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婚姻,比你想像中的亂太多!

2020-12-23 騰訊網

在蒙元的歷史中,有一個很特殊的部落——弘吉剌部。這個最早生活在現在的呼倫湖與貝爾湖之間區域的部落,又稱「廣吉剌」、「翁吉剌」。其意思是「褐色的馬」。

當年,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把一個剛剛出嫁,正隨著她丈夫回部落的新娘搶走,成為了自己的新娘。這個新娘就是來自弘吉剌部的訶額侖,也是鐵木真的生母。從此,弘吉剌部就與鐵木真的孛兒只斤家族結下了不解之緣。

抱著成吉思汗的訶額侖

在鐵木真九歲時,他父親也速該到鐵木真娘舅家的部落為其訂了門親事,其妻子是弘吉剌部特薛禪十一歲的女兒孛兒帖。這位孛兒帖也是朮赤、窩闊臺、察合臺與拖雷的親生母親。

1206年,已經成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在殺死弘吉剌部大首領阿蠻之後,將特薛禪之子按陳封為千戶,使他們成為弘吉剌部的首領家族。並下旨:弘吉剌氏「生女為後,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絕」。從此,確定了孛兒只斤氏與弘吉剌氏之間以世婚關係為紐帶的部族聯盟,也確立了特薛禪家族在蒙元時的特殊地位。

成吉思汗之後,蒙哥、忽必烈、成宗(忽必烈之孫鐵穆耳)、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寧宗、順帝都有弘吉剌氏的皇后。弘吉剌的貴族也憑著迎娶孛兒只斤家族的公主,而得以保持著部族的長盛不衰。

通過彼此間的聯姻,形成一種利益的共同體,以此解決雙方的爭鬥,並形成一致對外的聯盟。這對於草原部落來說,是件很正常的事。不僅蒙古如此,之前的遼國的耶律氏與蕭氏的聯姻,之後清朝皇族與漠北蒙古的聯姻,採取的都是這種模式。

但是,孛兒只斤與弘吉剌的聯姻,卻完全超越了常人可以理解的範疇。

忽必烈的皇后南必

蒙哥汗的皇后忽都臺也速兒,是特薛禪之孫忙哥陳的女兒,按輩份兩個人是表親關係,算是表兄妹。表兄妹之間的婚姻,在古代根本不算什麼,因此大體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相對應的,特薛禪之孫斡陳也娶了一個孛兒只斤家的公主,是拖雷的女兒也速不花。這個婚姻就有些變味了。斡陳是也速不花奶奶孛兒帖的親侄兒,也速不花嫁給了自己的表舅。而鐵木真的另一個孫女薛只幹也同樣嫁給了自己的表舅,斡陳的兄弟納陳。

這個,依然算是可以讓人接受。

但是,到忽必烈時,他的婚姻就完全亂套了。

忽必烈的第一位皇后(準確的稱呼是「斡耳朵」)帖古倫,是按陳孫脫憐之女。按陳是鐵木真正妻孛兒帖的親兄弟,被窩闊臺封為「國舅」,從輩份來說,帖古倫是忽必烈的親侄女。

好吧,如果忽必烈確實喜歡他侄女的話,作為一個帝王,這點權力還是無人敢予置疑的。對遊牧民族出生的人來說,這種事也算正常。

不過,這個帖古倫並不怎麼得忽必烈歡心,他更喜歡的是第二位皇后察必。察必,按陳之女,從輩分來說是忽必烈的姑姑(表姑),也是忽必烈第一位皇后帖古倫爺爺的妹妹,嗯,似乎應該叫「姑奶奶」。

據說察必不僅容貌漂亮,還多才多藝。在幫助忽必烈爭奪汗位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屬於「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那種女人,因此極受忽必烈寵愛。1262年時被立為皇后,1273年三月受冊封,上尊號為「貞懿昭聖順天睿文光應皇后」,元代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了冊封皇后的禮儀。據說我們現在穿的「馬甲」,就是源於這位皇后發明的「比甲」。

