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
所謂文人,簡單來說就是指讀書能文的人, 有文德的人。但著名詩人、作家、評論家張修林在《談文人》中對「文人」作如下描述:並非寫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著創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寫作者,或者說文人是追求獨立人格與獨立價值人就叫做文人。

中國是一個尚文情節非常濃厚的國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文人是一個佔有極其重要的群體,由此而產生的文人文化更是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非常廣泛、非常深厚的組成部分之一,他融入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處處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行為和思想觀念,似乎成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比如文人音樂、文人書法、文化畫、文人盆景等等等等都無不成為了在相關領域裡獨具風格的一種追求,並且幾乎成了相關領域裡的至高至美境界。
這裡我就國人的文人情懷在盆景審美方面簡單地做一些探討。

養殖盆景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也是極具特色的一個方面,而盆景中的文人類盆景更是千百年深受中國盆景愛好者的追求和喜愛,尤其在文人雅士中流傳甚廣,應當說是伴隨著整個中國文人人士而誕生,而綿延相承,而經久不衰。

那麼,人們要在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文人類盆景中追求或者是表達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和價值取向呢,要說清這個話題,還得從文人說起。
首先,文人的習性一般是孤僻清高,由於文人要勤於思考、善於捕捉靈感,於是就形成了文人們樂於獨處,不善群聚的習性,容易給人一種冷漠的距離感,體現在文人類盆景當中,他首先要幹練精簡,不繁瑣、不複雜,用極其誇張的長寬比例體現文人那種高傲的內在品質。

其次,就是文人們儒雅謙和的氣質,中國文人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和渲染,自帶一種淡雅平和的內在素養,體現在文人類盆景當中,就是要顯得非常平凡平淡,不譁然取寵,一片葉或一條枝看起來都稀鬆平常但又吐露出卓爾不群、出人意料高貴來。

最後,就是文人們獨立的追求和傲然的氣節,中國的文人們一般都有著雙重的形象,外在形象溫文爾雅而內心世界卻堅韌獨特,不輕易隨波逐流,看淡物質,為了自己內心的追求可以忍受任何的煎熬和苦澀,並有著一種百折不撓的堅韌和毅力,這就叫求索精神,體現在文人類盆景當中當然是要體現那種寧彎不折,寧折不死,寧死不屈的氣節來。

還有就是文人給我們的瀟灑、浪漫、清苦、安靜等等等等這些品質無不都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自身的血液當中,只不過有些人的顯露無遺、有些人的隱晦壓抑,有些人善於挖掘培養,有些人不善於表現和利用而已,但無論如何,但凡在受過儒家文化及漢文化影響和薰陶的人群中,文人精神和文人文化都在伴隨左右,無時無刻都在左右著我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