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娶兩對姐妹,娶庶母、殺公族,為何還被稱為滅國小能手

2021-03-04 世界歷史網

晉獻公,曲沃武公之子,晉文公重耳之父。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歷經磨難的前多半生,可以說都是他親爹晉獻公害的。他這個老爹既風流又狠辣,而且在開疆拓土方面也做得相當可以,絕對是個人物。

關於晉獻公的事跡,咱們今天就慢慢道來。

1、晉獻公是個風流種

晉獻公,姬姓,名詭諸。為什麼取這樣一個詭異的名字呢?因為他爹武公曾活捉戎狄首領詭諸,為了紀念自己的偉大壯舉,就給兒子取名詭諸。

這個詭諸可是風流得很。

古人結婚早,詭諸早早娶了賈國國君之女賈姬,婚後賈姬一直沒有生孩子。

適逢這年,晉國滅了犬戎,不知道是犬戎主主動進獻還是詭諸同志硬搶的,反正是犬戎主兩個如花似玉的侄女兒入了詭諸的後宮。姐姐人稱狐季姬,妹妹人稱小戎子。後宮添了這麼兩位美女,詭諸自然不捨得閒著。所以不久之後,狐季姬生了個兒子——重耳(後來的晉文公),小戎子也生了個兒子——夷吾(後來的晉惠公)。

雖然有了這對姐妹,但詭諸同志並未滿足。他又瞄上了一個美女。誰呢?他老爹晉武公的妾室齊姜。

齊姜是何來歷呢?那時齊國盛產美女,而且當時齊桓公已基本確立霸主地位,為了表示與齊國交好,晉武公晚年向齊桓公求娶一名妾室,齊桓公就把一個遠房宗室女子嫁給了晉武公。只是當時晉武公年事已高,沒了那方面能力。眼看著自己的小後媽獨守空房,詭諸世子很是疼惜,於是一來二去就疼到了一起。並且生了個兒子,雖然他老爹睜隻眼閉隻眼並不計較,但畢竟名不正啊,於是就把這個兒子寄養在了申氏家中,取名申生。不僅如此,詭諸他老爹武公騰好地方之後,詭諸繼位,隨即就立齊姜做了夫人,申生也就成了世子。之後,齊姜又給晉獻公生了個女兒(生下女兒不久,齊姜去世),後來嫁給了著名的秦穆公,所以這個女兒史稱穆姬。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當然沒有。

晉獻公五年,他又收了一對姐妹。這對姐妹來自驪戎,晉獻公派人攻打驪戎,驪戎國主打不過,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過來了。姐姐稱為驪姬,妹妹稱為少姬。這對姐妹花,據說是貌比息媯、妖同妲己,自然是勾了晉獻公的魂兒去。只恨不得君王從此不早朝啊。還是不久之後,姐姐驪姬生了個兒子——奚齊,妹妹也生了個兒子——卓子。

這晉獻公,不但要擴後宮,還喜歡一收一對兒,真是風流至極啊!

2、晉獻公是個狠人

晉獻公狠起來也是很恐怖的,他幾乎殺光了宗族子弟。

為什麼晉獻公這麼狠?這要從「曲沃代晉」說起。

而要說「曲沃代晉」就要從更遠的「桐葉封弟」說起。

當初武王伐紂,周朝建立,武王去世,周成王繼位。周成王有個弟弟——史稱叔虞,他們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母親是姜太公的女兒邑姜。兄弟倆關係非常好,有一天,兩兄弟在院子裡玩兒,成王從地上撿起一片梧桐葉,對弟弟說,「我用這個來封你,給你一片封地吧。」本來只是小孩子遊戲,但是史官當真了。史官說,「君無戲言,你既然說要賜封,那就必須得封。」沒辦法,周成王把弟弟封在了唐這個地方。這就是「桐葉封弟」或「桐葉封唐」。

叔虞去世後,他的兒子燮繼位,因為唐境內有晉水流過,於是改國名為晉。

自此後傳,第一代晉候燮,傳其子寧族為第二代晉武侯,再傳第三代武侯子服人為晉成候,再傳第四代成候子福為晉厲候,再傳第五代厲候子宜臼為晉靖候,再傳第六代靖候子司徒為晉釐候,再傳第七代釐候子籍為晉獻候,再傳第八代獻候子費王為晉穆候,至此,到了這第八代晉候晉穆候,「曲沃代晉」的根就刨出來了。

話說晉穆候娶了齊國姜氏女為夫人,過了幾年大兒子出生,當時晉穆候正討伐仇敵之國條國,於是給大兒子取名仇。又過了幾年,小兒子出生,正趕上晉穆候攻打千畝國,大獲全勝,於是給小兒子取名成師。名字一公布,當時就有人說,「國君給兒子取名真奇怪啊,太子叫仇,弟弟叫成師,這意思是弟弟要成大事,還和哥哥有仇啊。這樣長幼名字相悖,恐怕晉國以後要有禍亂啊!」

