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真的是溼氣太重引起的嗎?出溼疹是在排溼氣嗎【乾貨分享】

2020-12-22 騰訊網

「溼疹星人」前來報到!作為一個多年飽受溼疹困擾的人,被人關心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是不是溼氣太重了?」啥?溼氣?」我咋不知道!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查了資料,好好研究了一番。現在把我所知道的分享給大家。

1、什麼是「溼疹」or「溼氣」?

溼疹?溼氣?這兩個名詞都帶有一個「溼」字,看起來都跟「潮溼」有關,可是這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嗎?或者我們可以先這樣問,這二者之間首先有沒有關聯?溼疹到底是不是因為溼氣太重而引起的?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這兩者在科學上分別是怎麼解釋的。

根據本人所查閱的專業醫書上記載,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這種炎症反應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之分,起紅點或者紅斑,形狀多樣,讓人瘙癢難忍,還容易反覆發作。我就是屬於這種長期的慢性溼疹人群,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經常是治了好,好了又癢又發,難以根除。

至於溼氣呢,它其實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溼氣重的人主要表現為:舌苔白且厚,手心冒冷汗,關節疼痛,食欲不振,口腔異味重等等。

所以,從概念上來說,溼疹是在西方醫學體系範疇內的一種皮膚炎症,是一種皮膚疾病;而溼氣呢,則是屬於咱們中醫上的說法。

溼疹真的是溼氣太重引起的嗎?

2、「溼疹」vs「溼氣」都是什麼原因形成的?

根據本人多年投醫經驗,就我所了解到的知識來講,溼疹的成因有好多,可以說很複雜了,大部分既有外部環境原因,也有身體內部問題的影響,是內外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身體原因比如有消化系統方面疾病啦,一段時間的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又或者因為失眠導致的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啦,還有微生物感染、新陳代謝障礙之類;外環境呢,就比如說生活環境變化,氣候變化,吃的食物改變等等,這些均可影響溼疹的發生。還有一些外界刺激如日光,空氣寒冷、乾燥、炎熱,以及各種動物皮毛、化妝品等等也可以誘發溼疹。

至於溼氣,根據中醫們的理論來說,主要就是來自於「溼邪入侵」,分別來自於環境、飲食這兩個方面。溼氣又有外溼內溼之分。長期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如南方多雨,外界溼度大,就會產生外溼。內溼是由於飲食不節制,或其他疾病使脾氣暴躁所致。中醫學說脾主水溼,就是說如果平時過多吃一些生冷、肥膩的食物或由於其它疾病導致脾胃虛弱,脾胃運化水溼的功能就會減弱,從而導致體內溼氣過重。另外,中醫們認為,如果沒有內溼就不太容易感受外界的溼氣,所以一旦脾虛,則更容易感染外溼之病。

3、「溼疹」、「溼氣」二者之間的關係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大致梳理出來,「溼疹」和「溼氣」這兩者在概念上首先就是有區別的,」其次,成因也不盡相同,發作表現更是不同。那他們倆之間還有沒有相似、相近的地方呢?還有沒有必要說,「溼氣重」會導致「溼疹」呢?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一部分患者的「溼疹」確實跟潮溼環境有關,「溼氣重」的確有可能、但不一定導致溼疹;最終導致溼疹的原因更加複雜多樣,不一定都是由於「溼氣重」而引起的,有可能是生理疾病、外界刺激,甚至是微生物導致的過敏。所以說,題主發出的這個疑問——「溼疹是溼氣太重引起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面對溼疹,我們還是需要去正規醫院檢查身體,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上了解病理,正確用藥,達到療效。

4、如何應對「溼疹」?

