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士精神的傳承發揚與偉大,一個實習生在產房發生的真實故事的體驗感受及心理歷程開始上演【三】

2021-02-19 助產聯盟

     這是一個發生在甘肅醫學院實習生的真實的故事。也是讓我們對助產士這一名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體會,助產士精神的傳遞是多麼的重要,她記錄下了,在產房及她心理歷程的變化與起伏,記錄著點點滴滴美好的事物的發生,第三篇今天繼續為大家揭曉,小編已上線,期待吧!

【要腳踏實地也要有嚮往】

    再次拾筆寫產房周記已經距離上次周記三周時間了。時間長了,總要在腦海裡淡化掉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不論原來多麼多麼的驚濤駭浪或者匪夷所思,可也只有時間這傢伙,不斷的平息著心裡那簇擁擠和湧動的熱血。

     這周周末,我是一個大夜班,待產的孕婦多了,間隔兩三個小時聽病區的胎心,就需要不短的時間去完成,或者遇上來新病人,急診剖宮產,宮口開全的情況,還得幹其他事情。 

    這次周記我想說幾個引發我思考的和病人有關的故事,這些東西是在過去無法想像的現在,是留在未來無法觸及的過去。或者想我的人生路上可以不全是記憶,卻可以滿心歡喜的認為著,這一遭並非一無所獲。

    我上大夜班,忙完手頭的事情凌晨一點來了一個已經有規律宮縮的經產婦,我斷定這個人四點鐘要生,結果進展很快,孩子生下來的時間是凌晨三點二十左右。我接生的,在徐老師的陪同幫助教導下開始鋪臺消毒保護會陰幫助俯屈……第二次接生還是暴露出還多問題,送完病人後,徐老師並沒有去睡覺,而是返回到產房趁熱打鐵的問我自己感覺出現了什麼錯誤,我一邊說她一邊給我糾正錯誤,我在空產床上又練了兩遍,其實我頭上的汗還在冒,縫合會陰這種活確實是很吃力的,不過傷口縫合還算可以。

    凌晨六點多生了一個,初產婦,會陰過緊行側切,徐老師主臺,針對我出現的問題,又重複了一遍,我的腦子裡齊齊整整的過了一邊流程,突然想起《長大》中的白曉箐第一次環狀軟骨切開時對劉志光說的那句「這個操作我在心裡做了不止一百遍」,雖然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但我卻懂了兩個字「專注」,我也厭煩每天來來回回聽胎心會陰擦洗的工作,實習一個月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學會了就不愛動手,到每次專注的去完成時總是會有新收穫,例如問診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對於水腫、雙胎、小月份的孕婦,會發現相關併發症的症狀和潛在危險,需要不斷鍛鍊應急能力和觀察產程。

       還有,碰上智力有問題不會說自己痛的病人如何與之交流,就需要將她看成小孩子,得哄她,輕聲問她,多重複幾遍,並且看她眼睛一定要誠懇和溫柔,我看過某本心理學,其中一段話就告誡和智力遲緩的人交流首先要大膽看她眼睛,得到信任,這樣才能進行後續事情,其實我也發現了,尤其是晚上去病房觀察時,這種病人總是很敏感,她甚至比陪護她的家屬都容易醒來,我碰她肚子時她把手縮成拳頭,我轉身要走是她還在給我指著肚子,用手比劃這她服役像個西瓜,這西瓜還會「彭」的動她,我拍拍肩,她就會很靜的閉著眼睛,試圖走進睡眠狀態。

     遇上五六個月保胎的孕婦,纏著我問很多問題,聲音很慢,剛開始很不信任我,因為我是實習生,眉腳裡藏不住的是對我的質疑,多關注她幾次還慢慢好點,有一次我去病房她哭著,我也沒有多問什麼,隔了一天她問我出院以後怎麼聽胎心,她買了都卜勒胎心機,總是重複問孩子能不能保住,第一個流產,第二胎不想再失去孩子的話,我能說她是比較信任我的嗎?

