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咽喉不舒服,然後死亡了,醫生懸了!知道這點可以救命

2020-12-22 李醫生說

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個極為兇險的、卻隨時可能在身邊發生的病例,最後一個病例是我近年來的親身經歷,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會有救命的方法!

病例一:王某,19 歲,因咽喉疼痛不適到某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生診斷為「急性會厭炎」,建議王某立即住院治療,但王某是一名學生,住院費用高,拒絕住院治療,並籤字承擔後果,醫生開口服藥治療,王某離開醫院。

事隔大約兩個多小時後, 王某再次到醫院,不幸的是王某在電梯中即發生窒息,雖經醫生搶救,但幾日後 還是死亡了,

19 歲的生命終結了。

病例二:李某,男,44 歲,某日凌晨突然出現右側頸部腫脹,呼吸不暢。

隨即轉入醫院救治。醫生迅速安排了CT檢查,頸部 CT 掃描顯示:口咽及喉腔狹小,周圍間隙飽滿、模糊不清,右側頜下腺腫大,聲門右側壁向內突起,聲門裂明顯狹窄,體溫39.2 ℃,處於深昏迷狀態,病情持續惡化,於當日搶救無效死亡。

臨床診斷懷疑急性喉梗阻。

出了醫療官司,最後做了屍體解剖:冷凍解凍屍體,屍長165cm,營養良好。會厭舌面腫脹,厚度達1.2 cm,右側較左側重,杓狀會厭腫脹,以右側為重,厚度達1.3 cm;聲門裂狹窄,黏膜充血水腫。

病例三:楊某,男,50 歲,某日15:20 以「咽痛 2 天、呼吸困難2小時」入院。

2小時前在當地診所就診,醫生給予克林黴素等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

既往行膽囊切除術,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史及藥物、食物過敏史。查體後考慮急性喉炎、不完全性喉梗阻,遂給予對症治療。治療後不久呼吸困難加重,顏面部發紺,伴有大汗,患者意識喪失,緊急行環甲膜穿刺、持續胸外按壓,後行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經搶救無效於當日17:55死亡。

又出了醫療官司,最後做了屍體解剖:冷凍解凍屍體,屍長182 cm,營養良好。會厭舌面與舌根交界處見 3.0 cm×1.4 cm×1.3 cm 囊腫樣物,質軟,表面呈片狀白色改變,並散在附有黃色粟粒狀顆粒,切開見白色黏稠液體;會厭及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腫。

病例四:男,35歲,矮胖態。因咽痛1天,加重伴呼吸困難1小時步行人院。

人院查體: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呈輕度吸氣性呼吸困難,三凹徵不明顯。醫生立即安排了心電監護,提示血氧大致正常,心率90次/min。

醫生懷疑是急性會厭炎,立即安排五官科會診,行喉鏡檢查。喉鏡檢查見舌體肥厚,會厭舌面充血水腫明顯,抬舉差,聲門窺視不清。

人院診斷:急性會厭炎,喉梗阻2度。入院後繼續予以心電監護、吸氧、甲強龍(激素)80mg靜脈注射、足量抗生素快速靜脈滴注,入院後15 分鐘患者出現神志模糊、4度(最嚴重)呼吸困難,立即行氣管切開術,術後患者呼吸心跳逐漸平穩,但神志昏迷,考慮缺血缺氧性腦病,轉神經外科治療2個月後仍昏迷不醒。

由於預後不好,費用高昂,家屬籤字要求放棄治療後而死亡。

病例五:男,47歲。因咽痛3天,伴呼吸困難1天步行人院。

就診時患者呼吸急促,訴飲水困難,聲音嘶啞。平素未行任何健康體檢,否認有相關病史。

查體:呈明顯吸氣性呼吸困難,三凹徵可見(嚴重吸氣困難的表現)。心肺無異常。喉鏡檢查見會厭充血腫脹明顯,抬舉消失,聲門窺視不見。

入院診斷:急性會厭炎,喉梗阻3度。

入院後急查血糖25mmoL/L,予以吸氧,足量抗生素、激素、降血糖等處理,人院後10分鐘患者出現神志模糊、4度呼吸困難,心率150次/min左右,血氧直線下降低至50%。行緊急氣管切開術,切開後發現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予以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措施,胸外按壓半小時以上,呼吸心跳仍未恢復。