從實際操作上來說,溼疹由於病因複雜,治療好轉後仍易反覆發作,難根治。我本人在此證明這一點,完全沒錯!而且由於每個患者在部位、輕重程度上各有特點,因此用藥必須因人而異。一般用於溼疹治療的藥物有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等等,各種類型的我也都試過,抗組胺藥一般被用來應對過敏反應及其引起的瘙癢,糖皮質激素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溼疹藥物,可以抑制過敏、炎症等等免疫反應。

但是,廣大溼疹患者們一定要自己清楚,溼疹沒有一勞永逸的療法,作為一類而不是一種疾病是無法用一種或者幾種特效療法攻克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接觸刺激物。溼疹患者可以特別留意自己的生活環境,尋找可能的過敏原。在食品、衣物和護膚品的選擇上也儘量選擇溫和無刺激的產品。另外,也要避免物理刺激,過度清潔和搔抓都是不利於溼疹治療的。免疫系統的異常會誘發和加重溼疹,那麼我們應該通過豐富營養、加強鍛鍊、保證休息等途徑增強體質,儘量將免疫系統維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

除此之外,我本人也在使用一些外用藥膏,搭配使用一定的輔助藥物用以輔助治療、緩解溼疹, 目前我用的就是下面這款——「甘 伯 宗 乳 霜」。

這款乳霜使用起來特別舒服,冰冰涼涼的,抹上之後感覺溼疹部位一下就變清爽了,本來瘙癢難耐的感覺一下子就沒有了,對於溼疹部位的緩解效果那是槓槓的!

在我使用的多款類似乳霜中,只有這個是我一直堅持到今天還在使用的。為了了解這款乳霜,我又去專門查了一下,據說這個乳霜的最大特點就是草本配方,是他家研發人員收集了超過千種原料最終篩選出的配方,含有百部、土槿皮、芙蓉葉等多種中藥材,專門用來緩解成人瘙癢,幹癢症狀。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成分天然,安全,副作用小,夠溫和,不刺激,所以說,完全能符合我這種慢性溼疹患者日常使用。

直到現在,我一直持續使用這款乳霜,多年的慢性瘙癢,潮熱紅癢等症狀都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只要輕輕塗抹在溼疹部位就可以了,不油不膩,也不汙染衣物床鋪,清清涼涼,特別方便外粗攜帶,隨時補塗。

另外,我還特別注重一點,就是特意每天晚上睡前,在患處抹上一層厚厚的甘伯宗乳霜。因為夜間睡眠時是肌膚修復的黃金時段(晚上10點至凌晨2點),這時就是肌膚更新、維護和膠原蛋白合成的時刻,細胞處在24小時最活躍的狀態中,細胞的再生速度也比白天快兩倍,所以,晚上就是進一步滋養、修復肌膚的較好時段。或許我的溼疹有了這麼明顯的改善,跟我這種睡前塗抹習慣也有很大關聯吧哈哈,感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嘻嘻。、

甘 伯 宗 是我迄今為止接觸到的最好的一款外用乳膏了,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同樣的「溼疹星人」們有所幫助,希望廣大病友們在正規醫療技術的幫助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也試試這個「 甘 伯 宗」乳霜,畢竟,親自體驗過才最有發言權哦!

