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劉忠俊出版個人專著《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

2021-02-08 四川美術館


《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是由著名青年畫家、唐卡研究學者劉忠俊先生傾力編著、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唐卡精品畫冊。

該書由鄭曉幸、李兵、劉建剛、阿鴿、梁時民、馬曉峰、楊梁相等擔任顧問;由「十世班禪畫師」洛松向秋、著名學者康·格桑益西、以及顏登澤仁、陳百忠(臺北)、布根、於小冬、喬國金等唐卡專家擔任本書學術指導,以及由韓書力、梁時民、餘友心三位著名畫家為本書作序。該書觀點新穎,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踐指導,並將唐卡上千年的傳承與創新無縫連接起來,這是劉忠俊先生經過多年的藝術原創。文章包含「唐卡溯源」、「唐卡大觀」、「風格探微」、「時代分野」等四大部分,行文樸素大方,理論分析深入淺出,既適合專業工作者交流,又適合大眾了解欣賞。書中收錄了西藏各大寺廟、博物館傳承的精品唐卡,許多都是首次出版發行的唐卡珍品。該畫冊裝幀設計美觀大方,由雅昌文化集團承印,精裝大開本(230x300mm )、印刷精美,值得珍藏。

據悉,該畫冊近日將通過各地文軒書店與觀眾見面,敬請關注。


作 者 簡 介


 劉忠俊 1976年出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1998年參加工作,曾於甘孜州鄉城縣中學任教,後在甘孜藏畫研究院、甘孜州文化館從事藏族唐卡的研究和藏畫創作。現任職於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協理事、四川省直青聯委員。

在民族繪畫上,師從於第十世班禪大師的畫師洛松向秋老師、著名藏族學者康·格桑益西老師,以及「噶瑪嘎孜」唐卡畫派傳承人布根老師學習傳統唐卡繪畫。其創作的中國畫作品融合了傳統藏區審美,風格獨特。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榮獲「多彩中國夢—2014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金獎、「第八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金獎以及「四川美術創作獎」等。

撰寫有多篇論文在《中國美術》、《國畫家》等國家級藝術核心期刊上發表;出版有個人畫集《雪域丹青·劉忠俊》;2017年出版個人專著《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



