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走遍天涯覓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回到家裡就發現它了。
一個人走得再遠,家永遠是心靈的港灣,是靈魂的寄託。但同時,我們也難免會和家人有爭執,有誤會。
關於家的一道道難解的辯題,到底該如何解?從平安人壽的平安財富金瑞(2021)年金保險年度品牌片《家的辯題》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01
三個辯題、三段故事
告訴我們何以為家
第一題:店鋪轉讓
開火鍋店創業失敗的小周,打算把店鋪轉讓出去。然而在中介的努力下,依然無法轉讓到自己滿意的價格。
就當他打算降價轉讓時,有人按照原價接手了。但看到接手人,小周才知道,這是自己的父親。
退休的父親,決定和小周一起,把火鍋店繼續開下去。
第二題:喬遷之喜
處理好小周業務的中介陳先生,此時接到了母親的電話,他要去幫母親搬新家。
新家的環境很好,房子很大,窗明几淨。母親表示很喜歡這個新家。陳先生還把家鄉的土帶了過來,防止母親水土不服.。
就在我們以為陳先生是把母親接到家裡照顧時,才發現,這個新家,其實是養老院。
第三題:高考志願
給陳先生送完合同的張經理,收到了快遞送達的消息。
張經理換下工作制服,穿上了一套遊戲裝備,找到在網吧打遊戲的女兒。當我們以為張經理要阻止女兒打遊戲,其實她是來向女兒道歉的。
粘好的錄取通知書,支持女兒報考電子競技專業,當母女兩個相擁而泣時,我們知道,此前的爭吵和誤解都已經煙消雲散。
大結局:老店新生
在大結局裡,小周的火鍋店重新開張了,生意紅火。
張經理和女兒,陳先生和母親,他們也不約而同地來到了火鍋店,享受著和家人團聚的快樂。小周和他的父親,在忙碌地照顧客人。
在《家的辯題》三個故事的結尾,平安人壽分別向我們提出了三個辯題:
當家人創業受挫,你會支持嗎?
當父母想用自己的方式養老,你會支持嗎?
當孩子對自己未來教育的選擇和你不同,你會支持嗎?
看完這個大結局,我想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了一個答案。就好像片子最後的那段文案:
不管未來面對什麼難題,家人,永遠是能撐住我們的人。家人的支持,永遠是讓我們內心無比踏實的力量。何以為家?彼此支持,方為家。
無論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難,要解決多少難題,只要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便有了戰無不勝的信心和希望。
就好像出現在大結局的火鍋店,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意象,它讓三個故事中所有角色得以重逢在一起,也讓家人之間的心靠得更近,更在這個寒冷的冬日,給每一位觀眾帶來了溫暖和感動。
02
在劇情反轉和
走心故事中,和用戶共情
想要做好品牌營銷,就要學會講故事。但如何用一個故事感動用戶,對品牌來說同樣是一個難題。
特別是在品牌都追趕微電影營銷、情感營銷的大潮下,層出不窮的品牌故事,也讓消費者有了審美疲勞。
但平安人壽的這支品牌微電影,能給人發自肺腑的感動。
一方面,片子中的三個故事,都非常的樸實無華。
在道德經中,老子在說到「道」的至高境界時,提到了"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強調的是化有意為無意。
結合自身體驗,我想我們也能感知到,那些含蓄的、不刻意煽情的品牌故事,往往更容易讓人感動。
《家的辯題》中,創業故事、父母養老、高考志願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而且在情感處理上,片子中人物的情緒點也都是點到為止,不使勁地催淚,卻足以讓人與每一個角色共情。
另一方面,平安人壽通過劇情反轉,撩撥觀眾心弦。
儘管在情感處理上非常細膩,不露痕跡,但是在劇情安排上,《家的辯題》則有出人意料的反轉。
願意原價接手店鋪的人是小周的親生父親,陳先生母親喬遷的新居是養老院,穿著遊戲裝備向女兒道歉的張經理,這些劇情設定都給觀眾帶來了驚喜,讓觀眾在觀看時情感有一定的起伏波動,不至於太過沉悶。
情感處理上細膩含蓄,劇情安排上鋪墊驚喜。如何講好品牌故事,平安人壽用這支《家的辯題》,給了我們非常優秀的示範。
03
讓品牌藏於故事背後
將理念融於情感共鳴
作為一個品牌片,品牌的露出、理念的傳達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作為品牌一方的平安財富金瑞(2021)年金保險,在整個片子中幾乎是隱身的,完全把品牌露出的時間讓位於故事的敘述。
但這並不影響品牌價值理念滲透到用戶心智中。
從《家的辯題》的整個品牌故事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家的重要性,家人支持的重要意義。而平安人壽的價值主張則是:創業、養老、教育,平安財富金瑞,規劃財富未來,給家更多支持。
再回顧《家的辯題》中的三個故事,其實與創業、養老、教育都一一對應。平安人壽在讓用戶意識到家人支持的重要性之後,把自己的角色放在了「給家更多支持」的角度,並沒有把自己擺在高於家人的位置,但卻同樣凸顯出品牌對一個家庭的重要地位。
沒有誇誇其談,沒有自命不凡,但正是這樣走心的營銷訴求,能讓用戶感受到平安人壽的真誠,增強對品牌的信任感和依賴感。
相比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品牌故事,很顯然,平安人壽的這支品牌片,更關注的是用戶的需求,在意的是溫暖的傳遞。這樣的情感營銷,才能夠真正打動人心,震撼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