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靜。
美劇《致命女人》第一季昨天晚上大結局了,大家狂熱到直接把某視頻網站整崩潰。我也跟著看完了,真的精彩。
這部劇裡面,三個不同年代的妻子,都恨不得「殺了」他們的丈夫。
60年代的妻子,丈夫出軌。80年代的妻子,丈夫跟同性男友出軌。生活在當下時代的妻子,倒不是丈夫先出軌,但是麻煩也很大——
她叫Taylor,跟丈夫Eli約定,倆人保持「開放式關係」。也就是雙方都可以跟「第三者」有親密的性關係。
他倆是三個時代的三對夫妻裡面,看起來關係最和諧的一對兒。
沒想故事到結果是,倆人的生活被Taylor帶回家的漂亮女友Jade(Taylor是雙性戀),攪了個天翻地覆,雞飛狗跳。
△ Taylor、Eli、Jade, 三個人中間還「在一起」過
妻子跟丈夫約定「開放式關係」的初衷,可能為了讓倆人感情保持新鮮感,保持平衡。但很顯然好的初衷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你收穫浪漫禮物的同時也可能付出代價。
現實裡,現在也有不少人跟伴侶保持著「開放式關係」,我身邊就有三對這樣的朋友。
他們有的感情一直很好,有的到後來也會崩。
△ 維基百科上對「開放式關係」的解釋,比較學術
我對「開放式關係」的理解是:
我倆是情侶,但我們都允許對方「外面有人」。至於我們和「外面的人」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協商決定。「外面的人」既可以是有一定感情的長期性伴侶,也可以是為了刺激的一夜情伴侶。
這些情侶到底是怎麼想的?是怎麼跟伴侶達成「協議」的?真的有成功案例嗎?你也考慮過嘗試「開放式關係」嗎?
今天我們聊聊「開放式關係」,或許能帶你們打開視野,重新認識一下這個概念。
作 者 :艾莉森王(豆瓣、微博同名)
微信公眾號:醒awake
(ID:wakeupfirst)
我從來都不知道啃鴨脖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直到長大以後認識了不少來自歐美國家的朋友。他們詫異驚愕的神情與不自在的玩笑總會叫我忍俊不禁,只不過是因為烹飪法則上的無知與文化間的差異,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男孩女孩們紛紛認定,吃鴨脖是一件很噁心的事情!
更不要提豬耳朵了,這些在我成長環境裡習以為常的事情,外國人卻驚乍惶恐,雖然吃豬耳朵與開放式的關係看起來毫不相干。實際上,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那便是,人類對新鮮事物的防備心。
我想聊聊這件對於我來說一直是一件無法跨越、無法認可的新鮮事——open relationship,沒錯,開放式關係。
第一次聽說開放式的關係,是在上海電視臺做實習生的時候,那時大家悄悄在背後議論主任的私生活,說是他常常夜不歸宿,他的妻子則在澳洲有情人,人們總說他們是為了孩子為了維護名聲才沒有離婚的,可是分明每一次妻子送來午飯時,主任都笑開了花,兩人也常常在食堂的一角聊天聊到他開會遲到。
儘管如此,同事們還是把它當作是一件多麼見不得光的骯髒齷齪之事,說什麼開放的關係,不就是公然出軌嗎?
