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藝喜馬拉雅藝術 | 女畫師倫措的唐卡藝術

2021-02-08 蓮藝薈萃



畫師倫措,圖片來源於薛茗導演的紀錄片《畫唐卡的女子》。


熱貢(藏語「金色谷地」)素被稱譽為「唐卡之鄉」,而 「熱貢藝術」早已成為藏傳佛教藝術中重要部分並發展為影響廣泛的流派,並在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唐卡與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一樣都屬於熱貢藝術。唐卡為藏語「捲軸畫」的音譯,因唐卡有畫軸(藏語為「唐薪」),最初為佛教徒隨身攜帶的「行像」,後發展為懸掛於藏傳佛教室內供奉瞻仰的各類佛畫。佛、菩薩、護法神、佛經故事、歷代名僧和仙女之類的佛像,以及藏族歷史和人物為唐卡主要題材內容。繪畫、繹絲、堆繡等為唐卡的製作方法,其中創作於絲絹之上的唐卡被稱為「國唐」,而用顏料繪製的唐卡被稱為「止唐」,它們通常以黑唐卡、紅唐卡、金唐卡和彩唐卡等顏色來區分。

 

蓮藝呈現畫師倫措的作品則是主以「止唐」為主,種類為彩唐、藍唐、紅唐和黑唐,題材為佛、菩薩、神及觀音度母類。倫措的作品脫離了熱貢唐卡一直以來以顏色絢麗多彩、活潑鮮亮著稱的風格特色,而是探索一種典雅、現代、清麗的配色模式,既能區別尼泊爾畫派(流行於11世紀至13世紀)、齊崗畫派(由雅堆•齊烏崗巴活佛創立後流行於13世紀的衛藏地區)等其他唐卡畫派的風格,也依舊保留了熱貢唐卡本質精美絕倫的特點。

 

Bodhisattva White Manjushri《白文殊菩薩》,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39 3/8 x 31 1/2 inches (100 x 80 cm),Colored Thangka 彩唐


作為一名女性畫師,倫措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擅長設計與繪製勾金花紋等,嚴謹細膩的畫風極致地表現出女性沉靜且溫柔的韻律,尤其是她的觀音系列勾勒出菩薩的慈悲,無不體現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觀音的名號)。在內容上,倫措不斷開創並探索新的圖像題材,並非一味滿足市場口味,重複同樣的佛像內容,如《冥想觀音》、《西方三聖佛》與《觀音講經圖》作為三幅重要的代表作,皆以佛經為根本,創作出內容豐富、嚴謹,同時傳達佛經深厚內涵的作品。


畫師倫措1993年出生於熱貢地區,最早師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扎西尖措和曲智大師,後於2013年獨立門戶成為熱貢地區唯一一個經營畫室並帶徒弟的女性畫師。身處當下女性多元化身份及意識崛起的時代,倫措逐漸在唐卡繪畫領域獲得一席之地。她與其他從事藝術創作的女性藝術家一樣,在時代與藝術文化的發展中成為業內的重要支流之一。

 

跟隨藝術的指引而進入更廣闊領域的倫措,早已走出圍繞自己的傳統角色定位——母親、妻子和女兒——成為女性唐卡畫師。薛茗博士(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UCLA人類學博士)曾評價,倫措的精神狀態是篤定且平靜的,她與當年諸多選擇跨性別邊界的人一樣,跳出婚姻與傳統的觀念,毫不猶豫、堅定地踏進了唐卡藝術。她並未因履行婚姻職責而知足,也未因脫離世俗束縛而得意,她遵循的是自我內在價值與觀念的行為統一。

 

2019年,以倫措為主的紀錄片《畫唐卡的女子》入選瑪格麗特·米德電影節(Margaret Mead Film Festival),其設計的作品《冥想觀音》於2019年,納入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亞洲民族學與人類學收藏部永久館藏。


圖來源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 



Meditating Avalokiteśvara《冥想觀音》,2018,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coral stone)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珊瑚石)、金箔,30 1/4 x 22 inches (77 x 56 cm),Red Thangka 紅唐

《冥想觀音》主以珊瑚石磨出的紅色顏料為底色,畫中央的觀音面露慈悲、靜謐神情坐於菩提樹下,與之相伴的是鹿群與仙鶴,下方水波之中浮出吉祥八寶,顯現一派祥和之象。畫中左側的上方與下方,分別端坐著釋迦牟尼與寶源佛母。於2019年,納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作為永久館藏收藏。




