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劇中三個女人、不僅僅撩動了很多男人的心,還斬獲的不少成年女人的心。
就算沒追過劇,各種小視頻、小段子加上頻頻登上熱搜榜,相信也能大概知道她們是誰了。
三個同為三十歲的女人,有著不同的性格、喜好和背景。
來源《三十而已》
三位女主角都已邁過三十歲這道檻,三個人的事業、婚姻、家庭等狀態也正代表了三類當代女性的生活現狀。
眾多真實直白的場景直讓網友感嘆仿佛「偷窺了自己的生活」。
與其看著劇中主角而加深年齡焦慮,不如趁現在跟著女主角們學學投資自己,學習理財,一起實現財富自由,走向人生巔峰!
鍾曉芹——激情保守型選手
在公司按部就班地上下班、熱心助人卻總被同事當做「萬能貼」。
職場遲遲未有突破、收入不高、御風險能力較差,雖已成家卻不能立業,只求過上安穩「小日子」。
但乖乖女也會有著急的時候,受不了跟丈夫的「喪偶式」婚姻而「激情離婚」願意重新開始、重啟人生。
因此綜合來看,適合她的投資理財風格應當屬於「激情保守型」。
理財策略建議:
首先,提升個人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保證事業上更進一步;
資產配置上,鍾曉芹可以遵循4321原則,即按照收入:
40%用於供房及市場理財投資,
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
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
10%用於保險。
產品選擇上,保守型投資者厭惡風險,寧願理財收益不那麼高但也要保證本金安全。
因此,銀行存款、「寶寶類」貨幣基金、國債、定期理財產品等,風險較低,可以最大程度確保本金安全。
加上配置基礎的保險產品如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以及家財險、車險等。
王漫妮——「月光」進取型選手
工資一萬五,卻願意花7000元租房,作為奢侈品店高級銷售,雖然收入高卻是個十足的月光族,就連旅行刷卡1.8萬元都需要分期付款。
「精緻窮」的王漫妮遊輪旅行果斷升艙、萬那杜說走就走,追求品質、不懼風險,加上她還單身,沒有太大家庭負擔。
綜合來看,她應當屬於雖然偏好進取,但卻因為「月光女神」而沒有太多選擇的投資者。
理財策略建議:
首先,合理規劃資金使用,強制儲蓄,增加現金流;
資產配置上,暫時不用供房,同時需要減少不必要開支,因此可以:
35%用於市場投資理財,
35%用於日常生活開支,
25%用於銀行存款,
15%用於保險,
產品選擇上,王漫妮可以在鍾曉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例如基金等風險稍高的理財產品。
不過鑑於王漫妮總是「月光」,也不可追求太高風險以免賠的血本無歸,例如在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情況下去貿然炒股。
保險方面,王漫妮無房,車也是送的,可以適當減少財產險的投入,增加意外、醫療、重疾險的保障額度,同時可以增加定期壽險、增額壽險、養老險等這樣也能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
顧佳——高階穩健型選手
為了孩子教育,大手筆買了上海市中心的大房子;
為了老公事業,調動各種手段就為混入「太太圈」。
身為創一代的顧佳,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顯然已屬於中產靠上,不過企業經營有風險,加上她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頂梁柱,理財風險不應過高。
因此,適合顧佳的風格應該屬於高階穩健型。
理財策略:
首先,做好企業經營,確保立家之本;
保險方面增加養老、子女教育等相關保障。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帳戶。
這四個帳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
只有擁有這四個帳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
標準普爾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從而得到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第一個帳戶是日常開銷帳戶,也就是要花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10%,為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
一般放在活期儲蓄的銀行卡中,也可放在貨幣基金等流動性較強的資產上。
這個帳戶保障家庭的短期開銷,日常生活,買衣服、美容、旅遊等都應該從這個帳戶中支出。
這個帳戶肯定要有的,但是我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佔比過高,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個帳戶花銷過多,而沒有錢準備其他帳戶。比如劇中的「王漫妮」。
要點:短期消費,3—6個月的生活費。一般放在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基金中。
第二個帳戶是槓桿帳戶,保命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20%,為的是以小博大。
專門解決突發的大額開支。
這個帳戶保障突發的大額開銷,一定要專款專用,保障在家庭成員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
這個帳戶主要是意外傷害和重疾保險,因為只有保險才能以小搏大,200元換10萬,平時不佔用太多錢,用時又有大筆的錢。
這個帳戶平時看不到什麼作用,但是到了關鍵的時刻,只有它才能保障您不會為了急用錢賣車賣房,股票低價套現,到處借錢。
如果沒有這個帳戶,家庭資產就隨時面臨風險,所以叫保命的錢。
要點:意外重疾保障。專款專用,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
第三個帳戶是投資收益帳戶,也就是生錢的錢。
一般佔家庭資產的30%,為家庭創造收益。用有風險的投資創造高回報。
這個帳戶為家庭創造高收益,往往是通過一些智慧,最擅長的方式為家庭賺錢,包括投資的股票、基金、房產、企業等。
這個帳戶關鍵在於合理的佔比,也就是要賺得起也要虧得起,無論盈虧對家庭不能有致命性的打擊,這樣才能從容的抉擇。
要點:重在收益。這個帳戶最大的問題是偏向性,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股票、基金、房產等。
投資≠理財,看到見收益就就要看得見風險。
第四個帳戶是長期收益帳戶,是保本升值的錢。
一般佔家庭資產的40%,為保障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給子女的錢等。一定要有,並需要提前準備的錢。
這個帳戶為保本升值的錢,一定要保證本金不能有任何損失,並要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卻是長期穩定的。
這個帳戶最重要的是專屬:
1)強制性:不能隨意取出使用。養老金說是要存,但是經常被買車或者裝修用掉了。
2)長期性和專屬性: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帳戶,才能積少成多,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才能成為參天大樹。
3)法律性:要受法律保護,要和企業資產相隔離,不用於抵債。
我們常聽到很多人年輕時如何如何風光,老了卻身無分文窮困潦倒,就是因為沒有這個帳戶。
要點:保本升值,本金安全、收益穩定、持續成長。以債券、信託、分紅險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等。
這四個帳戶就像桌子的四條腿,少了任何一個就隨時有倒下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及時準備,看看自己現在還缺少哪個帳戶,或者最先準備哪個帳戶?