但是如果雙方對此都明晰並且同意,那麼,它還叫出軌嗎?我一直不太想得通透。
安小姐與她的男朋友:馬先生,上個月路過亞洲,我們在吉隆坡見了一面,約上三五個剛認識的小夥伴,去看看馬來西亞的夜生活,這裡的酒吧當然也沒什麼不同,我們興致勃勃地聊天,把這幾年沒對對方說過的故事全部重溫了一遍,我也終於認識了她現在的人生伴侶馬先生,他們剛剛在上個月確定婚期。
酒性興起安小姐提議去跳舞吧,於是我們決定去城裡最火爆的夜店湊湊熱鬧,就像22歲時那樣,找一家音樂最合拍最騷氣的地下俱樂部跳舞到天明。
在人群裡排隊時馬先生去為我們買水,略帶醉意的安小姐大聲說道:你看那邊那個男生,像不像權力的遊戲裡的Jamie。
噢,Jamie,Jamie Lannister,我大笑了起來。
沒想到那個男生徑直朝我們走了過來,他說:「很多人都說我像Jamie。」
「也有人說過我像Cersi!」安小姐挑釁地回復到。
(如果沒有看過「權力的遊戲」,補充一下,Jamie是Cersi的親弟弟,兼情人)
就這樣Jamie與他的朋友也加入了我們,大約凌晨四點的樣子,我就鬧著想要回家了,馬先生與我們一伙人一同上了車,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安小姐則與Jamie上了另一輛計程車,我回頭的時候還剛好看到他們在熱情地深吻。
看我一臉恐慌的樣子,馬先生笑出了聲。
「看來她大概還沒有告訴你,我們的關係是開放的。」
「什麼叫你們的關係是開放的?她和那個Jamie一起走了,你不生氣嗎?」我好像酒都驚醒了。
「我看她還蠻喜歡那個男生的,是我叫她去試試看的。」
隔日中午安小姐約我在她走之前出來吃一頓Brunch,我覺得我有好多問題,沒想到,Jamie也在。
兩個人看到我,一臉壞笑,我的天空只感覺到了三隻烏鴉張揚地飛過。
安小姐與馬先生交往了5年,就好像所有情侶一樣,在第三年的時候愛情漸漸進入了那種穩穩的幸福美滿,他們對彼此那麼確認那麼珍視,卻又發現那種時刻思念,對對方身份不確定的擔驚受怕,那些耐人尋味的甜蜜煩惱,都被時間的長河一掃而光。
於是,他們開始渴望激情,渴望當時收不到對方簡訊便不吃不喝,約會前三番更換數套衣衫的不依不饒,以及分開前依依不捨的誠惶誠恐。
兩個人心照不宣地決定嘗試開放式關係。
她說:「你懂我的,如果我們再這樣下去,要麼結婚,要麼分手,這個過程我經歷過好幾次,都是以分手結束,我想,可能問題不在於他們,而是我們根本沒有找到一個真正可以幫助我們維持下去的方法,只要能夠有一個平衡的相處方式,那每一個現任都可以是真命天子。」
可是,這個方法在外人看起來是異常過激的,安小姐記得第一次向身邊好友坦白時的場景。
「她們看著我,她們用一種我簡直是神經病的眼神看著我,有人說,你確定這不是馬先生想亂搞的藉口?有人說,你怎麼那麼傻?還有人說,你們兩個真是自私極了。我漸漸地開始覺得,最難的不是接受他與其他女人上床,最困難的是要去聽命社會規範給我立下的罪名。」
雖說是一種新的相處模式,他們卻會事前列明所有的規則,例如每一次的進程都必須向對方事先告知,徵得同意,招妓是絕對禁止的,絕不分享細節等等。
雖然開放關係是安小姐的提議,但是馬先生還是第一個走出那一步的人。
「他和朋友們一起出去喝酒,有個很漂亮的女人坐在了身邊,他說剛開始特別不自在,滿腦子都是我,於是藉故中途跑出來給我打了個電話,問我可以嗎?我當時特別興奮,同意他晚上可以不回家。」
我不得不問:「那你不難過嗎?」
她喝了一口剛點的西瓜汁,說:「難過呀!大概也就幾分鐘的樣子吧,我一開始很憤怒,坐立難安,他竟然真的不回家了。但是一想到他很快樂,他也可以嘗試到新鮮的刺激,就很滿足。」
「這是無私的愛嗎?」
「我覺得不是,因為第二天早上回來的他,將對我投入比往常更多的精力與期待,就好像是剛開始約會時那樣,比起每天無精打採好像例行公事一樣回到我們的生活裡,我更喜歡他活力滿滿的來到我的身邊。」
「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實;將理想混為現實,必將受到懲罰。」——歌德
一夫一妻制度是人類進入農耕社會以來的一個美好願景,一個人能夠至死不渝地愛著另一個人更是一個完美的現代愛情故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固然存在,但是,執子之手,激情四射地共度一生,那真的挺不容易的,不信嗎?看看全世界的父輩即可知曉答案。
那些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不值得深究(在葡萄牙每天有70個家庭破裂,離婚裡高達68%;美國離婚率超50%),真正恐懼的是有多少人在婚姻裡已經長久體會不到快樂,卻仍然在堅忍地硬撐下去?