1281年,察必去世後,忽必烈因為思念幾乎成疾。兩年後,為了紀念去世的察必,66歲的忽必烈又娶了一位弘吉剌氏的姑娘為後。這位叫作南必的姑娘,是納陳孫子仙童的女兒,這關係就相當複雜了。

南必的父親是納陳的孫子,而察必是納陳的妹妹,那麼南必應該叫察必為——曾姑奶奶?意思是:66歲的忽必烈娶的是自己的孫侄女。

這樣,忽必烈的這三個皇后,一個是他的父叔輩,一個是他的子侄輩,一個是他的孫子輩

他的婚姻上下跨越了四個輩分!這位帝王的牙口,實在不是一般的好啊!

蒙古國郵票中的察必

不過,這對於忽必烈家來說,還不算是最重口味的婚姻。

忽必烈的表舅納陳生有三個嫡子,老大斡羅陳先是娶了完澤公主(不知道是誰的女兒),完澤公主去世後,忽必烈將自己的女兒(親女兒)囊家真,嫁給她的表舅斡羅陳;斡羅陳死後,他的弟弟帖木兒續娶了自己的外甥女也是自己的大嫂囊家真;不久,帖木兒又死了,他的弟弟蠻子臺繼續,接著娶了自己的外甥女也是自己的大嫂也是自己的二嫂囊家真。

那麼,問題來了,請問:

忽必烈應該叫自己的女兒囊真香為什麼?

選項1:大表嫂、二表嫂還是三表嫂?

選項2:大嬸嬸、二嬸嬸還是三嬸嬸?

選項3:大侄媳、二侄媳還是三侄媳?

選薦4:大奶奶、二奶奶還是三奶奶?

