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死亡離我這麼近」,還有5人因咽喉不適,結局讓人惋惜...

2020-12-23 健康界


就在去年,一醫院護士長因為呼吸困難差點丟了性命。事後,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自己驚心動魄的「死亡」經歷。


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個極為兇險的、卻隨時可能在身邊發生的病例,最後一個病例是我近年來的親身經歷,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會有救命的方法!
王某,19 歲,因咽喉疼痛不適到某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生診斷為「急性會厭炎」,建議王某立即住院治療,但王某是一名學生,住院費用高,拒絕住院治療,並籤字承擔後果,醫生開口服藥治療,王某離開醫院。
事隔大約兩個多小時後, 王某再次到醫院,不幸的是王某在電梯中即發生窒息,雖經醫生搶救,但幾日後 還是死亡了,



李某,男,44 歲,某日凌晨突然出現右側頸部腫脹,呼吸不暢。
隨即轉入醫院救治。醫生迅速安排了CT檢查,頸部 CT 掃描顯示:口咽及喉腔狹小,周圍間隙飽滿、模糊不清,右側頜下腺腫大,聲門右側壁向內突起,聲門裂明顯狹窄,體溫39.2 ℃,處於深昏迷狀態,病情持續惡化,於當日搶救無效死亡。
出了醫療官司,最後做了屍體解剖:冷凍解凍屍體,屍長165cm,營養良好。會厭舌面腫脹,厚度達1.2 cm,右側較左側重,杓狀會厭腫脹,以右側為重,厚度達1.3 cm;聲門裂狹窄,黏膜充血水腫。


楊某,男,50 歲,某日15:20 以「咽痛 2 天、呼吸困難2小時」入院。
2小時前在當地診所就診,醫生給予克林黴素等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
既往行膽囊切除術,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史及藥物、食物過敏史。查體後考慮急性喉炎、不完全性喉梗阻,遂給予對症治療。治療後不久呼吸困難加重,顏面部發紺,伴有大汗,患者意識喪失,緊急行環甲膜穿刺、持續胸外按壓,後行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經搶救無效於當日17:55死亡。
又出了醫療官司,最後做了屍體解剖:冷凍解凍屍體,屍長182 cm,營養良好。會厭舌面與舌根交界處見 3.0 cm×1.4 cm×1.3 cm 囊腫樣物,質軟,表面呈片狀白色改變,並散在附有黃色粟粒狀顆粒,切開見白色黏稠液體;會厭及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腫。



男,35歲,矮胖態。因咽痛1天,加重伴呼吸困難1小時步行人院。
人院查體: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呈輕度吸氣性呼吸困難,三凹徵不明顯。醫生立即安排了心電監護,提示血氧大致正常,心率90次/min。
醫生懷疑是急性會厭炎,立即安排五官科會診,行喉鏡檢查。喉鏡檢查見舌體肥厚,會厭舌面充血水腫明顯,抬舉差,聲門窺視不清。
人院診斷:急性會厭炎,喉梗阻2度。入院後繼續予以心電監護、吸氧、甲強龍(激素)80mg靜脈注射、足量抗生素快速靜脈滴注,入院後15 分鐘患者出現神志模糊、4度(最嚴重)呼吸困難,立即行氣管切開術,術後患者呼吸心跳逐漸平穩,但神志昏迷,考慮缺血缺氧性腦病,轉神經外科治療2個月後仍昏迷不醒。
由於預後不好,費用高昂,家屬籤字要求放棄治療後而死亡。


