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講了什麼溼氣,怎樣鑑別溼氣。今天我們來說說溼氣的症狀與危害。
(一)溼熱症狀
身體粘粘、體味重,皮膚油膩長痘易發溼疹,口臭、腹脹厭食,小便灼熱發黃等.
溼熱,溼氣在皮膚。開始是皮膚瘙癢,紅腫。嚴重了之後就有可能引起溼疹。我們知道溼疹非常頑固,除了治療之外,還要忌口辛辣,牛羊肉以及許多食物。
(二)寒溼症狀
體機沉重、手腳發涼,面色無神採,食欲不振,舌苔厚白且有齒痕,易腹瀉等。
寒溼、這種溼氣多淤積在臟腑肌肉,則有可能引發脾胃的虛寒、肩周炎、溼
性關節炎。天氣稍微變涼,就會出現酸脹疼痛等症狀。
(三)痰溼症狀
四肢浮腫、易出汗,面部發黃、血色少,夜間小便多等。
痰溼、容易引發肥胖,三高,痛風等病症。而且,這種肥胖體質,你會發現,非常難減肥,吃的再少,體重也很難下降。
一般來說,痰溼體質的人,通常是由於脾胃運化不良所導致痰溼內停。如果伴有熱血會造成溼熱內停,甚至溼熱下注,如果有寒邪侵犯可能會導致寒溼內停.
當你感覺到自己被溼氣擊中的時候,這可能已經是一種全身性溼氣了。
那什麼是全身性溼氣呢?
溼氣有一個特點:它具有傳導性。它會慢慢流動到你全身。
首先,「溼氣它從你口,鼻孔,皮膚,毛孔侵入,流竄到皮膚,關節,經絡(醫用術語叫:溼傷皮膚、溼停經絡、溼流關節)。這就是我們上篇文章講到的外溼的形成原因。
而後,溼氣傷害肺部,然後傳導於你心包,再積淤於脾,胃,然後傳到腎、肝膽、膀胱、小腸、大腸……慢慢遍布五臟六腑。(醫用術語叫:脾胃溼氣,肝膽溼氣,溼氣流注於腎,溼氣傷肺,溼氣蒸騰於頭部……)
溼氣慢慢會遍布全身,表裡都被溼氣入侵了,於是:全身性溼氣——身體各個部位都被溼氣入侵了。
到了全身性溼氣階段,溼氣的症狀會越來越多, 全身上下,都出現了各種溼氣的症狀,這些症狀多達十多種:
溼氣進一步發展,還會引起成多種疾病,超過140多種疾病與全身性溼氣有關,比如:皮膚疾病,肝膽疾病,脾胃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越來越普遍的富貴疾病……
這三種溼氣,如果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許多頑固性疾病。膳培源提醒您一定要飲食健康,注意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