相關焦點

  • 溼疹和溼氣有關嗎?溼疹是體內溼氣太重造成的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習慣性的認為溼疹的產生是因為我們體內溼氣過重導致的。有些人的手或腳上經常會長出小面積的溼疹,奇癢無比!非常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到了夏秋季這種狀況就更加明顯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溼疹吧。
  • 身上長溼疹,是溼氣太重了?誤會太深!到底該祛溼還是保溼?
    醫生告訴她,冬季溼疹高發不一定就和溼氣有關!1溼疹代表「溼氣重」?誤會太深!溼疹是一種常見的表皮炎症,急性發作時多呈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等,有一定的滲出液,伴隨有劇烈瘙癢症狀;而慢性發作時常常呈現出苔蘚樣皮膚病變,容易反覆發作。
  • 溼疹是不是體內溼氣重,「廢水太多」?泡腳可以改善嗎
    除了高溫炙烤大地以外,還有一件事情讓許多人都痛苦難耐,那就是溼疹的困擾了。一到夏季,很多人的腳步或者手部等位置,會出現密密麻麻的溼疹。它不僅影響外觀,還引起皮膚瘙癢,撓得多了還會潰敗腐爛,讓身體十分的難受。很多人都認為,溼疹就是因為體內水分過多造成的。
  • 思慮過多,溼氣重,是真的嗎?除溼氣,少做「4事」,對你有幫助
    偶爾還會長出一些小痘痘,冒出溼疹,其實這些都是中醫認為的"溼、熱、毒"。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祛",中醫認為溼邪是"萬惡之邪",體內溼邪過多,是因為自己脾胃太虛,不能夠正常的運化體內的水分,導致溼氣增加。
  • 溼氣太重怎麼排出來
    體內溼氣是中醫學症狀的一種詮釋,造成 溼氣太重的原因比較多,例如氣溫炎熱溼冷,平常健身運動較少,飲食搭配欠佳,都可能會造成 人體溼氣大,要是沒有方法立即排出去,針對人的傷害是較為大的,通常會引起一些病症,要想把體內溼氣排出去,方式比較多,下邊我們就來簡易的了解一下溼氣大如何排出去。
  • 身上長溼疹,是溼氣太重了?誤會太深!到底該祛溼還是保溼?一次說清!
    醫生診斷為「乏脂性溼疹」,李阿姨很疑惑,難道自己「溼氣」很重才導致溼疹?醫生告訴她,冬季溼疹高發不一定就和溼氣有關!溼疹是一種常見的表皮炎症,急性發作時多呈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等,有一定的滲出液,伴隨有劇烈瘙癢症狀;而慢性發作時常常呈現出苔蘚樣皮膚病變,容易反覆發作。
  • 溼氣重肚子大怎麼減肥
    難道真的只是與多吃少動有關係嗎?沒有其它原因?當然有!中醫認為溼氣重與肥胖有直接聯繫,多數人肥胖是因為體內有溼氣,而溼氣這種東西似乎是一種無形存在,它到底是什麼,沒有幾個人可以解釋的清楚,但溼氣重肚子大怎麼減肥這是他們想知道的事情。 人為什麼會發胖?難道真的只是與多吃少動有關係嗎?沒有其它原因?當然有!
  •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排出
    導語:人們常說「溼在百病中,溼在百病中」,很多人的身體情況比較糟糕,也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引起的,特別是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讓體內的溼氣加重,怎麼來去除體內的溼氣呢?內外結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體內溼氣比較重的4種表現:1、食慾減退如果人的體內溼氣比較重的話,就會影響脾胃的健康,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脾胃功能,溼氣越重,影響越大,不僅會食慾減退,還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狀況。
  • 長溼疹是「溼氣」重?70多歲李阿姨渾身癢得睡不著……竟跟入冬後...
    入冬後天冷了,李阿姨舊疾復發,這次溼疹來得異常兇猛。 「我身上起了大片紅疹子,癢得要命,特別是晚上睡覺,剛躺進被窩的時候最明顯,我要狠狠抓撓好一會兒才能睡著。」起初,李阿姨以為是皮膚清潔不到位,疹子是身上有「溼氣」引起的,每天堅持用滾燙的水洗澡,不料症狀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她心急火燎到醫院求助。
  • 溼氣的症狀與危害
    上次我們講了什麼溼氣,怎樣鑑別溼氣。今天我們來說說溼氣的症狀與危害。(一)溼熱症狀身體粘粘、體味重,皮膚油膩長痘易發溼疹,口臭、腹脹厭食,小便灼熱發黃等.溼熱,溼氣在皮膚。開始是皮膚瘙癢,紅腫。嚴重了之後就有可能引起溼疹。我們知道溼疹非常頑固,除了治療之外,還要忌口辛辣,牛羊肉以及許多食物。
  • 溼氣重跟肥胖有關係嗎
    核心提示:溼氣重跟肥胖有關係嗎?大家都知道,肥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控制飲食,再就是運動量過少導致的,其實,體質也與肥胖有很大的關係,有人說溼氣重人就容易肥胖,而且減肥也比較困難,這是真的嗎?那麼,溼氣重跟肥胖有關係嗎?下面我們一探究竟。 溼氣重跟肥胖有關係嗎?
  • 身上長了很多的「小疙瘩」,可能是「溼氣重」的原因!
