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吉思汗孫子的忽必烈,在成為元朝皇帝之後也是打算好好治理這個國家。忽必烈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中原文化和學習中原文字,可以說他的思想飽受漢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而且這個人的想法非常的宏大,他也希望成為像唐太宗那樣的千古明君,因此在其成為皇帝之後,其確實是做了一番很大的改革,接下來我們將看看忽必烈當時都做出了哪些偉大的創新舉動。
說到底,元朝是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個政權的很多將士們也保留著遊牧部落的習慣,那就是一旦獲得了一個城池之後,他們的想法就是將這個城池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洗劫一空,並且值錢的都全部帶走,不值錢或者帶不走的就直接毀掉。其實這樣的行為對於所在城池的文化毀滅和財富浪費,都有著很大的損害,因此忽必烈當時明確禁止手下將領在佔領城池之後,不準出現這樣的屠城掠奪行為,不然的話就會嚴重處罰。
我們上文說到元朝作為遊牧民族,他們的觀念裡面根本沒有長遠發展這樣的概念,他們都是竭澤而漁,甚至於在發現一塊土地沒有用之後就直接播撒草原牧草的種子,這顯然會給當地的農業造成致命的打擊和影響。而忽必烈在成為皇帝以及他小時候的一些經歷,顯然讓他知道,無論如何不該這樣做,因此他不顧貴族的反對,堅定恢復農田推進農業生產,緩和了2個民族之間的矛盾。所謂: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
另外,他還積極效仿唐朝的一些官僚機構設置,比如設置了行中書省,宣政院,這些行為都讓當時的元朝看起來在管理方面更加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雖然忽必烈在當時確實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從後續的結果來看,效果並不是很好,這其中原因也不複雜,一方面元朝的皇帝根基本質還是在蒙古草原,在中原地區的統治更多只是相對寬鬆,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個民族的文化融入的非常快,其實他也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並且忽必烈的兒孫們並沒有很好的繼續執行其一些改革和努力,這也激發了蒙古和其他民族之間的矛盾,這也讓元朝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徹底滅亡。
參考文獻:
《元史》
《元朝秘史》
《聖武親徵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冬雷雅漾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