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去一年國產耽美劇及各路「腦洞大開」網劇摧毀三觀再重塑的洗禮,我自認為已經備好一顆金剛鑽石心,只等著最新一部小說改編耽美劇《上癮》開播後優雅吐槽,誰料到一口氣追到10集——我居然有一絲感動,因為這部劇的各項指標,居然是高於預期的。
同樣是原著作者柴雞蛋製作,《逆襲》去年播出時搶了題材之先,較長的選角造勢發酵期至暑期檔播出,在網際網路熱鬧了一陣,每次更新,都逃不掉微博熱搜。今年的《上癮》正逢網絡劇管控收緊,從劇組、演員到本身尺度都顯得低調異常,甚至刻意避免成為「爆款」。
但是,對比《逆襲》豆瓣6.4分的評分,《上癮》卻有著8.6分。擠掉部分因為收視人群相對小眾而造成的主觀虛高的水分,我想說,與同一作者出品相比,《上癮》規避了很多《逆襲》學生DV水平的粗製濫造;與國產耽美劇相比,它的觀影體驗也不再那麼令人不適,至少看上去,製作水平在向一部真正的劇靠攏,而不是貼著「男男禁忌」這一譁眾取寵標籤的耽美劇。
是的,我們把標準僅僅放在及格線上,《上癮》的幾項優點便十分明顯。
首先,沒有上來就以單刀直入的床戲或明顯性暗示作為賣點,兩位男主角有一個完整相知相識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同性題材影視劇因為「禁忌」的特殊屬性,以「尺度」作為噱頭宣傳,效果立竿見影;耽美小說雖然也是講述同性相戀,但是作為生產、消費都是腐女的產物,為了迎合讀者口味,也會更多專注男男曖昧互動,較少或基本迴避對於社會現實層面的描述。
柴雞蛋的小說,整體風格同樣偏重「言情」,京味爽辣,詼諧幽默,情節相對單薄。《逆襲》原著曾被網友調侃「臺詞不是人說的」,製作團隊簡單粗暴地把兩位男主相互勾引的「限制級」過程,只保留曖昧調情段落,塞到10-20分鐘不等的8集網絡劇裡,結果就是粗糙的製作+PPT式轉場+演員生硬的表演,讓本身是腐女的觀眾都一臉「大寫加粗的懵逼」。
很明顯,《逆襲》服務的還是小眾人群,笑鬧過去,總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尷尬。《上癮》則主動規避了部分限制級情節,只是在講兩位面臨高考的同班同學怎麼相知相識,播出到第十集還沒有明確表白,這種「好好談戀愛」的模式在耽美劇裡比較少見。
有一段感情培養過程做鋪墊,雖然少了「爆點」,但也增加了可信度,提供被觀眾接受的基礎——至少,粗略打聽了一圈,《上癮》這劇成功吸收到了一些真正的男同性戀觀眾,比起《逆襲》也有更多非腐女圈的女性觀眾被「安利」,抱著消閒的心態一直追了下去。
其次,《上癮》也規避了很大一部分耽美作品為了方便女性受眾自我帶入,或多或少女化「受」一方的通病。男主角顧海、白洛因的人設都是有過女朋友的男性,從陌生人到朋友到表白到情侶,兩個人都以兄弟相待,更符合真實世界裡同志人群的相處常態。
最後,《上癮》在努力增添「共情」。雖然主角顧海也有高幹的「中二」設定,但是第一季用了大量筆墨刻畫北京校園故事,體育課、校醫院、二八自行車、糖葫蘆、早點攤、校服、冬天冰湖釣魚等等情節,都是北方孩子們熟悉的日常瑣事,面對絕大部分是90後年輕人的網劇受眾構成,這些劇情總比夜店廝混、黑幫風雲這種嚴重脫離生活的意淫好消化得多。
