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研究後稱:嫦娥可能並沒有奔月,炎黃之戰或因她而起

2020-12-27 歷史國學智慧

《山海經》研究後稱:嫦娥可能並沒有奔月,炎黃之戰或因她而起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嫦娥真的去了月亮上嗎?從《山海經》看答案是否定的,嫦娥奔的不是月,而是炎帝的孫子,而且嫦娥還引發了炎黃大戰,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先說一下,《山海經》記錄的其實都是當時的真實情況,後人看不懂才把《山海經》理解為神話、傳說甚至巫術。由於《山海經》是通過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所以研究《山海經》的十萬崑崙根據華夏民族的遷移和融合,提出了解讀山海經的粵語音義法。

我們先看看《山海經》怎麼寫的嫦娥奔月:

《海內經》說:「 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 ,生帝顓頊 。」阿女就是娥女,即嫦娥,嫦娥當時嫁的是韓流,韓流正是黃帝的孫子。

而《海內經》後面又說:「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

「同」就是「私通」,意思就是炎帝的孫子伯陵私通阿女嫦娥。《海內經》前面說阿女是韓流之妻,後面說阿女是吳權之妻,可見吳權就是韓流。也就是說伯陵和韓流的老婆嫦娥發生了婚外情。

不僅《山海經》記載了嫦娥由黃帝的孫媳婦變成了炎帝的孫媳婦,《帝王世紀》也有這樣的記載:

(韓流)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曰女節,生青陽。次妃彤魚氏,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彤魚氏是什麼意思?就是朝雲氏,也就是祝融氏。同音互譯而已。

所以,嫦娥由韓流的老婆,即黃帝族變成了炎帝祝融族,也證明了嫦娥和伯陵私奔的事實。

那麼伯陵怎麼會認識嫦娥呢?

當時炎帝並有九州,為世界領袖,黃帝和祝融都是炎帝下面的次一級統治者「神」。

據《山海經.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在司彘國的是黃帝的孫子韓流,朝雲之國的是炎帝的孫子伯陵,所以,韓流的地位比伯陵是要低的。

於是,黃帝族韓流就要給祝融族伯陵進俸,就是這樣,伯陵認識的嫦娥。那麼,韓流進俸給伯陵的又是什麼呢?

《西次三經》:「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鐘山之陽(即炎帝子孫祝融族的地盤)。瑾瑜之玉為良,堅慄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而這東西正是大小統治者都很喜歡的白玉膏!

《西次三經》:「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

這白玉膏有點類似於晉代的五石散或赤石脂。古人認為服食赤石脂可以長生不老。如晉代的名士稽康、阮籍就經常服用,並自認名士風流。殊不知這玩意類似於現在的一種吃了就會身體發熱,性情亢奮的東西。

伯陵就是因為吃白玉膏吃多了,腦子發熱,身體也發熱。終於把持不定,與嫦娥發生了婚外情,並生下了三個私生子。

這才是真正的嫦娥奔月,月,古指蟾蜍,而蟾蜍、窫窳、朝雲、祝融古音為一。嫦娥奔月後,韓流自然不甘心戴這個帽子,便與臣子后羿聯手殺了伯陵,炎帝見韓流殺了自己的孫子,大怒,又起兵活捉了韓流和后羿,並將他們綁在疏屬之山的大樹上,餓死、曬死。就是炎黃大戰!

這當然不是杜撰的,因為《海內西經》也的確是這麼記載的:「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系之山上木。」

《山海經》稱韓流為貳負,危指后羿,窫窳指祝融,帝指炎帝。

所以,嫦娥和黃帝孫子韓流結婚後,又與炎帝孫子伯陵發生了婚外情,於是,韓流聯合后羿殺了伯陵,導致了炎黃大戰。炎帝見自己孫子被殺了,便把起兵活捉了韓流與羿,並將他們綁在疏屬之山的大樹上,餓死、曬死。所以,后羿和嫦娥根本沒關係,不對,也有關係,后羿殺了嫦娥的情夫嘛。

