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首席娛樂官
躲得過《太子妃》的汙,卻沒躲得了《上癮》的腐!
這部火得一塌糊塗的耽美網劇《上癮》在昨晚被全網下架,下線前只播出12集劇集的全網播放量已經超過6千萬。這是國內有史以來播放量最高,覆蓋面最廣的耽美網絡影視作品。
《上癮》是根據耽美小說《你丫上癮了》改編的耽美小說,小說作者柴雞蛋是該劇的製片人,不同於以往大部分影視劇中若有若無的「攪基」、「賣腐」,該劇直接了當的對準了同性戀話題,在基腐風化流行的網絡上大受歡迎。
如此火爆的網劇卻還是因為題材等一系列的原因慘遭下架。此次除了《上癮》被下架,柴雞蛋的另一部作品《逆襲之愛上情敵》也被下架,同時,另外兩部包含類似元素的臺劇《愛上哥們》、《同樂會》可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上癮》被下架,國產腐劇怎麼拍?
與之前被下架,經過刪減後重新上線的網劇不同,這次被下架的《上癮》、《逆襲之愛上情敵》是由純粹的耽美小說改編的純粹的耽美網劇。在題材上,註定就比其他的網劇更加尷尬。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太子妃》下架事件,最後還是依照總局的要求進行了刪減,但《太子妃》畢竟是言情向劇,只要進行刪改,便可再次上線。而《上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是一部實打實的耽美劇。刪減後也沒法掩蓋耽美的本質,這也是這次「下架」事件與以往的不同之處。
有業內人士做出猜測,經過此次下架,《上癮》可能無法再在網絡視頻平臺上播放了。
這次的事情似乎鬧大了,可之前也有同性題材的影視劇在播放,怎麼就這次被禁的這麼徹底呢?小官總結了兩個原因:
第一,過於高調,公然賣腐。與以往此類題材的遮遮掩掩不同的是,《上癮》一開始就大大方方的告訴大家這是部耽美網劇,在百度百科上直接寫著「跨越性別的戀愛」。一經上映,承包微博熱搜,主動挑起敏感話題,所謂「樹大招風」,關注的人群越多,產生的輿論越多,爭議自然也就多了起來。畢竟同性之愛在當下的大環境裡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比如同性電影《類似愛情》,主打宣傳「他們沒什麼不一樣」「願他們被世界溫暖以待」看起來就正能量許多。
第二,《上癮》和《逆襲之愛上情敵》裡面的親熱戲估計也戳中了總局的痛點,為了博人眼球和迎合「腐男腐女」的喜好,露骨的親熱戲和對白也是耽美劇的一
大看點,可尺度自然是要好好把握的,比如太汙的臺詞自然不能過審。對影視劇進行審查,無非是希望能從中傳達一些文明的,正能量的風向給網民。畢竟耽美劇的受眾大多是90、00後,樹立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也是總局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看來要想在體制內存活,耽美作品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不懼下架,吸金不靠流量靠周邊
耽美劇似乎就是腐文化一個最好的切入點,成本低、時間周期短、收效明顯,而耽美劇特有的「吸睛又吸金」的模式也是值得研究一下。
比如這次《上癮》下架,就在眾人紛紛惋惜,覺得《上癮》系列可能不會再拍的時候,其原著作者、網劇製片人柴雞蛋卻表示,《上癮》三月份會籌備第二季,估計五月份就會開拍。
這句話一時之間讓大家摸不到頭腦,沒有了播出的平臺,拍出來不也是賠錢嗎?而耽美劇與普通網劇不同的是,它的盈利方式不拘泥於網絡的流量,更多的是售賣DVD和一些周邊產品。
「網絡上的都是刪減版的內容,我們都會買DVD來看完整版的劇。DVD裡不僅有一些拍攝的花絮,還有CP們的一些日常,這些都是網絡版中沒有的,幾乎《逆襲》的粉絲都會去買DVD。」一位《逆襲》的粉絲對小官表示。
據了解,作者柴雞蛋在淘寶網上開了家網店來出售DVD及一些周邊產品。《逆襲》第一批發行了7000張DVD,每張售價235元,一上架就被搶光,不算其他周邊,單單DVD收入就有164.5萬。
《上癮》同樣沿襲了《逆襲》的商業模式,不僅有DVD可以變現,主演們的寫真、見面會同樣是變現的手段。
腐女們向來不會吝嗇給自己喜歡的CP花錢。在《逆襲》還沒上映前,劇中兩對CP的寫真在兩天時間內均售出超過一萬套,按照138元的單價來算,寫真的收入就超百萬。而《逆襲》播出後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粉絲見面會也是座無虛席,見面會的票價堪比大牌的演唱會,均在680到880,這樣的價錢仍被搶購一空,還有搶不到票的粉絲只能「求助」黃牛,有黃牛甚至把票價炒到上千元。其中一對CP蔡照、陳秋實合出首單曲《兩小無猜》,在付費榜上也是有相當不錯的成績,這對新人來說已經很難得。
《上癮》的四位主演同樣收穫了超高的人氣,他們在上海的見面會預售價格也在680到880之間,兩位主演的微博也動輒過萬的評論和轉發,相信接下來的見面會、售賣寫真仍然會是有效的變現方式。
據柴雞蛋本人表示,通過DVD、見面會等變現,《上癮》收不回成本的可能性為零。
空白的耽美市場蘊含著不可預料的風險
腐文化剛剛才被大陸主流社會注意到,2015年的幾部大熱作品和綜藝都有比較明顯的腐向元素,例如《琅琊榜》、《偽裝者》裡面的CP文化。有專業人士表示:基於腐文化普及及發展的原因分析,可以判斷該文化在大陸起碼在未來2-3年內都將是黃金熱點、新的風口。
在國內耽美市場還比較空白的時候,剛剛打開一部分市場的《上癮》等作品還是逃脫不了體制的制約,而在拍攝和發行耽美作品的過程中仍有很多的問題。
首當其衝的便是尺度和表現形式的問題。隨著《上癮》和《逆襲》的下架,體制是耽美作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不僅是在中國,在其他國家對敏感話題也會存在一定的制衡,純粹的腐文化可能風險較大,但以腐元素為基礎的項目要比單純的腐向內容風險相對而言要低很多。
版權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看中了這塊市場,就一定要有優質的作品可以改變,在這類題材上,中國的原創作品本就不及日本、韓國多,優質的作品更少,而小說改編的IP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規則不夠明朗,原創內容也是稀缺。大部分創作作品還是以同人的形式存在於業餘參與者中。然而同人有著非商業化以及版權問題。所以,優秀的原創資源是項目的加分項,可以幫助公司搶灘爭奪本就稀少的原創。
變現渠道過於單一也是個大問題。如何把握好腐女市場值得思考。靠流量、周邊變現都會有極強的不穩定性,而且形式也過於單一,找到一套新的、有效的變現方式也十分的重要。
基於腐文化的市場還亟待開發,但具體的商業模式仍需思考。趁著現在的熱度也許可以把這種亞文化變得大眾起來。
首席娛樂官,娛樂產業第一垂直媒體
換個姿勢看娛樂,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