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爭鋒兩萬米!漫談15部電影中的軍用無人機(收藏版軍迷福利貼)

2021-02-26 忠誠號

當「無人戰鬥飛行器」艾迪以一個帥氣爆棚的「橫滾」動作,優雅地越過三架「鷹爪」戰機加入編隊時,發出驚嘆的不止電影《絕密飛行》裡那三個頂級飛行員——

回望這部十幾年前拍的科幻電影,突然發現這一幕有著先知般的預言意味。在有人駕駛飛機轟鳴馳騁了近百年的20000米垂直空間裡,一些新面孔已經像艾迪一樣,悄悄地趕上來,然後一個帥氣亮相,或者伴飛左右,或者加足馬力,把有人駕駛飛行器遠遠甩在了身後。

「捕食者」——

「全球鷹」——

「神經元」——

還有「蒼鷺」「雷神」「影子」「渡鴉」「梭魚」,等等。當然,還有我們的後起之秀,在珠海航展大放異彩的彩虹家族——

「翼龍」——

「翔龍」——

「暗劍」——

「雲影」——

這些身懷絕技、潛力無限的「空戰新人」呼嘯加入,讓戰爭的天空變得更加波詭雲譎、風雲不定。作為最直觀了解這些軍用無人機的途徑,也許我們可以從近期軍事電影裡一管窺豹,感受一下從一樹之高到萬米高空的暗鬥爭鋒——

渡鴉,是北歐神話裡戰神馴養的信使,共有兩隻,能飛旋空中帶回消息,平時棲於雙肩。美軍把他們排級偵察監視無人機RQ-11起名「渡鴉」,其寓意可見一斑。

《勇者行動》裡的「渡鴉」無人偵察機

電影《勇者行動》,「海豹」突擊隊在哥斯大黎加的熱帶雨林中,以接力的方式遙控一隻百米高空的「渡鴉」,悄無聲息地為營救中情局特工莫拉絲,提供著不間斷的戰場情報和監視信息。有了這個「戰神之眼」,再加上遠遠潛伏的「勇士之矛」——兩個狙擊手,戰場基本就在「海豹」的掌控之下了。

美軍放飛渡鴉無人機

有人說這段情節失實,百米距離那麼近,恐怖分子怎麼能聽不到一點聲音呢?事實上,「渡鴉」在300英尺(91.44米)空中飛行,幾乎聽不到電動機的聲音,靜音效果極好。

《勇者行動》中美軍放飛渡鴉無人機劇照

而且,「渡鴉」能獨立保障、背包便攜,全天候作戰,滯空時間60-90分鐘,光電、紅外等多種傳感器模塊化組合,完全匹配「海豹」高強度、快節奏、複雜環境的連排級戰術任務,而不用像某些電影裡描繪的,一個排級戰術行動就「高大上」地調動偵察衛星這樣的戰略重器了,實在是連排級單位偵察監視、行軍作戰的必備標配。

《鷹眼》裡的「美洲豹」無人偵察機

和「渡鴉」一起備受美軍連排級戰術單位青睞的,還有一款手拋式偵察無人機,在電影《鷹眼》裡第一時間發現「恐怖分子」車隊的「美洲豹」偵察無人機。不過,它畢竟只是個裝了周視光學觀測探頭的小型偵察監視無人機,沒有攜帶對地攻擊武器,發現目標後無能為力,只能呼叫「大哥」——MQ-9「死神」——來替它出頭擺平。

情報確認之後,作為獵殺者的MQ-9無人機出動了

MQ-9「死神」是RQ-1「捕食者」的暴力升級版,翼展加寬、動力加強、載荷增多。要說偵察監視,「捕食者」要比「渡鴉」它們高一個段位,執行的主要是戰區級戰場偵察、監視、電子戰和中繼任務。《勇者行動》裡,在月黑風高的拉丁美洲高空盡職盡責監視毒梟的就是「捕食者」,絕對的高冷,像哥譚樓頂蝙蝠俠,冷峻地搜索黑暗中的罪惡。