Western Trinity Bodhisattva《西方三聖佛》,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29 1/8 x 59 inches (74 x 150 cm),Blue Thangka 藍唐

《西方三聖佛》西方三聖稱作阿彌陀三尊,中間是阿彌陀佛代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右邊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悲,左邊為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





Avalokiteshvara Sutra《觀音講經圖》,2019,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30 1/4 x 22 inches (77 x 56 cm)

《觀音講經圖》手持蓮花的觀音菩薩也被稱為蓮花手菩薩或持蓮觀音,是四大菩薩之一。倫措以素淨典雅的色彩描繪出菩薩悲憫世人的慈悲感,以淡黃色勾金花紋突出菩薩尊貴的身份。掀起的波浪造出一種縱深感,又體現出菩薩的來臨消解了世人的苦難。


Bodhisattva Green Tara Twenty-One Manifestations《綠度母二十一化現》,2019,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39 3/8 x 31 1/2 inches (100 x 80 cm),Colored Thangka 彩唐



Bodhisattva Amitayus《長壽佛》,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23 5/8 x 15 3/4 inches (60 × 40 cm),Colored Thangka 彩唐



Yellow Jambhala《黃財神》,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23 5/8 x 15 3/4 inches (60 x 40 cm),Colored Thangka 彩唐



Bodhisattva Shakyamuni《釋迦牟尼佛》,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23 5/8 x 15 3/4 inches (60 x 40 cm),Colored Thangka 彩唐

Four-Armed Avalokiteshvara《四臂觀音》,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and gold leaf on canvas 布面、天然礦石顏料、金箔,23 5/8 x 15 3/4 inches (60 x 40 cm),Colored Thangka 彩唐

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普賢菩薩》,2020,Natural mineral pigments (coral stone) and gold leaf on canvas,布面、天然礦石顏料(珊瑚石)、金箔,21 5/8 x 13 3/8 inches (55 x 34 cm),Red Thangka 紅唐



http://en.chinaculture.org/gb/2009-10/23/content_355545_2.htmhttps://www.cntangka.com/article.php?id=1198[3] 女畫師帶著孩子畫唐卡10天無休,作品曾被賣8萬一幅https://new.qq.com/omn/20191204/20191204A0AD4M00.html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tory/fQIyeCJ7__hKJA?hl=zh-CN

完整版電影觀看請聯繫 elaine.wang@wmingart.com




蓮藝國際致力現當代喜馬拉雅藝術發展的學術研究,推廣,支持,扶助和傳播從傳統中走出來的國際喜馬拉雅現當代藝術。



蓮藝國際為全球私人,美術館和機構客戶提供藝術文化私洽銷售,拍賣, 展覽和教育的諮詢和服務。蓮藝銷售的作品在美國大都會美術館,古根海姆美術館,麻州當代美術館等國際頂級博物館展出。蓮藝也參與文化和商業發展。蓮藝同藝術家合作,進行展覽、銷售和國際推廣。推動全球藝術和文化的生態發展,創新和改革,創立價值。

網站:www.wmingart.com




新聞諮詢請聯繫:

Elaine Wang

elaine.wang@wmingart.com

+1 215 512 1591 (美國) 


收藏諮詢請聯繫:

Dechen Zhang

+1 929 575 2808 (美國) 

+86 186 8883 3806 (中國)

xiaoming.zhang@wmingart.com 

18688833806 (微信號)

