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影院的春節檔簡直一場混戰,各片方大力宣傳,搶佔排片,對於新年第一部影片看什麼著實給了觀眾一個令人頭疼的選擇題。
但不少網友表示最想看的影片還是星爺的《新喜劇之王》,這距離他上一部導演作品已有整整三年的時間了!
這也是首部周星馳僅在前作片名前加了一個「新」字的電影作品,要知道在星爺以往的電影作品中很少有這種情況。所以,《新喜劇之王》繼承了前作《喜劇之王》的什麼,又帶來了哪些突破想必是很多人所關心的。
天才導演周星馳+票房保障王寶強+宋丹丹愛徒鄂靖文,一同講述一段有關「努力,奮鬥」的故事,又究竟能碰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又是龍套的故事,20年過去了觀眾還買帳嗎?
時隔20年了,星爺為什麼要拍《新喜劇之王》?
偶然看到星爺的訪談,他這樣說:《新喜劇之王》是完成當年的遺憾,因為「努力奮鬥」的尹天仇在電影裡並不算成功了。
影片最後尹天仇《雷雨》公演,史無前例地現場到了很多觀眾,掌聲如雷,娟姐也跑來助場參與演出!
看似是個大團圓的結局,有與娟姐冰釋前嫌的和樂,有努力終於收穫認可的感動,但其實捅破現實的窗戶紙,就變得很殘忍。
所有到場觀眾其實是奔著娟姐這個大明星來的,之後的演出到場狀況可想而知,而尹天仇始終沒能鹹魚翻身,過了這一晚他還是那個無戲可拍的「死龍套」。
為了彌補尹天仇的遺憾,時隔20年星爺選擇重啟《喜劇之王》,主角設定為一個叫如夢的追夢大齡女青年,由宋丹丹愛徒鄂靖文扮演。
如夢這個角色是周星馳所有作品中難得一見的非女神式的女主人公,而且從頭到尾沒有外形逆襲的設定,可反向對比《少林足球》中的趙薇,所以內在逆襲的可看性又多了幾分。
之所以把主視角放在了女性身上,星爺說:「因為我時常覺得女人更堅強,所以很想為女性拍一部作品。我覺得她們的強大被低估了。」
所以《新喜劇之王》總的故事還是圍繞著如夢從龍套不懈努力,經過放棄又重拾夢想,最終完成逆襲來講的,同時裡面又加入了王寶強飾演的過氣童星馬可面對事業危機的掙扎。
都說《喜劇之王》小時候看會笑,長大看會心酸。周星馳一直在用小人物的故事來剖析不一樣的人生百態。星爺塑造的主角人物從來都不會避諱失敗二字,但明顯在《新喜劇之王》星爺加入了很多積極的元素。
比如尹天仇費盡心思沒能吃到的盒飯如夢吃到了,《新喜劇之王》給了如夢親情的庇護,這也是尹天仇所沒有享受到的,尹天仇遇到了賞識他卻需要他付出代價的娟姐,如夢龍套路上遇到了互相扶持並不求回報的隱形富豪李洋……當然最直接的還是如夢真正的走向了成功。
如果說《喜劇之王》詮釋了夢想的不易,那麼《新喜劇之王》則是在此基礎上告訴我們成長的不易,正如影片slogan是《喜劇之王》開篇尹天仇對著大海喊的那句:「努力,奮鬥」,星爺也試圖向觀眾傳達一個樂觀積極的追夢態度。
積極向上面對生活,努力奮鬥為了夢想,這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不會過時的主題。
究竟是經典的推陳出「新」,還是賣情懷「炒冷飯」?
從星爺聲名鵲起之時就一直有爭議的聲音出現,近幾年每有新作上映都會被質疑「吃老本」、「炒冷飯」。
「吃老本」指的是重複自己、駐足不前;「炒冷飯」則是以消耗掉自己曾經的輝煌、觀眾積累的好口碑及對作品的情懷回憶為代價的「商業行為」。
但以最近兩年的作品為例:
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講的是東方魔幻,給我們打開了星爺內心豐富的想像空間,累計獲得12.4億票房,問鼎當年年度票房冠軍。2016年《美人魚》以童心元素關注環境生態問題,累計票房33.86億,大幅提升國產電影影史票房上限!
星爺都不屬於以上範疇,我們能感受到他在努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關於此次「新」喜劇之王,星爺選擇用全新的故事再次觸碰觀眾的內心,在《新喜劇之王》裡,我們能看到時間的車輪碾過20年,時代背景不同了,人物也不一樣了。
替身亂象、整容成風、網紅浪潮、塑料閨蜜情、網絡外賣……很多近幾年出現的風潮在片中都有相應的呈現。
但不變的是我們熟悉的星爺風格,周星馳一如既往地用他的喜劇方式,編織出一段荒誕悲涼卻又極為現實的人間悲喜劇!
片場不被尊重、夢想不被家人支持的如夢獨自堅強,幸運的有一個時時鼓勵支持他的男友查理(張全蛋 飾)。
面對所有人的不認可,他對她說:你就是第一名,不要想什麼第二第三!