伊拉克戰爭中的「死神」無人機

不過,高冷只是「捕食者」的一個方面,作為無人機家族出鏡率最高的一款資深「群眾演員」,「捕食者」或者「死神」,都可以稱得上是「黃金龍套」,幾乎每一部展示美軍肌肉的電影裡,都會有它的驚鴻一瞥。雖然臺詞不多,但驚豔和搶鏡程度,有時候連那些有人駕駛的明星飛機都望塵莫及。

《變形金剛2》中進行戰場偵察的「渦噴」捕食者

比如《變形金剛Ⅱ》裡,裝有噴氣發動機的「捕食者」第一時間趕到埃及沙漠,並把「機械蠍子」暴虐海軍陸戰隊的視頻傳回「巢穴」總部。很多反映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電影裡,「捕食者」都會友情客串一下。因為在7000多米的高空,它的監視圖像解析度達到0.3米,對固定目標的發現概率為95%,對活動目標的發現概率達70%以上,是當之無愧的「天空之眼」。

《變形金剛2》中捕食者發回戰場畫面

不過,論偵察業務它還算不上老大,真正的大咖在18300米高的高空,美國無人機家族的老四——RQ-4「全球鷹」。這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它可以從美國本土起飛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點偵察,或者在距基地5500公裡的目標上空偵察監視24個小時以上,一次任務飛行就能提供7.4萬平方公裡範圍的光電/紅外圖像,合成孔徑雷達也能穿透雲霧等障礙,把地面上卡車的輪子拍得清清楚楚,絕對算得上是「無人機裡的人造衛星。」

不過,「全球鷹」不像「捕食者」的曝光率那麼高,「遨遊高空人未識」,很少在電影裡拋頭露面。

除了這些主流無人機,一些科幻感滿滿的非主流無人機,也在電影裡相繼露面。比如,《湄公河行動》裡二郎那個「天眼」無人機,造型科幻,功能強大,成為電影裡繼「嘯天」之後另一個非人類明星。不過很多技術宅對它單軸單翼的設計提出質疑:這貨又沒尾翼,是怎麼解決自旋的?

《湄公河行動》裡的「天眼」無人機

說到這兒,得說說《變形金剛4》裡那款叫做「蜂鳥」的旋翼無人機。和「天眼」造型差不多,士兵們隨手往空中一甩,「蜂鳥」的旋翼就自動開始工作,嗡鳴著飛向舊船廠,用仿生複眼搜索「救護車」散發的信號,然後實時傳輸到指揮部。


《變形金剛4》中「蜂鳥」旋翼無人機

不得不說,好萊塢的道具還是相對精緻一點。從截圖上來看,這種「蜂鳥」無人機採用的是共軸雙旋翼,一對旋轉方向相反的旋翼被安裝在機身中部靠前,機尾則是涵道螺旋槳,這兩種設計都能很好地解決自旋問題。

除了旋翼無人機,一種撲翼無人機也出現在電影裡。比如《天空之眼》裡的那隻遙控蜂鳥,還有用手機控制飛進房間「偷窺」恐怖分子密謀製造人肉炸彈的「甲殼蟲」,都讓觀眾們驚呼:太神奇了,這又是導演虛構用來「吸睛」的吧?

《天空之眼》中「蜂鳥」無人機


已經變為現實的「蜂鳥」小型無人機

事實上,現在科技的發展真的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一些小型的撲翼無人機已經被研製出來,就像在珠海航展上,那只可以在展廳裡振翅高飛的老鷹,就是一個明證。

電影中納米「金龜子」

但是,不管是萬米高空之上的大型無人機「全球鷹」,還是房梁上悄然偷窺的「甲殼蟲」,充當的都是「戰神的眼睛」,都是為了撥開眼前的戰爭迷霧,看清眼前的戰場,達到掌控戰場的最終目的。但「看」並不是戰場無人機的最終使命。戰場需要的,不僅是「目力所及」,更要「如臂使指」。

現代無人機的外形都做得很漂亮,極具現代航空動力美學的流線型機身,兼具科幻色彩的設計造型,都會讓人感覺這個輕盈遊弋在千米高空的無人機,應該是一個雲中的遊俠,風度翩翩。