而高出軌率更是當今中國人離婚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國內50.16%的離婚原因是婚外戀引起的。但是更有意思的是,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那些為了「另一個女人」而離開前任伴侶的男人,通常在2-3年以後會陷入同樣的困境,失去激情,向外求歡。原來,愛情襲來,激情升起,與「另一個女人」沒有太大的關係,根本只是人類對新鮮感的本能反應。
而一段雙方認可的自由開放式關係,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開放式的關係都始於男方的要求,這好像是一個社會的共識,畢竟男性總是被看作是首要的「出擊者」,尤其是生理構造決定了普遍撒網的需求與渴望,都成為了男性性慾普遍受到詬病的理由。
安小姐則是在閱讀了一本人類進化論的書籍後,主動向馬先生提起的,畢竟一夫一妻制度源於農耕社會的興起,始於財產私有化的革命,是一個完完全全人造的規則,與天性無關。
可能,大家會以為馬先生對此提議一定感到樂此不疲,更是三生有幸遇見了如此開明的伴侶,但是馬先生對此卻不敢苟同。
「當未婚妻第一次與她的情人在一起時,我趴在地上整整24個小時,每一秒胃裡都在翻江倒海,每一秒我都好想吐。」
這大概才是男生在一段開放式關係開端的必經之路,馬先生到如今最自豪的大概便是:「她是自由的,所以,每一次她回到我的身邊都是她做出的選擇,不是因為我們訂婚了,不是因為我們應該如此,而是,她選擇的,為此我覺得很自豪。」
開放性關係,聽上去像是濫交的同義詞,好像是情侶間「不愛了」的一個證明,然而事實上,如果是真心誠意的想要打開一段愛情,給雙方某種程度上超越世俗的自由,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以及去「自我中心化」的領悟的。
我不想稱他們為大愛,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偉大,但是,為了兩個人的感情而邁出如此大膽的一步,難道不是一種勇氣嗎?
離開以前我問過安小姐,如果馬先生在這個過程裡愛上了另一個女人,那怎麼辦呢?算是開放式關係的失敗嗎?
她笑了笑:「坦白說,我不敢去想,我覺得很可怕,畢竟開放式關係的嘗試本身是為了我們兩個擁有更融洽的關係,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他認為自己愛上了別人而要離開我,我還是不會後悔吧!這大概是我為我們所頑強奮鬥過的證據。」
我想起馮紹峰在與倪妮分開以前曾這樣說過:「膩了也得愛……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彼此之間越來越了解,新鮮感會越來越缺失,但是不是因為新鮮感缺失了,兩個人就要不在一起了,或者是放棄這段寶貴的感情?(我覺得)兩個人得找各種方法再去製造驚喜,製造激情,製造浪漫。」
成長的過程,自然是需要去打破一些傳統的,它很痛苦有時候也很孤單,我並不想鼓吹開放式關係,但是我希望我們下次在判斷別人的關係的時候,可以睜開眼睛,明白世界上所有的「規範、習俗」都是人定的,它們不是真理,真理在於我們自己思考過後的判斷,而不是「他們說這是不對的」。
即使是看起來如此天造地合的情人們,也逃不過平淡生活的刺,如果開放式的關係觸及到了你的底線,你或許還可以試試看,如何更好地利用第三者來重燃激情。
不可否認,開放性關係是以「我們還相愛」為出發點的,雖然它本質上是去「一對一化」的、反忠誠的。
身處感情疲憊期的人們,對於開放式關係,常常有一種救命稻草般的期待。
為什麼呢?他們認為開放了、自由了之後,雙方的關係反而會因為不穩定,產生更多的刺激感,可以將長期相處後急轉直下的荷爾蒙值,往上拉一拉。
愛情研究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我很喜歡。該理論由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提出,他認為:「愛情是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三邊(不等長)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一段完美的愛情關係,應該包含以上三個元素。」
完美的愛情,不是平面的簡單圖形,而是一種此消彼長的三角形,是這三個維度的動態平衡。
為了使這完美愛情的閾值穩定,維持戀愛關係,人們可以量化需求,比如激情少了,可以去補充一下激情值,比如承諾少了,那就多做出一些承諾。
所謂一萬種關係,就有一萬種形態,愛情是流動發展的,開放式關係也是,締約雙方的關係可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與第三者的關係也有協調的餘地。但它們和人生沒有什麼不同,因為想要進步和改變,你總要試著走出舒適區。
但在此,我最想提醒大家的是:假如你要嘗試開放式關係,請時刻記得自己的出發點是愛,原則是雙方知情、同意。這也算是開放式關係中的「不忘初心」吧。
為中國女性安全 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 ▬ ▬ ▬ ▬ ● ▬ ▬ ▬ ▬ ▬
女 孩 別 怕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往期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