就診時患者呼吸急促,訴飲水困難,聲音嘶啞。平素未行任何健康體檢,否認有相關病史。
查體:呈明顯吸氣性呼吸困難,三凹徵可見(嚴重吸氣困難的表現)。心肺無異常。喉鏡檢查見會厭充血腫脹明顯,抬舉消失,聲門窺視不見。
入院後急查血糖25mmoL/L,予以吸氧,足量抗生素、激素、降血糖等處理,人院後10分鐘患者出現神志模糊、4度呼吸困難,心率150次/min左右,血氧直線下降低至50%。行緊急氣管切開術,切開後發現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予以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措施,胸外按壓半小時以上,呼吸心跳仍未恢復。
大家看了上述病例後,應該知道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這個疾病的兇險了。即便醫生迅速做出了診斷,但 如果不能馬上做出切開氣管的決策,死亡隨時會來! 有時候看起來似乎還好好的患者,呼吸不算很急促,很清醒,雖然明確是急性會厭炎,這時候醫生也不會首先考慮切開氣管,而是先藥物治療。
但一旦效果不好,病情進展會非常急速,可能幾分鐘就會導致死亡,這時候在場的如果不是經驗非常豐富的醫生,往往是很難hold住場面的。等到會診醫生趕來的時候,已經耽誤幾分鐘了,幾分鐘足以讓患者缺氧死亡了。
這幾天新聞新聞講的安徽蕪湖一大學生咽喉不適,到醫院急診就診,急診醫生當時忙,而且說夜間沒有五官科醫生坐診,建議轉院。按照媒體的描述,患者當時狀況還不錯。但在轉院途中就發生了心跳呼吸驟停,前後不過10來分鐘。患者(大學生)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上圖紅紅的一坨就是腫脹的會厭


涉事醫生被調查,說有失責,這是肯定的。不管當時醫生有多困難,多忙,但患者的確已經出事了,定責是跑不了的了。說句心裡話,這疾病攤哪個醫生手裡,誰就倒黴。因為絕大多數醫生都沒有經歷過急性會厭炎死人的情況,所以心裡那根弦沒有緊繃著,不知道會有1%或者0.1%的兇險性!
另外,即便醫生察覺到了危險,察覺到了死神就在窗外面, 但如果沒有過硬的氣管切開本領,沒有極強的心裡素質,也難免在慌亂當中出錯。 一方面要迅速通知五官科醫生前來協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要迅速找其他人幫忙做好隨時切開氣管的準備,同時還要派人跟家屬迅速做積極的溝通工作,告知此病可能隨時致死。最後還要及時通知醫務科,取得領導的支持,才可能渡過難關。
患者說晚飯後咽喉不適,以為是感冒了 。急診科醫生檢查後,覺得此時不簡單, 或許是直覺,或許是經驗,他千方百計挽留了患者,不讓他回家 ,必須讓他去找五官科會診(當時患者沒有明顯呼吸困難,行走自如)。
患者只好自認倒黴,說小小的咽喉不適,拿點消炎藥不就得了,還要跑來跑去會診,折騰人。沒想到在上電梯的時候,患者開始覺得呼吸困難了。
等到 出來電梯,到達五官科門口時,患者已經講不了話,大汗淋漓,呼吸極為困難,意識接近模糊。家屬也發了瘋似的在門口大喊,找醫生!快來搶救!
值班醫生聽到呼喊後,從辦公室衝了出來。家屬迅速簡單說明了情況,剛剛在急診科還好好的,現在突然就這樣了。 值班醫生心裡緊繃著,馬上聯想到了急性會厭炎、急性喉梗阻,立即準備氣管切開,同時找了ICU的人過來協助搶救。
後來五官科醫生和ICU醫生共同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切開了患者氣管, 就在走廊裡直接切開了 ,場面一度凌亂不已。
患者心跳停了2分鐘,後面及時開放了氣道,球囊輔助通氣、胸外按壓,心跳呼吸就回來了,馬上轉入ICU進一步搶救。
經過 2個星期的治療,患者意識基本恢復 ,除了注意力有時候不能很集中,其他大腦功能都是恢復不錯的,智力、理解力、記憶力都不錯。
再慢一分鐘,患者就死定了。急診科醫生拖延一分鐘,患者也死定了 。電梯等多一分鐘,患者估計也黃了。即便患者不死,也可能是腦死亡或者植物人了。事後五官科醫生的手都還在顫抖,身子也在顫抖。
急性會厭炎是一種特殊的、主要累及喉部聲門上區的 會厭 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病變,以會厭高度水腫為主要特徵。 急性會厭炎是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兒童及成人皆可出現,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症狀(發燒、心率快等)、吞咽及呼吸困難。急性會厭炎病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可獲得痊癒,少數病情兇險可導致窒息,死亡率較高。

