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唐明皇遊月宮」,這些神話傳說憑什麼膾炙人口?

2020-12-22 逍遙款款

所謂「皓月當空,晴空萬裡」,從古至今人們面對月亮,詠嘆出了無數的良言佳句,我們民族一直以來都對月亮有著深厚的感情,關於月亮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就是中秋節。

我們一談到中秋節,中繞不開那幾個神話傳說,對於中秋節的來源津津樂道,其中佔據主流地位的神話傳說就是「嫦娥奔月」,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嫦娥,因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靈藥,而飛到了月亮上去。當然這個故事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都指向了同一個文化活動——中秋賞月。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亮,除了「嫦娥奔月」的傳說,還有一個「唐明皇遊月宮」傳說也非常有名,說是唐明皇在中秋節這一天看月亮,身邊有個道士就說陛下您為何不到月亮上去看看呢?於是變化出了一條直奔月亮的大橋,唐明皇就這樣上了月宮,遨遊了一番,據說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唐明皇從月宮上的宮女那裡學來的。

在唐朝的《開元遺事》中就有寫說唐明皇喜歡賞月,每當中秋時節,經常和楊貴妃兩人賞月遊玩,於是老百姓紛紛效仿,久而久之,成了一種習俗。當然,這也只是關於中秋賞月的一種說法。清朝時期很多小孩子都會背「中秋月朗,明皇親遊於月宮。」可見關於「唐明皇遊月宮」的傳說,在民間影響力很大。

這些神話傳說憑什麼膾炙人口?其中一個原因要得益於古代的文人才子們,凡是過年過節,那些文人才子們重要寫寫文、作作詩,來表達自己心中情感,無論是喜是憂,都要借物抒情,借神話傳說抒情,比如蘇軾的那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在中秋節的時候詩人對月亮抒情,寫下了佳作,流傳了下來,引得後人相繼追隨,凡是文藝青年,中秋節都賞月去了。

古代文藝作品對於神話傳說起著很好的宣傳作用,比如一提到嫦娥,很多人就會想到李商隱的那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由於這些著名的詩句,使得老百姓加深了對於月亮的無限情思。

中秋節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團圓」,家人團聚、共享幸福;我們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浪漫的民族,人們靠著神奇的想像力,創造出了一個個有趣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傳說都為人們的活動提供了依據,只至於大家都把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當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了這些必要的活動,也就為「團圓」、「闔家歡樂」提供了可能性;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老百姓心中對生活最樸素的美好嚮往!

所以說,中秋節如果不賞月,不吃月餅,不闔家團圓,真的對不起這一佳節!