可是,當你看到他們翅膀底下掛載的「地獄火」空地飛彈、「寶石路」雷射制導炸彈,精確地衝向集會的人群、堅固的堡壘、或飛馳的汽車,把它們統統籠罩在一片「死亡焰火」中時,你會發現,他們又是令人恐怖的、遊弋高空的死神。

掛載JDAM炸彈和地獄火飛彈的無人機對地面目標展開突然襲擊

「死神來了。」2007年10月27日,被派往阿富汗的「死神」首次向阿富汗武裝人員發射空地飛彈。從此以後,本來叫「收割者」的MQ-9被士兵們稱為「死神」。在電影《鷹眼》裡,它呼嘯著從三個美國大兵頭頂轟然飛過,用兩枚「地獄火」飛彈精準地將所謂「敵人」清除,這也成為電影裡「死神」獵殺的標準手法:千米高空,死亡之翼下烈焰噴吐,一陣絢麗的「地獄焰火」過後,敵人灰飛煙滅。

《鷹眼》裡伺機發動襲擊的死神無人機

有人說,這充其量也只能算個卑鄙的「偷襲者」。用中國江湖上的話說就是,「暗箭傷人,算不得英雄好漢」。畢竟,戰場都是瀰漫著過剩荷爾蒙的地方,講究的是短兵相接、刺刀見紅,講究的是機炮轟鳴、鐵血格殺,講究的是巨艦大炮、燃燒海洋……

於是乎,軍用無人機也在電影裡處心積慮地證明,自己的小身板也有荷爾蒙。《諜影重重4》裡,起落架被改成雪橇的「死神」在大雪紛飛中昂然升空,在群山密林上空搜尋、追殺中情局「5號」特工艾倫•克勞斯。不過,在體能和智能比傑森•伯恩更強悍的超級戰士面前,這架還不成熟的「人工智慧機」明顯落了下風。「死神」被狙殺,是的,被「5號」用「迷你風行者」狙擊步槍一槍斃命。

《諜影重重4》中的雪橇版「死神」

被狙擊步槍擊落還不算瘋狂。《碟中諜3》裡,一架手持平板(跟渦噴發動機一樣,電影又走在了科技的前頭)操控的「捕食者」在橋上暴虐特工伊森•亨特,只不過伊森有「主角光環」加持,隨手一支G36自動步槍,分分鐘就把「捕食者」給打到海裡餵魚去了。

被自動步槍擊落還不算瘋狂。《天龍特工隊》裡,也許為了配合這部電影的瘋狂氣質,兩架「死神」在擊落漢尼拔劫持的AC-130運輸機後,竟然像兩隻兇悍的非洲鬣狗一樣,用虛構出來的機炮對逃出來的「空中坦克」展開近身撕咬。結果,一架被坦克高機擊落,一架被坦克主炮轟爛!

《天龍特攻隊》裡腦洞大開的」坦克打飛機「

當然,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軍用無人機像電影裡那樣近距格鬥的可能性還不是很大,除了《速度與激情7》裡追逐飆車家族的那架超科幻的變種「捕食者」。這貨不僅火力兇猛,而且超強機動,懸停、轉向、鑽涵洞,靠著兩個可轉向的矢量發動機閃轉騰挪各種炫技。

《速度與激情7》中的科幻版「機器殺手」

不過,反派畢竟還有《鷹眼》裡那架「死神」,靠著超強人工智慧「阿利亞」的數據鏈優勢,在城市上空大開殺戒,期間也炫了一把「隧道追殺」的絕技。看在它是超級人工智慧「阿利亞」直接操縱的份兒上,就認為隧道裡的各種不規則氣流對它毫無影響吧。但最後殞身隧道的命運,還是明確警告這些「天空之鷹」:屬於大地的歸大地,屬於天空的歸天空吧!

