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稱呂洞賓為純陽祖師,稱其背負的寶劍為純陽劍,練的劍法為純陽劍法。呂洞賓一生以純陽劍法行俠仗義,因此演繹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
據《中國歷代名人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載:「呂洞賓,唐京兆人。名巖,字洞賓。喜戴華陽巾,衣黃白衫,系大早絛,狀類張子房。鹹通中及第兩調縣令,值黃巢亂,移家終南得道,莫測所往。
唐詩鼓吹中有呂洞賓詩一首。別號純陽子,亦稱回道人,即俗傳八仙之一。又稱為呂祖。宋史又稱呂洞賓為關西逸人,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裡,世以為神仙,數來陳摶齋中雲。」
呂洞賓不僅長得高大威武,而且聰悟過人,博聞強記,刻苦好學。「他廣泛閱讀諸子百家之書,對儒、道經典都有興趣,對《周易》《道德經》更是愛不釋手。他思維敏捷,能將其理論融會貫通。他記憶力驚人,能在一天之內背誦上萬字的東西。他才華出眾,信口成文,順口成章。」
這為他後來參加科舉考試,出仕作官,鑽研醫學,救死扶傷奠定了文化理論基礎。也是他被民眾奉若神仙的一個重要因素。呂洞賓曾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這一點,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無分歧。
至於呂到底是「及第」、「兩調縣令」,還是考試落第,看破紅塵,歷史上至今爭論不休,也不是本文研究的內容。但縱觀各種史料,有一點是肯定的,也是統一的:「值黃巢亂,移家終南得道。」
無論呂洞賓及第做官也好,落第失意也罷,在時間上都趕上了黃巢農民大起義。起義軍聲勢浩大,攻州掠府,平縣據鄉,動搖了唐朝的統治基礎。倘若呂洞賓當時為官,也會棄官聞風而逃;如果不做官,更會捲入動蕩不安的時局中。
正如史料所說的:「晚唐戰亂頻繁,河東一帶大族紛紛遷居嶺南一帶,大概呂氏也在其中洞賓避亂到終南山,過清心寡欲的隱逸生活。因而有機會和時間與出家道人如鍾離權等人交往論道。最後棄家出走,躋身道教,扶危濟貧,實現他匡世救人的意願。
呂出家後「潛心修行」。《宋朝國史》載:「關中逸人呂洞賓,年百餘歲,而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可見呂洞賓是一位精通劍術的道人。
呂洞賓練的是什麼劍法?他的師父又是誰,歷史上有兩種說法。在考證研究的基礎上,我們認為《道教百問》一書中的說法是接近事實的。書中披露呂洞賓「得遇鍾離權,鍾離權授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法」。
這種說法是十分可信的,因為鍾離權原是五代後晉朝的一位將軍,身懷武功。一個會武功的將軍傳授劍法,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合情合理的。1981年12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宗教辭典》第401頁關於呂洞賓的介紹中,也肯定了上述事實。
呂洞賓學劍之後,刻苦鍛鍊,「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快,世以為神仙。」呂總是身負寶劍,雲遊四方,有時以劍為筆,題詩寫賦。對呂的個性,史書沒有記載,但從呂遺傳的詩文中,可以窺見其剛毅的個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他在《劍詩》中是這樣敘述的:「欲整鋒芒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嗥。手中氣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條。」從詩中我們看到,呂修煉高超的劍術,忍受修行的苦勞。凌晨開匣取出銀光閃閃的寶劍時,發出「龍嗥」般清亮的響聲。
