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效仿中原模式,積極推進改革,無奈毀於兒孫之手

2021-01-07 冬雷雅漾

作為成吉思汗孫子的忽必烈,在成為元朝皇帝之後也是打算好好治理這個國家。忽必烈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中原文化和學習中原文字,可以說他的思想飽受漢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而且這個人的想法非常的宏大,他也希望成為像唐太宗那樣的千古明君,因此在其成為皇帝之後,其確實是做了一番很大的改革,接下來我們將看看忽必烈當時都做出了哪些偉大的創新舉動。

忽必烈的想像圖

說到底,元朝是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個政權的很多將士們也保留著遊牧部落的習慣,那就是一旦獲得了一個城池之後,他們的想法就是將這個城池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洗劫一空,並且值錢的都全部帶走,不值錢或者帶不走的就直接毀掉。其實這樣的行為對於所在城池的文化毀滅和財富浪費,都有著很大的損害,因此忽必烈當時明確禁止手下將領在佔領城池之後,不準出現這樣的屠城掠奪行為,不然的話就會嚴重處罰。

忽必烈人物寫實畫像

我們上文說到元朝作為遊牧民族,他們的觀念裡面根本沒有長遠發展這樣的概念,他們都是竭澤而漁,甚至於在發現一塊土地沒有用之後就直接播撒草原牧草的種子,這顯然會給當地的農業造成致命的打擊和影響。而忽必烈在成為皇帝以及他小時候的一些經歷,顯然讓他知道,無論如何不該這樣做,因此他不顧貴族的反對,堅定恢復農田推進農業生產,緩和了2個民族之間的矛盾。所謂: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

元朝生活寫實畫像

另外,他還積極效仿唐朝的一些官僚機構設置,比如設置了行中書省,宣政院,這些行為都讓當時的元朝看起來在管理方面更加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元朝軍隊畫像

雖然忽必烈在當時確實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從後續的結果來看,效果並不是很好,這其中原因也不複雜,一方面元朝的皇帝根基本質還是在蒙古草原,在中原地區的統治更多只是相對寬鬆,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個民族的文化融入的非常快,其實他也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並且忽必烈的兒孫們並沒有很好的繼續執行其一些改革和努力,這也激發了蒙古和其他民族之間的矛盾,這也讓元朝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徹底滅亡。

參考文獻:

《元史》

《元朝秘史》

《聖武親徵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冬雷雅漾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忽必烈推行改革,建立元朝,最後無奈毀於兒孫手裡
    ,後來元朝很快滅亡,也是因為元朝皇帝沒有繼續推行忽必烈的改革。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因為母親喜歡漢文化,所以在小的時候,就開始跟著中原學者學習讀書寫字。忽必烈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並且在政治方面,忽必烈非常崇尚唐太宗所建立的貞觀之治,想像唐太宗一樣建立自己的豐功偉業。
  •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繼位之爭,忽必烈靠什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諸王中,以塔察兒(成吉思汗弟幹赤斤之孫)、也先哥(成吉思汗弟合撒兒之子)為首的東道諸王是支持忽必烈的;西道諸王處於分化狀態,有的支持忽必烈,有的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又能控制中原地區,阿里不哥便在偏西的地方尋求發展。
  • 千年難題被元朝解決,忽必烈為中原王朝完成了哪項壯舉?
    公元1252年,蒙古人決定繞四川,派忽必烈和蒙古名將速不臺之子兀良合臺南徵大理,欲借西南諸藩之力,從背後包抄南宋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忽必烈徵雲南的過程十分艱險,大軍「經吐蕃曼沱,涉大滬水,入不毛瘴喘沮澤之鄉,深林盲壑,絕崖狹蹊,馬相糜以顛死,萬裡而至大理」,但忽必烈打到大理國都時,並沒有採取報復性的屠城,而是「裂聚帛為幟,書止殺之令,號令街陌……軍士無一敢取一錢直者」。
  • 成吉思汗的「戰神」重孫,曾遠徵匈牙利,忽必烈到死都沒能遏住他
    「戰神」重孫,不服忽必烈  海都是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重孫,是窩闊臺汗之孫,也是忽必烈汗的侄子。  可是大汗之位一直明爭暗鬥,公元1229年秋,為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大臣們舉行大會。有人主張恪守舊制,立幼子拖雷;有人主張按成吉思汗的遺命,立窩闊臺。而後在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無奈,只能擁立窩闊臺。
  • ...趙匡胤的11世孫,卻深受忽必烈器重,仕元36年,為何還能受後世景仰?
    元朝統治者,作為外來民族入主中原,出於政治需要,他們選擇通過安撫江南士子來收買人心。程鉅夫遍訪江南,尋得20多個可用之人,其中,趙孟頫因其才學、名望名列榜首。程鉅夫應該是趙孟頫的鐵粉,所以,對趙孟頫非常敬重。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第一、對中原王朝政策文化之運用。不得不承認,成吉思汗是沒有將中國完全徵服,這並不代表其沒有這個實力,而是天不假年沒有那個時間罷了。忽必烈看到中國才是其帝國統治的關鍵,他需要中國的穩定和繁榮,於是在中國不再採取對待歐洲人一樣的殘酷鎮壓,而是自上而下對中國全面實行了改革,在其後得二十多年時間裡,一定意義上中國的經濟、文化全面復甦,而忽必烈也全盤接受了漢文化,從官員設置到文化禮儀,甚至是語言他也要求全部說漢語。
  • ...檢察機關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確保社會效果法律效果...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 題:讓公平正義更快更好實現——檢察機關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確保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相統一新華社記者陳菲法律不是冰冷的,是有溫情的,如何讓違法犯罪者在受到懲戒之後感受到法律的溫度
  •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之後幾十年時間裡,大蒙古國屢次對外侵略擴張。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他先後攻滅了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國。他去世之後,新可汗又進行了2次大規模西徵。
  • 專家:忽必烈做的好事
    而說到融合百家之眾長,集民族、宗教於一體的君王,就非元世祖忽必烈莫屬了。01忽必烈對於人才行向來非常的愛惜,不僅收攏了幕府舊臣,還廣招賢士,他門下的謀士光是被載入史冊的就有六十多人。可以說他們為忽必烈徵戰四方、統一天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259年,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在戰爭中意外逝世,忽必烈得知後便日夜兼程馬地趕回了漠南,並單方面宣布自己繼承蒙古的汗位。
  • 出生在草原,也是最後一位蒙古國可汗,他就是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
    忽必烈作為鐵木真的孫子,他的行事作風很多都受到鐵木真的影響。忽必烈很早就開始認識中原的文人,還招攬了很多漢族的學者為他出謀劃策。有出身針灸世家的竇默教授忽必烈中國儒家的三綱五常思想,還有姚樞負責傳授儒家的治國思想。不久後,忽必烈還認識了一名僧人,那名僧人讀過很多的書,很有才華。
  • 龍崗街道積極推進「一社區一品牌」服務改革
    該街道將積極推進社區黨建工作和基層服務建設,打造「一社區一品牌」的服務改革。 近年來,龍崗街道各社區結合實際,把「強黨建」與「促轉型」相結合,在基層黨組織設置、活動內容等方面打造了很多品牌服務。其中,新生社區順利完成「政企社企分開」改革,實現人員、資產脫鉤,以公開透明的財務機制有效推動基層經濟發展;南聯社區率先制定《南聯社區黨組織及黨員綜合管理辦法》,著力提高居民小組一級的黨建工作積極性,探索在圳埔居民小組構建了黨員、幹部、居民代表共同商議事項的黨建新模式。
  • 格爾木市推進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12月13日,記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獲悉,按照省州劃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格爾木市創新農牧區集體經濟運行機制,全面開展清產核資,有序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制改革,現已基本完成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省級驗收。
  • 忽必烈的婚姻,比你想像中的亂太多!
    不僅蒙古如此,之前的遼國的耶律氏與蕭氏的聯姻,之後清朝皇族與漠北蒙古的聯姻,採取的都是這種模式。 但是,孛兒只斤與弘吉剌的聯姻,卻完全超越了常人可以理解的範疇。
  • 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像極了明朝開國太子朱標
    實際上,在元朝亦有類似的情況,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和朱標可謂同樣的人物。真金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次子,忽必烈的長子朵兒只早夭,於是繼承權便落到了真金的頭上。關於真金的出生,有一段傳奇的故事。真金出生的這一年,中原地區有一位得道高僧海雲法師,一路向北雲遊到了漠北草原。
  • 麥積區召開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會議
    新天水訊 據麥積區融媒體中心消息 12月14日,麥積區召開「接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會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上「放管服」改革視頻會議及全市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會議精神成少平強調,深化「接放管服」改革事關廣大群眾和企業的切身利益,事關政府職能轉變和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接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把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增強發展動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的關鍵舉措,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實際行動,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區的統一部署要求,積極主動服務,壓實責任推進,從嚴從細從實從快、用心用情用力,持續做好
  • 為什麼蒙古人能夠問鼎中原?
    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公布了《建國號詔》,正式建立大元。忽必烈是成吉思鐵木真的孫子,元朝是在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的基礎上建立的。1204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自此開始了一系列的兼併戰爭。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由此可見,蒙古人在起初的時候並沒有把稱霸中原作為首要目標,到成吉思汗的孫子成為主子了以後,才開始真正在治理中原,這也更能看出老天都在幫蒙古人,他們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於是,忽必烈靠著好運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但是,整個歐亞大陸的局勢在元朝滅亡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和蒙古人創業時的情況截然相反。
  • 山鋼股份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聚焦山鋼股份一體化規範化運營,今年迅速開啟的11項「倒計時」改革攻堅任務,已經開始見到成效:截至9月底,「五位一體」、科技創新、虧損企業治理、「三項制度」改革、退休人員社會化移交等5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其他6項正按計劃推進,年度改革計劃整體完成量達80%以上。  體制機制改革是土壤,有了好的土壤才會碩果盈枝香滿園。
  •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中原消金助力「六穩」六保」工作
    據悉,中原消金是由中原銀行作為主要出資方發起設立的也是河南首家且是唯一一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面對疫情衝擊,藉助數位技術優勢確保公司穩健發展的同時,積極添舉措破難題,不僅穩定了崗位,還夯實了人才梯隊,僅上半年共引進、招聘各類高新技術人才112人。
  • 鄭州市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博物館建設全面提速據了解,為全方位提升博物館的檔次水平,我市把建設一批高層次、高質量的國有骨幹博物館作為重要抓手,全面構建黃河文化、中原文化對外展示的「新窗口」和城市「會客廳」。總投資20億元、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的鄭州博物館新館以弘揚中原文化為切入點,突出鄭州地域特色,通過現代化的展陳方式,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中原文明展現給國內外觀眾,已於今年建成正式開放。總投資5.3億元、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的鄭州市商都遺址博物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將於今年年底左右建成試開放。依託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的仰韶文化博物館、中原考古研究展示中心項目已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