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於正」們,罪不止抄襲?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海皎 印客美學

12月21日百餘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名公開信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因當事人的不回應、冷處理走下熱搜話題。

12月25日,郭敬明導演的新作《晴雅集》的上映,又引火燒身,引起一片吐槽。

豆瓣評分從6到5,被四千多人頂在最上面的評價是這樣說的:

「又名《神都龍王之妖蟒傳》《陳情令之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名偵探晴明之狼人殺》《奇異博士之式神寶貝》《甄嬛傳之皇后殺了皇后》《咬文嚼字之你說的是守護我要的是永遠》……」

雖然罵聲一片,但首映破億。

無數人甚至為了第一時間吐槽而貢獻票房,這難道不算流量、黑紅出圈?

是於正郭敬明錯了?

抄襲是編劇洗不掉的黑點,但是,作為商人,似乎無傷大雅。

2006年5月,法院判決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郭敬明表示絕不道歉。

2015年12月,於正《宮鎖連城》抄襲瓊瑤《梅花烙》案件終審敗訴,於正賠款,拒絕道歉。

如今,於正在綜藝中擔任導師、做意見領袖,郭敬明的晴雅集院線首映破億。

於正搖身一變為製片人,郭敬明轉職成為新生代導演。

但這兩人被集體抵制,大家抵制的真的是抄襲麼?

編劇們成群結隊、抱團取暖,急於在公眾媒體上發聲;還被指為大字報黨同伐異,想要了解他們的目的,必須要了解他們生存的環境和業態。

我們來看一下,編劇的工作流程。

製作公司準備籌備一部劇,終極目標是賣出去。

那麼,他們會關注買方,即電視臺和網絡視頻平臺的取向。

確定選題和方向後,第一步寫劇本。

這個時候,編劇進場,根據要求寫大綱、分集、劇本,拿到微薄的首款稿費。

然後,製作人會拿著項目策劃案、劇本,四處遊走兜售,拉投資,問電視臺和視頻網站責編的意見。

不同平臺的意見參差不齊,都是爸爸,自然一視同仁,指導意見出一版,改一版。

直到有資方爸爸進場,才能停止這種多人運動,完成定稿,遞交廣電總局備案。

你以為這是結束?不,這只是個開始。

如果廣電總局有意見,當然也是有多少,改多少,直到通過審核。

如果涉及醫療、公安、航空、軍隊相關的行業知識,不僅需要取材,更需要提交相關機關單位,絕不能汙化相關身份的角色。

如果拍攝過程中,大導演、大演員有創作的意圖,劇本隨時可以商量。

如果遇上不可抗力,如因疫情無法拍攝原定計劃國外的場景,無法進入特定的取景地拍攝,隨時根據場地調整劇本。

……

默默無聞的編劇在幕後吃苦耐勞地改改改,深受苦楚,尾款無望;

而深諳融梗、抄襲、改編的於正、郭敬明們,借用他們耗盡心血打磨的橋段,快速成名、轉職、變現,甚至化身資本。

暗流之下,與其說是對抄襲的不滿,更是對資本、機關、導演、演員在劇本上角力、撕扯、魔改的不滿!

編劇們拿於正、郭敬明祭天,想爭一個話語權,還一個清朗世道;但在資本和平臺導向的影視圈,哪怕沒有於正和郭敬明,編劇依舊只是工具人。

國內國外兩重天?

國內編劇常常掛在嘴邊的「編劇中心制」,讓他們悠然神往。

編劇中心制,就是在拍攝影視劇的時候,以編劇為中心,整合上下遊資源。

在歐美和日韓,編劇中心制正大行其道。

美劇的劇組,是高度發達的影視工業化的產物,不僅可以完成邊拍邊播的高效流水線作業;同時,編劇大多是團隊作戰,經驗豐富。

在美國職業編劇隊伍中,大多擁有各電影學院、文學院MFA劇本創作碩士學位,經過嚴格的訓練和海量的練習,從各類型短片的磨鍊、到長片的撰寫都手到擒來。

一部電視劇通常由6-8個編劇組成團隊共同完成,而《老友記》這種熱門劇集的職業編劇不少於12個。

邊拍邊播的美劇,試播集可以直接反饋市場對劇集的觀感以及流量,編劇的水平高下立判。

私以為,沒有一堆人在旁邊BB,編劇的創作應該更有保障。

但這一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上世紀40年代前,美國編劇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直到美國文壇的部分文豪姿態強勁地入主好萊塢,後來成立的美國編劇協會(WGA),有效地保護了編劇們的權益,使得美國編劇參與到劇中的程度更深入。

