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我的《老去的江南----嘉興海寧路仲古鎮》在今日頭條有12萬+的閱讀,並引發了對衰落古鎮開發和保護的熱議。後來有讀者聯繫我,說路仲屬於斜橋,斜橋也是千年古鎮,那裡也有很多遺蹟,特別是一個百年火車站——斜橋火車站以及保存完整的侵華日軍炮樓很值得一看,並幫我聯繫了斜橋本地的一位熱心人凌榮其先生。
凌榮其先生給我發了個導航定位。原來我家到斜橋只有40多分鐘的車程。
我和老凌的合影。老凌熱心於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和研究已經有很多年,他和一群民間文化愛好者籌建了斜橋鎮民間文化研究所和斜橋民間博物館。
在一座百年老宅裡,老凌和他的夥伴們收藏了很多民間老器物,他說,現在這些老器物越來越少了,有些東西,說沒了就沒了,很可惜,他也不圖什麼,就是想把它們留下來。
我對一個「WG記憶館」很感興趣。不管怎樣,這是一段非常特別且影響深遠的歷史,能保存當時一些原始的東西,對將來更加客觀地評價那十來個非同尋常的年頭歲月,應該會有價值。
雖然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但也許只有很少數人才會經常去照這面鏡子。當一段歷史的塵埃落定,它也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塵埃了。
這些畫面,也許會讓你想起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當然,那時除了燃燒激情,還燃燒了不少寶貴的好東西。
因為斜橋火車站已經基本棄用,所以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但它還隸屬上海鐵路局管理,老凌幫我聯繫了鐵路局的熟人,才開了門讓我進去參觀。
這座洋溢著歐式風格的火車站,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距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據說是英國人設計建造。雖然從2004年開始,斜橋站停辦了客運業務,但它應該是現今滬杭鐵路上保存最好的百年老站。而讓它更具有歷史意義的,是它邊上還完整地保留了兩座侵華日軍的碉堡炮樓,作為日軍的侵略罪證,供後人參觀。
1937年「7.7」事變後,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1937年8月13日,日寇在上海發動「淞滬會戰」,佔領了上海。當年12月21日,日軍從三面包圍杭州,杭州淪陷。侵佔杭州後,滬杭鐵路全線淪入日軍之手,日軍對滬杭鐵路進行了修復,為了保護鐵路運輸,日軍在火車站修建了許多碉堡炮樓,斜橋火車站就其中之一。現在,這是滬杭鐵路上唯一保存下來的侵華日軍炮樓。
碉堡外牆為青磚砌建,這些青磚都是日本特製,磚上燒制的日方圓形印記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碉堡四周都是槍眼,看起來很堅固的樣子。
這就是靠近鐵路的炮樓,裡面有三層。
在炮樓上看出去,視野非常好,鐵路沿線一覽無餘。
我們可以進到炮樓裡面參觀。
一小孩拿著防制槍在炮樓裡玩耍。
雖然斜橋站不再使用了,但滬杭線依然在運行,間或還有列車經過。不過高鐵開通以後,這條鐵路的使用率已經大不如前了。
我問孩子:你知道這個碉堡是什麼用的嗎?孩子答:是壞日本鬼子的!
有2個大人帶著孩子也跟著我們登上炮樓,大人嘴巴裡一直跟小孩在念叨:日本人最壞了!日本人最壞了!這大概就是我們最樸素的愛國主義教育了。
炮樓的頂上擺著仿製步槍。能不能想像作為一個侵略者扛著槍站在這裡是怎樣的一種心境?恐怕也是複雜的。
炮樓的邊上,有日軍的工作用房,地下室是一個水牢。老凌說:水牢只有幾十公分高,下面積著水,關在水牢的人會非常難受,因為蹲下來水會淹人,站又站不起來。據說當時日軍把抗日民眾都關在水牢裡。
這是天花板上的報紙,整個水泥天花板都貼著這樣的日文報紙,我想應該是當時澆築水泥時使用的。
報紙大多是1940年的《大陸新報》、《大阪每日新聞》之類。據說在一張較為清晰的報紙上,講述了江蘇泰興一個漢奸張少華怎樣投降日本人和日本人攻入泰興城的事情。但我找了半天,頭頸都仰疼了,也沒能找到。天花板高,字比較小。雖然找不到,但這個漢奸應該可以遺臭萬年了。
這是車站的旅客出入口,滿滿的歷史感。
從車站候車室,可以直接看到鐵路和站牌。
候車室現在稱為抗戰紀念館。
以及滬杭鐵路斜橋站紀念館,講述這個百年老站的滄桑歷史。
離開斜橋火車站,我順便到斜橋古鎮上去轉了轉。
洛塘河穿過全鎮。斜橋因萬緣橋按洛塘河斜向而建,俗稱西斜橋而得名。據傳明成化年間(1465~1487),已有"斜橋"之稱。古斜橋自古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與李清照齊名的朱淑真、篆刻書畫大師錢君匋、漫畫大師米谷等等都是斜橋人。
老街上有斜橋電影院,但好像只剩下一個名字了。
斜橋歷史記憶館,還沒能進去看。
沿著洛塘河的街道,叫東街。
東街很安靜,人不多,偶爾有人走過,一派和諧美好景象。
依河而建的街道,是江南水鄉古鎮的標配。
雖然斜橋沒有開發古鎮旅遊,斜橋的老房子也沒有形成規模,但是走在斜橋臨洛塘河的東街,還是能夠感覺到那種古鎮特有的韻味。
老斜橋茶館大門緊閉。我不知道在多少年以前,它是不是也像馬鳴老街的茶館一樣,是老人們早晨三四點鐘起來聚集喝茶的地方?
斜橋還是著名的皮影戲之鄉,其皮影戲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遺產名錄。我對斜橋的皮影戲很感興趣,老凌帶我去拜訪了斜橋最著名的皮影戲已故老藝人王錢松之子沈志紅,沈老師正在家裡擺弄他的皮影戲,要建一個皮影戲展覽廳,他熱情地向我介紹斜橋皮影戲的前世今生,以及他父親關於皮影戲的一些往事,非常有意思。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專門做一期關於斜橋皮影戲的圖文。
推薦幾篇我的往期圖文,點開下面標題吧:
錢俊|離杭州市區僅1小時車程的馬鳴村,老人們每天凌晨3、4點到茶館喝茶,百年如一日。。。。。。
錢俊|以前堪比烏鎮繁華,現在衰落了,卻比烏鎮真實,她猶如老去的江南——路仲古鎮
錢俊|大海遼闊,看著舒坦
錢俊︱只有豐富的內心,才可以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錢俊∣黔之東南(2):我想給你拍張照
錢俊∣當失敗和挫折變成人生歷練,失去的,可能會以另一種方式得到補償
錢俊,網名隨風,攝影師、撰稿人,本公眾號圖文均為本人原創。
請點擊本文標題下"錢俊拍照寫字"加關注。關注後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本人微信號suifeng534071,加微信請備註真實姓名,謝謝!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謝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