飛到隧道中的無人機,帶來強烈視覺衝擊

總而言之,不接觸作戰還是目前無人機的主要作戰方式,因為它們靠幾千公裡外的「後方」超視距遙控,對戰場感知能力弱、操作滯後、應變能力差等是大多數無人機的「軟肋」,也就是說,當無人機駕駛員看到飛機衝向坦克想規避時,實際上它們可能已經「親密接觸」了。

至於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上空靈巧地追逐打鬥,目前也只能在電影裡出現。天高才能任鳥飛,低空無處不在的各種障礙給無人機的機動力、靈敏度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陸上無人系統的開發、應用速度,遠遠滯後於空中無人系統的原因。

「高空利劍」

其實,不接觸作戰本來就是無人機,包括戰鬥機的發展趨勢,電影裡呈現的超強機動力、機炮急速射、矢量發動機、花樣格鬥術等視覺奇觀,大多是為了迎合觀眾的觀影快感。不管從技術還是從戰術上來講,悄無聲息地巡弋在九天之上,關鍵時刻致命一擊,才是無人機的正常生存狀態。

至於,如果真的有一天,天空出現了無人機的近距纏鬥、或者是自主攻擊時,那一個新的時代就來臨了。

「科技之前都是科幻。」

電影,恰恰是直觀呈現超前科技理念的最佳載體。就像《絕密飛行》裡,「無人戰鬥飛行器」艾迪從菲律賓海「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上起飛那一幕,跟2013年5月14日「無人戰鬥航空器」X-47B在大西洋上「喬治•布希」號航母上彈射起飛的一幕,何其相似!

美軍x-47b無人機正從航母起飛

不可否認,就像艾迪那個漂亮的「橫滾」動作一樣,大量軍用無人機逐漸加入天空大殺器的編隊,20000米垂直高空變得星光璀璨。這些電影裡的配角,正在慢慢主導戰場,成為不可忽視的戰場主角。

要想成為主角,首先得挑戰以前的主角——有人駕駛飛機——證實自身確有優越之處。《綠燈俠》裡,兩架「人工智慧戰機的典範,具備人類駕駛員飛行和格鬥的一切能力,卻不似人類那樣犯錯」的兩架弗瑞斯軍刀無人機,挑戰兩個駕駛王牌戰機F-35「閃電」的王牌飛行員。

「軍刀」確實很鋒利,但「綠燈俠」哈爾•喬丹更瘋狂,他把「軍刀」帶到了高空失速的「棺材角」,然後在自由落體中用機炮點了「軍刀」的名,也堵死了弗瑞斯大規模向空軍推銷「軍刀」的路。

其實,就算在這場格鬥中「軍刀」贏了,我估計美國空軍也不會採購。因為空中狗鬥模式已經是二戰時候的戰術了,具有超視距攻擊能力的「閃電」憑什麼要跟你近距纏鬥?「閃電」為什麼非要把機身正對「軍刀」才能發射機炮?(還讓不讓人好好看電影了?)

影片《殲十出擊》中的大BOSS

反正「軍刀」是被打敗了。但銀幕上的無人機和現實中的無人機都沒有偃旗息鼓,一直在盯著天空躍躍欲試。比如,在國產電影《殲十出擊》中,挑釁殲十的那架「沒有國別標誌」的無人機。定格5毛特技畫面,還是可以大致判斷,這架有著三角型機體、前鴨翼和兩具斜翼,呈箭形翼身融合布局的不速之客,極有可能是沈飛的「暗劍」友情客串的。只不過翼下掛彈點這個細節,讓據說具備超音速的隱身無人機,顯得有點不倫不類。當然,最後也被我們的殲十打得凌空爆炸。

攻擊方式說了單槍匹馬,再說並肩作戰。一種和有人戰鬥機編隊,就像艾迪一樣。據說法國「神經元」無人機的宣傳片上,曾出現過和陣風一起伴飛的畫面。這就好像《美國隊長Ⅲ》裡的獵鷹一樣,一架「紅翼」無人機始終盤旋在自己身邊,或懸停、或避障、或透視、或跟蹤、或實時共享情報,或伺機發動攻擊,真真像長了三頭六臂,如虎添翼。