之後事情的發展果然被說中了。

晉穆候死後,弟弟殤叔篡位自立,兒子仇被迫出逃。後來,仇帶著自己的班子又打了回來,成功奪回君位,是為晉文侯。

晉文侯自然知道關於他和弟弟成師名字的傳言,正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所以晉文侯一直防著弟弟,沒有給弟弟成師封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晉文侯死後,他的兒子伯繼位,就是晉昭侯。

這晉昭侯不知是出於什麼心思,給叔叔成師以封地,而且是比國都翼還要大的城邑曲沃。自此,成師被稱曲沃桓叔。

從曲沃桓叔開始,果然晉國不再太平。從曲沃桓叔經曲沃莊伯到曲沃武公(就是晉獻公的老爹)三代,先後殺死了五代晉候,最後一次是曲沃武公殺死晉候緡,然後把所得一應寶物獻給了周釐王,於是周釐王便承認了曲沃武公代晉自立的事實,從此曲沃武公改稱晉武公,位列諸侯。

就這樣,曲沃桓叔這一支晉國旁支成為了晉國國君,完成了「曲沃代晉」的歷程。

晉武公死後,兒子詭諸繼位,就是晉獻公。

晉獻公可知道他們這一支的君位怎麼來的,就像小三上位嚴防小三一樣,晉獻公對公族宗親很是關注。

恰恰又趕上曲沃原來那幫公子、公孫們三天兩頭來找晉獻公要錢、要地,搞得晉獻公不勝其煩。於是就找來大夫士蒍商議,士蒍說,「這些公族宗親如果處理不好,恐怕將來會生禍端啊,不如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都殺了算了。」其實這話說到晉獻公心裡去了,但是晉獻公還是叮囑士蒍,「事兒交給你去辦,但是不要落人口實。」在晉獻公授意之下,士蒍設計誅殺「富氏子弟、桓莊之族」,所謂「富氏子弟」就是公子富子一系的公族子弟,當時公子富子是公族領袖,誅滅公子富子眾公族也就沒了主心骨,之後就是「桓莊之族」,所謂「桓莊之族」就是曲沃桓叔、曲沃莊伯後代子孫中非獻公一支的其他族人。

具體怎麼個誅殺過程就不贅述了。總之,經過血洗,晉獻公把他爺爺輩到侄子輩四輩幾乎所有的旁系血親誅殺殆盡,有那麼幾個漏網的也都逃亡了,因此造成了晉國無公族的局面。

晉獻公的狠厲確實杜絕了公族篡權,但是也為以後的大權旁落,三家分晉埋下了禍根。

3、晉獻公是個牛人

雖然晉獻公又色又狠,但我們卻又不得不承認晉獻公是個牛人。

怎麼牛?史書稱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我們來看,晉獻公滅國奪邑大事記: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5年,《晉語一》:「(晉獻公)遂伐驪戎,克之。獲驪姬以歸,有寵,立為夫人……」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16年,《左傳·閔公元年》:「(冬)晉候作二軍,公將上軍,大(通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霍、滅魏。」

公元前660年,晉獻公17年,《晉語一》:「……使申生伐東山……申生勝敵而返……」

公元前658年,晉獻公19年,《左傳·魯僖公二年》:「虞師、晉師滅下陽。」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22年,《史記·晉世家》:「二十二年……晉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其冬,晉滅虢,虢公醜奔周。還,襲滅虞……」這就是著名的「假道伐虢」。

公元前654年,晉獻公23年,《史記·晉世家》:「二十三年,獻公遂發賈華等伐屈,屈潰。」

除此之外,晉獻公還滅了賈國和翟柤等國。《史記》載,「當此時,晉強,西有河西,與秦接境,北邊翟,東至河內。」也就是說,經過晉獻公的開疆拓土,晉國不但使得山西東南部全部落入晉國,還佔領了黃河南岸的函谷要道,既阻斷了秦國南侵,又為自己擴展打開了通道。

晉獻公如此牛人,縱稱之滅國小能手也不為過啊!

本文發布於世界歷史網的文章:http://www.shijielishi.com/cqzg/renwu/3094.html,謝謝配合!