圖源:果殼網,作者:馮少為(諸暨市人民醫院)

當你出現急性會厭炎的 典型症狀,包括高熱、全身不適、劇烈咽痛、呼吸困難等,需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對急性咽喉痛、吞咽困難的患者,口咽部檢查無特殊病變發現,或口咽部雖有炎症,但不足以解釋其嚴重症狀者,醫生應考慮到急性會厭炎,必須做間接喉鏡檢查。
多數急性會厭炎經過抗生素、激素等治療都能緩解炎症,不會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等表現。少數病例會有呼吸困難,但經過治療後也能緩解。極少數病例可能一來就是呼吸困難,並且會急速演變為窒息,如果不能及時氣管切開恢復通氣,患者就會因為缺氧而死亡。這樣的血的悲劇每年都在上演。

圖源:果殼網,作者:馮少為(諸暨市人民醫院)



普通人如果是自己咽喉不舒服,先觀察,因為太多疾病會導致咽喉不舒服了,普通的感冒就會。但如果是咽喉不舒服持續加重,又有發燒,尤其是感覺到有輕微呼吸困難了,一定不要自亂陣腳,立即讓家人送去醫院急診,因為這時候除了醫生能幫到你,沒有其他的任何辦法能夠自救(環甲膜穿刺普通人是做不了的,即便是醫生如果不是專業的醫生也未必能做的了環甲膜穿刺)。不要浪費時間去自己買藥吃,因為有持續呼吸困難加重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了。

圖源:果殼網,作者:馮少為(諸暨市人民醫院)


我們不怕倒黴,就怕這種一倒黴就喪失一條性命的倒黴。
急性會厭炎專業知識延伸,在這裡,我們能夠看到國際上的做法


發病機制

感染性會厭炎是會厭、杓狀會厭襞和其他毗鄰組織的蜂窩織炎,由菌⾎症和/或病原微⽣物直接侵襲上⽪層導致。會厭炎的病原體主要來源於後⽅的鼻咽。⽪表⾯的顯微鏡下創傷(如病毒感染或⻝物吞咽過程導致的黏膜損傷)可能是易感因素。


會厭腫脹的原因是鱗狀上⽪層和會厭軟⻣之間的潛在腔隙出現⽔腫和炎症細胞聚集。會厭的⾆⾯和會厭周圍組織含有豐富的淋巴和⾎管⽹,易導致感染蔓延及隨後的炎症反應。⼀旦出現感染,腫脹就會迅速進展到整個聲⻔上喉(包括杓狀會厭襞和杓狀軟⻣)。


兒童會厭炎有以下主訴症狀:呼吸困難(佔80%),喘鳴(80%),聲⾳含糊或嘶啞(79%),咽炎(73%),發熱(57%),咽痛(50%),頸前部壓痛(38%),咳嗽(30%),吞咽困難(26%),聲⾳改變(20%)。
成人會厭炎有以下主訴症狀:咽痛或吞咽痛(佔90%-100%),發熱≥37.5℃(26%-90%),聲⾳含糊(50%-80%),流涎(15%-65%),喘鳴或呼吸功能損害(約33%),聲⾳嘶啞(20%-40%)。
對於具有嚴重上⽓道梗阻徵象的患者(包括會厭炎患者),多學科協作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法;確保⽓道開放⾄關重要。⽓道維持是治療會厭炎的關鍵。初始⽓道管理應基於呼吸道窘迫程度和患會厭炎的可能性,這些由臨床評估決定。對於有完全或接近完全⽓道梗阻徵象的患者,應在開展診斷性評估前進⾏⽓道控制。對於有嚴重上⽓道梗阻徵象的疑似會厭炎患者,如果時間允許應轉運⾄⼿術室,在⼿術室中可以按需通過⼿術建⽴⼈⼯⽓道。應由熟悉⽓道管理技術的醫⽣持續監測患者。