還有就是雙機編隊作戰。《地球停轉之日》裡,兩架捕食者輪流向外星人發起進攻,不過還沒看到他們的戰術配合,大BOSS兩道雷射就把他們給控制住,然後折戟沉沙了。

樣子兇猛的無人機,注意是噴氣式的型號

再說集群作戰。這也是無人機作戰理論中學界比較認可的一種戰法。電影《天際浩劫》中「捕食者」、X-47B無人機群編隊協同,採用「蜂群戰術」鋪天蓋地衝向外星人發起衝擊。其中一架X-47B更是以當年馬拉度納單刀直入的經典動作殺入亂軍之中,在被擊中前,將一枚戰術核飛彈射入外星老巢。

雖然這些無人機的進攻,不管是向有人機,還是向外星人、怪獸、變形金剛,大多以失敗告終。但是,作為集萬千科技於一身的寵兒,無人機的高度智能化發展註定是一個潮流,特別是AI(人工智慧)革命性的發展技術,也註定會使無人機在未來戰場上發出耀眼之光。

就像《絕密飛行》裡的艾迪。剛開始,機組的同事們都對這架集中了高度人工智慧的新戰友很不屑,還送給他一個「錫人」的外號。言下之意,一堆金屬而已,對人類的智慧充滿了自信。

可是,因為一次雷電襲擊無意間打通了艾迪的「任督二脈」(好狗血的劇情),它有了自己的思維意識,然後就開始按照自己的邏輯判斷去實施暴虐和殺戮,甚至差點引發世界核戰爭。雖然最後經過男主角英雄事跡的感化,艾迪「回頭是岸」,但跟科技玩感情攻勢這個套路,明顯是個經不起推敲的大bug。所以,這正是人們為什麼會反覆對「人工智慧」進行反思、警惕和擔憂。

電影《鷹眼》中,人工智慧「阿利亞」找到了類似阿西莫夫「機器人學三定律」的漏洞,開始本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機器邏輯,開始顛覆政府,甚至對人類展開「反攻倒算」。高度信息化的「死神」被「阿利亞」激活後開始執行追殺任務。在這個設定裡,「死神」不像艾迪,它本身沒有殺戮無辜的意願,只是阿利亞用運算邏輯脅迫的「幫兇」而已,還算不上是「兇手」。

那,如果控制「死神」的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呢?那,他是幫兇呢?還是兇手呢?

《天空之眼》的終極武器——死神無人機

《天空之眼》就講了這樣一個提高到悲劇高度的故事。當「死神」飛臨肯亞首都,準備搗毀一個要發動自殺性襲擊的恐怖分子窩點時,一個9歲的女孩兒進入了射殺範圍。炸還是不炸?炸,小女孩兒性命不保;不炸,更多的人性命堪憂。飛行員、情報官、內政部長、司法部長、外交部長甚至總統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最後,他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炸。

恐怖分子和小女孩兒都在襲擊中喪命。這也應和了電影開篇那句話:真理是戰爭的第一受害者。這也讓我們再次反思一個老生常態的戰爭話題:射出去的箭有沒有罪?