搶救 1小時後無效,宣告死亡。

大家看了上述病例後,應該知道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這個疾病的兇險了。即便醫生迅速做出了診斷,但如果不能馬上做出切開氣管的決策,死亡隨時會來!有時候看起來似乎還好好的患者,呼吸不算很急促,很清醒,雖然明確是急性會厭炎,這時候醫生也不會首先考慮切開氣管,而是先藥物治療。

但一旦效果不好,病情進展會非常急速,可能幾分鐘就會導致死亡,這時候在場的如果不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醫生,往往是很難hold住場面的。等到會診醫生趕來的時候,已經耽誤幾分鐘了,幾分鐘足以讓患者缺氧死亡了。

這幾天新聞新聞講的安徽蕪湖一大學生咽喉不適,到醫院急診就診,急診醫生當時忙,而且說夜間沒有五官科醫生坐診,建議轉院。按照媒體的描述,患者當時狀況還不錯。但在轉院途中就發生了心跳呼吸驟停,前後不過10來分鐘。患者(大學生)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這極有可能也是一例嚴重的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

何其兇險!

涉事醫生被調查,說有失責,這是肯定的。不管當時醫生有多困難,多忙,但患者的確已經出事了,定責是跑不了的了。說句心裡話,這疾病攤哪個醫生手裡,誰就倒黴。因為絕大多數醫生都沒有經歷過急性會厭炎死人的情況,所以心裡那根弦沒有緊繃著,不知道會有1%或者0.1%的兇險性!

另外,即便醫生察覺到了危險,察覺到了死神就在窗外面,但如果沒有過硬的氣管切開本領,沒有極強的心裡素質,也難免在慌亂當中出錯。一方面要迅速通知五官科醫生前來協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要迅速找其他人幫忙做好隨時切開氣管的準備,同時還要派人跟家屬迅速做積極的溝通工作,告知此病可能隨時致死。最後還要及時通知醫務科,取得領導的支持,才可能渡過難關。

幾年前,我院急診科來了一個咽喉不適的中年人。

50歲左右,男。

患者說晚飯後咽喉不適,以為是感冒了。急診科醫生檢查後,覺得此事不簡單,或許是直覺,或許是經驗,他千方百計挽留了患者,不讓他回家,必須讓他去找五官科會診(當時患者沒有明顯呼吸困難,行走自如)。

患者只好自認倒黴,說小小的咽喉不適,拿點消炎藥不就得了,還要跑來跑去會診,折騰人。沒想到在上電梯的時候,患者開始覺得呼吸困難了。

等到出來電梯,到達五官科門口時,患者已經講不了話,大汗淋漓,呼吸極為困難,意識接近模糊。家屬也發了瘋似的在門口大喊,找醫生!快來搶救!

值班醫生聽到呼喊後,從辦公室衝了出來。家屬迅速簡單說明了情況,剛剛在急診科還好好的,現在突然就這樣了。值班醫生心裡緊繃著,馬上聯想到了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立即準備氣管切開,同時找了ICU的人過來協助搶救。

這邊工具剛到位,患者心跳呼吸突然就沒了!

後來五官科醫生和ICU醫生共同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切開了患者氣管,就在走廊裡直接切開了,場面一度凌亂不已。

患者心跳停了2分鐘,後面及時開放了氣道,球囊輔助通氣、胸外按壓,心跳呼吸就回來了,馬上轉入ICU進一步搶救。

經過2個星期的治療,患者意識基本恢復,除了注意力有時候不能很集中,其他大腦功能都是恢復不錯的,智力、理解力、記憶力都不錯。

再慢一分鐘,患者就死定了。急診科醫生拖延一分鐘,患者也死定了。電梯等多一分鐘,患者估計也黃了。即便患者不死,也可能是腦死亡或者植物人了。事後五官科醫生的手都還在顫抖,身子也在顫抖。

患者最後的診斷就是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

這個病怎麼防治呢?普通人如何完成自救呢?