對伴有嚴重呼吸窘迫(例如,喘鳴、流涎、端坐呼吸、發紺)或喉腔梗阻⼤於50%的會厭炎成⼈患者,需放置⼈⼯⽓道。
沒有嚴重呼吸窘迫且喉腔梗阻⼩於50%的會厭炎成⼈患者在重症監護病房中接受密切監測,⽽不放置⼈⼯⽓道。治療時未放置⼈⼯⽓道的患者可能會發⽣遲發性急性呼吸功能損害(佔比3-8%),此時需⾏緊急⽓道⼲預。
如果可以成功地進⾏⽓管插管,則⽓管插管(經鼻或經⼝⽓管插管)優於⽓管切開術。⽓管插管的插管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更短。如果能夠進⾏經鼻⽓管插管,則要優於經⼝插管,因為經鼻⽓管插管更易維持⽓管導管不移位。如果可⾏,建議經鼻⽓管插管的直徑應⽐其他情況下⽤於患者的導管直徑⼩0.5-1.0mm,以減少插管後併發症的⻛險。 ⽓管切開術應僅⽤於⽓管插管不成功的患者,在病例系列研究中,需要⾏⽓管切開術的患者⽐例僅為0-5%。
如果⽓管插管和⽓管切開術均不能及時進⾏,則可能有必要⾏環甲膜穿刺術或外科環甲膜切開術(環甲軟⻣切開術)。在準備⾏環甲膜切開術時,可先嘗試球囊面罩通⽓。但是,如果球囊面罩通氣不能維持氧合,則需要⾏環甲膜切開術。環甲膜穿刺術或許可在任何年齡患者中進⾏,但在嬰⼉和年齡最⼤為10-12歲的⼉童中,環甲膜穿刺術被認為優於外科環甲膜切開術,因為從解剖學來說環甲膜穿刺術更容易進⾏,且對喉部和周圍結構的潛在損傷更少。相⽐於環甲膜穿刺術,外科環甲膜切開術所使⽤的導管⼝徑更⼤,從⽽可提供更有效的通⽓,在成⼈和10-12歲以上的⼉童中通常被⽤作環甲膜穿刺術的替代選擇。
插管後通常應維持⽓管插管2-3⽇才能安全拔管。拔管的標準包括:喉鏡檢查顯⽰會厭/聲⻔上腫脹消退和/或⼈⼯⽓道周圍漏⽓、退熱及能夠舒適地吞咽。
從以上專業知識可知,急性會厭炎有指證建立高級氣道時,並非只有氣管切開才能救命,仍然可以首先嘗試氣管插管,然後才是氣管切開。在條件充足的單位,還可以嘗試纖支鏡引導插管或在可視喉鏡下使用Bougie探條引導插管以增加插管成功率。但很多基層醫院急診科並不具備或者馬上就有這樣的條件。