相關焦點

  • 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為何最終沒有成就霸業?
    這三個國家都是和晉獻公同宗的姬姓之國,時人指責他「滅同姓之國,絕先族之裔」。嘗到甜頭後,晉獻公盯上了敵國虢囯。虢囯的疆土在今山西平陸縣跨過黃河到河南三門峽市,在春秋初,勢力也比較強大。虢公林父作為王室卿士多次幹涉晉國內政,在「曲沃代晉」時還率領王師討伐過曲沃,現在又有一些晉國公子逃亡到虢囯。
  • 三家分晉,看曲沃小宗、晉獻公埋下了哪些伏筆?
    大肆屠戮公族曲沃武公在收買周天子,獲得諸侯爵位後,就改稱號,稱晉武公,兩年後就去世了。他的兒子晉獻公繼位。晉獻公繼位後,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小宗雖然做了國君,大宗君主雖然被殺,可是在大宗主政期間,繁衍了大量的子孫。這些人都是晉國國君的親屬,也叫做公族。
  • 晉獻公為什麼逼走重耳,逼死太子?不要再拿驪姬當替罪羊!
    雙方說起來都是親戚,晉獻公的太祖父帶領著自己的封地曲沃,與晉國國君交戰。而晉國國君是太祖父大哥的後人。晉國的這場內戰持續了68年,歷經了晉獻公的太祖父,祖父和父親三代人才宣告結束。這在後世被叫做曲沃代晉,或者本末倒置。當晉獻公的父親再一次殺掉了正牌的晉國國君,通過賄賂周王,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他們曲沃一系完成了公族造反之路,對晉國國君取而代之。
  • 晉獻公:春秋五霸中有三個是我親戚,我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啊
    相比之下,當時的晉國不過是國貧的小的「偏侯」,在在諸侯會盟等國際事務中還未有一席之地。面對如此嚴峻之形勢,胸懷大志的晉獻公即位之後決心振興晉國,爭霸中原,完成晉武公未盡之遺志。「桓、莊之族,獻公患之,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在心腹士蒍的配合下,晉獻公大舉誅殺桓、莊之族,「盡誅群公子,自此,晉無公族」。消滅了公族勢力之後,晉國成了當時諸侯列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公族的諸侯國。晉獻公還頒布規定,此後晉國國君之位由嫡長子繼承,剩餘的兒子要全部趕往其他諸侯國,或寄住,或為人質。
  • 重耳的流亡之路:一路開掛,歷時19年客居8國,至少娶了7個老婆
    晉獻公在位26年,雖然頗有建樹,滅了驪戎、耿、霍、魏、虞、虢等國,史稱其「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但是家務事卻處理得一團糟:晉獻公生有八個兒子,其中申生是太子,重耳和夷吾的生母狐季姬和小戎子是姐妹,奚齊和悼子的生母驪姬和少姬也是姐妹。
  • 《禮記·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戴聖
    禮記·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戴聖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晉獻公:毀在女人手裡的一代梟雄(下)/李琳之
    五如果拋開晉獻公晚年的昏聵不說,那晉獻公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遺憾的是,歷史偏偏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把驪姬賜給了他,他的專斷橫行、昏庸無道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史書記載,晉獻公一生先後娶了7個女人,生有9個(一說8個)子女。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娶賈姬為妃;後娶犬戎主之女大戎子,生重耳,再娶小戎子允姓之女,生夷吾。之後,晉獻公貪戀美色,竟冒天下之大不韙,納其父晉武公之妾——齊桓公之女齊姜為夫人,生女,長大嫁秦穆公為夫人,史稱穆姬,又生子名申生。
  • 唐朝皇族熱衷亂倫婚:公公娶兒媳,兒子娶庶母
    但東陽公主性情寬厚,與同樣不大受重視的哥哥李治、小妹妹新城公主姊妹情深。根據歐陽修所撰的《新唐書?東陽公主傳》記載:「東陽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進為大長公主。韋正矩之誅,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坐章懷太子累,奪邑封。以長孫無忌舅族也,故武后惡之。垂拱中,並二子徙置巫州。」
  • 「另類春秋史14」奪權不成反被殺,晉靈公被弒與趙盾改革的真相
    趙穿便假裝向靈公請罪,在得到寬恕後,勸靈公派負責護衛桃園的屠岸賈到民間尋訪美女,此言正和靈公之意,靈公便調走了原來的護衛,趙穿精選了兩百兵卒填補桃園空缺,於夜間突然發動政變,刺死了晉靈公。晉靈公被殺的次日,趙盾便返回了絳都。
  • 為什麼會有三家分晉,晉國國君為何不能阻止,後來國君去了哪裡
    這是因為晉國最早不叫晉國,叫唐國,當時流行以國號為姓,所以姬叔虞就被稱為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姬燮即位為國君後,把唐國改為晉國,所以就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奪取了晉國國君之位,這種行為也叫小宗取代大宗,宗室是小宗,嫡長子一系是大宗。
  • 架空周天子,在國內遭受反噬丨少年雄主晉悼公,終敗於卿族之爭
    為何孫周下定決心回晉即位,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人,迎接其回國的荀罃,荀偃的堂叔。即位之初,荀氏家族就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荀偃任中軍佐,荀罃任下軍佐。後來荀罃還一度出任中軍主將,成為首輔。一族獨佔2個卿位。這說明了荀氏的影響力。
  • 唐玄宗為何敢娶兒媳楊玉環?
    若說這兩個唐朝最著名的女性身上有什麼共通之處,除了同樣為中國的影視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外,那就是都是古代婦女解放的先驅——兩人都經歷了兩段婚姻,而且兩任丈夫還是父子。《貴妃上馬圖》錢選楊玉環在成為唐玄宗貴妃前的身份是玄宗的兒媳,而武則天則是第二任丈夫唐高宗的庶母。若說為何玄宗敢強納兒子壽王的王妃,很大程度上是列祖列宗留了好榜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