急性會厭炎是一種特殊的、主要累及喉部聲門上區的會厭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病變,以會厭高度水腫為主要特徵。急性會厭炎是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兒童及成人皆可出現,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症狀(發燒、心率快等)、吞咽及呼吸困難。急性會厭炎病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可獲得痊癒,少數病情兇險可導致窒息,死亡率較高。

當你出現急性會厭炎的典型症狀,包括高熱、全身不適、劇烈咽痛、呼吸困難等,需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對急性咽喉痛、吞咽困難的患者,口咽部檢查無特殊病變發現,或口咽部雖有炎症,但不足以解釋其嚴重症狀者,醫生應考慮到急性會厭炎,必須做間接喉鏡檢查。

多數急性會厭炎經過抗生素、激素等治療都能緩解炎症,不會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等表現。少數病例會有呼吸困難,但經過治療後也能緩解。極少數病例可能一來就是呼吸困難,並且會急速演變為窒息,如果不能及時氣管切開恢復通氣,患者就會因為缺氧而死亡。這樣的血的悲劇每年都在上演。

普通人如果是自己咽喉不舒服,先觀察,因為太多疾病會導致咽喉不舒服了,普通的感冒就會。但如果是咽喉不舒服持續加重,又有發燒,尤其是感覺到有輕微呼吸困難了,一定不要自亂陣腳,立即讓家人送去醫院急診,因為這時候除了醫生能幫到你,沒有其他的任何辦法能夠自救(環甲膜穿刺普通人是做不了的,即便是醫生如果不是專業的醫生也未必能做的了環甲膜穿刺)。不要浪費時間去自己買藥吃,因為有持續呼吸困難加重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了。

我們不信命,但有時候搶救就是看一點運氣。

我們不怕倒黴,就怕這種一倒黴就喪失一條性命的倒黴。

祝好!