即使冰凍三尺,手中劍愈練愈勇,氣概豪邁,以劍砍石,火花飛濺,留下蛇一樣深深的劍痕。身為一個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出家道人,能凌晨即起,在寒風冰雪中苦練劍法,其堅強剛毅不畏苦勞的性格躍然紙上,讓人敬佩。
人都是有追求的。呂洞賓的追求可用一個「俠」字概括。他苦練劍法的目的,正如他詩中後段所寫,是為了讓「奸血默隨流水盡,兇膏今逐漬痕消。消除浮世不平事,與爾相將上九霄」。翦除邪惡,斬殺兇頑,消除浮世不平之事,便可以實現「上九霄」成神飛仙的目的。一股俠氣蕩然於字裡行間。在呂另一首《贈劍客》詩中,其剛毅個性和俠肝義膽表現得淋漓盡致。
詩中說:「粗眉卓豎語如雷,聞說不平便放懷。仗劍當客千裡去,一更別我一更回。龐眉鬥豎惡精神,萬裡騰空一踴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
透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呂讚頌除暴安良的俠客,顯示了他嫉惡如仇的俠義精神。從他「萬裡騰空一踴身」的自述中,也表現了他高超的劍術和飛騰功夫。
呂洞賓畢竟不同凡響。在與惡人鬥爭中,他是非分明,法理有度。
他說:「劍有道劍、法劍之別。道劍,出入無形,殺奸以去神散之法;法劍,世俗共睹,治人以技藝。」我的理解是,呂氏所謂的「道劍」,就是面對惡人,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服之以法。
以「無形」的精神思想上的情理法去教育說服惡人,勸其改邪歸正,停止作惡。所謂「法劍」就是面對冥頑不化的惡人,以飛劍利刃堅決斬殺之,除惡務盡,以維護人間正道,保持百姓的利益。
呂洞賓「精通劍術以除惡」,難怪國內眾多道觀中都有呂背負寶劍的塑像,《呂祖志》一書的卷首,也繪有呂背負寶劍的繡像。他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發展了「三遁劍法」。
在《道教》一書中,說他「改劍術,為一斷煩惱,二斷色慾,三斷貪嗔」。從這隱晦的語言中,我們看到,呂洞賓對天遁劍法已經給予了補充、發展、更新。
他所練的劍法,已不是入道時的「天遁劍法」,而是經過創新了的劍法,是在「天遁劍法」基礎上創新了的劍法。呂當然不能更改「天遁劍法」的名字,當時社會不允許他那樣做,因而才出現了史書上呂洞賓「改劍術」的文字記載,呂曾「數來摶齋中」。陳摶作為道教後起之秀、呂氏的道教師友當然不會錯過向呂學劍的機會。
呂洞賓更新了的劍法才在道教徒眾中一代代流傳。道教弟子為了紀念這位劍術大師,索興將呂傳授的劍法更名為「純陽劍法」。這就是「純陽劍法」發展至今的由來。
說「純陽劍法」是在「天遁劍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非杜撰。其理由有二:其一,中華武林中,已無「天遁劍法」,在「文革」後80年代全國性大規模挖掘整理搶救武術遺產運動中,也沒有挖出過「天遁劍法」;其二,我們從「純陽劍譜」所載的劍術名稱中,可以看到「天遁劍法」的影子。武術界有一個普通的常識。無論拳術還是器械套路,其名稱與套路動作內容是相應相合的。
如「通臂拳」。通臂,兩臂相通的意思。其內容則是兩臂相通,放長擊遠,大開大合的動作,充分顯示了「通臂」的特色。「青萍劍法」其「青萍」意寓浮萍飄蕩,忽東忽西,捉摸不定,正應合了劍術動作飄忽不定、聲東擊西、變化莫測的特點。
「八卦劍法」套路中步法路線皆走乾兌離震巽坎艮八個方位,突出了八方拒敵、攻防嚴密的特色。「天遁」的天,指最高的、絕妙的、無與倫比的;「遁」指逃遁、躲避、隱形。
體現在套路中,則是巧妙地躲閃、伏藏、逃遁動作。而「純陽劍法」中恰恰有類似的動作,如「外過門劍」「獻手埋伏」「旋風劍」「詐獻銅橋」等招式都是一些快速躲閃、伏身隱藏的動作,充分體現了「天遁」的特色。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動作,在任何劍法中都不曾出現過。其動作奇特、罕見,絕不是後人可以編造的。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判定「純陽劍法」與「天遁劍法」的血緣關係。