為了爭取編劇權益,美國編劇工會每年都組織規模不等的罷工。

1960年、1973年和2007年的三次大罷工,為編劇們爭取到在節目回放時收取版權費用、向編劇支付在家庭錄影帶收益中的附加酬金,為編劇上健康保險等。

在韓國,優秀編劇同樣是電視劇創作的核心,他們甚至可以挑選演員、導演,負責拍攝過程中的所有事務,其影響力貫徹整個製作始終。

在電視劇播出過程中,廣告商會根據觀眾的反饋和收視調查決定廣告投放量,如果得到的更好的反饋,那麼編劇的報酬也會相應增加。

同時,韓國對著作權的保護意識強烈,作品的重播和再播都會為編劇再次產生收益。

在市場化的驅使下,編劇考究劇情、導演研究拍攝、製片緊跟宣發,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促成了韓劇的流行。

影視工業、人才素質、法律協會保護、制播營收模式共同奠定了編劇中心制的地基。

不像好萊塢高度工業化,沒有韓國編劇「作家」的高薪和話語權,中國的編劇一直處於影視圈的底層。

這與如今中國影視圈的生態息息相關:作坊式經營、人才素質參差不齊、法律不健全、影視版權一錘子買賣的遊戲規則沒有改變,那麼,編劇出頭之日遙遙無期。

編劇中心制,不適應現在的中國。

編劇的出路在哪裡?

編劇通過自媒體,轟轟烈烈的發聲頂上熱搜,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於正、郭敬明越罵越紅,他們依靠流量變現,可一點都不怕團戰!

編劇聯名發聲可以呼籲官方整頓亂象,可以激發短暫的討論,但實際的癥結並不在於這二人,而在於編劇的行業地位正在消亡。

當下視頻網站跑馬圈地,網劇的大量需求催生大量新人編劇,也讓編劇群體的水平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

隨著平臺方對於內容的把控和參與力度越來越深入,編劇的主動創作屬性正在減弱,以製片人和平臺意識為主的快消品劇本,讓編劇從藝術創作者正在淪為廉價文字工人,這也是近年來劇集鮮有藝術性和高評分的原因。

於正和郭敬明從編劇到製片、從作家到導演的轉身,也證明了編劇之路的窮途末路,「聰明人」轉身離去。

那麼,編劇的出路在哪裡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不做編劇啦!

這正是於正和郭敬明走的捷徑,放棄踏踏實實磨劇本,依託網際網路資本短平快的要求,使用快速、可複製的橋段和CG、特效等新花樣搭配出花團錦簇的海市蜃樓。

以此為跳板,迅速進入有話語權的導演和製片人的行列。

但如果吃定編劇這碗飯,那麼就要讓自己變得專業。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著有編劇界第一經典《故事》,是編劇的入門手冊。

他曾說過:「中國影視人,應該努力去做好原創工作,向全世界講述真正的中國故事。一味地去模仿好萊塢必然迷失自己,難以實現跨越。」

皮克斯製作一部電影花費四年時間,用一年半的時間打磨劇本,一直等到整個劇本非常完善,才會利用剩下的時間著手拍攝。

他們希望這些作品能夠流芳百世,所以皮克斯是世界的楷模,皮克斯從來不模仿別人,別人模仿皮克斯。

這就是精品的力量。

從長遠來看,編劇的地位提升,還要寄希望於市場規範的建立。

由於國內沒有分級制度,採用的是先審後播的做法,劇集盈利模式是2B(面向電視臺是視頻平臺),重點其實就在於如何把劇包裝好、賣出去,而不在於劇集最終的質量。

隨著觀眾版權意識的增強、用為正版付費的方式表達對好內容的支持,最終令劇集收入與質量掛鈎,好的創作者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因此,想要改善影視生態、提高國產劇質量,必須要建立起強有力的行業組織與維權機制,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然後,於正和郭敬明們的抄襲行為,就再也沒有生存的土壤。