   當然,還遇上胡攪蠻纏,故意刁難實習生的,事情過了也就過了,人與人之間的詫異,在這個世界太常見了,不多想不入耳是最好的方式了。

也有一次去重症監護室聽酮症酸中毒的孕婦胎心,二十四小時老師們需要瞪大眼睛盯著患者,桌子上密密麻麻的堆起了不薄的觀察記錄單,再看看病人,吸著氧,身上插了很多管子,我能看見的病人有一個輕微的呻吟著,表情痛苦極了;有一個死一樣的寂靜,我甚至都無法通過他蓋的薄被子發現他還是呼吸著的;還有一個就是我要聽胎心的孕婦,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我,一聲不吭的聽著她託病的身體裡還孕育著一個小生命的證明活著的聲響。給老師匯報完結果後我便出了重症監護室,樓道裡沒有燈光,唯有「安全通道」那幾個字發出著幽暗幽暗的綠色,隨著我的眼睛閃爍在漆黑的通道裡,對面的手術室緊閉著門,一天接受二三十臺手術的地方如今看上去也是精疲力盡,黑夜讓死神和重生的地方更加的充滿殘酷,我一分鐘都不想多待在這個樓層。

每一個助產士都是一個美麗天使,他們看似很平凡,很普通,卻肩負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使命,為迎接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做了無數的準備,流了無數滴汗水,和準媽媽一起共度這個最艱難的時刻,其實他們也很平凡,也會擔心會害怕,但是他們用內心最強大的力量支撐著,必須毫無保留不遺餘力的去完成每一臺手術,促使著自己更完美的迎接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絲毫不能鬆懈,這是他們永不變神聖的使命。

大家看到這裡,這一期又要告一段落了,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砂粒

2016年助產年會將於11月5-7日在北京盛大召開,大會主題是:健康母親 健康分娩 健康中國(Healthy Mothers,Healthy Birth and A Healthy China)。大會開設「助產技術與管理」主論壇與「中醫技術在產科中的應用」分論壇,開設產科領域來自中國、美國、紐西蘭、巴西等6個特色工作坊,開設6個專項培訓涵蓋產前、產時、產後全程產科服務的精品課程。這是一個盛大的年會,是你插上騰飛翅膀的搖籃,這是助產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精品課程最豐富實用的會議。 