《忽必烈傳奇》中的忽必烈與南必

不過,在我們現在看來的這些近乎亂倫的婚姻關係,也許對於來自蒙古的帝王的家庭來說,那,根本就不是個事。

相關焦點

  • 忽必烈平定乃顏之亂,兩軍在陣前親熱地打招呼,這仗怎麼打?
    當初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時,以塔察兒為首的東道諸王是鼎力支持忽必烈,所以,忽必烈立國之初,東道諸王十分尊崇,得到賞賜與權力,隨著忽必烈加強中央集權,開始與東道諸王因為利益而產生矛盾。忽必烈率軍從上都出發,途經應昌(內蒙古克旗),到達撒兒都魯(今內蒙古奈曼旗南),遭遇擊乃顏前鋒人馬,忽必烈坐在由四頭大象駝起的「小樓」中,「旌旗飄揚在他上面,旗上有日月形象,高插空中,所以各方面都能看見」,忽必烈乘象輿親臨督戰,起到威懾作用。
  • 看看忽必烈的老婆
    蒙哥大汗率軍攻川蜀,中宋軍飛矢而亡(還有一說是病死的),忽必烈一開始不相信,一個大汗哪能這麼輕易就沒了啊,他覺得這是南宋的擾亂軍心之計,那個時候也沒手機電話啥的,核對個信息也很難,忽必烈就接著圍攻鄂州。忽必烈這邊就這麼打著南宋,老家卻出事兒了,出大事兒了。忽必烈還有個弟弟叫阿里不哥,他一直留守在蒙古帝國的所謂「首都」和林,和林今天在蒙古國境內。
  • 神鵰中忽必烈為蒙古鞠躬盡瘁,為何現實中蒙古國後人對其評價不佳
    亂蒙古皇朝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其實還算不得是一個統一國家,這個民族的人們居住在大草原之上,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過著遊牧生活。而當時金國這個遊牧民族起家的國家在北方草原上橫行霸道,諸多少數民族皆是要麼處於其奴役之下,要麼就是被迫受其控制,而蒙古當時仍是四分五裂,各個部落各自為戰,全部尊金國為上國。
  • 忽必烈與元朝
    5.忽必烈的統治:蒙漢政策忽必烈推行一種二元政策,該政策的方位是取決於人們把忽必烈看成(或者他自認為)是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大汗呢,還是把他看成中國19個王朝的繼承者、天子呢。從蒙古人的觀點來看,他在原則上(如果不是在現實中)始終如一地維護了成吉思汗帝國精神上的統一。
  •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繼位之爭,忽必烈靠什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當蒙哥攻釣魚城時,忽必烈正從邢州向鄂州(今武昌)進發。八月初渡過淮河,入大勝關。接著,進抵長江北岸。蒙哥去世,他的異母弟末哥立即派使者去報告忽必烈。使者對忽必烈說:「末哥請你回漠北去,以你的威望維繫天下人心。」忽必烈覺得奉命南徵,不能無功班師,仍然率大軍渡江,派兵攻鄂州。
  • 忽必烈的四大斡耳朵
    《忽必烈的四大斡耳朵》 李曉偉 和元太祖成吉思汗一樣,元世祖忽必烈也建立了四大斡耳朵。她的絕世美貌也最受忽必烈的寵愛。 但俗話說:「物極必反」。這位帖古倫哈敦的絕世美貌和忽必烈對她極大的痴情則遭到了長生天的妒忌!帖古倫哈敦與忽必烈只做了短短幾年的夫妻,就如同「海蘭珠」一般的紅顏薄命,帶著那份驕傲和滿足,匆匆離世,撒手人寰!
  • 北安王那木罕:忽必烈的嫡幼子,因當過俘虜,被父親勒令終生不見
    隨同那木罕出鎮阿力麻裡的諸王中,勢力最大的是蒙哥汗系諸王和阿里不哥諸子,他們內心深處對忽必烈還是不滿的,所以,那木罕統領大軍的穩定性是很有問題的,但那木罕和他汗父一樣自信,卻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來到西北後,安童先是在宴會上和脫脫木兒產生嫌隙,又違約襲擊貴由汗之子大名王禾忽的封地葉密立引發禾忽之亂,隨後又因為分配軍糧不公,惹怒蒙哥系、阿里不哥系諸王。
  •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
    從忽必烈的角度來說,他應該比誰都渴望蒙古帝國不分裂,因為這樣他就可以當大汗。那麼,為什麼忽必烈沒有阻止蒙古帝國的分崩離析呢?可以說正是由於他的原因,蒙古帝國才一步步的走向分裂,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此種觀點是有歷史依據為證的:製造分裂的那個人,就是有權有勢的忽必烈。
  • 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像極了明朝開國太子朱標
    對佛法和中原文化十分感興趣的忽必烈此時遇到了海雲法師,他一眼就看出大和尚非同尋常,就盛情邀請海雲法師到自己家中做客,以上賓之禮相待。海雲法師在忽必烈家中居住了一段時間,為忽必烈宣講佛法和漢法,忽必烈對其真誠相待,無論事務多麼繁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和海雲法師談經論道一番。忽必烈和海雲以佛會友,相處十分融洽。
  • 黃金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元憲宗蒙哥,一個給忽必烈打下基礎的可汗
    大家好,今天小編在歷史的長廊裡,走進浩瀚的草原,給大家來細說下草原黃金家族的故事,在諸多的歷史故事中,能了解到過去的很多事情,學到很多寶貝的知識,今天要講的就是黃金家族中一個有著傑出貢獻的男人,是元朝的可汗之一,為忽必烈開創元朝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忽必烈效仿中原模式,積極推進改革,無奈毀於兒孫之手