「純陽劍法」中溶入了呂洞賓一生刻苦研練、戰勝邪惡的心血與經驗,是一套突出攻防搏擊、獨具特色的實戰傳統劍法,是中華武術中的一朵奇葩。
附:武當純陽劍簡介
武當純陽拳二十四代嫡傳弟子汪峻演練武當純陽龍吟劍
「風吹荷花、帶劈刺殺」為純陽劍外煉內養之旨,是八部純陽蓄字功德的體現。純陽劍之運著,形同遊龍纏蛇,是謂之「靈」。煉劍之術尤在於煉心,以心性之靈方能得其身靈、手靈、步靈。劍之運使猶同龍蛇纏繞,化穿翻靈柔敏捷之勢,變化莫測之功。純陽劍以輕靈之形,如同「風吹荷花」搖拽而不定勢、則謂之「活」,用活之極其精微所致,能激活思緒,應變身手、用劍輕靈、而發揮其身活、手活、步活的周身圓活之功,以左右搖擺之隱語,得生化左旋右轉的行劍之道。純陽劍以身法吞吐圓滑、則謂之「術」。吞吐者,攻防進化之道也,行圓活滑澤之身手唯用,易其陰陽吞吐,化其剛柔應變,其術亦盡在其中。
其劍循環於三、五、八步三圈之中,以量化而隨心所欲,易其小圓,環步於圓心而名之「龍心」:易其中圓,循環於心外亦又名之「龍吟」:易其大圓,循環於圈外之圈:又名之「龍行」,所謂龍心、龍吟、龍行,皆為純陽劍行劍之法。
古有:「純陽一劍,易化三形」之說,是煉劍運作之功,也是純陽劍術煉養的精微所在。昔師有云:武當純陽劍嫻熟至深,以一劍化三形,以三步煉養為其精劍形;五步煉養為其氣劍形;八步之煉養為其神劍之形,隨心所煉是為行劍煉養之道。精劍主以積精,氣劍主以聚氧,神劍主以全神,是純陽劍以心性為指導,在運動中能獲得精氣神煉養的總體現,是純陽劍全法練習的指導思想,正因如此,才能得到養生益年的目的。也是涵養人生品性之道。煉養純陽劍術,應行於風吹荷花,身似遊龍纏蛇,法於吞吐圓滑,走化易變八步,則精可積,氣可聚,神可全。皆以「積」為其宗法,積者蓄也。積蓄之道是如斂財之道,其積精與斂財無二,皆為人體長壽益年之道,切不可輕視之,只有精足,氣充、神溢則可為純陽劍術煉養之大道。
煉養精氣神為劍術運作之道,昔日先生所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為天地人三才之象,亦云、天地人三合之道,純陽劍以煉養可得三才,以三才而有三合,是謂煉養元精、元氣與元神。所謂「三元」是以先天之精與後天水谷之精華,合為腎藏之精,為「元精」;精與後天之氣合為「元氣」;精與後天之神合為「元神」,是純陽劍練養積蓄之功德。德唷其術,其劍能穿翻形同飛雲在天,滾化循環在大地之上,以一劍易化變三形,以龍心行劍與道合,似為安定五行:以龍吟行劍與道合,似為破走八卦;以龍行行劍與道合,似為穿纏九宮。
謂雲,純陽劍穿纏九宮、破走八卦,安定五行。純陽劍行劍於九宮八卦、五行之坤象上,其心系三圓,運動六部,默化三形以九字真訣為其用。其精劍招式明朗,步在攻防,為精中之形;其氣劍亦明亦暗,陰陽易化,謂氣中之形,其神劍在握,含而不露,隱而不發,以神形走化而為之,是謂神中之形。是純陽劍術精形相交,氣形相合,神形相依的煉養大道。
由於微信公共號取消了留言功能,歡迎後臺留言,或加管理員微信共同學習。
請關注本微信公共號以武入道
轉載須知1. 標題前須標註【以武入道】,作者處標註原作者名;
2. 正文文末請添加「以武入道」的二維碼。
如果喜歡本文,點擊「在看」,歡迎「打賞」!
本號部分文章和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和管理員聯繫刪除!
未 經 許 可 不 得 轉 載
近期熱門文章
以武入道
助力抗疫,仙風道骨八旬老人演練武當純陽拳
"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活動」以及129個拳種的由來(附名錄)
「武當一黃庭,純陽三分技」 ---武當純陽拳簡介
上海武術:武當純陽拳首次走進大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