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西安市萬壽八仙宮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為唐末至五代時期人,是道教全真派追奉的祖師,亦是道教文化和民間傳說中列入的八仙之一,常以「呂祖」稱之,誕辰為農曆四月十四日。
純陽寶誥
至心皈命禮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
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
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
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
四生六道,有感必孚;
三界十方,無求不應。
黃鵠溪頭留聖跡,玉清殿內煉丹砂。
存芝象於丹崖,顯仙蹤於玄洞;
闡法門之香火,為後嗣之梯航 。
大聖大慈,大仁大孝。
開山啟教,靈應祖師;
天雷上相,靈寶真人 。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宋史·陳摶傳》載:「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裡,世以為神仙。」
兩宋之際文學家洪邁的著作《夷堅志》中記載,北宋末期的商販市民就已經將呂祖的掛畫或塑像供養家中。
北宋《楊文公談苑》中載「呂洞賓者,多遊人間,頗有見之者」。而據《東坡全集》,著名的大文豪蘇軾也曾和詩致敬呂祖。
南宋《能改齋漫錄》引《雅言系述》載「品洞賓傳云為關右人,鹹通初,舉人進士不第,值巢賊為梗,攜家隱居終南,學老子法,以此知洞賓為唐末人。」
元代以後,呂祖多被戲曲雜劇家改編為故事,「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便有《呂洞賓三醉嶽陽樓》的作品。
在道教中,呂洞賓之名總與其師鍾離權連在一起,並稱為「鍾呂」。金元時期,隨著道教全真派的創建與發展,鍾呂便被奉為全真道祖師。
據《全真教祖碑》、《重陽祖師仙跡記》等碑文及《七真年譜》和《歷代真仙體道通鑑續編》等傳記,可知全真祖師王重陽實為鍾呂的傳道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