夢——2014·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金獎,以及「第八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美術金獎」。
  • 北京金手杖養老公寓:笑語歡聲獻禮國慶中秋佳節
    國慶與中秋相遇,滿街揚起的國旗和滿街飄香的月餅,國泰民安與闔家團圓,國與家撞了滿懷。雙節相逢,北京金手杖養老公寓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形勢下,在歡聲笑語中與爺爺奶奶共慶國慶中秋。這個中秋,金手杖與老人共度佳節,共邀老人體驗親手做月餅的樂趣。9月28日上午,膳食部的工作人員早早的就布置了溫馨滿滿的活動現場,等待著參加做月餅的會員們的到來。乾淨整齊的桌子上擺好了製作月餅的餅皮、餡料和模具。
  • 到西藏旅遊才發現,唐卡價格居高不下的秘密,是我們想得太簡單了
    唐卡二字是藏語的音譯,也可以譯為「唐喀」或「唐噶」,其中「唐」可以理解為廣闊無邊的空間,而「卡」指的是填補畫布上的空白,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一幅唐卡中看到幾百甚至上千尊佛像。因為唐卡的內容題材雖涉及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領域,但傳世精品往往都是關於藏傳佛教的作品。
  • 格桑達娃:唐卡一畫三十年, 捨棄今生佛子行
    格桑達娃36歲了,對一位唐卡畫師來說,正處在創作生涯的高峰,卻也不得不接受某些病痛的幹擾。由於畫唐卡時必須離畫布很近,不免受到礦物質顏料的刺激,日久生疾,他的眼睛已動過好幾次手術。這可以說是唐卡畫師的「職業病」。
  • 西藏唐卡繪畫的主要流派
    點聊聊唐卡 一鍵關注旨在:傳承發揚西藏傳統唐卡繪畫藝術
  • 唐卡畫布的打磨與繃制
    唐卡 一鍵關注旨在:傳承發揚西藏傳統唐卡繪畫藝術
  • 你知道唐卡的功能和禁忌嗎?
    唐卡的傳播功能把宗教放在第一位,其題材主要以宗教為主。其次,對藏族歷史的講述也是唐卡的一項重要內容,藏族的很多歷史文化流傳並廣泛傳播開來與唐卡的傳播功能可謂緊密相關,唐卡對西藏地區知識的理解和傳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古天一2020拍賣會 | 「緣起」 唐卡秘境
    唐卡背景缺乏尼泊爾風格特有的華麗與繁複,也沒有出現尼瓦爾繪畫中突出的黑色邊緣,然而人物的衣著裝飾,以及寬大的額頭和面部比例,都閃現著尼瓦爾藝術的影子。因此這幅唐卡的繪製年代大約在14世紀,此時正處於早期波羅風格向尼瓦爾藝術過渡的時期,也是波羅藝術與尼瓦爾藝術並存的時期。畫面色彩明淨,繪製精麗,完美展現了三十五佛之身相,且保存狀態完好,實為一件不可多得的早期唐卡精品。
  • 摩登新璽——TWG Tea秘制普洱獻禮佳節
    在普洱茶醇厚的味道中搭配森林野生漿果與新鮮花朵,為原本成熟的味道增添了甜蜜的香氣,將創意賦予傳統新鮮的活力,獻禮佳節。限量版全新紅金色調襯託新年的喜悅氣氛呼之欲出,盒內選用紅絲絨包裝呈現奢華尊貴的體驗感,啞黑色的手工吹制熔融玻璃燒瓶可防止茶暴露在光線下從而確保其品質,而玻璃蓋在準備茶時可兼作量杯。
  • 精品唐卡欣賞 | 十二世紀 綠度母唐卡
    綠度母唐卡藏中,約1100年棉布礦物顏料及金粉彩繪 64x42cm瑞士私人收藏
  • 國慶觀展指南 | 月明望白石,「日出」觀莫奈
    今年的10月1日國慶節恰逢中秋佳節,正是闔家團圓賞月之時,一輪明月寄託了庚子年的人間相思。節日之際,不妨攜親友走進展館,相伴藝術,過一個充實的假期。「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為您梳理國慶中秋期間的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