急診醫學資訊補充UpToDate關於急性會厭炎的當前認識

相關焦點

  • 我們該怎麼緩解咽喉不適?
    您是否經常感到咽喉不適,但到醫院檢查未發現什麼大問題。每天的痰比較多,經常突然咽部難受,似有異物粘貼在那兒,直到把那口濃痰拼命咳出來,才會感覺舒服,早上起來刷牙就乾嘔。 這種咽喉不適經常發生在教師、播音員等經常講話的人身上,平時體質偏弱的人也容易發生,主要與菸酒過量、頻繁用嗓有關。
  • 咽喉異物感、咽喉不適可能跟情緒相關,一定要注意
    臨床上有不少人都有過咽喉異物感、咽喉不適的情況,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這到底是什麼病。 癔球症症狀相當常見,國外就曾報導過,46%的人有過癔球症的經歷,但僅有1/3的人會因為這個不適而去看病的人,而且就診者中以女性為主,佔就診人群中的3/4。
  • 喉嚨不適?不用怕,做好這三件事,可有效改善咽喉問題
    還有一周就是徐達所在工作地,進行表演的時候,可是就在表演的前三天早上起床,徐達發現自己的嗓子啞了,這是怎麼回事?可把徐達急壞了,同事給徐達一種食材,泡在水裡連喝三天,嗓子才終於好了。一、哪些原因會導致喉嚨不適1、 職業不管是什麼職業,都會有一定的危害。
  • 肺部不適、咽喉先知?若喉嚨出現2個異常,需要注意了
    這些因素導致人體出現咽喉不適,胸悶乾咳等情況出現。對人體的咽喉、肺部非常不利。所以在出門的時候記得帶上一個口罩,保護自己身體健康。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肺癌的發病概率不斷攀升,死亡概率也在升高,因為肺癌前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會有咳嗽痰多、喉嚨瘙癢、咽喉異物感等感覺,並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多大的影響,這也導致很多患者疏忽大意。
  • 病人咽喉不舒服,然後死亡了,醫生懸了!知道這點可以救命
    病例一:王某,19 歲,因咽喉疼痛不適到某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生診斷為「急性會厭炎」,建議王某立即住院治療,但王某是一名學生,住院費用高,拒絕住院治療,並籤字承擔後果,醫生開口服藥治療,王某離開醫院。由於預後不好,費用高昂,家屬籤字要求放棄治療後而死亡。病例五:男,47歲。因咽痛3天,伴呼吸困難1天步行人院。就診時患者呼吸急促,訴飲水困難,聲音嘶啞。平素未行任何健康體檢,否認有相關病史。
  • 你的咽喉不適可能與這種疾病相關!
    咽喉與睡眠疾病專家崔鵬說:這些患者中,相當一部分患者實際上是咽喉反流性疾病引起的咽喉不適及炎性反應‍‍。咽喉反流性疾病就是胃內容物反流到‍‍我們的咽喉部,‍‍甚至口腔、鼻腔‍‍等部位,出現一系列症狀和體徵的總稱,反流性咽喉炎實際上是‍‍胃食管反流病在食管外的表現。反流性咽喉炎‍‍有哪些表現?反流性咽喉炎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它的臨床症狀可以表現為多個方面。
  • 李連杰二哥因喉癌去世 ,李連杰悲痛欲絕,癌症離我們有多遠?
    網易娛樂3月4日報導  有網友爆料李連杰的二哥李連利已於2月因咽喉癌去世,葬禮在北京舉辦。
  • 小薊蜂蜜飲,解咽喉不適
    做法: 將小薊放入茶壺中,用開水衝洗一遍,棄去第一泡茶湯,然後再次注入開水衝泡,加蓋悶5分鐘,加蜂蜜適量調味,即可品飲。 功效: 涼血止血,祛瘀解毒。
  • 聲音嘶啞、咽喉不適 老先生一下子查出兩種癌症 浙江也是這種癌症...
    年近七十的鄭先生,不幸中有幸,折騰了3個月的毛病終於確診了。連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主任醫師都感嘆道:「這種癌真是變化多端,頗費了些周折。」 追根溯源揪出隱藏很深的癌 3個月前,鄭先生出現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當地醫院CT檢查顯示聲帶、室帶增厚,高度懷疑喉癌,但住院手術活檢結果僅是輕中度異型增生。 由於鄭先生嗜好菸酒30多年,當地醫院醫生還是懷疑喉惡性腫瘤,推薦他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蘇立眾主任這裡診治。
  • 咽喉不適以為是咽炎,卻查出2種癌,醫生:咽喉異常可能是徵兆
    現在正是冬季,是各種疾病爆發的季節,天乾物燥的,人的嗓子就會很容易出現發癢的症狀,有一些異物感的出現。於是很多人就會認為這是慢性咽炎的原因,不加以重視,但是有2種癌也會有這樣的表現,醫生提醒:咽喉異常可能是癌症徵兆。