相關焦點

  • 2016藝拍年鑑 唐卡及佛教文物
    每年度拍賣結束,美歐藝拍都會忠實地摘選重要且真實數據,匯集成《藝拍年鑑》。該年鑑自去年首推以來廣受歡迎,閱讀量以百萬人以上計,這也激勵我們更持之以恆地做好編撰工作。2016年藝拍年鑑將更加細化,感謝您的關注。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歷史、文化、宗教和生活等諸多領域,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
  • 【中華美網•資訊】唐卡畫師精品藝術展在未名空間獻禮國慶佳節
    著名唐卡畫師克朱尼瑪 、五金多吉、斯達塔、呷馬三郎、三蘭彭錯等唐卡畫師的藝術精品呈現在觀眾眼前,令人眼前一亮,無不讚嘆稱好。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勉唐風格,郎卡傑流派嫡系傳承人:克朱尼瑪 出生於康巴地區藝術之鄉德格縣,自幼受康巴藝術文化薰陶,對唐卡藝術具有深厚的情誼和非凡的藝術才能,自12歲起五金多吉先生拜噶瑪嘎孜畫派唯一傳承人唐拉澤旺為師,系統地學習了專業唐卡、雕刻、泥塑等各種藏傳珍貴藝術。
  • 畫家劉忠俊出版個人專著《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
    《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是由著名青年畫家、唐卡研究學者劉忠俊先生傾力編著、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唐卡精品畫冊。該書由鄭曉幸、李兵、劉建剛、阿鴿、梁時民、馬曉峰、楊梁相等擔任顧問;由「十世班禪畫師」洛松向秋、著名學者康·格桑益西、以及顏登澤仁、陳百忠(臺北)、布根、於小冬、喬國金等唐卡專家擔任本書學術指導,以及由韓書力、梁時民、餘友心三位著名畫家為本書作序。該書觀點新穎,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踐指導,並將唐卡上千年的傳承與創新無縫連接起來,這是劉忠俊先生經過多年的藝術原創。
  • 桑傑本的唐卡藝術精神與思想
    唐卡已逾千年,是中華文化的絢麗瑰寶——藏族獨具特色的宗教繪畫 藝術形式,題材涉及宗教、歷史、政治、人文、科技等方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藏族人的精神圖騰。2006 年, 唐卡被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古天一2020拍賣會 | 「緣起」 唐卡秘境
    唐卡背景缺乏尼泊爾風格特有的華麗與繁複,也沒有出現尼瓦爾繪畫中突出的黑色邊緣,然而人物的衣著裝飾,以及寬大的額頭和面部比例,都閃現著尼瓦爾藝術的影子。因此這幅唐卡的繪製年代大約在14世紀,此時正處於早期波羅風格向尼瓦爾藝術過渡的時期,也是波羅藝術與尼瓦爾藝術並存的時期。畫面色彩明淨,繪製精麗,完美展現了三十五佛之身相,且保存狀態完好,實為一件不可多得的早期唐卡精品。
  • 左手宗教,右手藝術
    有資料顯示,從2000年至今,唐卡的價格翻了近10倍,具有濃鬱宗教氣息的唐卡藝術正成為收藏市場的新寵。唐卡藝術溯源唐卡是藏傳佛教獨有的一種宗教繪畫藝術,其興起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中葉的松贊幹布時期,題材則包羅萬象:既有宗教畫、傳記畫、歷史畫、風俗畫,也有反映天文歷算和藏醫藏藥、人體解剖的圖畫等。
  • 清 新勉唐風格蓮師八變之釋迦獅子唐卡
    在藏傳佛教的繪畫藝術中,常常以「蓮師八變」來表現蓮花生大師生平中八個重要時期所化現的形象。6、蓮花王(Guru Pema Gyalpo),7、日光蓮師(Guru NyimaOser),8、獅吼蓮師(Guru SengeDradog),這幅唐卡中央主尊描繪的便是蓮師第三次現示神變時的形象:釋迦獅子。
  • 【唐卡】14世紀綠度母唐卡——早期尼藏風格唐卡賞析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唐卡其實是17世紀以後的作品,11-16世紀的早期唐卡存世非常稀少,並且與17世紀後的大一統風格相比具有很鮮明的時代藝術特色,十分珍貴。早期衛藏地區的藝術風格主要是受到印度波羅王朝的影響,還有一些敦煌風格的滲入。
  • 2016年度鑑賞丨唐卡及佛教文物Top50
    2016年10月5日香港翰海2016年秋季拍賣會「我佛慈悲 II」專場中,一件「元代 織金觀音唐卡」以8,064,000 港幣奪魁2016年唐卡成交榜首;同年3月15日在紐約佳士得2016年亞洲藝術周春季拍賣會「範德偉喜馬拉雅繪畫珍藏」專場中上拍的「尼泊爾 十六世紀早期 勝樂金剛及金剛亥母唐卡」以545,000 美元的成績登榜第二名
  • 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攜手Jspace極道秘境舉辦滬上個人藝術展
    上海2020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噶瑪噶孜流派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於上個月底在上海西岸Jspace·極道秘境舉辦的為期近一個月的「唐卡 -- 不朽的藝術」主題展於近日圓滿落幕。
  • 劉忠俊:尼瓦爾的唐卡傳奇