後來《蜀王本紀》採集民間傳說,寫瞭望帝私通鱉靈老婆的故事。望帝與鱉靈實際是黃帝和伯陵(巴人)的方言音譯,杜宇也是祝融的方言音譯。

不管《蜀王本紀》的記錄是否走樣,但至少它也表明瞭望帝(黃帝)與伯陵之間有一場關於女人的糾葛,而且望帝(黃帝)佔據了巴蜀。從這一點上看,《蜀王本紀》與《山海經》的記載是相符的。

其實很多我們熟知的神話故事,《山海經》中的記載的和我們了解的都有所不同,很多都是我們誤解了。所以《山海經》是非常建議大家讀一讀的。可以幫助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對歷史的研究也非常有意義。

建議大家都都讀一讀《山海經》,可以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世界,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如果只是把他當成科幻故事書,也是非常精彩的。

想看的朋友可以看這套全注全譯的白話文版本,文字沒有刪減,語言通俗易懂, 而且還有詳細注釋,讀起來非常輕鬆。除了通俗易懂的文字,更有配圖來幫我們更好的了解書中所描繪的事物,圖文並茂增加閱讀時的樂趣,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讀。

翻開書就可以帶你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你從未見過的世界,看完之後還能當成故事講給孩子聽。

一本可以讓你學習的書,一本可以讓你當故事看的書。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傳說:嫦娥奔月 - 河北新聞網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其實比高誘更早的張衡,在他不朽的天文學名著《靈憲》中,也說到了嫦娥的故事,已經有了細節,也有了情節。東晉時幹寶作《搜神記》,把《靈憲》中的話完全引了進來,標為嫦娥奔月的故事:「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驚。後且大昌。』
  • 嫦娥五號再圓「嫦娥奔月」夢
    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11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月球有種種幻想和猜測。屈原的《天問》表達了詩人對日月星辰的探索精神,西漢時期的「嫦娥奔月」畫像石,更是寄託了人們的「登月夢」。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商代 就有嫦娥奔月的記錄最早記錄嫦娥奔月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籍《歸藏》。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篇中記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姮娥奔月。」湖北王家臺出土的秦簡《歸藏》:「《歸妹》曰: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藥),(奔)月而攴(枚)佔。」這說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商代已經流傳。而嫦娥的丈夫后羿,又是夏代諸侯,曾從太康手中篡奪政權,「後」就是「王」的意思,「羿」是指善射者,后羿射日,大概是影射了這次政變。後來后羿又被逢蒙或寒浞所殺,廣寒宮據說乃是寒浞的宮殿。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後強 ‖ 顓頊和嫦娥在四川的傳說研究
    高陽氏與高辛氏分別代表高原陽光普照、高原原始森林之地。原始宗教可能最早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顓頊改革宗教後,隨人類遷徙傳播到世界各地。埃及金字塔建造可能受到青藏高原金字塔山形的啟示。《聖經》故事中的諾亞方舟可能就是喜馬拉雅或四川盆地。涼山冕寧的緯度低、海拔高、雲霧少、無汙染,空氣透明度高,成為太空飛行器最佳天然發射場。嫦娥奔月發生在冕寧縣,古有傳說遺蹟,今有發射中心。
  • 上古神話人物|嫦娥:奔月故事版本多 狗血程度直逼黃金八點檔
    第二個:《淮南子外八篇》記載的被逼無奈版說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羿的徒弟逢蒙知道後就去偷藥,結果被嫦娥發現,逢蒙就逼迫並欲加害嫦娥,萬般無奈下,嫦娥只好一口吞下不死藥奔月升天了。我個人是不太信服這個說法的,因為如果常羲就是嫦娥,那麼她何以成為羿的妻子,又如何成為凡人,最後奔月還被困在月亮裡出不來,凡此種種,都讓我不願意相信嫦娥就是常羲。
  • 嫦娥奔月
    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嫦娥是為了保護老百姓不被逢蒙所害,吃了仙藥,奔月升天的。所謂嫦娥,是一個神話人物選自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后羿的妻子姮娥,演變為傳說中的嫦娥、后羿的妻子。
  • 神話傳說:嫦娥奔月(考研筆記169)
    嫦娥奔月(考研筆記169)學生李清文 編輯關於考研考試題目,「嫦娥奔月」二、參考答題要點:1、文:中國古代漢族神話故事,講述了嫦娥在吃下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的事情。關於嫦娥的神話傳說,《淮南子》一書記載甚詳。
  • 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有中國網友看完視頻評價說:「這『酸味』已經越過了太平洋。」