看一場藝術的展覽 訪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個美好的物品 辦一場文藝活動

原標題:《「郭敬明於正」們,罪不止抄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於正、郭敬明為抄襲道歉,網友卻說……
    此前,因為其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小說《圈裡圈外》,12月31日零點整,電影導演、小說作者郭敬明發布微博,為自己15年前的抄襲(plagiarize)行為道歉。12月31日凌晨,郭敬明首次公開表示向被抄襲者莊羽致歉。
  • 魯迅筆下新時代的孔乙己:郭敬明和於正抄襲剽竊,被瓊瑤抵制
    瓊瑤阿姨這些業界人士言辭激烈,那麼於正和郭敬明怎麼犯了眾怒呢?聯名信中說,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屢屢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各種節目中,進行話題炒作,這種一切唯收視率論、流量論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各界的極大反感。那麼,讓我們看下,21世紀的「孔乙己們」具體做了啥。
  • 今天,郭敬明、於正公開道歉!終於承認抄襲
    2001年,18歲的郭敬明獲得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的好成績,以此開始他商業生涯的起點。一炮而紅後,郭敬明陸續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夢裡花落知多少》等作品。2003年,「中國版權第一大案」——莊羽告郭敬明抄襲案轟動一時。莊羽稱《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剽竊了其《圈裡圈外》。
  • 郭敬明於正道歉,宋方金束煥等編劇回應:聯名抵制抄襲會持續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2月31日凌晨零點,郭敬明就其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一事向作家莊羽和所有原創作者們道歉,莊羽則表示接受郭敬明的道歉,並建議將兩部作品收益合併在一起成立反剽竊基金。
  • 郭敬明、於正被「舉報」抄襲,一夜之間,他倆的遮羞布被扯下了!
    很顯然,郭敬明和於正的行為已經嚴重觸及到了多位在影視界工作的人,看來他們111個人都已經心中的怒火已經積攢多時。那麼郭敬明和於正到底幹了什麼呢?據圈內網友整理,郭敬明的作品《夢裡花落知多少》,於正的《梅花烙》,這兩個作品已經是實打實的被法律明確判定為抄襲,但是他們兩人就是拒不道歉。
  • 汪海林斥於正郭敬明抄襲,他的《流星雨》卻為何不算抄襲?
    近日,於正郭敬明抄襲的風波不斷升級。這次的風波是由同是知名編劇的汪海林首先發起的。12月14日,汪海林突然發了一條「給失足青年於正的七條建議」的微博,直指於正抄襲、行賄、動用關係刪帖控評、騷擾男演員等在內的幾條罪狀,於正的抄襲一事再次被揪了出來。說到於正抄襲,主要是指於正所拍的《宮鎖連城》抄襲了瓊瑤的小說《梅花烙》。後來於正被瓊瑤告到了法院,《宮鎖連城》遭到禁播,於正被判賠償500萬元並要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
  • 郭敬明於正發文承認抄襲,網友卻喊話唐七玖月晞:什麼時候道歉?
    但是郭敬明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大家知道他曾經有過一段不太光彩的事跡,那就是抄襲,在他年輕時寫的書《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了另外一位作家莊羽,後來鬧上了法庭宣判郭敬明敗訴確認抄襲,但是郭敬明一直沒有公開道歉過,這無疑成為了他職業生涯的一個大黑點。
  • 於正、郭敬明道歉背後:影視圈156人抵制抄襲始末
    21日,《我就是演員3》導師之一於正,因抄襲問題被影視圈156位編劇、導演、製片人實名抵制。節目延播是否因為於正,目前尚無確鑿定論。一位參與抵制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背後利益相關很複雜,但至少說明我們的抵制起到作用了。」被抵制的不僅是於正,還有郭敬明。
  • 為何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宋方金:抄襲是毀掉行業的毒藥
    呼籲媒體停止對劣跡從業者(郭敬明、於正)的宣傳炒作,不要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應該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尊重原創。今日,宋方金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表示,「抄襲是毀掉文創行業的毒藥,我們覺得有必要出來呼籲一下,不應把這些有抄襲劣跡的人樹立為導師。」
  • 莊羽再談郭敬明、於正的抄襲事件:道歉,他們是迫不得已的
    郭敬明、於正趕著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先後為自己多年前的抄襲行為補上「道歉」。當日,被道歉對象莊羽和瓊瑤也做出了回應。 郭敬明小說抄襲的10年後,於正被瓊瑤以《宮鎖連城》多處抄襲《梅花烙》告上法庭。直到2018年,該抄襲事件最終判決結果,是包括於正在內的幾家公司賠償500萬,並向瓊瑤公開道歉。
  • 時隔多年後,於正和郭敬明終於為抄襲道歉了