箭沒有罪,有罪的是射箭的手。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均不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人民空軍的新戰力—中國軍用無人機發展歷程
    軍用無人機經過短暫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軍用無人機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還將不斷提高。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發展軍用無人機將對提高我國戰略影響力,保障地區安全穩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 電影《天使陷落》科幻無人機"蜂群"攻擊,中國人將它變為現實版!
    2019年國內上映了一部美國大片[天使陷落],電影中反叛人物操控無人機"蜂群",偷襲總統的高科技驚險畫面令人印像深刻.感覺無人機「蜂群」攻擊防不勝防
  • 彩虹92A遠赴塞爾維亞,中國軍用無人機出口歐洲突破達成!
    《軍事維基》網站報導,塞爾維亞軍方從中國訂購的第一批彩虹92A無人機已經到貨。它們將採用塞爾維亞自製的軍用卡車運載和發射,成為塞軍最先進的武器之一。塞爾維亞是個歐洲國家,傳統上採用蘇俄系裝備。所以,這批無人機是中國第一次向歐洲出口軍事航空裝備,意義非常重大。
  • 這款防空飛彈去年打下45架無人機實屬不易,解放軍亦有裝備
    據俄羅斯媒體Sputnik新聞網站6月15日報導,俄羅斯「道爾M1」防空飛彈系統2019年在敘利亞共擊落45架無人機。 如果「道爾M1」短程防空飛彈系統擊落45架無人機的戰果如果屬實,則是相當不易的。因為現代軍用無人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我們先來看看「道爾M1」飛彈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道爾M1 」的北約編號為SA-15, 是由前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研製的短程防空飛彈系統。
  • 《急先鋒》花式武器展:成龍大哥端槍掃射 無人機轟炸美軍航母
    這也是廣大軍迷、影迷最熟悉的手槍型號,相信它在普通民眾心中同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這樣一部名槍雲集的電影中,這款經典手槍的亮相想必會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不要以為防彈車與加特林機槍是這部電影的獨創,其實在歐美一些防務企業早就推出過這樣的專業護衛車輛,從這點來看,電影《急先鋒》中的這輛防彈車還是非常真實的。畢竟,大哥是專業的!
  • 軍用無人機褪下戰袍,變身降雨龍王,甘霖灑滿祁連山脈
    圖片:甘霖-1無人機其實是翼龍-2的民用版。為遏制祁連山生態加速退化,促進雲雨轉化重建甘肅生態體系,中國氣象局與甘肅省開始合作實施國家級人影項目——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和甘肅省祁連山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值得高興的是,在這其中我們還看到了熟悉的「翼龍」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身影。
  • 辯「偽」識真話兵器---007黎明生機中武器裝備的戲裡戲外
    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日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直到今天曆經五十餘年長盛不衰。隨著《007》系列第24部電影《幽靈黨》的上映,世界各地的邦德迷們紛紛走進影院來觀賞這一最新007大片之後就開始了見仁見智的口水戰---從主演到劇情,眾粉眾黑紛紛點評,好不熱鬧
  • 世界首款人工幹預降雨無人機首飛!軍用無人機化身龍王造福民生
    圖為翼龍2號翼龍-II無人機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我國生產的一款非常熱門的長航時偵查打擊一體型無人機,他和美國MQ-9「死神」無人機水平相當,屬於世界一流水平,並且他用途廣泛,大量外銷到國外,曾在中東戰場上大顯身手。近日,這款軍用無人機在民用領域也派上了大用途!
  • 盤點電影殲十出擊,空天獵和壯志凌雲中出現的各型號戰鬥機
    1986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距今已經三十餘年。卻一直以來被軍迷奉為空軍電影題材的經典,為人所津津樂道。劇中俊朗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也因此片一炮而紅。之所以被影迷和軍迷們推崇,除了英俊的演員和緊湊的劇情,還與電影中酷炫拉風的戰鬥機密不可分。
  • 翔龍無人機令美軍艦無處可藏!戰時公路起飛,堪稱海上跟蹤奇才