  • 「嫦娥五號」啟程奔月挖土,任務背後的「嫦娥女神」有誰?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背後,有著許多女性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的身影。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踏上奔月之旅。12月14日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表面,隨後,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成互拍並將圖像傳回地面,實現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從地球出發,成功繞月後,11月1日,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安全精確著陸,為嫦娥五號任務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 研究《山海經》的四大流派
    今所傳本十八卷,記海內外山川神祇異物及祭祀所宜,以為禹益作者固非,而謂因《楚辭》而造者亦未是;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然秦漢人亦有增益。」茅盾、袁珂等人都從這觀點看待《山海經》,如茅盾表示:「所謂『神話』者,原來是初民的知識的積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觀,宗教思想,道德標準,民族歷史最初的傳說,並對於自然界的認識等等。」
  • 中秋節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衍化成多個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 玉兔、銀蟾、嫦娥、吳剛都是如何「登月」的?
    二、嫦娥是只癩蛤蟆  1993年出土於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的竹簡《歸藏》記載了恆我(即嫦娥)竊「毋死之藥」奔月的故事,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關於「嫦娥奔月」的記載。在這裡,后羿並未出鏡。  傳世文獻中,相關記載數西漢的《淮南子·覽冥訓》最早:「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嫦娥寫作「姮娥」。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11月24日4時30分,當天眼妹還在睡夢中時,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早在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在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工程的領導小組便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而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應該就是「嫦娥奔月」了吧——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中國探月工程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也表達了「奔月」這個主題。
  • 中秋佳節,細說梅蘭芳《嫦娥奔月》,一部經典戲劇的誕生和淵源
    大家聽後都點頭贊同,然而這時候,性急的齊如山先生站起來就講:「我們要幹就得認真地幹,現在離中秋只有40天,不過嫦娥的資料太少,要大家多出出主意。」是啊,關於嫦娥的故事,最早的記載都很簡單,都是幾句話,然而還是各說各的,沒有統一的情節脈絡。單單奔月的原因,就至少有五種版本。1,拋夫獨吞版,自私的嫦娥。
  • 十年磨一劍 護航「嫦娥奔月」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金屬所韓恩厚研究員。中科院瀋陽分院 供圖中新網瀋陽12月24日電 (沈殿成)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隨之啟動。
  • 朱亞文的女兒太好玩了,看她畫的《嫦娥奔月》,真是想像力豐富呀
    沈佳妮在1月5日微博曬出了大女兒「哈哈」畫的畫,主題雖然是《嫦娥奔月》,但是進行了創新。看完哈哈的畫,不得不說,這個腦洞真的是太大了。朱亞文跟沈佳妮絕對是少見的娛圈夫婦,他們結婚7年,從沒傳過什麼緋聞。結婚之後,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5歲,小女兒3歲。
  • 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有一天,羿的妻子嫦娥陪他喝酒。喝到一半,羿把自己的心思全講了出來,還把九粒仙丹拿給嫦娥看,說:「我要把這九粒仙丹吃了,那時候,吐一口氣,就能把堯的江山奪來。你呢,就可以做帝後啦!」嫦娥聽完,呆了一呆,心想:「現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堯帝又聖明,自己的丈夫若是造反,天下又要大亂,沒有好下場,他有膽造反,是仗著這九粒仙丹,對了,我把仙丹悄悄偷走,他就沒膽亂來了。」
  • 宜春因「叫春的城市」成網紅,嫦娥為什麼跑到宜春奔月?
    甚至,要依靠「沒有存在感」之名來為自己增加存在感。 但是,到了2010年,一切都改變了。 「一座叫春的城市」出臺始末 九年後的今天,這個口號的幕後策劃者——時任宜春市委副書記的任桃英撰文解密這一事件的始末,用的題記便是:我就像一隻杜鵑鳥,夜半啼血,只為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家鄉——宜春。 在她心目中,一直隱藏著這樣巨大的遺憾,那就是有著山、泉、禪、農這樣好資源的宜春,卻像藏在深閨無人識。打扮得再漂亮,卻無人欣賞她。這無疑是一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