    在《夢裡花落知多少》之後,郭敬明更是無法擺脫「抄襲」之名。從《夏至未至》《小時代》到《少年之名》節目的MV,郭敬明的諸多作品均被指出剽竊。對此,直至2015年,郭敬明面對質疑聲的倔強態度都從未改變,在接受採訪時回應:「你質疑我不會寫,我就寫給你看。」而如今,這個對於莊羽來說遲來15年道歉的時間節點,很可能與日前影視圈內111位知名人士共同抵制於正、郭敬明有關。
  • 百位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影視抄襲火了誰又毀了誰
    來源:北京商報12月21日晚間的一封百名影視從業者聯名公開信,讓編劇、導演於正、郭敬明站在了風口浪尖,同時也讓一直縈繞在影視市場久散不去的抄襲痼疾再度擺放在眾人眼前。近年來,影視作品被指涉嫌抄襲的情況不時出現,且不乏大火甚至被稱為爆款的影視作品同樣也陷入相關漩渦,引得風波不斷。
  • 郭敬明、於正「抄襲不道歉」被聯名抵制: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抄襲從業者,不應該成為榜樣!12月21日,編劇餘飛、宋方金等人在微博上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公開抵制郭敬明、於正。抵制原因是,最近郭敬明和於正頻頻以導師、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大放厥詞,以此來追逐收視率,博人眼球。而郭敬明和於正有一個共同點:都曾被法院判定「抄襲」,但是拒絕向原作者道歉。2003年,郭敬明因為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走紅,同年12月,莊羽稱該書剽竊了她的《圈裡圈外》。
  • 百位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影視抄襲究竟火了誰又毀了誰
    12月21日晚間的一封百名影視從業者聯名公開信,讓編劇、導演於正、郭敬明站在了風口浪尖,同時也讓一直縈繞在影視市場久散不去的抄襲痼疾再度擺放在眾人眼前。近年來,影視作品被指涉嫌抄襲的情況不時出現,且不乏大火甚至被稱為爆款的影視作品同樣也陷入相關漩渦,引得風波不斷。
  • 郭敬明為抄襲向莊女士道歉,作為難兄難弟的於正「被迫」道歉?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郭敬明抄襲事件」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北京市一中院的一審判決,認定抄襲事件成立,並判決郭敬明與春風文藝出版社賠償莊羽經濟損失20萬元,春風文藝出版社與北京圖書大廈停止《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出版、銷售行為。此外,還追加精神賠償撫慰金1萬元,要求郭敬明與出版社15日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道歉。終審宣判後,郭敬明表示絕不道歉。
  • 郭敬明、於正先後因抄襲道歉,網友紛紛喊話墨香銅臭
    近日,娛樂圈中發生了一件大事,知名編劇、導演郭敬明和於正先後因抄襲行為發表了道歉聲明。雖然這兩人的抄襲行為很早就被扒了出來,但這麼多年,他們一直沒有為自己的行為正式道歉,直到最近,兩人才發布了一個正式的道歉聲明。由於郭敬明和於正在圈內擁有極高的地位,再加上他們的作品人氣都很高,因此他們的道歉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於正、郭敬明為抄襲道歉,為何依舊難改變抄襲的風氣
    《晴雅集》下架,網友們都調侃郭敬明道歉早了。這是個教訓,對於可以花錢賠償,但不願真心道歉的於正和郭敬明來說,錢能解決的事兒都不叫事兒,只有錢解決不了的時候,道德觀才管用。有些人畢生都在反抄襲,可是發現大家似乎無動於衷,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抄襲。抄襲,是把別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為自己的去發表,並且實質性相似。
  • 於正郭敬明雙雙道歉,只是權宜之計?
    郭敬明、於正雙雙為抄襲道歉了!說一句活久見不為過吧。31號凌晨,郭敬明髮長文為當年《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女作家莊羽的小說《圈裡圈外》一事道歉。(貴圈為什麼總熱衷於半夜道歉,難道午夜時分的良心吸收了日月精華轉性了嗎?)這一下可把吃瓜群眾驚得不輕,要知道,我們郭導,那可是哪怕輸了官司,也堅決不肯道歉的人。
  • 於正郭敬明遭聯名抵制:靠「抄襲」而來的作品,實在不堪入目
    當然,僅僅是對這二人的抵制還是不夠的,眾人還呼籲大家不要繼續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而應該多宣傳那些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尊重那些辛苦碼字的原創作者。此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熱搜,一時之間輿論譁然,當然,網友們也各有各的看法。因為在聯名信的名單中,人們看到也有《甄嬛傳》的編劇和《三生三世枕上書》的編劇,而《甄嬛傳》是否抄襲了《冷月如霜》?
  • 郭敬明、於正被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抄襲者成榜樣扭曲了價值觀(熱點與評論)
    郭敬明、於正抄襲,均是板上釘釘的法律事實,乍看起來似乎還都是往事——郭敬明出版於2003年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了作家莊羽出版於2002年的《圈裡圈外》。2006年5月,北京市高院做了終審判決,認定郭敬明剽竊。2014年,瓊瑤舉報於正《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並發起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