  • 巴啦啦小魔仙孫僑潞確認死亡,那些英年早逝的明星讓人惋惜
    剛剛不久,孫僑潞媽媽通過孫僑潞帳號,發文公開孫僑潞離世消息,對女兒的離去十分惋惜,同時透露女兒是因心梗離世,而不是喝酒過度導致死亡,不希望外界流言蜚語對女兒中傷。
  • 聲音嘶啞、吞咽不適……別大意!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說明咽喉可能生...
    事實上,慢性咽炎雖然帶給病人很多不適,但本身不會惡變。 然而,喉部惡性腫瘤的一些症狀和咽炎的症狀相似,所以有些朋友時常會誤以為「咽炎」遷延不愈、不去醫院及時檢查而延誤就診時機。 那麼,身體有哪些信號的時候,說明咽喉有可能生癌了呢?
  • 消化科醫生提醒:長期咽喉異物感不適,要注意反流性咽喉炎
    其實這個在臨床上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反流性咽喉炎」,今天主要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胃酸反流的人會反覆的出現咽喉難受、咽喉部異物感,有些比較誇張的會形容有一口痰卡在喉嚨,咽不下去也咳不出來,有些人感覺吞咽不暢,感覺喉嚨有東西頂在那裡、慢性咳嗽等不典型的慢性咽炎的表現。
  • 咽喉不適就醫,男子卻查出2種癌症,醫生:小毛病可能有大問題!
    導語:雖然現在人都已經很注重身體健康還有日常養生,但還是有許多人會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患上癌症。而儘管現在的醫療技術已經非常發達,許多癌症對於現在的醫療技術而言,甲方現得早,病情不斷惡化,那麼通過有效的醫療手段,還是可以保證病人的日常生活的。
  • 又一知名主持人因大腸癌去世,為什麼這麼多人易得大腸癌?
    惋惜!又一位名人因大腸癌離世!據臺媒報導,知名主持人賀一航因大腸癌病逝,享年64歲。他上個月拍攝的《我愛冰冰Show》節目錄影竟成為其最後一次錄影。據了解,賀一航在5月底就住進北榮治療,因癌症轉移至多重器官,不幸在6月3日晚8時50分許病逝,他的秀場老搭檔豬哥亮同樣罹患大腸癌,前年5月病逝。
  • 裸療•霧化,家裡小孩咽喉不適的速看~
    昨天一個朋友請我幫忙看看他孩子的咽喉,突然就聊到了霧化。這個朋友對霧化很感興趣,想知道中醫是怎樣看待霧化。
  • 那些離死亡最近的人!
    最多的一天,他隨車出動5次,來到4個不同的死亡現場,將遺體抬走。  這座城市的邊緣有綿延600公裡的野長城,至少有10人因攀爬而死,被發現時遺體通常掛在懸崖下方的某根樹枝上。一對新婚夫婦的死因是遇到雷擊,而一個下山時因抄近路誤入野生動物園的年輕人,跳下柵欄便命喪虎口。  北京大約15萬人有嚴重精神障礙,他們已造成了不少於10人的死亡。
  • 男子因咽喉不適,查出2種癌症,醫生:別忽略這些小毛病
    如今的人們都很注重身體的健康,越來越懂得養生,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換上了癌症,很多人提到癌症,都是談癌色變,因為雖然我們的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可是癌症仍然是現在無法徹底攻克的難題,所以很多的人在被確診癌症之後,都會十分的恐懼和緊張,最近廣州的李先生就經歷了這樣的事。
  • 慢性咽炎「剋星」找到了,放心敞開吃,緩解咽喉不適,養護肺部
    早晨起床後總是有種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的感覺,其實這是慢性咽炎的反覆發作的現象,慢性咽炎反覆發作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的交流,讓人感覺到特別的尷尬。而且慢性咽炎特別的容易發作,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的調理之外,也可以選擇多吃一點清肺化痰的食物,讓嗓子變得更加舒服。
  • 《後來的我們》–結尾讓人惋惜,但這可能是最好的結局!
    《後來的我們》–結尾讓人惋惜,但這可能是最好的結局!幾個月前上映的這部電影讓很多觀眾看完後都回憶起了自己以前的心酸經歷。最近,我又重溫了這部電影,心中還是感慨萬千。他不解,見清覺得他自己明明已經有了她想要的一切,為什麼她卻要離他而去呢?他不知道的是,比起錢,小曉更愛他。所以見清說出那樣一番話時,可想而知她會有多難過。假如他們晚點相遇,說不定結局會不一樣,在他們同樣的事業有成的時候,說不定她們會幸福的走在一起。影片中除了她們的愛情讓我動容,還有一個人也讓我心生感動,那就是見清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