相關焦點

  • 神話傳說:嫦娥奔月(考研筆記169)
    嫦娥奔月(考研筆記169)學生李清文 編輯關於考研考試題目,「嫦娥奔月」二、參考答題要點:1、文:中國古代漢族神話故事,講述了嫦娥在吃下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的事情。關於嫦娥的神話傳說,《淮南子》一書記載甚詳。
  •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亮的這些傳說,背後的事情很不簡單
    昨天,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順利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歷史,極大提升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嫦娥四號是月球探測器,而它名字的由來,自然來自中國古老神話嫦娥奔月,而新時代的科技,又為中華古老文化賦予了新的意義。但是,你知道嗎?
  • 傳說:嫦娥奔月 - 河北新聞網
    在我國的傳說中,嫦娥奔月是最為動人也影響最大的一個。中秋節要是沒有了月亮和嫦娥的傳說,將無法想像。 嫦娥有四千多歲了一般地,人們以為是西漢宗室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最早記錄了嫦娥的故事。其實比高誘更早的張衡,在他不朽的天文學名著《靈憲》中,也說到了嫦娥的故事,已經有了細節,也有了情節。東晉時幹寶作《搜神記》,把《靈憲》中的話完全引了進來,標為嫦娥奔月的故事:「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驚。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 嫦娥五號再圓「嫦娥奔月」夢
    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11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月球有種種幻想和猜測。屈原的《天問》表達了詩人對日月星辰的探索精神,西漢時期的「嫦娥奔月」畫像石,更是寄託了人們的「登月夢」。
  •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賦予神話當代審美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中仙女們進行排練。 記者 蔣迪雯 攝  前天下午,上海歌劇院舞劇團排練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扮演嫦娥的譚一梅哭了。她的淚水為嫦娥與后羿而流,也為舞者不為人知的艱辛而流。  這不是上海歌劇院舞劇團第一次把嫦娥的故事搬上舞臺。此前,有過兩版《奔月》。只是《奔月》講到嫦娥奔向月亮就到頭了。在《嫦娥之月亮傳說》裡,觀眾可以看見嫦娥在月宮的所思、所盼、所願。身處荒涼月宮中的嫦娥,不再如在地上那樣愛得熾熱,卻也不會冷酷無情。
  • 神話故事中吳剛和嫦娥的傳說故事
    提到嫦娥,大家是知道的,她是月亮上的美麗仙子。有關她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也是古代神話中居住在月亮上的神仙,有關吳剛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吳剛伐桂樹了。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起源較早,而吳剛伐桂樹的起源則大約在唐朝,盛行於唐朝末年,並且首次出現在唐詩中。
  • 上古神話人物|嫦娥:奔月故事版本多 狗血程度直逼黃金八點檔
    在我們中國神話裡,神和仙其實應該是兩個不同的範疇,所謂神,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就是「天神,引出萬物者。」是天生就具有神籍。但仙不一樣,仙用《說文》裡的解釋,就是「長生」,指長生不老,由凡人而化。這兩個明顯有本質的區別。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1 嫦娥奔月在所有中秋傳說中,我們最熟悉的傳說莫過於「嫦娥奔月」。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
  • 中秋節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衍化成多個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介紹 這些傳說帶有神話色彩
    中秋節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關於這個節日更有很多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故事,這些傳說為中秋節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也更讓人們嚮往不已。   嫦娥奔月   在很早很早以前,因為后羿射日立了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
  • 神話還是現實?山海經描述的內容不斷被證實!神話傳說都是假的?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國家有自己的神話體系,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希臘神話、北歐神話等等,這些神話大多是一些民間記載。其實就連聖經所記載的內容都屬於神話的部分。我們中國也有許多神話人物,而關於神話記載最古老的古籍非《山海經》莫屬!
  •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說反映古人什麼樣的思維
    嫦娥是傳說中的人物,但是中國傳說中的人物一定在那時會有原型。嫦娥見到這粒藥,心裡想要永遠保持年輕(誰不想呢?),就偷去吃了,吃了後身體輕飄飄地向上飛去,飛到了月宮。嫦娥在漢以前叫恆娥或者姮(heng)娥,因漢文帝叫劉恆避諱改叫嫦娥。到了月宮的嫦娥生活並不愉快,她思念地上的丈夫羿,於是她在月亮上採集草藥,希望吃後能返回人間,採集的草藥就叫月宮的玉兔去搗研。月宮怎麼會有玉兔?其實是月球上面的地形造成古人的錯覺。
  • 「國」字號《嫦娥奔月》, 遵義大劇院即將上演
    中國遠古創世神話裡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許多流傳至今的故事透示出中華先民們篳路藍縷、不避艱辛的開拓精神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另外一個版本的《嫦娥奔月》2017年它曾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引起了不少人的觀看熱情原始神話裡后羿射日與嫦娥奔月並沒有因果聯繫而這臺木偶劇中把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熔鑄為統一的情節加工成連貫完整的封閉式結構為我們呈現了一臺創新大戲
  • 《山海經》研究後稱:嫦娥可能並沒有奔月,炎黃之戰或因她而起
    《山海經》研究後稱:嫦娥可能並沒有奔月,炎黃之戰或因她而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嫦娥真的去了月亮上嗎?從《山海經》看答案是否定的,嫦娥奔的不是月,而是炎帝的孫子,而且嫦娥還引發了炎黃大戰,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早在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在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工程的領導小組便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而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應該就是「嫦娥奔月」了吧——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中國探月工程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也表達了「奔月」這個主題。
  • 《嫦娥之月亮傳說》首演:一方舞池、一輪明月,舞出一曲「人間絕戀」
    一方舞池中,8米直徑的月亮「頂天立地」,幾番輪轉,晝夜交替間,是嫦娥與後裔長達千年的悲歡離合。9月11日晚,《嫦娥之月亮傳說》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正式首演,在光與影的照襯下,舞者們「述說」著一曲感人心肺的「千年戀曲」,傳遞一份人類亙古不變所渴望著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情愫。
  • 大型民族昆舞劇《嫦娥奔月》精彩劇照 攝影@舞蹈中國-劉海棟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家喻戶曉,嫦娥為何吞丹奔月傳說紛紜,據說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仙女,后羿是英雄無比的大將,逢蒙是個陰險的惡神,天庭看似安詳,但對人間真假善惡誰主沉浮卻一直暗鬥明爭。那日,善與惡又在對戰,惡神得勝之際,后羿的飛箭射傷惡神弟子以至於死,惡神怒不可言,一場生死搏鬥又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