相關焦點

  • 「死亡離我這麼近」,還有5人因咽喉不適,結局讓人惋惜...
    等到會診醫生趕來的時候,已經耽誤幾分鐘了,幾分鐘足以讓患者缺氧死亡了。這幾天新聞新聞講的安徽蕪湖一大學生咽喉不適,到醫院急診就診,急診醫生當時忙,而且說夜間沒有五官科醫生坐診,建議轉院。按照媒體的描述,患者當時狀況還不錯。但在轉院途中就發生了心跳呼吸驟停,前後不過10來分鐘。患者(大學生)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 佛山女子喉嚨不舒服,卻發現醫生給她開了胃藥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昨日(3月18日)發布消息, 愛唱歌的張姨近幾個月來喉嚨都不太舒服,不痛、不癢、不咳嗽,就總覺得喉嚨有東西,吐又吐不出來,咽又咽不下去,還時不時出不了聲,苦惱得很。看了醫生,取了藥,回家一看還以為拿錯了,因為四種藥裡面好像有兩種是治療胃病的。「我明明是喉嚨不舒服,為啥給我開胃藥?
  • 大學生轉診途中死亡 給接診醫生和醫療機構敲響警鐘!
    作者|徐毓才最近,媒體報導,說蕪湖有一位大學生當天晚上因為咽喉不舒服在同學陪同下來到醫院,掛了急診內科的號,但忙於搶救處理病人的值班醫生告訴患者,該院夜間沒有五官科值班醫生,建議患者去另外一家醫院。病人退號,並打車前往另外一家醫院。
  • 細細一根胃管,是吞咽困難重症病人的救命稻草
    三個步驟則包括:第一步食物在口腔內,通過舌、口腔肌肉和牙齒互相配合,將食物咀嚼成為食團,我們可以將咀嚼後的食團主動推送至咽喉部,這是一種隨意運動。第二步這一小小的隨意運動將刺激下一階段的反射運動。臨床上常用窪田飲水試驗來評測病人吞咽功能——患者端坐位,取一杯30ml溫水,囑其喝下,觀察患者咽下的時間及嗆咳情況:1級:能夠順利的一次咽下2級:分兩次以上咽下,能夠不嗆咳3級: 能一次咽下,但有嗆咳4級:分兩次以上咽下,也有嗆咳
  • 咽喉不舒服有異物感,你可能患上慢性咽炎,牢記五個「注意」
    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會出現咽喉癢痛的情況,但是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重視,導致有不少患者因為就醫不及時而耽誤了病情。這主要是因為很多的慢性咽炎的症狀比較輕,並且症狀不穩定,所以人們很難判斷這種情況,是不是出現了疾病。因為慢性咽炎的症狀有很多種,每個患者的症狀都不完全相同。
  • 鼻子一不舒服很多人就會做的這件事,醫生表示不建議……
    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龍鎮醫師給出如下建議。使用洗鼻器,不能代替治療洗鼻器衝洗鼻腔,可以稀釋鼻涕、清潔鼻腔內鼻涕、鼻痂、過敏原、炎性物質,適用於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腔手術後恢復期等。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均適用。具體需要諮詢醫生。
  • 咽喉不適以為是咽炎,卻查出2種癌,醫生:咽喉異常可能是徵兆
    於是很多人就會認為這是慢性咽炎的原因,不加以重視,但是有2種癌也會有這樣的表現,醫生提醒:咽喉異常可能是癌症徵兆。案例:老張是四川人,唯一的愛好就是吃火鍋,然後喝點小酒,日子過得美滋滋,但是有一段時間,老張總是感覺自己的喉嚨不舒服,以為是慢性咽炎,吃點藥、喝點茶過幾天就沒事了,但是誰知道的是,老張的疾病不但沒有好,而且在一個星期之後出現了吞咽困難、嗓子乾澀等症狀,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是患上癌症了
  • 自閉症病人,也可以當醫生?
    因為主角醫生除了帥,還有個更吸引人的標籤——自閉症病人。主角肖恩是一名年輕的學者症候群患者(約10%自閉症患者屬於該人群),雖然家境貧寒、頭頂壓力,他還是完成了醫學院的學業,並在加利福尼亞醫院當上了一名外科醫生。 作為一個自閉症病人,肖恩與常人存在交流障礙(這是自閉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很難達成共情。
  • 在中國,還有一群吃不起藥的癌症病人靠著」自製神藥「救命......
    「你可以治好這個世界所有的病,但有一種病你無能為力,那就是窮病。」「進口藥4萬一瓶,有人買不起;藥販子2萬一瓶也有人買不起,藥神5000塊一瓶,依然有人買不起。」這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臺詞,也是整部影片讓人感觸最深的幾句話。
  • 人在死亡瞬間有什麼感覺?醫學家揭秘:相當舒服、幸福
    在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中,這個小女孩在生命的終點劃著了一根火柴,看到了慈愛的奶奶,在這點上還是有些溫馨的。那麼人類在死亡的瞬間到底是什麼感覺?或許沒有想像中悽慘,感覺舒服、幸福是可能的。
  • 男子喉嚨不舒服,一查已是癌症晚期!臨近年末千萬小心
