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右一)和爸爸(左二)在雷神山工地
潘峰考前在酒店衝刺備考
□楚天都市報記者 柯稱 通訊員 喻登科 實習生 高欣
「聽說不能進教室,只能熟悉一下校園,我就沒去看考場了。節約的時間可以再看看書。」7月6日上午,武漢市交通學校的學生潘峰,和同學在魯巷中學考點附近的一家酒店裡,衝刺備考技能高考文化綜合考試。獨立自主的他,沒有讓住在黃陂區的父母來陪考、送考。
今年1月,潘峰主動請纓,跟隨父親加入到雷神山醫院建設者的隊伍,住工棚、吃盒飯、通宵施工,此後又經歷了14天的集中隔離。老師們說,這段時間並沒有影響他的成績,反而讓他在後面的複習中更能吃苦了。
00後請戰雷神山
1月27日晚,潘峰的爸爸潘志輝接到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的任務。潘峰突然請戰:「爸,帶上我吧。這個任務很光榮。」
見父母堅決不答應,潘峰把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抗疫一線的姐姐搬了出來,「我馬上滿18歲了,要像我姐一樣,做一點自己的貢獻。爸爸年紀大了,我又是學計算機的,可以給他搭把手。」
面對潘峰堅定的眼神和苦苦哀求,潘志輝決定試一試,「不行就先把他送回來」。媽媽則流著淚默許了。
1月28日,父子倆從黃陂出發,輾轉3個多小時,來到江夏雷神山醫院建設基地,住進了工棚。「條件雖說艱苦,但在我預想之內。我第一晚沒睡好,後面就睡得很香了,因為累啊。吃盒飯也覺得挺香的。」潘峰笑著說。
父子兵通宵鏖戰
潘峰介紹,剛去時醫院主體結構還未完工,弱電工程還沒法進行安裝施工。他們主要是根據施工圖紙及各功能區對網絡的需求,規劃弱電點位。到後期工程搶進度的時候,早上6時左右起床開工,有時忙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到住處,倒頭便睡。
「交付使用前兩天是最忙的,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基本上是通宵達旦地幹。」潘志輝說,在工地上他總讓孩子跟在身邊,工友們也很照顧孩子,讓孩子多休息,但一天下來,孩子也要走個三四萬步。
2月8日,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2月9日至16日,潘峰父子和其他同事還要進行弱電工程完善和收尾工作。那段時間,隔壁有的病區已開始接收病人,潘峰這才感到「有點怕」。雖然知道施工區很安全,但他們還是多加了一層口罩。
潘峰說:「看著工人大哥們那麼辛苦,有時席地而坐吃飯、就地打盹休息,我覺得他們既平凡又偉大。這次經歷,是我一生寶貴的財富。」
2月17日,工程結束,潘峰和爸爸被安排到武昌一家酒店隔離觀察。14天裡,他全心投入網課學習,備戰技能高考。
潛心備戰技能高考
5月6日,湖北省高三統一複課,潘峰迴到了校園。在本報等媒體報導後,潘峰獲評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武漢市優秀志願者,儼然成為了校園明星。不少同學向他了解志願者的生活,老師對他的學習也更加關注。
「經歷過戰疫,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潘峰一心撲在學習上,不僅認真學習文化課,每周還會花兩天時間進行實操訓練。在一些同學成績出現波動的情況下,他反而進步明顯。
潘峰的班主任王釗老師介紹,潘峰是計算機17322班的班長,3年來一直深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他熱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他為人熱心,樂於助人,經常主動幫助同學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複課以來,晚自習他總是最後一個走的,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會立即請教老師,是同學們的好榜樣。」
王釗介紹,技能高考給中職生提供了繼續深造的途徑,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職生選擇這條路,該校目前有超過九成畢業生參考。以潘峰的成績,這次有望衝擊本科高校。
潘峰的想法則相對保守一些:「技能考試我沒問題,但文化考試的數學是我的『短板』,很拖後腿。我盡力吧,現在疫情得到了控制,我也希望高考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