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的飲食都離不開油脂,每次去超市,都能看到售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食用油,各種牌子、各種類型、各種比例……在選購的時候,你是否也糾結過,應該怎麼買才合適?怎麼吃才健康?理想?
食用油能為人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但如果不講究科學的攝入,又會給人體帶來危害。科學吃油對每個家庭來說,是無法迴避的事。那麼,吃植物油好,還是吃動物油好呢?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只有了解了各種植物油的特點及功能,合理的食用,才有利於健康。
我們日常吃的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植物油主要是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等;動物油主要有豬油、羊油、牛油等。
首先了解一下這些油的特點和功能。植物油富含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也就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且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會刺激肝臟產生較多的高密度脂蛋白,能把附著在血管壁上多餘的膽固醇清除到體外,對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但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化學性質活潑,在體內易被氧化,可能誘發某些癌症。
動物油含人體必需脂肪酸較少,含不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食用起來味道香美,具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作用。另外膽固醇還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膽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但過多食用容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及腦血管意外,對人體健康不利。
從不同種油的特點和功能可以看出,偏食動物油或植物油都有一定的害處;從營養角度來講,只有二者混合食用,以植物油為主,輔以動物油,才能達到在營養上的相互補充。科學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三者的攝入比例最好是1: 1: 1。所以,目前市場上銷售的1:1:1壓榨植物調和油就比較理想。
另外,我們在選用食用油的時候,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常見的人造奶油、氫化食用油、奶酪等都是植物油,但都經過了氫化處理,處理後油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會轉化為飽和脂肪酸。因此,此類油儘量少吃,人們最好選擇以傳統壓榨方式生產的植物油。
2、由於油脂各有特點,人們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3、不吃或少吃含棕櫚油的食物。
4、控制油脂的攝入總量。根據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一般人群每人每天油的攝入量應該在25-30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