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殘酷育兒:因為我生的,所以隨便打罵

2021-02-07 L先生說兒童心理

本周科普關鍵詞:以愛之名

作者:媽咪成長手冊

編輯:L先生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則「6歲男孩被父親追砍」的新聞讓人不寒而慄。

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一名曾有精神病史的46歲男子,由於家庭矛盾受刺激後,手持砍刀焚燒被褥並挾持自己6歲的兒子,焚燒電動車,情況讓人觸目驚心。

所幸的是,孩子被一消防員勇猛救下,其父也被在場人員制服。

孩子6歲的時候已經懂事了,經此一事,他的內心會留下多大的陰影?

糟糕的親子關係

很多人認為,成為父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一跟考試掛鈎了就變味了。

但是現實是,很多時候,成為父母是「迫不得已」「手足無措」的,他們對於「如何成為父母」這一節課,是有需求的。

只是,有的人會去主動找尋答案,有的人則會逃避,按照自己的固有認知來對待孩子。

大部分的親子關係,並沒有你想像中美好。

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犯罪調查(CSEW)統計中得到證實:51%被虐待的成年人,在兒童時期也曾受到過虐待。而且,幾乎三分之一成年後被虐待的成年人,也會成為施虐者。

那些被虐打長大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這些童年的陰影往往容易伴隨其一生,更甚者,造成孩子易怒、情緒化等不良影響。

作為成年人,對現實無能為力,對孩子則大打出手,把孩子當出氣筒,多年以後,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爸媽和自己的孩子,這不恰恰是當今社會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嗎?

02

以愛之名的道德綁架

與家庭暴力相對的,還有一種「以愛之名」的精神暴力,同樣給孩子負擔和折磨。

我都是為你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女兒想吃香草味的雪糕,媽媽說巧克力味的好吃,到最後媽媽硬是給女兒買了巧克力味兒的,無視女兒的需求。僅僅是因為媽媽覺得「巧克力味」更好吃,是為了女兒好。

▍對孩子挑剔責備,愛潑冷水

在很多家庭中,很多人感覺從小到大基本上沒聽過父母對自己有什麼誇獎,而且很多時候遇到事情,不懂得維護孩子。

管教過度

管教過度往往來源於父母的焦慮,擔心孩子無法獨立或者擔心無法掌控孩子。比如有的媽媽經常會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各個環節安排得事無巨細,「你穿這件衣服」「筆放這裡」「先吃這個」,孩子還沒來得及思考就已經要按照父母的意願行動。

《全國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顯示:47.4%家長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

對孩子好不等於寵溺,對孩子嚴厲不等於暴力。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父母也在成長,我們需要做好只屬於父母的功課。

好的父母沒有統一的標準,但都有同樣的原則和底線,那就是:

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讓孩子獲得快樂和幸福。

孩子的性格品行、習慣養成、幸福感的培養,都源於家庭教育。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遠見和格局。

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內心就種下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我相信,之所以建議父母「持證上崗」,其初心是希望每個人在成為父母之前,要對即將到來的生命有足夠的了解和尊重,通過教育和知識,用愛和陪伴與孩子一起成長。

教育是一件艱難且需要用一生來踐行的事情,既然我們讓孩子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就有義務和責任去教育孩子,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如何去教育孩子,將會是我們一生都值得思考的問題。

更多答案請讀:

喜歡文章,點個在看,別忘了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我不要了」:你還在用「拋棄式育兒」來教育孩子嗎?
    這樣的場景相信人們都不陌生,甚至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用拋棄式的育兒方法對待孩子,而且屢試不爽。這讓他們更加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孩子不聽話,就要嚴加管教,這樣才能長記性。武志紅曾經說過,在中國,想要擁有這種體驗並不難,只要生一個孩子就能夠實現。因為中國很多父母總是隨心所欲的對待孩子,不容許孩子有一絲的反抗。
  • 「虎爸」暴打兒子並發班級群:父母的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
    中國父母的"打罵式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受人詬病的一件事。就在這幾天,網上突然爆出一個"虎爸"暴打兒子的視頻,視頻一出現到網絡上,馬上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01.02.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視頻一上傳到網絡上,便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紛紛都在批判這個父親的打罵式教育,害苦了孩子。這將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啊?
  • 喪偶式育兒,正殺死孩子的心理健康
    「哎,反正我是沒那個命了!」被窗外的溫馨扎了心,小傑媽媽趕緊扭過頭來,長嘆一口氣。她內心其實多麼渴望能有一位樂於參與孩子教育的伴侶。小傑媽媽說的喪偶式育兒,以誇張的戲謔方式粗暴地概括了一種被普遍感知的育兒現象:女性幾乎承擔了所有照顧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丈夫的參與感幾乎為零,就跟喪偶似的。這樣的爸爸對孩子來說就是「隱形爸爸」。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但是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會從父母惡略的言語中否定自己的價值,也會從父母的打罵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慢慢只剩下恐懼。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正在極大影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打罵式教育會讓孩子喪失安全感父母打罵孩子,孩子會感覺自己是被嫌棄的,是不好的,這樣的模式一再強化,孩子在長大後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父母的打罵對你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地球上的星星》:直升機式育兒得擯棄,家長得學會「情感引導」
    因此,直升機式育兒必須得摒棄,適當給孩子自由,並且要學會"情感引導",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一、 《地球上的星星》:用小男孩伊桑的故事引出"直升機式育兒"2007年,《地球上的星星》正式在印度上映。作為一部教育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用小男孩伊桑的故事引出了"直升機式育兒",點出教育中父母應當真正關注的重點——不做直升機式父母。1、何謂"直升機式育兒"?"直升機式育兒",指的是父母如直升機一般不停地盤旋在孩子的上方,大事小事都要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監督和監管下,而且隨時都會"降落"在孩子身邊。
  • 打罵孩子易生逆反心理,學《小鞋子》用3R育兒,孩子懂事家長省心
    細想之下,這位父親的育兒方式和簡·尼爾森的暢銷書《正面管教》的育兒理念不謀而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結合《小鞋子》中父親的教育模式和《正面管教》提倡的育兒方法,探索在不打罵、不懲罰孩子,如何用3R原則將叛逆、易怒、淘氣的孩子,逐步養育成乖巧懂事、善解人意、自覺努力的孩子。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這下可好壯壯這次被打後竟然離家出走了,讓家裡人擔心了好幾天,說起來表姐教育孩子經常不打就罵,本來誰都不會以為亮亮會因為表姐的責罵而離家出走,但是顯然亮亮這次是認真的,最後表姐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亮亮,表姐這次再也不敢隨便打罵亮亮了。
  • 媽寶,喪偶式育兒的產物
    英國動物學家蒂姆·克拉頓-布羅克(Tim Clutton-Brock)在著作《親代撫育的進化》中,便幽默地提到了妻子對這本書的貢獻:「我虧欠最多的是我的妻子,在我寫親代撫育的時候正是她照管著我們的孩子。」 在中國,人們戲謔地把這稱為「喪偶式育兒」。
  • 「直升機式育兒」,是中國式家庭父母的誤區,可有很多家長都踩坑
    父母教育的誤區——直升機式育兒 對於中國的父母來說,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陷入到"直升機式育兒"的誤區中。" 據了解,在中國家庭,這種"直升機式育兒"是非常普遍的,可能父母無意識的關是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在全國未成年人犯罪抽樣調查的結果中顯示,高達42.3%的孩子,曾經因為家庭的過度控制和管理導致心理出現"怨恨"父母的問題。