這個家庭資產象限圖的關鍵點是平衡,當我們發現我們沒有錢準備保命的錢或者養老的錢,這就說明我們家庭資產配置是不平衡的、不科學的。
那為什麼這樣配置,以及我們家庭是否也必須按照這個配置方式呢?
以上只是基於當前劇情對三位女主角做出的最粗略簡單的理財方案。
實際上,投資理財,或者概念更廣的資產配置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資產配置理論固然經驗證過科學有效,那麼它跟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聯繫呢?
從出生到終老,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角色和責任。
生命周期圖
花錢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但是我們賺錢的時間卻有限。
假如我們從22歲開始步入社會到65歲退休,我們真正工作的時間只有40年左右,這是我們的奮鬥期;
也是家庭責任最重的人生階段,這個期間我們賺錢不僅要解決自身的日常生活開支,還有孩子的教育費用,父母的贍養費用以及未來買車購房、醫療養老的費用等等,
很多人不一定能賺夠一輩子要用的錢,所以需要在工作的同時養成打理自己收入的習慣,如果像「王漫妮」一樣賺的不少,但是卻月月光,遇到意外事件和收入中斷,將會給生活來帶巨大困擾。
所以,通過資產配置的手段來科學的將落袋為安的錢在保值的基礎上平穩的增值,幫助我們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目標,尤為重要!
人生風險管理草帽圖
但是,每個人收入水平、年齡階段、家庭狀況、風險偏好等多方面不同,故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要結合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
經過多方考量審慎選擇,並在擁有一定對自我認知和風險認知,以及理財知識的基礎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案。
資產配置金字塔
財富創造,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過程,我們大體上可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創造財富的過程,可以理解為是奮鬥期,創造財富的階段,我們希望財富增長的更快一點,快速達到我們的理想值,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財富的增長率
第二個階段,創造的財富能夠支撐自己未來生活的目標了,需要把這些財富鎖定下來,擔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財富流失掉,那這個時候我們關注是財富的留存率
第三個階段,是傳承問題,如果我們財富自由了,不但要把家庭這一輩子的問題解決好,還希望對下一代有傳承,這就要考慮到傳承問題,關注點將是財富的傳承率
所以不同的家庭處於不同的階段,關注點就不一樣。
所以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也可以分為三階段:
資產配置階梯圖
第一階梯主要以保障基本生活為主:基本上多為防禦性資產,比如:保險、貨幣基金、固定資產等
第二階梯側重財富同步增長:主要是各類市場性資產,比如:債券、信託、FOF基金等
第三階梯注重財富等級升躍:產品多數為進攻性資產,比如:股票、基金、期貨、金融衍生品等
在不同年齡狀態下,可參考以下財富配置建議:
不同周期資產配置圖
即巴菲特說的,世界上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的投資既不徵稅,又不受通脹的影響。
不管是否能跟劇中人物對號入座,投資理財永遠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
最後給大家四點建議:
第一:不要在不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標和潛在風險的情況下,非理性接受任何形式的理財投資推銷。
您所投資的每一個產品都應該是基於您的真實需求,擁有的每一份產品都是為您的資產保值增值保駕護航。
第二:您需要的不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學習很多的專業知識,對比產品。而是認真選擇一名站在您立場、為您提供資產配置專家和終身服務的顧問。
第三:在「用」不同工具制定家庭資產配置和財富風險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切記:一款產品,尤其是長期的投資品,不能只關注收益,更要產品的安全性,以及資產配置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免責聲明:本訂閱號發布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任何情況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詳情可以聯繫作者諮詢。
內容接收人應依據個人情況自行判斷是否採用本訂閱號所載內容,接收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自行承擔風險。
所刊出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作者的辛勤原創!若在本公眾號轉發過程中涉及到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