至於被眾多網友推崇的演員們的高顏值(比如《克拉戀人》中飾演沈東君的王東,在劇中飾演顧父),我覺得倒是見仁見智了,只能說《上癮》演員們顏值和演技的平均值,確實比《逆襲》和《類似愛情》好一些,也遠勝過去由素人出演的同志題材網絡大電影,但是,耽美劇的一大重點就是「美」字,咱們先不說泰國和臺灣同類型劇中的各種美顏CP,對於這一代被各類動漫、偶像團體精雕細琢的小鮮肉小鮮花們養刁了口味的年輕觀眾來說,《上癮》的顏值也只能說是一種樸素稚拙的可愛吧,至少我覺得,倆肌肉壯漢演高中生挺著急的……
前文所有討論和褒獎的前提都是「耽美劇」,需要注意的是,《上癮》並不是一部同志劇,它的設定還是無法擺脫幼稚蒼白,同樣存在割裂或者迴避社會現實的癥結。如果換成男女戀愛,故事的內核一言以蔽之就是,高富帥裝成窮小子,對「灰姑娘」一見鍾情,來自單親家庭的他們因為彼此父母重組婚姻而生活在一起的標準偶像劇套路。
但是謝天謝地,這個故事的講述方式不算雷。
聊到同志題材,我倒想推薦正在Line TV播出的另一部臺灣網絡劇《同樂會》,這是一部講述六位同居年輕人生活的網絡劇,其中最為亮眼的主角便是Benny和Alex這對男同性戀情侶。Alex是糕點師,Benny是珠寶專櫃的銷售員,除了Alex親手做的甜到發膩的馬卡龍,還有Benny雪白的牙齒和完美的肌肉,你也可以看到這對兒相戀六年的「老夫老妻」是怎樣在喜劇詼諧輕鬆的大基調下討論自我、忠誠、出櫃、婚姻等等一系列嚴肅的問題。
《同樂會》劇照比如Benny在Alex生日時送了他一件他不喜歡的運動塑形內衣,Alex聯想到有一天兩人纏綿正酣時Alex聞到Benny放了一個屁,兩個人吵了一架去找直男心理醫生討論「七年之癢」。
比如Alex的妹妹帶了基督徒博士男友回公寓同居,博士的父母登門拜訪,Alex和Benny在門口接吻被他們意外看見,嚇得兩位老人魂飛魄散。Alex和Benny舊情復燃,正在乾柴烈火之際Alex不小心把電話撥給了媽媽,後來眼一閉心一橫,當著妹妹的面跟媽媽出櫃。
劇中還聊到了兩位在遇到彼此之前的情感經歷,Benny的第一次是跟已婚男老師,但是老師身處的同志圈規則告訴他,「不要輕易付出自己的感情」。Alex的第一次則是跟他的初戀女友,結果分手八年,女友突然帶著八歲的兒子出現在臺北,Alex以為這個孩子是他的,自我糾結之間突然開始考慮,單親家庭成長的他,其實內心一直渴望一個完整的家庭……
《同樂會》最近的劇情已經走入高潮,Alex和Benny為了要不要接受Alex的兒子發生了爭吵,Alex表達他想要婚姻,但是Benny顯然還沒做好準備,他認為他們還沒有能力,讓這個男孩以不被傷害的姿態面對他的同儕。正在兩人僵持的冷靜期,Alex失望地發現兒子不是自己的,而Benny的第一次對象卻突然出現,介入了Alex和Benny之間……
這部劇可以當「耽美」看,因為主角足夠洋氣美型;也可以當「同志劇」看,因為除了兩人甜蜜的互動外,它確實有在不多的篇幅中,談論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是伴侶之間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一些則是同志群體需要獨自承擔的部分。
總之,寫到這裡我要欣慰地說一句:跟春節檔播出的那些反覆拼貼數十年如一日的陳年老梗的瑪麗蘇偶像劇相比,題材新鮮,好好過日子談戀愛的同志劇真的可以解解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