全國諮詢熱線:400-1818-198

相關焦點

  • 傳承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具有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1950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然而,美國武裝幹涉朝鮮內戰,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 發揚鬥爭精神,實現偉大夢想
    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每一步前進和發展都經歷了無比艱辛的鬥爭歷程。要實現我們的目標任務,廣大黨員幹部就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鬥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品格和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重要法寶和實踐原則,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鬥爭精神一直是黨贏得革命勝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國家實現繁榮富強的重要法寶。
  •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鼓舞和激勵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不懈奮鬥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彭德懷紀念館館長李日方說,作為宣傳抗美援朝精神的主陣地,彭德懷紀念館目前正積極組織開展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暨彭德懷同志誕辰122周年系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9日下午,中信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織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通過觀看紀錄短片《尋訪抗美援朝英雄老兵》,共同傾聽老志願軍們講述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的難忘故事,回顧70年前那場波瀾壯闊、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
  • 傳承偉大精神 建設偉大祖國
    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史和偉大勝利,傳承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講好英雄故事 弘揚英雄精神  重慶市銅梁區是國際主義戰士邱少雲的家鄉,當地社會各界認真收看了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現場直播。
  • 助產士|世界上第一個擁抱你的人,原來這麼可愛
    無奮鬥 不青春 「工匠精神」。以平凡,戰不凡!以專業贏得尊重!她們年輕,但她們沒有沉溺在安逸裡,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通過學習,改變未來;時光不會怠慢執著而勇敢的每一個人,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安逸!
  • 財政部遼寧監管局: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一、銘記歷史,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一)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 讀書推薦:《呼叫助產士》
    全書故事分為兩條線,一條是底層人民生活的狀態,還有一條是修女和助產士們的生活。兩條線相互交織,可以說,正是通過助產士的眼睛,我們才能窺見當地人們的生活實態。在整本書中,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母愛的偉大和奮不顧身。愛人不易,為人父母不易,活著也不易。
  • 優秀群主風採展丨汪國會:追憶、傳承和發揚老電影精神
    優秀群主風採展丨汪國會:追憶、傳承和發揚老電影精神 2020-12-1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奔騰年代》:工匠精神的繼承與發揚
    原標題:工匠精神的繼承與發揚 作為中國首部聚焦火車工業發展的電視劇,《奔騰年代》講述了特殊時代背景下,中國海歸技術人員常漢卿帶領其他技術人員建造技術上趕超西方的機車、實現科技興國的故事。該劇以創新的視角填補了市場空白,讓為祖國艱苦奮鬥數十餘載的時代英雄們走進了觀眾視野,是一部反映時代精神的主流作品。
  • 千萬別拿助產士不當乾糧!
    她不是你在門診看到的專家、也不是叱吒學術界的教授,而是在產房掌控絕對話語權的老大——助產士!說起助產士,很容易被孕媽忽視淡忘,千萬別拿助產士不當乾糧,所有自然分娩都是由助產士接手負責。曾經有醫生評價:助產士和手術室的護士最為雷厲風行、乾脆利落。
  • 圖解| 歷久彌新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引發熱烈反響,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以啟示和力量。
  • 親手接生自己孩子是怎樣一種體驗?這位男助產士說:我可太牛了!
    一位產婦說,她也分不清醫生、護士、助產士的區別,「醫生是對他們的尊稱。」準確來說,助產士是能獨立接生和護理產婦的護士。一名優秀的助產士,臨床經驗不亞於專業的產科醫生。 吳林6年前剛到浙大婦院時,也對助產士這個職業知之甚少,「我一個師兄在這裡,他說在產房工作挺開心的,很有價值感,我就過來了。」
  • 國際助產士日 | 致敬託起新生命的第一人!
    她們的每個白天,都在產房裡忙碌;她們的每個夜晚,都在燈光下流連。  她們就是——助產士。5月5日是國際助產士日,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平凡而又特別的群體,致敬守望生命花開的產房天使。  吳儷博說,「從大學的開始,我就喜歡這樣專業,畢業我也如願成名了一名助產士」。當記者問道做助產士有沒有累的時候,她回答道,「累是一種常態,熬一熬就好啦」。關於這個節日,吳儷博還有一個「小小」的願望,「不同於教師節、醫師節、護士節,她希望更多人關注到助產士這個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關愛和respect(尊敬)」,接著是一串爽朗的笑聲。
  • 待產進產房,這些助產士的「暗話」,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在產房醫護之間最常用的4個「暗語」是什麼吧。產前備皮現在還是有很多醫院,在準媽媽進入產房前,要求護士帶著準媽媽先去「備皮」。這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有很多媽媽不知道備皮是什麼,猛一聽還以為是割皮或者準備寶寶用的被子皮,這誤會可就大了。
  • 你好,警察節|薪火相傳弘揚英模事跡 代代相續傳承公安精神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的到來,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訓詞要求,激勵廣大青年民警奮發有為,推動敦煌公安事業傳承發展,2021年1月7日15時,敦煌市公安局團委組織召開「弘揚英模事跡·傳承公安精神
  • 「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
    公益是這個時代極具魅力的蛻變力量,文化亦傳承著地域最深沉持久的精神內核。當公益與文化的相遇將擦出怎樣的火花?由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的一群愛行天使志願者根據真實公益故事原創編排的「愛生愛、美生美」互動體驗心理劇《小藝的故事》:正演繹著公益與文化的跨界碰撞。真心真情的演繹撥動著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中人們的心弦,更見證著申城「愛」的溫度和社會文化心理建設的力量。
  • 【感動之星】李嘉文:在無聲世界演繹助產士的讚歌
    美麗的助產士!」故事以慢鏡頭的方式定格回那個令她一生無法忘懷的時刻。晴朗的下午,南海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官窯院區婦產科迎來一位特殊的準媽媽——是個十月懷胎的聾啞姑娘。陣痛後送入產房待產,這位準媽媽因為怕痛,強烈要求剖腹產,醫生檢查後發現順產條件非常好,建議這位準媽媽順產,但如何與她溝通,是一道難題?
  • 重視女性生產時的隱私及感受,愛博恩為後浪孕媽開啟「溫柔分娩」
    劉昕希望通過她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女性分娩時的隱私和感受應該得到重視,而一次舒適、溫柔有尊嚴的分娩是所有媽媽都值得擁有。因此,劉昕在愛博恩婦產醫院為自己選擇了獨立的產房,多對一的醫療服務,產科醫生、助產士、麻醉師、新生兒科醫生全程提供指導和幫助。在十多個小時的待產中,劉昕的老公和家婆一直在她身邊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