畫 冊 欣 賞






相關焦點

  • 劉忠俊:尼瓦爾的唐卡傳奇
    劉忠俊早年師從於著名美術理論家格桑益西先生、「十世班禪畫師」洛松向秋先生以及「嘎瑪嘎孜畫派」非遺傳承人布根先生學習傳統唐卡繪畫;他把傳承到的雪域民族文化帶入到中國畫的創作之中,其獨特的畫風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榮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多彩中國夢——2014·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金獎,以及「第八屆四川省巴蜀文藝獎·美術金獎」。
  • 西藏唐卡繪畫的主要流派
    點聊聊唐卡 一鍵關注旨在:傳承發揚西藏傳統唐卡繪畫藝術
  • 桑傑本的唐卡藝術精神與思想
    唐卡已逾千年,是中華文化的絢麗瑰寶——藏族獨具特色的宗教繪畫 藝術形式,題材涉及宗教、歷史、政治、人文、科技等方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藏族人的精神圖騰。2006 年, 唐卡被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福利 | 人文在線: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
    人文在線是《學術與社會》的合作單位,他們推出了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申請,希望大家成功,加油!————————本著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的出版理念,人文在線聯合學術中國於2015年開始斥資舉辦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
  • 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來源:人文在線編輯:小文本著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的出版理念,人文在線今年再次斥資舉辦了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學者朋友的一致認可
  • 專著出版中,書號是如何申請的?
    論文發表,專利申請或轉讓,課題核心,專著出版,商標軟著,評職稱等可以聯繫紅紅小編,這裡將給你提供最好的服務
  • 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攜手Jspace極道秘境舉辦滬上個人藝術展
    在藝術展期間,根絨青麥先生為海內外唐卡愛好者們展示了他各個階段的唐卡大作,分享了唐卡藝術不朽的魅力,從唐卡的歷史,唐卡繪製的妙義,以及唐卡的傳承均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參與者也進行了沉浸式的唐卡繪製初體驗。
  • 對話中國白匠人連紫華:借鑑融合多元藝術 創新傳承傳統工藝瓷
    借鑑融合多元藝術,創新傳承傳統工藝瓷連紫華就這麼孜孜不倦、樂此不彼的堅持傳統工藝瓷創作三十二載。不過,他雖堅守傳統工藝瓷創作,卻不拘泥於傳統技法。相反,他喜歡借鑑融合多元藝術文化,創作符合時代審美需求的傳統藝術品。
  • 在樹葉上畫唐卡真美,它本就是傳統藝術,公開葉脈的製作方法
    據記載,唐代書法家懷素「學書貧無紙,曾種芭蕉萬餘株,取葉練字,名其居為『綠天庵』」,清末風俗畫家吳友如曾繪有《懷素書蕉圖》。善繪道釋人物的明代畫家丁雲鵬則用菩提葉作《羅漢圖》多幀,所繪羅漢線條流暢,「絲髮之間,而眉目間態畢現」,為佛教藝術珍品。
  • 出版社出書費用大概多少錢,如何出版個人專著,學術專著真不便宜
    前幾天有一個作者諮詢出書那麼達成合作之後,今天就把他的選題發給出版社進行審核,發給編輯老師之後,編輯老師突然發過來一句話:知道現在出版費用多少錢嗎?我就把他之前告訴我的出版校對費,所有費用的總和告訴了編輯老師。
  • 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在上海西岸Jspace極道秘境舉辦個人藝術展 |...
    噶瑪噶孜流派傑出唐卡大師根絨青麥先生於上個月底在上海西岸Jspace·極道秘境舉辦的為期近一個月的「唐卡 -- 不朽的藝術」主題展於近日圓滿落幕。  在藝術展期間,根絨青麥先生為海內外唐卡愛好者們展示了他各個階段的唐卡大作,分享了唐卡藝術不朽的魅力,從唐卡的歷史,唐卡繪製的妙義,以及唐卡的傳承均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參與者也進行了沉浸式的唐卡繪製初體驗。閉幕當日,根絨麥青先生攜手展館其他幾位藝術家捐贈了多幅畫作和周邊文創產品舉辦了慈善藝術品義賣,義賣所得款項均捐贈給一所藏區學校。
  • 蓮藝喜馬拉雅藝術 | 女畫師倫措的唐卡藝術
    熱貢(藏語「金色谷地」)素被稱譽為「唐卡之鄉」,而 「熱貢藝術」早已成為藏傳佛教藝術中重要部分並發展為影響廣泛的流派,並在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唐卡與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一樣都屬於熱貢藝術。
  • 【唐卡】14世紀綠度母唐卡——早期尼藏風格唐卡賞析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唐卡其實是17世紀以後的作品,11-16世紀的早期唐卡存世非常稀少,並且與17世紀後的大一統風格相比具有很鮮明的時代藝術特色,十分珍貴。早期衛藏地區的藝術風格主要是受到印度波羅王朝的影響,還有一些敦煌風格的滲入。
  • 獨家對話「老唐卡收藏黑馬」陳定中
    陳定中:現在有幾百幅老唐,幾乎唐卡的種類都涵蓋了,我個人認為,從十二世紀到二十世紀不同年代,不同畫派,不同地區,不同宗派的唐卡全部都有涵蓋。其中不乏精品和孤品,但這不是我說的,是一些藏區的高僧活佛和拍賣公司的人說的。
  • 湖南高校美女教授關注沅水流域 出版圖說盤瓠文化專著
    近日,一部以田野調查為基礎,立體化多元化展現盤瓠文化的專著《沅水流域民間村落的盤瓠神話與文化空間》出版。該書由民族出版社出版,8月正式上市。作者明躍玲,是吉首大學師範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儘管在現代社會中,神話這一字眼具有『荒誕』的含義,而對於神話的創造者和傳承者來說,神話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祖先功過的真實記憶。」
  • 古天一2020拍賣會 | 「緣起」 唐卡秘境
    唐卡設色古雅,工藝精良,既有漢式繪畫的自然和優雅,又不乏藏式繪畫的裝飾性特徵。尤其是人物的刻畫,是畫家著意用力之處,十分的精雅生動。尤為難得的是,這幅唐卡保持著原有的裝裱,且狀態良好,實為藏傳佛教羅漢唐卡之佳作。
  • 傳承藏文化,讓生命覺醒,贊普工藝在努力
    如今的民族文化所受到的衝擊,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不再允許民族文化在自己的一方水土中自我發展,加上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民族文化被一些強勢文化邊緣化,如何傳承創新藏文化,不讓燦爛的藏族藝術瑰寶在歷史的洪流中被遺忘,是贊普工藝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 劉忠俊:18年風雨兼程為夢想加油!
    歲月變更,夢想永恆在杭州石油有這樣一群追夢人Ta們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以奮鬥的姿態在平凡的崗位中逐夢新時代Ta們將個人夢與石化夢、中國夢緊密相連在平凡的崗位中放飛夢想在追夢的舞臺上譜寫華章本期將推出「杭石追夢人」主題宣傳
  • 走出民間,成為世界非遺——熱貢唐卡存在的意義
    以熱貢唐卡為代表的熱貢藝術,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黃南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谷地,包括吾屯上莊、吾屯下莊、尕薩日等。唐卡作為一種傳統的宗教繪畫藝術形式,它既是民間藝術,又和一般的民間藝術有著質的不同。流行於各民間的藝術具有自發性和原生態性,而唐卡藝術,雖然也流行於民間,但它的創作模式,規範要求及內容、構圖、色彩等卻是被歷代高僧總結了各類繪畫理論,並將其精髓提煉為『畫經』以後,又通過藏族地區特殊的教育模式——寺院教育進行最重要的傳承。
  • 保變電氣國際合作英文專著由中德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
    ofElectromagnetic and Thermal Fiel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電氣工程電磁熱場模擬與應用)的電子版(eBook:ISBN 978-981-15-0173-9)和印刷版(print: ISBN 978-981-15-0172-2)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和德國Springer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