  • 長期被打罵的孩子,不僅心理會有陰影,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父與子》一書中寫道: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應該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我覺得這段話頗有道理,孩子不聽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或者是孩子遺傳了父母調皮搗蛋的基因,真正該挨打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 「打罵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父母可要重視
    所以,很多歷史上有名教育家發明了不同的教育模式用於教育孩子,而受到大部分人肯定的教子方式,首當其衝的是蒙臺梭利的蒙氏教育法。不少父母接觸到這個教育模式之後,都反思了自己當初「打罵式」教育的不妥之處,採用了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
  • 為啥孩子在被「打罵」後轉眼就忘?不是記性差,原因讓媽媽很愧疚
    性格溫婉的她居然也會被孩子惹得忍不住動手打罵。「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打罵孩子的媽媽」樂樂媽說到這裡的時候,有一些生氣同時也有一些無奈。 可是畢竟孩子是媽媽心尖上的肉,每次忍不住打罵孩子一通後,樂樂媽又覺得非常後悔內疚。看著孩子被打罵後楚楚可憐的小模樣,樂樂媽真害怕孩子會記仇。可是後來樂樂媽發現,每一次孩子被打罵後居然會轉眼就忘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中國媽媽吐槽「喪偶式育兒」,北歐爸爸卻多是帶娃高手,心理原因
    中國媽媽的」喪偶式育兒「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個詞「喪偶式育兒」,很多媽媽在抱怨爸爸的時候,吐槽的可不僅僅是育兒時間少的問題 ,那簡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計
  • 現實生活很殘酷
    以前都說養兒防老,所以老輩們經常一家生五六個孩子。現在又說養兒防老已經不可靠了,只有自己手裡有積蓄,才能安享晚年,每天喝喝茶逗逗鳥,不用管兒女的家長裡短,生活可謂非常愜意。這樣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卻非常殘酷。如果老人有行動能力,或者遇到素質好的護工還好。但如果遇到那些品行不端的護工,無異於羊入虎口。前段時間幫媽看到一個新聞,吉林一所老年公寓內,一名老人被護工毆打頭部。
  • 和中國式養育脫不了干係,媽媽自食其果
    但是在中國式養育的家庭中,「視母如仇」的現象卻讓「母親」這個角色蒙上了陰霾。 案例 在育兒類節目《超級育兒師》中,有一期就講述了一個孩子「視母如仇」的故事。
  • 郭德綱不知郭麒麟參演慶餘年:「漏鬥式育兒」,讓郭麒麟更強大
    可實際上,身為爸爸,他之所以會選擇這種教育方式,完全是因為他了解「漏鬥式育兒」。 「漏鬥式育兒」的法則大家要是也想用這種育兒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就要明白它的法則:由緊到松。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對孩子要求特別低,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他們都能原諒。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還什麼都不懂,犯錯也是不可避免的。
  • 楊爍「PUA式育兒」被罵上熱搜!喚醒多少人的童年噩夢!
    結果,我自己看了視頻花絮不到五分鐘就受不了了,我只想說楊爍的育兒方式簡直太令人窒息!這裡先給不了解情況的朋友們看幾個片段:一開始,因為小孩下車後沒跟他一起從車後繞行,楊爍立馬紅著臉、瞪大眼睛,衝著孩子大吼:「楊雨辰,我從哪邊走的?走回去!」
  • 楊爍的育兒方式被罵上熱搜,或許你與他並沒有什麼區別
    上周晚上就看到楊爍上了熱搜,原來是楊爍帶著兒子上《一起出發吧》中「打壓式的育兒方式」被大家所攻擊。各種聳動的標題「你教育兒子的樣子可真醜」,「PUA式的育兒令人窒息」,「你不配當爹」,這麼多聳動的標題好像他犯了大的罪一樣。他錯了嗎?這個是肯定的。但是有錯的那麼離譜嗎?不,可能只是在鏡頭下,讓他的表現更一覽無遺,而這些做法,表情,是我們身邊無數個爸爸,也可能是很多媽媽的縮影。
  • 越是無能的家長,越喜歡用打罵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打罵式教育,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因為在古代私塾,教書先生就以戒尺作為主要的教育方式,而且很多家長也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因此在孩子犯錯後,許多家長就會使用這種方式教育他們。
  • 「黑粉式育兒」和「毒唯式育兒」到底是什麼?
    繼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這兩個名詞火爆網絡後,又出現了兩種反面育兒典型:「黑粉式育兒」和「毒唯式育兒」 *如果追星的話,馬上就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不追星繼續往下看也很容易理解!試想一下,如果親爹親媽成了孩子們的「黑粉」或「毒唯」,將來孩子會發展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