演戲機會被外形更好的塑料閨蜜小米搶走,查理也冷靜分析語出雞湯:「證明這就不是你的機會,這是小米的機會!」如夢不禁發問:「機會不是應該留給努力的人嗎?」他也能及時指出如夢忽略的問題,小米不是不努力,面對機會也沒有幾個人會放棄:「她不努力機會就會變成誤會。」
在如夢做裸替被打壓到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查理默默在家等候,抱著吉他和她情人對唱安撫所有的不安。
當初描繪得多美好被揭穿就會多殘忍,唯一支持如夢夢想的屌絲男友原來是愛情騙子吸血鬼。
反而是一聽到演戲就怒不可遏極力反對的暴躁父親其實一直在背後默默守護他口裡丟人的女兒。
面對回歸平靜後又想去追夢的女兒,老父親一面喊著:「永遠不要再回來了!」一面問:「家裡鑰匙拿了嗎?」還不忘督促母親幫買機票,強調要頭等艙。
頒獎典禮上,回放如夢以往的演藝經歷,人肉背景板、當替身被暴打、被倒著懸吊……所有人包括如夢自己都在笑,只有父母紅了眼,這個鏡頭相當高級,令人淚目。親情的細緻刻畫是《新喜劇之王》非常大的一個看點!
這一次的喜劇之王,除了如夢這個十幾年都在跑龍套的大齡女青年,更重點塑造了王寶強飾演的過氣的老年童星馬可。跟老版比起來,《新喜劇之王》更多了一些對角色的剖析,能明顯看出來裡面加入了很多龍套歲月的情緒。
比如曾經的尹天仇從沒想要放棄演戲,這是一種極為理想的狀態,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新版中如夢在堅持了十幾年後中途有選擇放棄,馬可也因放不下過去的榮耀和現在過氣的現實而變得心態扭曲,失去過初心。《新喜劇之王》相對少了一些無釐頭,多了一些感性和反思。
我們片中見到的馬可是一個沒有演技,很狂躁又很虛榮的過氣明星,放不下過去的他現場還會請一個助理開道造勢,他瞧不起幾年沒戲後接的一個「爛片」,對導演也是毫不客氣沒素質到極致。
但在如夢心裡他卻是她演戲事業的啟蒙人,可能是被劇組開除失去了最後一絲叫囂的資本,可能是在如夢心裡他依舊光輝感動到了他,馬可終於在迷茫中找回了初心,我們很難想像中間的時間都發生了什麼。
對於追夢,如夢是現在進行時,馬可是過去完成時,但是人生很長,任何一個時態都不是永恆的,《新喜劇之王》講的就是夢想的階段性主題。
星爺這次講的不是自己,是當代青年奮鬥的縮影
市場上的很多喜劇電影,搞笑半路畫風突變走正能量,少了些能夠真正觸及內心的東西。正如星爺一直說自己做的不是喜劇是悲劇,好的喜劇,往往有個悲劇內核。
周星馳在《新喜劇之王》中抓住了當下青年最大的困惑,結合新的時代特點抓住了新的矛盾。如夢的身上是夢想與親情的並行並斥,馬可的身上是初心與成功的對立與統一。
看似是講逐夢影視圈的故事,但其實從片中的種種遭遇中都能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
比如如夢和演員導演極力表達自己對表演的理解時候,像不像努力說服客戶認可方案的自己?
比如如夢的父母就希望她踏踏實實找份固定工作不要妄想當演員的遭遇,像不像夢想不被周圍人理解的你?
比如那個拍《新白雪公主》的導演,他很認真對待自己的作品,但的確是水平有限,像不像拼命努力卻不得法的我們?
壓根不相信自己會成功,但無法自控還是在努力奮鬥,這就是我們當代年輕人的奮鬥縮影。
如夢在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時感慨:「這個世界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
但是馬可卻說:「我覺得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一邊哭著說要放棄,一邊擦著眼淚繼續努力,這種極端自虐的追夢成功學看得人心酸。作品中沒有所謂的英雄,少不了生活的千瘡百孔,越渺小,越平凡,就越能達到更高的情感高度。
奮力成長意味著要突破自己的潛能,要打破別人的輕視,要接受父母的質疑.但只要把挫折時的堅持變成成功路上的養分,就有機會成功!
最後馬可因禍得福「嚇尿」視頻爆火成功翻紅,如夢也因為失戀經驗在表演時真情實感而晉級,最終喜提最佳女主,這樣的成功或許荒誕,但一切荒誕皆來源於對生活苦痛的調侃,讓我們有繼續追夢的勇氣。
如夢在成功後告訴自己的女粉絲,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哪怕宇宙毀滅也不要放棄努力!這是一種奮鬥精神的延續。
總的來說《新喜劇之王》講的仍是追夢的故事,繼承了前作的諸多優點。比如再小的人物都有豐富的性格展示,對人性的複雜和社會多變描述得深刻生動;同時對親情的刻畫描寫尤為生動,裡面的父親角色十分吸睛,還不乏對初心的探討,總的來說以後也必定是星爺又一部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