    劉忠俊早年師從於著名美術理論家格桑益西先生、「十世班禪畫師」洛松向秋先生以及「嘎瑪嘎孜畫派」非遺傳承人布根先生學習傳統唐卡繪畫;他把傳承到的雪域民族文化帶入到中國畫的創作之中,其獨特的畫風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榮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多彩中國夢——2014·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金獎,以及「第八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美術金獎」。
  • 唐卡/Thang-ga
    尤其是那種很有戒定慧功德的畫師的作品,那絕對是一看見,就能給到你清淨的磁場,放在一個空間不時拜拜,很有加持力。那為什麼這麼喜歡用天然石頭作原材料呢?很簡單,可以輝耀千年呀!以手繪唐卡為例,我總結出六個步驟,666,聽著吉祥~~唐卡繪製前,畫師要焚香沐浴、做好修行的功課,繪製過程中,也是要勤修戒定慧,保持內心的清淨,裝裱後,要有大德誦咒開光加持。
  • 天祝藏中:「華銳唐卡」匠心傳藝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是由石料伴貴重金屬碾磨成粉塵繪製並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傳統文化捲軸畫,題材涉及藏民族的歷史、政治、人文、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時期。因唐卡色彩亮麗、圖像莊嚴,具有高度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唐卡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甘南藏族唐卡
    甘南藏族唐卡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修建布達拉宮等大型宮殿,促進了藏族繪畫藝術的發展,在此情勢下,藏族唐卡應運而生。藏族唐卡多在純棉布上繪製,也有在羊皮上繪製的,有絲繡和綢貼絲縫的彩色唐卡,也有版印的單色唐卡,其畫芯和裝裱離不開棉、麻、絲、帛。甘南藏族唐卡畫幅大小不一,大者幾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點一平方米,繪畫顏料多為礦物質和金銀等。
  • 西藏唐卡繪畫的主要流派
    唐卡藝術興起於佛教傳入西藏之後,伴隨著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傳和外水文化藝術的滲透,得以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它在繼承、更新原有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努力吸收印度、尼泊爾和中原等地的藝術精華,成為西藏藝術中別具風格的藝術門類,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使西藏繪畫藝術日趨完善和成熟。在各種風格的繪畫藝術中,有取自創立人名字命名的,也有以地區取名的。正是上述這些具有不同風格的繪畫藝術相繼形成,促進了藏傳佛教繪畫藝術蓬勃發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下面簡述西藏唐卡主要畫派的風格及其特點。
  • 藏傳佛教造像、法器、唐卡集粹,不乏宮廷御製精品|一拍即合
    造像下承單層覆蓮臺座,蓮臺低矮,呈橢圓形,顯得大方穩重;蓮座臺面邊上鏨刻一周非常精美的卷草紋飾;蓮瓣秀長,飽滿挺拔,瓣端微微上翹,飾含蓄的草頭紋。蓮瓣與蓮瓣之間有三稜狀花芽,使整個蓮瓣顯得層次豐富;蓮臺上下緣飾細密精美的連珠紋,封底採用西藏傳統的包底法,底版上鏨刻的十字金剛杵紋十分精美。其風格與今年紐約邦瀚斯春拍一尊十一面千手觀音(參閱1)工藝特徵極為相似。
  • 綻放「雪域之美」,「百幅精品唐卡藝術展」亮相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
    「唐卡」 藝術走進西岸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梁本次展覽參展的畫師基本都師出名門,有的師承自原扎什倫布寺、薩迦寺、夏魯寺著名寺廟的畫僧;有的是家族相承;有的則是師徒傳承。展覽中有齊吾岡派唯一傳承人江白多吉父子的一套五方佛和白度母等10餘幅藝術精品。還有一些西藏唐卡藝術界新秀的力作,經過多年的培養和努力,他們已經成為了唐卡藝術的後起之秀。
  • 綠度母題材的常見唐卡作品介紹及拍場重要藏品欣賞
    前期唐卡主要受外來藝術的影響,表現出明顯的外來藝術風貌;而後期唐卡則融入了西藏以及中原、蒙古等藝術元素,呈現出濃鬱的西藏本土藝術特色。今春北京保利拍賣公司推出的一幅13世紀綠度母唐卡就屬於西藏前期的唐卡藝術珍品,展現了十分濃厚的印度-尼泊爾藝術風範,對於研究西藏早期唐卡藝術的風格與題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 你知道唐卡的功能和禁忌嗎?
    唐卡,指的是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那麼,唐卡有什麼樣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