    男子總覺得喉嚨不舒服最近還接連吐出血絲這2年多來,海寧50多歲的祝大伯老覺得喉嚨不舒服,不但說話聲音嘶啞,還感覺喉嚨裡像卡著一口痰似的,吐不出、吞不下。對此,祝大伯一直以為是慢性咽喉炎加重,也就沒當回事。
  • 56床移植病人去世後,家屬做了一個讓醫生淚流的舉動
    56床病人去世後,家屬做了一個讓醫生淚流的舉動凌晨四點,一通電話將蔡常潔驚醒:當天計劃進行肝移植的56床病人突然出現煩躁、瞳孔不等大等危險信號,疑似出現腦水腫。「一定要穩住他!」「從瀕死到重生再到死亡,巨大的變故發生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一般人可能接受不了,但他們對醫生一直保持著信任、支持。」蔡常潔說,無論是保命、尋肝,還是換肝乃至最後的搶救,家屬看得到醫生是如何努力在拯救生命,也用他們的大義之舉來回報善意,傳遞愛心。
  • 晚上也有病人,為何醫院不讓一些醫生專門值夜班?
    有時候在我們深夜去醫院掛急診的時候,還是會有值班的醫生。大家都知道,醫院值夜班是採取輪流值班的。那麼,為什麼醫院不安排一些醫生專門值夜班呢?首先,不論是醫生還是護士,只要在醫院工作就一定會碰到值夜班的問題。而值夜班並不代表僅僅是熬夜那麼簡單,雖然在值完夜班之後都會實行倒班休息的政策,但是熬夜對於人體的傷害是十分巨大的。
  • 醫生未問診急診患者,轉診途中患者死亡,醫生是否構成違法?
    近日,安徽蕪湖一大三學生轉診時死亡,涉事醫生涉嫌違法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熱議。@胖乎律師整理了該事情經過——12月6日晚,學生杜某某因咽喉不適,由其同學陪伴到蕪湖市中醫醫院掛號急診。12月6日22點48分,兩人進入急診室,吳姓醫生正在給另一個人看病,並在處理搶救室的一名危重病人的醫療文書。醫生並未進行任何問診、查體、書寫病例等,以「醫院夜間無耳鼻喉科」為由,建議轉診。12月6日23點12分,患者到轉診醫院,已喪失意識,無生命特徵。轉診醫院搶救50分鐘後無效,宣布臨床死亡,臨床顯示:杜某某喉頭水腫、呼吸心跳驟停。
  • 速效救心丸,怎麼吃才救命?醫生教你正確用法!
    如果在寒冷的冬季突發心臟病,則會比發作在夏季,更不幸,也就是死亡的可能性會更高。 在心臟病如此高發的季節裡,不少患者家裡就會常備速效救心丸這種「救命藥」。相信不少人都在電視劇裡看過這樣的場景:有人突發心臟病,捂著胸口,艱難的從口袋了摸出藥瓶,倒出幾粒藥丸,接著脖子一仰、藥一吞,這人就緩過氣了...... 如果病人吃的速效救心丸,那麼採用吞服的方式絕對是不可取的!李芳醫師表示,速效救心丸是走竄類的藥物,就是要達到速效救心功效。通常來講,該藥物是需要含服的,並且是舌下含服,效果才最好。
  • 國內這盒救命藥均價290元!納入醫保!全因這位泰州人……
    有句詞語「上吐下瀉」就是為它定製的 患者牙齦、消化道、尿道都可能出血 可以說是「上面吐血,下面尿血」 生命進入倒計時模式   圖片來源:央視《2018 尋找最美醫生》 據統計 這類患者 90% 半年內死亡
  • 這次手術,患者差點死了2次,醫生也是
    我們這個手術不用開刀的,是個微創手術,就是在血管裡面打個針,然後放一根導管進入血管裡面,直接進入心臟,找到導致房撲的那個肇事點,然後導管末端再放電燒掉這個肇事點,就可以根治房撲了。這個微創手術叫做射頻消融術。放電燒掉我的心臟?老王嚇了一跳。不是燒掉心臟,是燒掉那一點惹事的心臟組織,很小的一個點,不會影響心臟功能的。
  • 病人骶尾部的一撮小黑毛,醫生知道看走眼了
    甚至有的時候,需要晚上10點才能下班回家。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讓很多同事的體力極度透支。身體疲勞,頭腦反應可能就會變慢。這就像高速公路開車一樣,時間長了,很容易走神。在臨床工作中,走神的可能性相對小。這種工作不像其他行業,走神、出了問題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 非自然死亡:法醫是不能救命,但可以減少之後更多人的離世
    看這部劇之前我打開了所有的燈,但是並沒有出現很恐怖的畫面,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其實有的時候恐怖片沒有那麼的可怕,可怕的是人類豐富的且無窮的想像力。在古代的時候法醫應該是仵作,專門解剖死者屍體然後協助偵破案件的。對於法醫而言人體不是最終探尋的目的,在其蘊含的法治精神以及人權意識 才是最終目的。而在這過程中應用的醫學手段,數學計算,物理現象,化學反應以及心理學和高科技都是實現的手段而已。
  • 咽喉總有異物感,得了梅核氣怎麼辦?醫生教您方法,讓嗓子不堵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感到咽喉不舒服,有異物感,特別是現在到冬天了,氣溫低,霧天也較多,空氣品質比較差,咽喉不適感會更明顯。咽喉總有異物感,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咽喉炎,但除此之外,也可能是梅核氣在作祟!什麼是梅核氣,得了梅核氣該怎麼辦?下面聽醫生具體跟大家講講,並分享緩解方法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