    作為成吉思汗孫子的忽必烈,在成為元朝皇帝之後也是打算好好治理這個國家。忽必烈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中原文化和學習中原文字,可以說他的思想飽受漢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而且這個人的想法非常的宏大,他也希望成為像唐太宗那樣的千古明君,因此在其成為皇帝之後,其確實是做了一番很大的改革,接下來我們將看看忽必烈當時都做出了哪些偉大的創新舉動。
  • 電視劇《忽必烈》封鏡
    光明網訊 (記者 宗小寧)由內蒙古仕奇集團與內蒙古電影集團聯合拍攝人電視連續劇《忽必烈》,經過7個多月的拍攝於9月26日封鏡。   該劇為歷史正劇的創作形式,本著尊重蒙古族發展歷史,維護祖國各民族團結的原則,著重表現忽必烈對國家統一和人類文明進步所發揮的重要積極作用。
  • 涮羊肉是元世祖忽必烈發明的?
    據說涮羊肉的發明與忽必烈有關。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忽必烈便是其重要領袖之一,他創立元朝, 被稱為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遠徵四方,馳騁南北。有一天,他想吃清燉羊肉,就命令隨軍廚師準備。廚師便按照一貫程序,宰殺羔羊,剔選羊肉。突然,探子來報有敵軍來襲。
  • 《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卻遠比想像中美好
    那麼是否就可以根據二人之間沒有愛情,來判定這段婚姻不幸福,或者說處於這種婚姻中的兩個人是不幸福的?並不能,因為從二人對這段婚姻的態度中,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二人的幸福:烏爾比諾在臨死前,深情注視著達薩說:「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 忽必烈明明戎馬一生,身體應該很健碩,為何晚年飽受肥胖之苦?
    說到飲食不得不提——涮羊肉,這是很多人的最愛,但是誰能想到這道美食的發明竟然和忽必烈有關,傳說忽必烈在行軍中感覺夥食太差,於是就讓廚子殺羊燉羊肉吃,結果正在廚子準備燉羊肉的時候
  •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是如何協助丈夫興盛大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之妻昭睿順聖皇后察必察必皇后出自元朝後族弘吉剌家族,是濟寧王按陳的幼女,嫁給忽必烈後守第二斡兒朵。察必是忽必烈祖母光獻皇后的侄女,論輩分則是忽必烈的小姑母。而忽必烈的原配、守第一斡兒朵的帖古倫,正是察必的侄子脫憐的女兒,也就是察必的侄孫女。
  • 千年難題被元朝解決,忽必烈為中原王朝完成了哪項壯舉?
    正如恩格斯的那句名言所說:「只有野蠻人才能使一個在垂死的文明中掙扎的世界年輕起來。」忽必烈作為元朝的開國皇帝,長期以來被描繪成野蠻的侵略者、殘忍的劊子手,然而很少有人了解,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比起歷代君主可謂有過之而不及。在蒙古滅宋前,金國已經和南宋在淮河、四川一線對峙了上百年。南宋在邊界搭建了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蒙古軍隊即便戰鬥力遠勝於金軍,仍舊無法打破這一平衡。
  • 參觀一下EXO的宿舍,是想像中的樣子!潔癖大哥金珉錫不在就是亂
    距離當年在《快樂大本營》中曝光EXO的宿舍,現在已經過去了這麼久了!現在想起來滿滿的都是回憶,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出道初期還是青澀的小天們的宿舍吧!當年的鐘大的宿舍,小小的但是很溫馨,房間裡面有很多玩偶。這個床實在是有點小,當年的鐘大的枕套、床單、被套還被「吐槽」,因為不是一整套的,而是拼湊出來的。
  • 相親太多會折損婚姻的福報嗎?
    我想詢問一下相親太多真會折損婚姻的福報嗎?小弟今年31歲了。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相親的路上,但對相親的女孩子都是禮貌性的吃飯見面,絕沒有做過任何不軌的邪淫行為,自己也一直潔身自好沒有邪淫,但一直到現在婚姻還沒有成。請問是不是因為和女孩子相親太多折損婚姻福報?小弟這幾年一直努力做好自己,努力積德行善和努力工作,努力儘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奉行孝道。
  • 颱風改變歷史:說說忽必烈兩徵日本
    日本史料稱這道石牆在阻擋「元寇」的作戰中發揮過重大作用。這大體是可信的,因為就在這座石牆之外的大海中,曾經發現了大量當時蒙古軍隊的裝備殘骸。2011年,日本考古學家在福岡縣伊萬裡灣水深二十米處發現了一條沉船,這條船的船體已經沉入一米深的淤泥之下。清理之後,發現其上面載有大量盔甲、刀劍等軍事物資,雖然歷經歲月,仍可讓人感到一絲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