    在我國海空軍的裝備庫中,有這麼一款無人機堪稱海上跟蹤奇才。根據我國媒體報導的消息來看,於2019年7月25日夜間,我軍一架"翔龍"無人偵察機跟蹤美國海軍安提塔姆號飛彈巡洋艦長達十個小時之久,在美軍巡洋艦遠離我國附近海域後,翔龍無人機才開始返航。正式開啟了我軍一機跟一艦的時代。要知道,這款無人機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8000米到21000米左右,足以與我軍的殲-8改型高空高速無人機相媲美。
  • 無人機時代來臨,如何應對無人機飽和攻擊?只有中、俄、美具備
    人類使用無人機作戰,實際上歷史也並不長,此前美軍曾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多次出動無人機,對恐怖分子的各類目標進行打擊,但是由於無人機的使用比例非常小,因此並沒有讓人直接感受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 一次飛行可覆蓋700萬平方公裡,詳解RQ-4全球鷹無人機!
    因此也被定義為「會飛的炸彈」,而這也被認為是揭開了世界軍用無人機歷史的序幕。 能在2萬米高空,準確識別地面的各種飛機、飛彈和車輛的類型,甚至能清晰分辨出汽車輪胎。它可以算是目前世界上,已列裝的無人機中尺寸和重量最大的型號。
  • 2020年無人裝備行業市場現狀、產業鏈分析及技術發展趨勢
    各種無人作戰平臺在局部戰爭中開始嶄露頭角,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 力和光明的應用前景,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發展勢頭十分強勁。無人裝備在多次現代 戰爭中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各種無人作戰裝備在局部戰爭中開始嶄露頭角,比如無人機、 水下無人潛器和水面無人艇均協助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完成重要任務。我們認為,無人 裝備在未來戰爭中將會顯示出更加巨大的發展潛力。
  • 俄軍將裝備太陽能高空無人機:取代低軌衛星 可無限續航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31日報導稱,俄羅斯國防部將裝備「貓頭鷹」高空無人機。據悉,它將取代昂貴的低軌道觀測和通信衛星。「貓頭鷹」利用太陽能和氣流,可在全球大洋和北極等邊遠地區上空進行長期巡邏。這種高空無人機可執行偵察、傳輸指揮信號、與極地圈內的艦船和軍事設施聯絡的任務。
  • 中國十大頂尖無人機
    軍用無人機是由遙控設備或自備程序控制操縱的不載人飛機。隨著高新技術在武器裝備上的廣泛應用,無人機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幾場局部戰爭中頻頻亮相,屢立戰功。中國十大軍用無人機有彩虹七型無人機、神鵰無人機、翔龍無人機、暗劍無人機、彩虹-5無人機、翼龍-Ⅱ無人機、「風影」無人機、「雲影」無人機等等。
  • 印軍穿二手衣服,解放軍用最好的裝備!美媒:為什麼差距那麼大?
    環球時報10月20日報導,美國軍事專家彼得·蘇休在《國家利益》網站發表評論稱,鑑於目前中印邊境的對峙可能貫穿整個冬天的形勢,在明年4月份高原春天到來前,4000米以上的海拔,最低可降至零下50攝氏度的極端的寒冷,就可能在雙方不發生碰撞的情況下,讓雙方士兵付出代價。但很顯然,這種傷害似乎並不會出現在解放軍身上!
  • 暗殺伊朗核專家的武器,這回印度採購了,美媒:可戰勝中國無人機
    部分印度網友也自嗨印軍將無懼中國無人機,不過在這還是要說一句,不是中國潑一盆涼水,實在是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SMASH 2000 Plus型號的火控系統空中目標射程為120米,地面目標則為200米。該系統120米的有效射程,連步槍基本的400米有效射程都不如,想藉此達到反軍用無人機戰印軍認真的?有考慮到軍用飛行高度嗎?
  • 臺灣軍用無人機發展始末
    2015年8月臺北航天展上,臺灣「中科院」大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亮相,與此同時,臺灣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在2012年初部署由「中科院」研發的「銳鳶」(原名「中翔二號」)無人機。其實,臺灣軍方與無人機的接觸可以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1964年7月的「東京灣事件」使臺灣基隆港作為美軍的任務基地,讓臺軍有了與美國無人機親密接觸的機會。
  • 中國軍迷的「開箱照」長什麼樣?98K、全地形車一應俱全!
    中國軍迷版「開箱照」,各種裝備一應俱全!最近瑞士蘇黎世邦警察局在網上發布一張空拍照片,照片中放有一輛警車,幾十件警用隨身裝備和兩名警察整整齊齊的平躺在地上,如同一箱剛剛打開的玩具禮包。我們將所有道具和戰術裝備擺放好,人員也躺進去,操縱無人機從空中進行拍攝。
  • 繃弓子也練,彈弓成我國特種兵制式裝備,威力能打穿樹木
    我國特種兵就真將彈弓做成了武器,並且還運用於實戰中。在我國特種兵的眾多裝備中,彈弓、弓弩以及匕首並稱為「特種作戰三大冷兵器」。它們的存在是為了補充熱兵器在隱蔽性方面的不足,在敵後作戰或者複雜戰場環境中,這三種武器能幫助特種兵悄無聲息地完成任務,達成作戰目標。