    而且身體的油性越大,就說明我們身體中的溼氣越重。生活中的其實很多的飲食和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造成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從而破壞雌性激素的分泌,導致皮膚經常出油。但是如果我們的皮膚出油過多,但是清理不夠及時就會引起身體的毛孔堵塞,長時間不能排除身體會引起毛孔硬化,角質層增多,慢慢的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就會變成黑頭。
  • 得了溼疹應該注意些什麼?扒一扒溼疹常見的誤區!
    相信大家都對溼疹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真正對其深入了解的朋友並不多。而在網上有關溼疹的討論話題也不少,其中也有不少錯誤的認識,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下這些關於溼疹的誤區,希望能夠幫助那些患有溼疹的朋友找到正確且科學的解決方案。
  • 女人溼氣重 臉上痘痘重
    女人溼氣重 臉上痘痘重  溼氣重臉上會長痘痘嗎?溼氣重臉上會長痘痘!所以,溼氣重會伴隨著臉上長痘痘。而且,嚴格來說,體內溼氣重,才是長痘痘的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因。溼熱體質者容易長痘痘,溼熱體質者形體偏胖,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汗黏有味,經常胸悶腹脹,尿黃,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臭穢;頭髮油脂多,易脫髮,皮膚易生痤瘡、溼疹、腳氣等,身重睏倦,煩躁易怒。
  • 長夏溼氣最盛!溼氣重到底指的是什麼?
    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總說某人溼氣重,那麼溼氣是什麼?哪裡來的溼氣?溼為六淫——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一說到「溼」,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水、潮溼這些字眼。溼的確是水的一種狀態。長夏即農曆六七月,時值夏秋之交,陽熱尚盛,雨水且多,熱蒸水騰,潮溼充斥,為一年中溼氣最盛的季節。「溼」有外溼與內溼之分。外溼多因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所致。長夏溼氣最盛,故多溼病。內溼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脾主運化水液,性喜燥而惡溼,故外感溼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從而使水溼內生停聚。
  • 溼氣是怎樣產生的?學三招,幫你祛除溼氣
    最後在家人的帶領下來到了醫院,經醫生檢查後,確認為溼疹。原來是由於居住環境的改變,天氣潮溼,再加上平時喜歡吃冷食冷飲,從而導致月月得了溼疹。那麼體內溼氣從何而來?當體內有溼氣時,會有以下幾種表現。一:頭髮容易出油。臉上也會出油發黃。二:睡覺的時候會流口水並且伴有口臭。身體也會散發出異味。三:感到身體不適。
  • 得了溼疹是因為身體裡溼氣重、溼毒多?杏璞霜成人型幫你解答
    一聽到溼疹這個名字,很多就覺得它和體內的溼氣及溼毒有關。溼疹是不是溼毒和溼氣導致的呢?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杏璞霜成人型一起來了解一下。溼疹和溼氣、溼毒有關嗎?溼氣是中醫上的觀念,它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感受外感六淫之邪,另一種是內生五邪,具體來看就是因為脾胃不足導致運化功能失常導致的水溼儲留。溼毒是溼邪引起的,也是中醫領域的名詞,一般認為其和風溼性關節炎、三高疾病有關。不管是溼氣還是溼毒,都不是導致溼疹的原因。
  • 輸液讓體內進入那麼多水,會導致溼氣重?假的,溼氣到底是什麼
    闢謠:我們經常聽中醫說某個人身體溼氣重,對於溼氣的影響也多多少少有所耳聞。那麼溼氣是什麼呢?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
  • 小莉臉上總愛出油,是不折不扣的「大油田」,醫生直言:溼氣過重
    導語:你知道油性皮膚有多令人苦惱嗎?21歲的小莉經常「滿臉油光」,皮膚偏黃,視覺效果上就顯老好幾歲,不僅如此,小莉臉上還經常悶出痘痘,各種各樣的祛痘產品都試過了,就是不見好,去皮膚科看過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溼氣在「搗鬼」。
  • 為什麼中醫總愛說病人溼氣重?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先看完再說吧中醫將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睏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溼氣重。溼氣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健康的剋星,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兇。溼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難以衝掉正是溼氣重最顯著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